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213章 报告会将至

小说:巅峰学霸 作者:一桶布丁 更新时间:2025-02-04 02:04:27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阅读完从投稿后台下载的论文之后已经差不多是中午。

  其实因为黎曼猜想被解决,现在数学界针对广义模态理论的相关研究很多。

  起码据洛特·杜根所知,好几位世界知名的教授跟其团队都在努力追寻通过这一理论体系,去解决更多的素数类数论问题。

  相关的论文近期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也有很多数学家正在想办法将乔喻的这套数学体系朝着其他方向发展,比如同调代数。

  但很显然,针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华夏人再次走到了前面。

  不得不说,不管是模态谱流形的设计,还是稀疏性映射的概念,都是建立在广义模态公理体系下的微创新。

  虽然论文感谢中,详细描述了乔喻对这篇论文的帮助。但按照感谢中的内容,洛特·杜根敏感的发现,大的框架的确是这个叫余伟的年轻人跟他的导师陈哲论共同研究的。

  洛特·杜根在读完论文之后,又专门在普林斯顿大学文献库中索引中寻找余伟跟陈哲论的论文。

  不出意外的,余伟的没有找到,这个家伙还是个纯新人。

  陈哲论的论文倒是找到了十多篇,集中发表在《Compositio Mathematica》、《Journal of algebra》这类虽然不算顶级,但也在一区靠前位置的期刊上。

  在这篇论文之前,这位陈教授最值得称道的成果是针对Alperin权猜想所做的一些工作。

  主要是提出了一些归纳条件,方便验证特定群族的猜想。可以理解为将一个问题分解成更容易被处理的子问题。

  洛特·杜根顺手还在互联网上才查了陈哲论的履历。

  华清大学毕业,通过华清大学求真书院的博士交换研究计划,在伯克利分校呆过两年。

  毕业后就进入了燕北大学数学院,并在三年前也就是他三十五岁那年,拿到了燕北大学副教授的职称。

  谷歌上能查的信息就这么多,不过在洛特·杜根看来这份履历大概也就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让他开始怀疑乔喻参与编纂了燕北大学专用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教材。

  众所周知,拥有一本靠谱的教材,或者说讲义,能够大大提升学习跟研究效率。

  坐在那里思考了片刻后,洛特·杜根将论文打印了出来,然后走出了办公室直奔高等研究院。

  过去的路上顺便买了一份三明治,午饭也就解决了。

  很快他便来到了高等研究院的二楼右手边第三间办公室,敲了敲门后,在里面的人让他请进同时打开门走了进去。

  “嗨,德里尼教授,知道吗?我对未来最大的期望就是等到八十岁的时候,还能够保持你现在的精力。”

  虽然今天的心情并不是很好,但走进皮埃尔·德里尼的办公室时,却已经是满面春风。

  没办法,这是一位他必须尊敬的教授。

  不谈德里尼对数学界的贡献,只考虑到他年轻时曾得到过这位大佬的指导,他也得表现出这个态度。

  “哦,洛特,开门见山的说吧,有什么事?你知道的我这样的老家伙精力其实并没有表现出的那么好。所以别拿数学院那些破事儿来烦我。”

  皮埃尔·德里尼微微低头抬眼,这样就能绕过眼镜去看对面的洛特·杜根。

  “好消息,来自于华夏的论文将素数上界间隔限制到了2。”洛特·杜根耸了耸肩,然后扬了扬刚刚从包里拿出的论文打印件,随后递了过去。

  “乔喻在他的报告会之前解决了这个问题?”皮埃尔·德里尼伸手从洛特·杜根手中接过了论文,顺口问了句。

  “不,实际上他是通讯作者。不过你可以看看论文单独感谢那一章,里面详细说明了三位作者各自的贡献。”

  说着,洛特·杜根直接坐到了对面用于待客的沙发上,虽然皮埃尔·德里尼并没有邀请他坐下。

  “说到乔喻的报告会,你应该也收到燕北大学的邀请了,对吗?”坐下之后,洛特·杜根随口问了句。

  “当然。”皮埃尔·德里尼点了点头。

  “所以你打算去参加这次报告会吗?”洛特·杜根问了句。

  皮埃尔·德里尼一边看着论文一边答道:“当然,为什么不呢?”

  “你已经八十岁了!那可是1.2万公里!”

  “所以我是开车去吗?事实上我还能动的了,并不需要额外的照顾。而且我去过华夏很多次了,那是个非常不错的地方。正好可以去度假。”

  “你确定顺便去度假?”

  “当然,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事实上,你知道的,我还没去过华夏,虽然我听说过一些关于华夏的发展,但据说污染也很严重。好吧,我不太确定那是个度假的好地方。”

  洛特·杜根摇了摇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要像个没有眼界的傻子一样去评判你没有见到的地方。洛特,那你更应该去看看了。

  污染只是过去式,至少我最后一次去华夏的时候,那里非常漂亮,甚至可以说完美。

  这也许就是乔喻不愿意来普林斯顿的原因。事实上华夏的年轻一代已经知道了相对于华夏来说,美国现在有多么的糟糕。”

  皮埃尔·德里尼头也没抬的说道。

  随后不等洛特·杜根说话,这位老人又继续说道:“你在普林斯顿呆的太久了。你下次去纽约的时候应该去52街,又或者费城肯辛顿大道那里去看看。”

  洛特·杜根耸了耸肩,他不需要去看也知道那种地方是什么样的。

  但这其实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个世界总有些人想要不劳而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你的意思是华夏所有城市都没有像52街或者肯辛顿大道那样的地方?”洛特·杜根下意识的问道。

  “你说的没错,的确没有。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在那里一份普通的工作就能够养家糊口。那是个让人惊讶的国度。”

