转眼五月。
中原大地,战火再起。
日寇的进攻越发猛烈。
苔儿庄惨败,并没有阻挡日寇侵略的步伐。
相反的,日寇大本营下定决心,要在中原战场,彻底消灭国军主力。
于是,日寇组建了更多的师团。然后投入华夏战场。
到五月中旬,日寇在徐州南部,长江以北,集中了二十多个师团。
在淞沪地区,还有十个师团作为后备。同时对第三战区发起持续的猛烈的攻击。
在华北,日寇也集中了十个师团。还有大量独立混成旅团。
后来新组建的日寇部队,基本上都是没有105毫米重炮的。但是配有75毫米山炮。
一部分独立混成旅团因为没有足够的制式武器,甚至开始使用以前东北军的装备。
奉天兵工厂,也是开足马力生产各种武器弹药。
其实,以前东北军的武器装备,还是非常不错的。75毫米山炮也有很多。
现在,日寇将这些武器都装备起来,武装了至少十几个独立混成旅团。立刻给国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日寇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被调回国内,接任它的是西尾寿造。
西尾寿造和寺内寿一是穿同一条裤子的。
于是,日寇内部,再也没有配合的矛盾。
相反的,在徐州周围,集中的国军数量很多,反而是导致了不少内部纷争。
“专员。”
“专员。”
张庸坐镇安庆。
这里是金陵门户,也是武汉门户。
光头不容有失。
日寇集中多个师团,沿着长江两岸进攻。都被国军挡住。
战斗一度非常激烈。
尤其是铜陵。日寇海军马鹿出动了驱逐舰。
因为还在三个月的禁空期内,所以,苏联顾问团不允许国府空军出动。只能依靠陆地炮火反击。
日寇海军马鹿驱逐舰的127毫米火炮,射程远,威力大,对驻守铜陵的国军145师造成很大损伤。几乎所有阵地都被荡平。张庸只好下令145师残部撤出铜陵。退守安庆南岸。
“特娘的……”
张庸暗暗怨念。
这是一个bug。之前考虑不周。
只想到禁空期可能对国军有利。没想到,日寇军舰也会来凑热闹。
不出动飞机,肯定无法对日寇军舰构成威胁。
几次想要出动飞机。但是都被拒绝。
苏联顾问团态度坚决。
光头不敢违逆。
于是,日寇军舰沿着长江肆虐。
直到靠近安庆以后,被张庸组织火箭弹埋伏了几次,才消停。
可惜,火箭弹对军舰的破坏力确实有限。只能造成一定损伤。却无法击沉。
双方基本上是处于对峙状态。
日寇逼近安庆,但是不敢发动猛攻。
张庸也不敢离开安庆。因为一旦离开,肯定失守。
换了其他人,都是无法守住安庆的。
日寇继续对安庆、庐州保持压力,同时在其他方向暂开猛攻。
综合国力的悬殊诧差异,此刻表现的淋漓尽致。
战争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日寇手里。
日寇想朝哪里进攻就朝哪里进攻。
想什么时候进攻就什么时候进攻。
想怎样进攻就怎样进攻。
唉……
5月17日,阜阳陷落。
在坚守两个月以后,小诸葛还是撑不住了。
没办法,日寇投入的兵力实在是太多了。桂系主力严重受创。却又得不到援助。
这里面,就涉及到嫡系和桂系的内部纷争。光头有意无意的想要削弱桂系实力。
5月19日,宿县陷落。
在宿县方向,滇军60军也遭受重大损失。
他们连续奋战一个多月。同样是伤亡惨重。同样有被光头借刀杀人之嫌疑。
在短暂的胜利以后,光头的劣根性再次表露无遗。
桂军、滇军和黄埔嫡系之间,以及川军之间的矛盾,逐渐爆发。
“果然,只能同甘苦,不能共富贵啊!”
