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
毫无征兆!一支尾部绑着鲜艳羽毛的粗陋骨箭,带着尖利的破空声,从西岸一片藤蔓垂挂的密林深处疾射而出!它划出一道短暂的弧线,狠狠钉在“定海”号前甲板一根粗壮的缆桩上,箭尾兀自剧烈颤抖,发出令人心悸的“嗡嗡”声。
“敌袭--!!左舷丛林!!!”桅斗上的瞭望哨几乎是扯破了喉咙在嘶吼,凄厉的声音瞬间撕裂了水道的死寂!
示警的号角紧跟着凄厉响起,三声短促的声响,仿佛点燃了火药桶,两岸的密林深处,骤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咆哮!无数身影如同鬼魅般从浓绿的阴影里跃出,出现在岸边嶙峋的礁石和稀疏的滩涂上,他们肤色黝黑,大多只在腰间围着一块兽皮或草裙,手持着简陋的木矛、绑着燧石或贝壳的投石索、还有打磨粗糙的骨刀石斧,脸上涂抹着五颜六色的油彩,眼神里燃烧着狂热的、近乎野兽般的凶光!箭矢如飞蝗般射向船队!更多的则是尖锐的呼啸声--那是投石索甩出的石弹,带着沉重的力量砸向船舷和甲板!
“砰!”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块狠狠砸在赵吉身前几步的船舷上,木屑飞溅,他惊得猛一缩头,一旁的陈沧猛地抽出腰刀,怒吼道:
“稳住!炮手就位!火枪手!瞄准岸边!给老子打!”
几乎在同时!
“哗啦!哗啦!”
两岸看似平静的水面,如同沸腾般猛地炸开,数十条狭长黝黑的独木舟,从岸边密布的红树林根部、从漂浮的水草堆里、甚至从水下猛地钻出!舟上挤满了赤身裸体、皮肤黝黑、只在腰间围着草裙或兽皮的土著!他们脸上涂抹着狰狞的白垩和赭石花纹,眼神狂野凶悍,口中发出意义不明的、如同野兽般的嚎叫!
“呜哩哇啦--!”
箭雨!真正的箭雨!
不是正规军队的齐射,却带着原始丛林特有的风格,骨箭、竹箭、甚至绑着尖锐贝壳的木箭,如同飞蝗般从两岸的独木舟上、甚至从崖顶的藤蔓缝隙中泼洒下来,箭头上大多涂抹着乌黑粘稠的汁液,在烈日下泛着不祥的光泽。
“噗噗噗噗!”
箭矢钉在厚实的柚木船舷上,深深嵌入,几支角度刁钻的骨箭射中了甲板上猝不及防的水手,惨叫声顿时响起,一名正奋力摇桨的水手被一支箭贯入脖颈,鲜血狂喷,哼都没哼一声便栽入浑浊的水中。
也就是在此时,“定海”号及侧翼两艘“伏波”级战船船舷炮门轰然洞开,黑洞洞的炮口喷吐出橘红色代表死亡的火焰,巨大的轰鸣声瞬间压过了土著的嚎叫,如同滚雷在水道狭窄的空间里反复激荡!
实心铁弹带着毁灭性的动能,狠狠砸向两岸!
一艘刚刚冲出红树林、试图靠近“定海”号右侧的独木舟首当其冲,碗口大的铁球如同天神的巨锤,狠狠砸在舟身中部,坚韧的整木舟瞬间化作漫天木屑、血肉、残肢!猩红血雾混合水花冲天而起!舟上十余名土著人间蒸发!
另一颗炮弹呼啸着砸入西岸崖壁藤蔓丛!
“轰隆!”
碎石、泥土、断裂藤蔓飞溅而起,绿色帷幕被粗暴撕开巨大缺口,几个张弓身影被气浪狠狠掀飞,如同破布娃娃摔下悬崖,砸入浑浊水中消失无踪,甲板上火枪的声音爆豆般响起,密集铅弹扫向颠簸的独木舟,木屑纷飞!血花爆开,土著的骨箭草裙在铅弹前毫无防御,惨嚎、落水、舟翻人覆,碧绿的水面迅速被猩红污浊。
恐怖的碾压!彻底的屠杀!
