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晋。
对于楚宁而言,这是个并不陌生的名字。
作为主管鱼龙城刑事的县尉,他以铁面无私著称。
老侯爷曾经说过,鱼龙城得刘晋,则百姓得太平。
在楚宁的记忆中,他是一个古板严肃到近乎不近人情的家伙,他不太喜欢他。
嗯……准确的说是,他有点怕他。
曾经有位州府的贵公子在鱼龙城游玩时,出言调戏了城中的姑娘。
刘晋二话不说,便按大夏的律法将那贵公子关入大牢,扣押半月。
那贵公子哪里住得惯牢房那样的地方,在里面哭爹喊娘。
州府来了几波官员,软硬皆施,可刘晋不为所动,硬是将之管够了足足半月时间,才放其出来。
据说那位贵公子离开鱼龙城时,已经瘦成了皮包骨,为此州府还进行数次刁难。
要不是老侯爷死保,加上刘晋此人洁身自好,没有半点污点可循,早就被下狱流放了。
不过小时候楚宁虽然有些畏惧刘晋,但却很喜欢刘晋的儿子,一个比他大七岁的男孩。
与他爹不同,刘魏是个很阳光开朗的少年,在武道上颇有天赋,很早就拜入了赤鸢山门下,做了位长老的内门弟子。
每年年关时,他从宗门归来都会给楚宁他们带回很多鱼龙城没有的稀罕物件。
为此,楚宁还曾暗暗发誓,以后也要与刘魏一样,拜入赤鸢山门下。
虽然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赤鸢山到底在哪里。
那个时候,楚宁的脑子里就一直有个疑问,如此不苟言笑的刘县尉,是怎么生出一个这么开朗的儿子的。
……
这三年时间并不算太长。
但当楚宁来到那户人家门前,看着抱着哭闹不止的孩童走出来的男人时,楚宁险些认不出他。
他穿着一身麻衣,领口泛着霉斑,袖口被老鼠啃出锯齿状的破洞。
头发凌乱,腿脚也不再在利索,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佝偻的脊背上粘着酒渍与蛛网,浑身散发着一股刺鼻的味道,仿佛一具从坟茔里爬出的活尸。
最重要的是,他眼中没有了以往那种凌厉的神采。
浑浊且污秽。
“怎么回事?”楚宁拦在了男人的跟前,皱着眉头问道。
既是问他手中的孩子,也是问他。
刘晋明显一愣,他认出了楚宁。
身后屋中的妇人趁着这个机会哭天喊地的追了出来,她先是死死抓住了刘晋的手,然后也看见了拦在男人身前的楚宁。
妇人见了救星,顿时声音更大了几分:“小侯爷,你可算来了!救救我家齐儿,刘晋这混蛋,要抓我儿子去玉鼎观!”
楚宁扶起了妇人,转头看向刘晋再次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刘晋的手指死死扣住孩子的衣衫,指节发白如骨。
他躲闪着楚宁的视线,喉结滚动数次才挤出一句:“齐家欠了楚家十两银子,逾期三月未还……”
“楚家?”楚宁当然知道刘晋口中的楚家所指何人,他并不奇怪楚相全能干出这样的事情,他的目光依然直勾勾的盯着刘晋。
“刘县尉,你熟读大夏律法,应该比谁都清楚,大夏朝廷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禁止了人口买卖,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两年前我就已经不是县尉了。”刘晋低着头,声音沉闷。
“而且,这并非以人抵债。”
“楚大人借贷之前就已经想到以齐家的状况,极有可能无法及时还债。”
“所以在接待的契约上,定下了条款,一旦齐家无法及时还债,就需让齐家孩子,去玉鼎观做侍神童子。”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以工抵债,也符合大夏律法。”
“甚至,每个月还有三天假期,可以让他回家探亲。”
到底是做个县尉之人,对于大夏律法烂熟于心,这番话于情于理确实挑不出毛病。
但那孩子的母亲却陡然间激动起来,大声叫嚷道:“什么天经地义!”
“那玉鼎观是人呆的地方吗?”
“上个月老马家的幺儿回来时,整日对着墙角傻笑,嘴里念叨‘玉鼎真人赐福’。有天夜里,他忽然咬断自己三根手指,血淋淋地塞进灶膛,说是‘献祭’!”
“还有你的儿子,他是怎么变成傻子,你忘了吗?”