张庸无奈的默默感慨。
危机重重的时候,光头或许还能收敛一点。
一旦胜利了,或者是觉得自己有优势了,立刻开始暗中对付地方派系。
日寇攻占宿县以后,立刻分兵多路,继续进攻。
国军节节阻挡,节节败退。
最终,南线国军全线退缩。
刚刚拿到青天白日勋章的庞炳勋,带着自己的心腹部队,悄然返回华北。
显然,这是无声的抗议。对自己遭受的待遇表示不满。
5月21日,日寇偷袭陇海铁路。
若干座铁路桥被炸毁。陇海铁路被切断。
至此,徐州战场,再无可为。
5月22日,统帅部命令放弃泰安。全线撤退。
国军且战且退。
多处陷入苦战。
张庸依然是在安庆坐镇。
这边,日寇也是虎视眈眈,咄咄逼人。
一旦张庸离开,日寇就会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到汉口安全。
最终,六月初,日寇逼近徐州。
国军放弃徐州。
滇军60军负责殿后,伤亡惨重。
同时,南线,日寇向国军第三战区发起突击。
日寇沿着桐庐、衢州、上饶、鹰潭一线持续突入,攻势凌厉。
局势危殆……
焦头烂额……
张庸在安庆,深深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独木难支。
在这样的国战当中,一个人的力量,真的很有限。
一个人是无法力挽狂澜的。
哪怕是有系统也很难做到。
虽然,自己成功的守住了安庆,迫使日寇无法沿着长江攻击前进。
可是,在其他方向,日寇却是势如破竹。攻城略地。
日寇占领徐州以后,继续向西攻略。
打通了津浦铁路的日寇,在兵力调配上,更加随心所欲。
从华北南下的日寇师团,顺着陇海铁路向西攻击。一直占领开封。威胁洛阳。
随后,许昌、漯河、汝南(驻马店)等地先后被日寇占领。
在第三战区,日寇也从桐庐西进,占领衢州,威逼鹰潭、上饶,兵锋直指南昌。
至此,大片国土沦丧,日寇重兵开始向武汉合围。
安庆。67军军部。士气比较低沉。
连续一个多月,接收到的全部都是噩耗。都是战败的消息。
面对日寇疯狂的进攻,国军除了溃败就是溃败。
稍微好一点的,就是成建制的撤退。
中原战场已经完全丢失。
现在,安庆、庐州成了突出部,受到日寇极大压力。
特别是驻守庐州的100军,遭受到日寇三方面的威逼,几乎每天都在鏖战,每天都有人员损失。
作为100军的军长,龙慕韩已经是被残酷的战斗折磨的瘦骨嶙峋,形同枯槁。
“专员,我真的支撑不住了。”在电话里,龙慕韩奄奄一息,“请赶紧安排人来替换我吧。”
“撤吧!”张庸回答。
“什么?”龙慕韩沉默。然后心有不甘。
他只是生病了。不是战败了。
虽然饱受病痛困扰。但是,100军的防线还没崩溃。
“撤吧!放弃庐州!”张庸重复。
“专员……”龙慕韩还是不舍得。
“执行命令。”
“是。”
龙慕韩只好答应。
张庸放下话筒。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
自从九一八抗战以来,最最黑暗的一段岁月,马上就要到来了。
武汉即将沦陷。
泱泱华夏,半壁江山将落入敌手。
无论是对于老蒋,还是其他人,都是非常痛苦的煎熬。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很多人绝望了。思想开始动摇。觉得再也没有胜利的希望。
于是,有人叛变投敌了。
很多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杂牌军,找到了投敌的理由。
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会有上百万的国军叛变投敌。
黎明前的黑暗啊!
现在才仅仅开始。
“专员,放弃庐州以后,压力就全部落到安庆身上了。”
“我们必须尽可能的争取时间。”
张庸缓缓的说道。
自己不是圣人。
无法以一人之力扭转战局。
敌我双方实力相差太大。综合国力完全是天与地。
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给后方的国军争取时间。完善武汉周围的防务。
然而,非常糟糕的是,又有噩耗传来……
“报告!”
“日寇占领信阳。”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异常不安。
信阳是武汉的北面门户啊!是平汉铁路的重要节点。
现在,日寇占领信阳,就可以顺着平汉铁路继续南下,对武汉发起最直接的攻击。
“专员,如果日寇占领武汉,顺流而下……”
有人提出了担心。
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非常忧虑。
如果日寇占领武汉,又占领南昌,安庆就会被包围。
到时候,日寇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安庆就是死地。
“不能撤!”
张庸摇摇头。
庐州可以放弃。但是安庆不能放弃。
安庆是战略要地。一旦放弃,就会引发连锁反应。给战局造成更坏影响。
虽然说,目前的局势,已经是非常非常的坏。
随后数天,68、69军陆陆续续的从大别山东麓南下,归属张庸指挥。
这两个军,经历过连番血战,还有长途行军,都是非常疲惫。兵员严重缺乏。缺编率高达50%以上。
基本上可以说,这两个军,都是剩下空架子了。亟待补充。
其实,人数不是关键。
最要命的是部队骨干的损失。很多老兵都打没了。
哪怕是可以补充新兵,想要恢复战斗力,也很难。
没办法,只能被动防御。
因为已经不可能主动出击。没有老兵骨干,主动出击,就是一盘散沙。
“报告!”
“统帅部急电!”