两岸幸存的土著彻底吓破了胆。他们眼中的狂野凶悍被无边的恐惧取代,变成了最原始的、面对无法理解的天罚般的惊骇,一个刚刚还在嚎叫的年轻战士,眼睁睁看着身旁同伴被一颗呼啸而过的炮弹擦中,半边身子瞬间消失,只剩下喷溅的内脏和碎骨,他呆滞了一瞬,随即发出不似人声的尖利哀嚎,手中的骨弓“啪嗒”掉在舟底,整个人如同筛糠般剧烈颤抖,尿液不受控制地浸湿了草裙。
他猛地丢掉武器,像受惊的猴子一样跳入浑浊的血水中,拼命向岸边游去,只想逃离这片瞬间变成炼狱的水域。
更多的土著完全丧失了斗志。他们不再射箭,不再嚎叫,只是蜷缩在剧烈摇晃的独木舟底,双手抱头,发出绝望的呜咽,任由船只随波逐流,甚至被同伴的残骸撞翻也毫无反应,眼神空洞,只剩下对那喷吐火焰与死亡的钢铁巨兽最深的恐惧。
就在此时,距离战场约两里外,一处被浓密红树林完美遮蔽的隐秘河汊里。
几艘体型明显大于土著独木舟、船身修长、挂着破烂黑色三角帆的快船正静静蛰伏,船上一群肤色驳杂、眼神凶狠、佩戴着弯刀火铳的汉子,正通过单筒望远镜紧张地观察着水道中的战况,为首的是个独眼、脸上带着狰狞刀疤的汉子,正是盘踞龙牙门海域多年的海盗头子“独眼鲨”桑铎。
“老大!打起来了!那些生番果然按捺不住先动手了!”一个喽啰兴奋地低吼,“等他们耗得差不多了,咱们就冲出去,捡现成的!这些巨船,看着就富得流油!”
桑铎那只完好的独眼死死盯着望远镜,脸上却没有丝毫兴奋,反而越来越凝重,甚至透出一丝苍白,他看到土著如同潮水般冲出,看到箭雨泼洒,也看到了接下来那颠覆他认知的、如同神罚般的恐怖景象。
当第一轮炮火轰鸣着撕裂空气,将一艘独木舟连同上面的人瞬间抹除时,桑铎握着望远镜的手猛地一抖!那绝不是他见过的任何商船或土王战船能发出的动静!那声音,那威力...他曾在遥远的阿拉伯海远远见过一次西洋人的夹板船开炮,但眼前这动静,比那次更加震撼!更加...令人心胆俱裂!
紧接着,崖顶的爆炸!那团在藤蔓深处爆开的火光和浓烟,那飞溅的致命碎片,那被气浪掀飞摔死的伏兵...桑铎的独眼瞳孔骤缩!他看到了炮门开启时露出的那一排排黑洞洞的、粗得吓人的炮口!看到了甲板上水手们操弄火铳时那种冷酷而高效的整齐!这根本不是商船!这是武装到牙齿、足以碾压一切的...战争巨兽!
“该死!这不是肥羊!是披着羊皮的...怪物!”桑铎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喉咙干涩发紧,“撤!快撤!收起所有东西!立刻!马上!”
“老大?这...”旁边的喽啰一脸错愕,难以置信,他们好不容易才鼓动土著来袭击这“掠夺”了土地和资源的商船,眼看打起来了,怎能放弃唾手可得的好处?
“你他妈聋了吗?!”桑铎猛地转身,独眼赤红,一把揪住喽啰的衣领,唾沫星子喷了对方一脸,“那是炮!是重炮!比西边那边的还猛!还有那么多火铳!你看那些水手动起来的样子,是普通商船护卫吗?那是正规军!是咱们绝对惹不起的正规军!等他们腾出手来,下一个就轮到我们!你想死就留在这儿!”