妇人大声的质问着,说出话却如惊雷一般在楚宁的脑中炸响。
“刘魏怎么了?”他盯着刘晋问道。
刘晋依然低着头,不应此问:“小侯爷,我是按规矩办事,请你不要为难在下。”
楚宁皱起了眉头:“刘县尉,我清楚你的为人,阿爷在时对你也是赞不绝口,这三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不知是不是提及了老侯爷,刘晋的身子明显一颤,但态度并未有什么变化。
“小侯爷,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楚家有楚家的麻烦,刘某也有刘某的营生。”
“我按规矩办事,于情于理都无差池,小侯爷若无他事,还请让开。”
刘晋说着,周身的肌肉紧绷,明显已经做好了动手的准备。
一旁的武青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眉头一挑,左手伸出握住了自己右手上的黑色玉镯。
“唉,你这家伙说得好像你还多占理似的,你们城隍庙里那只老鬼,分明就是个邪修,今天我遇见他的时候,我这书亮得我眼睛都快瞎了!”这时跟在楚宁二人身后赵皑皑也凑了上来,义愤填膺的骂道。
“你这叫……为虎作伥!你懂不懂!?”赵皑皑双手叉腰,气势十足。
但话音一落,又觉不对:“呸呸呸!小脑虎有什么错,你这叫助纣为虐!”
刘晋闻言沉默了一刹,然后才闷声低语道:“这位姑娘说得很好。”
“但小侯爷,在下有个问题。”
“若玉鼎真人真是邪修,又怎么会被朝廷封为正神?”
说罢,男人第一次抬起头,看向了楚宁。
那一刻,有什么东西在男人浑浊的眼眸中一闪而逝。
极尽怨恨。
楚宁的身子一颤。
他呆立了好一会,这才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这是离开沉沙前,魏良月从灵骨子的住处搜到的,一并放入了楚宁的木箱中,数额不大,这一张十两的银票已经是其中的半壁江山了。
“这里是十两银子,现在可以放了这孩子了吧?”楚宁问道。
刘晋没有太多的犹豫,伸手接过银票,确认了一眼,便将孩子放了下来。
本就害怕极了的孩子,在第一时间奔向了自己的母亲,母子二人相拥而泣。
楚宁并没有去太多的心思关注这温馨的场面,他只是依然直直的盯着眼前的男人,像是期待着些什么。
但遗憾的是,刘晋只是默默的将银票收入怀中,低头就迈步越开了楚宁。
只是在走出三四步后,他忽然停住,回头望了一眼。
“小侯爷……”
“你能活着回来,我很高兴。”
“但可惜……”
“太晚了些。”
说完这话,男人再无留念,转身迈步。
他的跛脚踩过地面的污水,影子被月光拉长扭曲,宛如一条断尾的蛇钻进黑暗深处。
对于楚宁而言,这是个并不陌生的名字。
作为主管鱼龙城刑事的县尉,他以铁面无私著称。
老侯爷曾经说过,鱼龙城得刘晋,则百姓得太平。
在楚宁的记忆中,他是一个古板严肃到近乎不近人情的家伙,他不太喜欢他。
嗯……准确的说是,他有点怕他。
曾经有位州府的贵公子在鱼龙城游玩时,出言调戏了城中的姑娘。
刘晋二话不说,便按大夏的律法将那贵公子关入大牢,扣押半月。
那贵公子哪里住得惯牢房那样的地方,在里面哭爹喊娘。
州府来了几波官员,软硬皆施,可刘晋不为所动,硬是将之管够了足足半月时间,才放其出来。
据说那位贵公子离开鱼龙城时,已经瘦成了皮包骨,为此州府还进行数次刁难。
要不是老侯爷死保,加上刘晋此人洁身自好,没有半点污点可循,早就被下狱流放了。
不过小时候楚宁虽然有些畏惧刘晋,但却很喜欢刘晋的儿子,一个比他大七岁的男孩。
与他爹不同,刘魏是个很阳光开朗的少年,在武道上颇有天赋,很早就拜入了赤鸢山门下,做了位长老的内门弟子。
每年年关时,他从宗门归来都会给楚宁他们带回很多鱼龙城没有的稀罕物件。
为此,楚宁还曾暗暗发誓,以后也要与刘魏一样,拜入赤鸢山门下。
虽然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赤鸢山到底在哪里。
那个时候,楚宁的脑子里就一直有个疑问,如此不苟言笑的刘县尉,是怎么生出一个这么开朗的儿子的。
……
这三年时间并不算太长。
但当楚宁来到那户人家门前,看着抱着哭闹不止的孩童走出来的男人时,楚宁险些认不出他。
他穿着一身麻衣,领口泛着霉斑,袖口被老鼠啃出锯齿状的破洞。
头发凌乱,腿脚也不再在利索,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佝偻的脊背上粘着酒渍与蛛网,浑身散发着一股刺鼻的味道,仿佛一具从坟茔里爬出的活尸。
最重要的是,他眼中没有了以往那种凌厉的神采。
浑浊且污秽。
“怎么回事?”楚宁拦在了男人的跟前,皱着眉头问道。
既是问他手中的孩子,也是问他。
刘晋明显一愣,他认出了楚宁。
身后屋中的妇人趁着这个机会哭天喊地的追了出来,她先是死死抓住了刘晋的手,然后也看见了拦在男人身前的楚宁。
妇人见了救星,顿时声音更大了几分:“小侯爷,你可算来了!救救我家齐儿,刘晋这混蛋,要抓我儿子去玉鼎观!”