通讯参谋送来一份电报。是给张庸的。
统帅部在电报里面明确要求,必须死守安庆,确保武汉三镇的安全。
张庸将电报读了。
所有人一片安静。
最终,还是张庸开口了,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未完待续】
(本章完)
中原大地,战火再起。
日寇的进攻越发猛烈。
苔儿庄惨败,并没有阻挡日寇侵略的步伐。
相反的,日寇大本营下定决心,要在中原战场,彻底消灭国军主力。
于是,日寇组建了更多的师团。然后投入华夏战场。
到五月中旬,日寇在徐州南部,长江以北,集中了二十多个师团。
在淞沪地区,还有十个师团作为后备。同时对第三战区发起持续的猛烈的攻击。
在华北,日寇也集中了十个师团。还有大量独立混成旅团。
后来新组建的日寇部队,基本上都是没有105毫米重炮的。但是配有75毫米山炮。
一部分独立混成旅团因为没有足够的制式武器,甚至开始使用以前东北军的装备。
奉天兵工厂,也是开足马力生产各种武器弹药。
其实,以前东北军的武器装备,还是非常不错的。75毫米山炮也有很多。
现在,日寇将这些武器都装备起来,武装了至少十几个独立混成旅团。立刻给国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日寇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被调回国内,接任它的是西尾寿造。
西尾寿造和寺内寿一是穿同一条裤子的。
于是,日寇内部,再也没有配合的矛盾。
相反的,在徐州周围,集中的国军数量很多,反而是导致了不少内部纷争。
“专员。”
“专员。”
张庸坐镇安庆。
这里是金陵门户,也是武汉门户。
光头不容有失。
日寇集中多个师团,沿着长江两岸进攻。都被国军挡住。
战斗一度非常激烈。
尤其是铜陵。日寇海军马鹿出动了驱逐舰。
因为还在三个月的禁空期内,所以,苏联顾问团不允许国府空军出动。只能依靠陆地炮火反击。
日寇海军马鹿驱逐舰的127毫米火炮,射程远,威力大,对驻守铜陵的国军145师造成很大损伤。几乎所有阵地都被荡平。张庸只好下令145师残部撤出铜陵。退守安庆南岸。
“特娘的……”
张庸暗暗怨念。
这是一个bug。之前考虑不周。
只想到禁空期可能对国军有利。没想到,日寇军舰也会来凑热闹。
不出动飞机,肯定无法对日寇军舰构成威胁。
几次想要出动飞机。但是都被拒绝。
苏联顾问团态度坚决。
光头不敢违逆。
于是,日寇军舰沿着长江肆虐。
直到靠近安庆以后,被张庸组织火箭弹埋伏了几次,才消停。
可惜,火箭弹对军舰的破坏力确实有限。只能造成一定损伤。却无法击沉。
双方基本上是处于对峙状态。
日寇逼近安庆,但是不敢发动猛攻。
张庸也不敢离开安庆。因为一旦离开,肯定失守。
换了其他人,都是无法守住安庆的。
日寇继续对安庆、庐州保持压力,同时在其他方向暂开猛攻。
综合国力的悬殊诧差异,此刻表现的淋漓尽致。
战争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日寇手里。
日寇想朝哪里进攻就朝哪里进攻。
想什么时候进攻就什么时候进攻。
想怎样进攻就怎样进攻。
唉……
5月17日,阜阳陷落。
在坚守两个月以后,小诸葛还是撑不住了。
没办法,日寇投入的兵力实在是太多了。桂系主力严重受创。却又得不到援助。
这里面,就涉及到嫡系和桂系的内部纷争。光头有意无意的想要削弱桂系实力。
5月19日,宿县陷落。
在宿县方向,滇军60军也遭受重大损失。
他们连续奋战一个多月。同样是伤亡惨重。同样有被光头借刀杀人之嫌疑。
在短暂的胜利以后,光头的劣根性再次表露无遗。
桂军、滇军和黄埔嫡系之间,以及川军之间的矛盾,逐渐爆发。
“果然,只能同甘苦,不能共富贵啊!”