桑铎的恐惧如同瘟疫般瞬间传染了整个海盗船队,望远镜在几个小头目手中传递,每个人看过之后,脸色都变得和桑铎一样煞白。那摧枯拉朽的毁灭力量,那高效冷酷的杀戮方式,彻底击碎了他们趁火打劫的妄想。
“撤!快撤!”
“转舵!转舵!进内河!躲起来!”
“快!降帆!别让他们发现我们!”
海盗们如同惊弓之鸟,手忙脚乱地收起望远镜,降下破烂的黑帆,拼命摇动船桨,几艘快船像受惊的水老鼠,仓惶地调转船头,一头扎进红树林深处更隐秘的河道,连头都不敢回,只想以最快的速度逃离这片即将被钢铁与火焰主宰的水域,什么巨船财富,在绝对的力量碾压面前,都成了催命符。
水道战场上,喧嚣骤停。
只剩下船只破浪声、受伤水手**、水中垂死土著的微弱哀鸣,猩红血污在碧绿水面晕开,刺鼻血腥混合硝烟,令人作呕。
赵吉脸色苍白,紧抓船舷,目睹这血腥碾压,胃里翻腾,他看向杨哲。
杨哲不知何时已放下了望远镜,他正从怀中取出一个薄薄的、用油布包裹的硬皮小本子,还有一支细小的炭笔,他倚着船舷,神情专注而平静,仿佛刚才那场血腥的屠杀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戏剧,炭笔在纸页上飞快地划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赵吉忍不住走近了几步,借着幽暗的光线,他看到杨哲本子上并非在描绘地形,而是极其简练地勾勒着几个符号和短句:
“龙牙门伏击:丛林土著(原始部族,彩绘图腾,骨石武器),疑似受引导(攻击时机精准),协同者:海盗(未现身,疑为煽动者)。”
“魏军反应:炮火覆盖(效率高,威慑强)。火枪阵列(密集,压制力足)。士气:轻敌。”
“土著伤亡:预估二百以上(溃逃迅速)。魏军伤亡:轻微(多为流矢所伤)。”
“结论:力量悬殊,无威胁,船队所向披靡。”
他的字迹冷硬、精准,不带丝毫情绪,记录完,他合上本子,重新塞入怀中,目光投向水道前方,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弧度似乎更深了些。
“杨参议,”赵吉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你...在记录什么?”
杨哲侧过头,深渊般的眸子扫过赵吉略显苍白的脸,语气平淡无波:“记录对手,他们的行为模式,他们的恐惧源头,他们的可利用价值,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王爷...陛下曾说过,大海之上,没有纯粹的敌人,只有尚未找到其用途的资源,这些土著,他们的恐惧,就是最好的通行证,很快,就会有人来‘欢迎’我们了。”
仿佛为了印证杨哲的话,船队驶出龙牙门水道最狭窄险峻的地段后不久,前方的水道豁然开朗,一片宽阔的、如同巨大翡翠般镶嵌在绿色海岸线中的天然良港出现在视野尽头。
港口规模远超流求屿!无数大小不一的船只停泊在平静的水面上,有简陋的独木舟、狭长的马来帆船、甚至还有几艘体型不小的阿拉伯式商船,岸边不再是原始的礁石滩涂,而是用巨大的条石垒砌起坚固的码头栈桥,一直延伸到深水区,码头后方,鳞次栉比的木结构房屋沿着地势向上延伸,屋顶覆盖着棕榈叶或陶瓦,形成一片颇具规模的滨海城镇,城镇更远处,隐约可见依山而建的、金碧辉煌的宫殿群落,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金光。
城镇的轮廓线上,矗立着数座造型奇特的尖顶佛塔,塔身覆盖着金箔或彩绘,在热带炽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空气中飘来香料、鱼干、水果以及某种焚烧香料的混合气味,浓郁而奇特。
“到了!”领航官的声音带着激动,“三佛齐(室利佛逝)!巨港!”