楚宁扶起了妇人,转头看向刘晋再次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刘晋的手指死死扣住孩子的衣衫,指节发白如骨。
他躲闪着楚宁的视线,喉结滚动数次才挤出一句:“齐家欠了楚家十两银子,逾期三月未还……”
“楚家?”楚宁当然知道刘晋口中的楚家所指何人,他并不奇怪楚相全能干出这样的事情,他的目光依然直勾勾的盯着刘晋。
“刘县尉,你熟读大夏律法,应该比谁都清楚,大夏朝廷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禁止了人口买卖,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两年前我就已经不是县尉了。”刘晋低着头,声音沉闷。
“而且,这并非以人抵债。”
“楚大人借贷之前就已经想到以齐家的状况,极有可能无法及时还债。”
“所以在接待的契约上,定下了条款,一旦齐家无法及时还债,就需让齐家孩子,去玉鼎观做侍神童子。”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以工抵债,也符合大夏律法。”
“甚至,每个月还有三天假期,可以让他回家探亲。”
到底是做个县尉之人,对于大夏律法烂熟于心,这番话于情于理确实挑不出毛病。
但那孩子的母亲却陡然间激动起来,大声叫嚷道:“什么天经地义!”
“那玉鼎观是人呆的地方吗?”
“上个月老马家的幺儿回来时,整日对着墙角傻笑,嘴里念叨‘玉鼎真人赐福’。有天夜里,他忽然咬断自己三根手指,血淋淋地塞进灶膛,说是‘献祭’!”
“还有你的儿子,他是怎么变成傻子,你忘了吗?”
妇人大声的质问着,说出话却如惊雷一般在楚宁的脑中炸响。
“刘魏怎么了?”他盯着刘晋问道。
刘晋依然低着头,不应此问:“小侯爷,我是按规矩办事,请你不要为难在下。”
楚宁皱起了眉头:“刘县尉,我清楚你的为人,阿爷在时对你也是赞不绝口,这三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不知是不是提及了老侯爷,刘晋的身子明显一颤,但态度并未有什么变化。
“小侯爷,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楚家有楚家的麻烦,刘某也有刘某的营生。”
“我按规矩办事,于情于理都无差池,小侯爷若无他事,还请让开。”
刘晋说着,周身的肌肉紧绷,明显已经做好了动手的准备。
一旁的武青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眉头一挑,左手伸出握住了自己右手上的黑色玉镯。
“唉,你这家伙说得好像你还多占理似的,你们城隍庙里那只老鬼,分明就是个邪修,今天我遇见他的时候,我这书亮得我眼睛都快瞎了!”这时跟在楚宁二人身后赵皑皑也凑了上来,义愤填膺的骂道。
“你这叫……为虎作伥!你懂不懂!?”赵皑皑双手叉腰,气势十足。
但话音一落,又觉不对:“呸呸呸!小脑虎有什么错,你这叫助纣为虐!”
刘晋闻言沉默了一刹,然后才闷声低语道:“这位姑娘说得很好。”
“但小侯爷,在下有个问题。”
“若玉鼎真人真是邪修,又怎么会被朝廷封为正神?”
说罢,男人第一次抬起头,看向了楚宁。
那一刻,有什么东西在男人浑浊的眼眸中一闪而逝。
极尽怨恨。
楚宁的身子一颤。
他呆立了好一会,这才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这是离开沉沙前,魏良月从灵骨子的住处搜到的,一并放入了楚宁的木箱中,数额不大,这一张十两的银票已经是其中的半壁江山了。
“这里是十两银子,现在可以放了这孩子了吧?”楚宁问道。
刘晋没有太多的犹豫,伸手接过银票,确认了一眼,便将孩子放了下来。
本就害怕极了的孩子,在第一时间奔向了自己的母亲,母子二人相拥而泣。
楚宁并没有去太多的心思关注这温馨的场面,他只是依然直直的盯着眼前的男人,像是期待着些什么。
但遗憾的是,刘晋只是默默的将银票收入怀中,低头就迈步越开了楚宁。
只是在走出三四步后,他忽然停住,回头望了一眼。
“小侯爷……”
“你能活着回来,我很高兴。”
“但可惜……”
“太晚了些。”
说完这话,男人再无留念,转身迈步。
他的跛脚踩过地面的污水,影子被月光拉长扭曲,宛如一条断尾的蛇钻进黑暗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