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读书人欢聚望城

  当杨淼在国宾馆门口亲眼看到公告的,也是一阵激动,虽然秋十年跟他亲口说过。

  大山国国主下旨,将位于城北的皇家宅院让出来,改成聚贤园,让七公子许高轩亲自坐镇聚贤园,带上国学院师生一起辅佐敬慈先生招纳贤才,并发通告,若被敬慈先生收为弟子,大山国将给予三等国士称号,若是被收为正是弟子,给予二等国士称号,若是被收为入室弟子,给予一等国士称号。

  一旦得到国士称号,会得到诸多方便,如秋十年出入城。一、二等国士,大山国会每年发放银钱,可以说不愁吃穿了。

  到了八月十六日,敬慈搬到了聚贤园,加强了兵力巡逻,安防等级升到二级,仅次于国主行居的级别。

  八月十七日,聚贤园贴出公告,详细写明敬慈此次收弟子的要求和规程。此公告还抄录多份分发到大山国各个府衙以及各个地方。

  主要的要求是,以大山国人士为主,非大山国人士也不会排除,以才学和潜力作为收弟子的主要标准。

  才学方面,至少要懂太康八学,即,文学,数学,史学,理学,忠孝学,国学,天地学,为人学。对八学理解的深浅,是才学的关键,其他方面若有才华也会优先考虑。

  潜力方面,记名弟子和以往不同,这次要求年龄小于五十岁,正式弟子要求年龄小于三十岁,入室弟子要求年龄小于十六岁。

  至于规程方面,公告也做了详细的说明。

  首先,所有人员需先报名,写明姓名,年龄,出生地,家庭背景,所学知识,同时需有国士级别或者地方县令级别或以上的作保才能成功报名。截止时间是十一月十五日。

  其次,由敬慈的弟子们带着国学院师生审核报名文案,待审核完毕之后。合格的人员将在聚贤园内笔试一场,题目由敬慈先生亲自出,为防止泄题,由先生的入室弟子当天亲自带到考场并当众宣读。审核截止时间是十一月三十日,笔试时间是十二月一日至十五日。

  接着,由敬慈弟子们审卷,选出最优秀的三百份文章交于敬慈先生,先生会亲自召见这三百学生收为弟子,并在当场会收若干名正式弟子,甚至几名入室弟子。

  所有的流程都是时间上先后顺序来处理,也就是先报名的,会先笔试,也会先审卷,最后将三百人的姓名通告出来。通告时间预定在十二月二十三日,十二月二十八日敬慈召见三百弟子。

  随着这份通告发往散布出去,整个打上的读书人都欢庆鼓舞,在这个名门望族掌控的大陆,对于普通平民来说,出人头地的发放和机会都是很少的,对于奴隶来说更是没有多少指望。

  即使是读书人也需要有官员或者名门望族举荐并核查通过,才能有机会得到采用。

  若是被名士收为弟子是一个一步登天的好方法,即使是被名士弟子看上,也会给他们带来财富,地位和名望。

  在无止城,各个学堂的老师们已经停课,都在收拾行李,准备赶往望城报名参加敬慈先生的收弟子考核。

  在宛山城里,几个士家子弟正在家中赶忙集中学习,在最后的时间多学点,准备过一个月就赶往望城。

  在望城的东面,西面,北面的各个县城里面,无论是士家还是望族,或者是一般人家的读书郎,都在准备着往望城走,有些已经在来望城的路上了。

  在大兴国的最西面,靠近大山国的几个城池里,好多读书人也在准备在要去望城,不管结果如何,他们也要去一探,试一下。

  在太母山脉靠大山国的的这一面,也有零星的几队人马在去往望城的路上。

  在望城,各个士家子弟,官员的子孙,甚至是一些官员,都报名参加了考核。

  要不是国主下旨不允许皇族参加此次考核,估计皇族的好多公子都会参加敬慈的收弟子考核。

  杨淼看过通告的内容之后,没有立即报名,按照秋十年的说法,刚开始报名的人数太多,最好是在报名认识减少之后在报名,资料才会被认真审阅。

  随着时间的推移,望城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聚贤园周围的客店都是爆满,一些较为贫寒的读书人直接就住进马棚,甚至露宿街头。

  杨淼带着艾泰,秋十年和贾振奇走在路上,看着来往的人摇头晃脑的在读着书,好些读书人穿的都一般,还有一些读书人衣服都破了,像个乞丐一样。

  当他们出了城北,到了城西一带,读书人少了很多,城西这边住的都是贵族士家,不一定贵重,但一定富有。

  杨淼四人到了城西的三水米行,看到山水正在进进出出,忙着。

  “公子,这个山水,真是不错,是个做掌柜的料,听常主管说,这个店生活很红火。”贾振奇说,现在贾振奇也会称呼常福友为一声主管了。

  “那也是常福友有眼光,先让他好好做吧,我们去城南看看,那边我还没有去过。”杨淼说。

  “公子,城南是都是平民居住,那里鱼龙混杂,治安是四个方向相对较差的。”秋十年介绍道,“公子还要去吗?”

  “你怕不怕?”杨淼反问秋十年。

  “公子不怕,属下就不怕。”求是说。

  “那走吧,去看看,看过好地方,也要看看差的地方,我需要知道更多的地方。”杨淼带头就往城南走去。

  四人驾着马车到了城南,这里的道路相对要狭窄,要肮脏。不过治安应该还好,时常可以看到有巡逻卫队经过。

  在东西北三个方向都有很多的读书人,唯独在城南,四人还没有看见读书人,四人下了马车,想走近一家馆子吃点东西。

  “这位公子,请留步。”在馆子门口靠边位置有一个算命的说道。

  杨淼没有理会,正要抬步向前走,“公子,慢走,何不算一卦,若不准,我不收钱。”

  杨淼转头看了那人一眼,出于好奇,杨淼走到那人对面,坐了下来,问道,“你算一下,我是做什么的?”

  那人掐着手指,嘴里念着什么,回答道:“公子是读书人,应该是来参加敬慈先生的收弟子考核的。”

  “那我能中吗?”杨淼又问。

  “公子必中,还是最好的入室弟子。”那人回答。

  秋十年几人听了,都微微一笑,点点头,收伸进袖子准备赏钱。

  “你回答错了,我不是读书人,还有我都还没有报名,哪来的入室弟子?”杨淼笑着说道。

  “公子,小小年纪可以做到面不改色的说谎,米某佩服。”那人说道。

  “我不会给你一分钱,我最不喜欢骗子,尤其是会耍嘴皮子的骗子。”杨淼起身说道,“告辞了。”

  “公子姓杨,来自大昌国。”那人说道。

  杨淼没有说话,眼睛盯着对方,秋十年等三人也是一惊,艾泰直接将手放在了腰间的剑柄上,毕竟这个事情知道的人很少。

  “还有吗?”杨淼继续问道。

  “公子不必惊慌,要是可以请我吃一顿饭,我就和盘托出。”那人说道。

  “好,请吧。”杨淼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起步向馆子里走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兴王朝之复国,大兴王朝之复国最新章节,大兴王朝之复国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