船队的出现,尤其是那七艘如同海上堡垒般的庞然巨舰,瞬间在港口引发了巨大的骚动!码头上忙碌的人群如同被投入石子的蚁群,瞬间炸开!惊呼声、尖叫声、呼喊声汇成一片嘈杂的声浪,原本正在装卸货物的苦力、讨价还价的商人、修补渔网的渔民,全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惊恐万状地望向这支突如其来的、散发着冰冷钢铁气息的庞大舰队。
“天呐!那...那是什么船?!”
“龙!是海龙王的船队吗?!”
“快看那炮口!那么多!那么粗!”
“是...是魏人!是那个传闻里大魏的人!是大魏的天兵!”
“快去禀报国王!快去!”
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一些小船上的水手甚至吓得直接跳入水中,拼命向岸边游去,码头上的人群开始慌乱地向城镇内奔逃,推搡踩踏,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定海号庞大的船身缓缓靠近最外侧的深水码头,巨大的阴影几乎将整个码头区域笼罩,甲板上,大魏的龙旗在强劲的海风中猎猎招展,船上装备的森然炮口和甲板上肃立如林的、身着统一制式军服、手持燧发火枪的士卒,无声地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威压。
恐慌在持续,但很快,城镇深处响起了低沉而悠长的号角声,似乎带着某种安抚和秩序的意味,一队队身着鲜明藤甲、手持长矛和弯刀的士兵从城镇街道中跑步而出,在码头区域外围列队警戒,他们的神情同样紧张而凝重,但动作还算整齐,随后,几顶装饰着华丽羽毛和金饰的肩舆在卫兵的簇拥下,沿着通往码头的宽阔道路快速行来。
肩舆停下,几位衣着极其华贵的人物在侍从的搀扶下走了下来,为首一人约莫四十余岁,头戴镶嵌着硕大宝石和羽毛的金冠,身穿色彩斑斓、用金线绣满繁复纹样的锦袍,脖子上挂着层层叠叠的宝石项链,手指上戴满了硕大的戒指,肤色呈深棕色,五官轮廓分明,带着长期养尊处优的威严,但此刻,他的眼中也充满了无法掩饰的惊骇和凝重,他便是三佛齐的国王,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巨港地区的统治者。
他身后的几位,看装束应是王族成员或重臣,同样衣着华丽,但脸色更加苍白,看向定海号的眼神充满了敬畏和恐惧,尤其是当他们看到船舷上那密密麻麻、黑洞洞指向岸边的炮口时,不少人甚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陈将军,”杨哲的声音平静地响起,“准备舷梯,放跳板,带一队亲卫,随我下船,让通译准备好。”
他整理了一下被海风吹得有些凌乱的青衫,那洗得发白的布料,在这金碧辉煌的异国港口,显得格格不入,却又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孤峭。
“末将领命!”陈沧抱拳应道,迅速点了一队二十名最精锐的、盔甲鲜明的亲兵。
沉重的舷梯放下,搭在码头的条石上,杨哲率先迈步,步履沉稳地踏上了三佛齐的土地,陈沧带着全副武装、眼神锐利的亲卫紧随其后,沉重的军靴踏在石板上,发出整齐而沉闷的响声,每一步都仿佛敲在岸上那些三佛齐权贵的心头。
赵吉犹豫了一下,也跟在了队伍的最后面,他心跳得很快,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异域的新奇与震撼,空气中浓烈的香料味,皮肤黝黑、衣着奇特的人群,远处金光闪闪的佛塔,还有眼前这些满身珠光宝气的王公贵族...一切都与他过往的生活截然不同。
杨哲径直走到那位头戴金冠的国王面前数步远停下,微微颔首,算是行礼,他身后的通译立刻上前,用带着浓重闽地口音、但还算流利的马来语(室利佛逝通用语的一种)高声说道:“尊敬的三佛齐国王陛下,我乃大魏特使,海外都督府参赞杨哲,奉我朝陛下之命,率船队远航,探索海路,通商睦邻,途经贵国宝地,惊扰之处,还望海涵。”
他的语气平和,甚至带着一丝公式化的客气,但那双深潭般的眸子,却没有任何温度地直视着国王的眼睛。
国王被杨哲那平静却极具穿透力的目光看得心头一凛,连忙挤出一个有些僵硬的笑容,用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马来语回应:“尊贵的大魏特使阁下,您的船队...真是...真是令人惊叹!如同天神的座驾降临凡尘!不知者不罪,先前在龙牙门的误会,还请特使阁下宽恕我那些愚昧的子民。”
作为一个国王,他的姿态放得很低,但考虑到定海号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庞大舰体和炮口,这份姿态又很合理。
“误会?”杨哲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语气依旧平淡,“一群手持武器的暴徒,在狭窄水道伏击我朝船队,若非我朝将士骁勇,船坚炮利,后果不堪设想,这恐怕不是一句‘误会’就能揭过的。”、
国王和他身后的重臣们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特使阁下勿怪,只是因为有人散步传言,说来往商船掠夺了原本属于子民们的财富和土地,所以他们才...”他顿了顿,又灵光乍现,“对了!也有可能是盘踞在附近岛屿的海盗所为!他们凶残狡诈,时常假扮我子民,劫掠商旅,挑起事端!我三佛齐一向对大魏心怀敬仰,绝无冒犯之意啊!”