  皮埃尔·德里尼这句话让洛特·杜根莫名就想到了早上秘书的抱怨。

  好吧,如果连他的秘书都无法养家糊口的话,那的确是件很糟糕的事情。

  毕竟那个年轻人的努力他一直看在眼里。起码在他的秘书身上,洛特·杜根没有看到那些他所不耻的东西。

  恰好相反,那是个对待生活一直很积极很乐观的年轻人。

  于是洛特·杜根飞快的做出了决定。

  “事实上这次我也打算去华夏参加乔喻的报告会,也许我们可以一起出发。”

  “我已经订好票了,如果你要跟我一起的去的话,需要尽快预定机票了。对了,我预定的可是头等舱。”

  “好吧,当然,把你的航班号发给我。那么这篇论文……”

  “留在这里吧,正好这次去华夏之前我还有时间。”

  “好的。那我先走了。”

  “知道吗?我不打算送你了。对了,订好票了跟我说一声。”

  “好的,再见。”

  走出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小楼,再次沐浴在阳光下时,洛特·杜根开始对接下来的华夏之旅莫名的期待起来。

  希望这是一次能让人感觉开心的旅程。

  ……

  华夏,燕北大学。

  乔喻觉得只有神才知道他现在有多忙。

  如果说在星城的时候,他是因为贫穷,所以本能的对恋爱这种事情产生抗拒,那么这段时间他就是忙到根本连荷尔蒙分泌的机会都没有。

  科学院那边一直在跟他沟通着关于新项目人选跟考试的各项事宜。

  计算所那边依然是每天有很多问题排着队等着他解决,不能懈怠。不然于总工一个电话就打过来开始关心他了。

  乔喻是想腾出时间来升级算法的,但他是真没时间,因为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这边还要给他办第一场规模极高的报告会。

  照着田言真的说法,他满世界发出的邀请函就有七百多张。加上在国内举办肯定还有很多兄弟单位没发邀请函也会来参加的人,预计来参加这场报告会的至少有一千多人。演讲的内容也自然必须好好准备。

  所以他现在有很多事,且所有事都很重要。从睁开眼睛开始大脑就在不停运转着。

  就这样他还要抽出时间来从批判的角度去学习量子力学,偶尔还要跟彼得·舒尔茨针对人工智能对数学命题的判定做些交流。

  这段时间乔喻每天睡觉时间都控制在八个小时,一分钟都没多睡。

  好吧,感觉似乎没多累,跟网上那些大佬传出的行程表比起来,像是小巫见大巫。但只有真正干活的人才知道大脑不停运作是种什么感受。

  毕竟那些商业大佬看似工作时间很长,其实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路上。不管是坐车,还是坐飞机,其实都可以抽出时间小憩。

  但乔喻不一样,只要是清醒的时候他是一直在动脑子。这一点从他的饭量都能看出来,把自己逼得急了,从以前的一天三顿,升级到了一天四顿。

  不只是次数增加了,连每顿饭吃的东西都增加了。高压之下,乔喻也找出了休息大脑的办法,那就是频繁的更换手头的事情。

  出题出累了,就写报告;报告写累了,就跟计算所那边聊几句,处理些问题;搞定了计算所的那些破事,跟于总共有了交代,在开始看看量子物理,顺便研究他的新论文……

  还真别说,只要不是一直思考同一个问题,乔喻还真感觉这么一天下来,不但很充实,头还不会疼,最重要的是各项工作进展都还很快。

  就这样考试题目已经全部确定,关于项目参与人的选拔章程也跟科学院基本达成了共识。日期也决定好了,九月二十一日。

  本来可以更早些的,但这期间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要召开一场大型报告会,十五号开始,还要持续三天。会议结束后马上安排考试时间太紧,19、20号又是周末,就干脆顺延到了21号。

  计算所那边的工作也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虽然还有种种问题,但已经能应付登月计划的需要。

  现在唯一还没完成的是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在九月中旬举办的报告会上,他的学术演讲稿。

  这次报告会的题目很大,“黎曼-乔喻定理时代的数学发展”,实际上就是选择的报告命题就是围绕乔喻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推广跟应用。

  田言真的想法,是让他直接把去年跟今年所有相关性研究总结一下就行,将重点放在对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理解上。

  大概意思就是吃吃老本就行了。事实上这次报告会也不止是他一个人讲,还有薛松、陈卓阳,甚至一些国外研究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教授都会在这次会议上做报告。

  当然也包括了临时摊上任务的余伟跟陈哲论教授。虽然他们的论文还没发表,但他们所提出的模态谱流形与稀疏映射技术还是很富有见地的。

  但也正因连余伟都根据他的研究拿出了新东西,乔喻就对只是做一些总结不太满意了。

  虽然他很热心的帮余伟跟那位陈教授稍微修改了论文,还很热情的帮两人给洛特·杜根写了一封推荐信,但这并不代表乔喻能接受被余伟给比下去。

  开什么玩笑?

  这可是他拿到了菲尔兹奖之后第一次报告会,讲些没营养的东西?

  对此乔喻原本打算顺手把孪生素数猜想证明了,但又放弃了。

  原因无他在证明了素数上界间隔为2之后,再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乔喻觉得太简单了。

  不管是进一步确认稀疏性映射中的全局性质鲁棒性,又或者对模态谱流形中的奇异点进行排除,构造全局流形同胚映射……等等,都不需要太多的技术。

  换了以前对刷论文还有兴趣的乔喻,还愿意做一做这些工作。但现在他只觉得意兴阑珊。

  阈值太高了,文章里原创性的东西不够多,很难激起他的兴趣。

  思来想去之后,乔喻还是想能在报告会之前把他的乔喻量子模态空间给完善,并在大会上给大家一些小小的新学期惊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巅峰学霸,巅峰学霸最新章节,巅峰学霸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