张庸无奈的默默感慨。
危机重重的时候,光头或许还能收敛一点。
一旦胜利了,或者是觉得自己有优势了,立刻开始暗中对付地方派系。
日寇攻占宿县以后,立刻分兵多路,继续进攻。
国军节节阻挡,节节败退。
最终,南线国军全线退缩。
刚刚拿到青天白日勋章的庞炳勋,带着自己的心腹部队,悄然返回华北。
显然,这是无声的抗议。对自己遭受的待遇表示不满。
5月21日,日寇偷袭陇海铁路。
若干座铁路桥被炸毁。陇海铁路被切断。
至此,徐州战场,再无可为。
5月22日,统帅部命令放弃泰安。全线撤退。
国军且战且退。
多处陷入苦战。
张庸依然是在安庆坐镇。
这边,日寇也是虎视眈眈,咄咄逼人。
一旦张庸离开,日寇就会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到汉口安全。
最终,六月初,日寇逼近徐州。
国军放弃徐州。
滇军60军负责殿后,伤亡惨重。
同时,南线,日寇向国军第三战区发起突击。
日寇沿着桐庐、衢州、上饶、鹰潭一线持续突入,攻势凌厉。
局势危殆……
焦头烂额……
张庸在安庆,深深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独木难支。
在这样的国战当中,一个人的力量,真的很有限。
一个人是无法力挽狂澜的。
哪怕是有系统也很难做到。
虽然,自己成功的守住了安庆,迫使日寇无法沿着长江攻击前进。
可是,在其他方向,日寇却是势如破竹。攻城略地。
日寇占领徐州以后,继续向西攻略。
打通了津浦铁路的日寇,在兵力调配上,更加随心所欲。
从华北南下的日寇师团,顺着陇海铁路向西攻击。一直占领开封。威胁洛阳。
随后,许昌、漯河、汝南(驻马店)等地先后被日寇占领。
在第三战区,日寇也从桐庐西进,占领衢州,威逼鹰潭、上饶,兵锋直指南昌。
至此,大片国土沦丧,日寇重兵开始向武汉合围。
安庆。67军军部。士气比较低沉。
连续一个多月,接收到的全部都是噩耗。都是战败的消息。
面对日寇疯狂的进攻,国军除了溃败就是溃败。
稍微好一点的,就是成建制的撤退。
中原战场已经完全丢失。
现在,安庆、庐州成了突出部,受到日寇极大压力。
特别是驻守庐州的100军,遭受到日寇三方面的威逼,几乎每天都在鏖战,每天都有人员损失。
作为100军的军长,龙慕韩已经是被残酷的战斗折磨的瘦骨嶙峋,形同枯槁。
“专员,我真的支撑不住了。”在电话里,龙慕韩奄奄一息,“请赶紧安排人来替换我吧。”
“撤吧!”张庸回答。
“什么?”龙慕韩沉默。然后心有不甘。
他只是生病了。不是战败了。
虽然饱受病痛困扰。但是,100军的防线还没崩溃。
“撤吧!放弃庐州!”张庸重复。
“专员……”龙慕韩还是不舍得。
“执行命令。”
“是。”
龙慕韩只好答应。
张庸放下话筒。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
自从九一八抗战以来,最最黑暗的一段岁月,马上就要到来了。
武汉即将沦陷。
泱泱华夏,半壁江山将落入敌手。
无论是对于老蒋,还是其他人,都是非常痛苦的煎熬。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很多人绝望了。思想开始动摇。觉得再也没有胜利的希望。
于是,有人叛变投敌了。
很多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杂牌军,找到了投敌的理由。
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会有上百万的国军叛变投敌。
黎明前的黑暗啊!
现在才仅仅开始。
“专员,放弃庐州以后,压力就全部落到安庆身上了。”
“我们必须尽可能的争取时间。”
张庸缓缓的说道。
自己不是圣人。
无法以一人之力扭转战局。
敌我双方实力相差太大。综合国力完全是天与地。
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给后方的国军争取时间。完善武汉周围的防务。
然而,非常糟糕的是,又有噩耗传来……
“报告!”
“日寇占领信阳。”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异常不安。
信阳是武汉的北面门户啊!是平汉铁路的重要节点。
现在,日寇占领信阳,就可以顺着平汉铁路继续南下,对武汉发起最直接的攻击。
“专员,如果日寇占领武汉,顺流而下……”
有人提出了担心。
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非常忧虑。
如果日寇占领武汉,又占领南昌,安庆就会被包围。
到时候,日寇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安庆就是死地。
“不能撤!”
张庸摇摇头。
庐州可以放弃。但是安庆不能放弃。
安庆是战略要地。一旦放弃,就会引发连锁反应。给战局造成更坏影响。
虽然说,目前的局势,已经是非常非常的坏。
随后数天,68、69军陆陆续续的从大别山东麓南下,归属张庸指挥。
这两个军,经历过连番血战,还有长途行军,都是非常疲惫。兵员严重缺乏。缺编率高达50%以上。
基本上可以说,这两个军,都是剩下空架子了。亟待补充。
其实,人数不是关键。
最要命的是部队骨干的损失。很多老兵都打没了。
哪怕是可以补充新兵,想要恢复战斗力,也很难。
没办法,只能被动防御。
因为已经不可能主动出击。没有老兵骨干,主动出击,就是一盘散沙。
“报告!”
“统帅部急电!”
通讯参谋送来一份电报。是给张庸的。
统帅部在电报里面明确要求,必须死守安庆,确保武汉三镇的安全。
张庸将电报读了。
所有人一片安静。
最终,还是张庸开口了,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未完待续】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谍影:命令与征服,谍影:命令与征服最新章节,谍影:命令与征服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谍影:命令与征服,谍影:命令与征服最新章节,谍影:命令与征服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