杨哲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等国王说完,才缓缓开口:“海盗?嗯,确实可恶--不过,既然国王陛下也深受其害,我大魏船队途径此地,倒也有几分同仇敌忾之意,不如让我们来谈一谈,‘清缴’海盗这件事,如何?”
三佛齐国王和权贵们面面相觑,他们当然知道,这远道而来的庞大舰队不会如此好心,来帮他们清缴海盗,可当他们的目光落到杨哲那温和的笑意,以及他身后那几乎占据了整个港口,遮蔽了天空与海洋的庞大舰队上时,却是任何犹豫或者拒绝的想法,都冒不出来。
只能尴尬地对视一眼,然后连连点头...
......
次日,富丽堂皇、充满异域风情的三佛齐王宫。
巨大的、由整根柚木支撑的宫殿内,熏香缭绕,国王阿罗阇耶跋摩身着金线织就的华丽锦袍,头戴镶嵌着巨大宝石的缠头,高坐于铺着雪白象牙和斑斓虎皮的宝座之上,他竭力维持着王者的威严,但微微颤抖的手指和眼底深处无法掩饰的惊惶,还是暴露了他内心动荡的情绪。
宝座下,王公大臣、贵族酋长们济济一堂,他们同样衣着华贵,佩戴着金银珠宝,但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宫殿中央那几位不速之客身上--尤其是那位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衫、身形清癯、神情淡漠的大魏海外都督府参赞,杨哲。
宴会极尽奢华,巨大的金盘里堆砌着南洋特有的、香气馥郁的榴莲、山竹、红毛丹;烤得金黄流油的乳猪、整只的烤孔雀;盛在镶嵌宝石银杯里的、甜腻的棕榈酒和椰汁,身材曼妙、仅着轻纱的舞姬随着奇特的鼓点扭动腰肢,乐师吹奏着音色古怪的筚篥。
然而,宴会的中心,却始终笼罩着一层无形的凝重。
“尊敬的大魏特使,”阿罗阇耶跋摩举起沉重的金杯,脸上堆着热切却僵硬的笑容,“贵国舰队之雄壮,实乃小王生平仅见!能迎来天朝上国的使者,是我三佛齐无上的荣光!请满饮此杯!”
杨哲端起面前同样精美的银杯,他微微颔首,动作优雅却带着拒人千里的疏离:“陛下盛情,杨某心领。”
他浅浅啜了一口,便放下酒杯,目光平静地扫过殿内奢华的陈设和众人脸上复杂的神情。
“不知…上国如此庞大的舰队远航万里,驾临我们这蕞尔小邦,所为何事?”一名蓄着浓密胡须、眼神精明的老酋长忍不住开口。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杨哲的目光终于从酒杯上抬起,看向那位老酋长,又缓缓扫过宝座上的国王,嘴角牵起一丝极淡、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奉我大魏陛下旨意,通好诸邦,宣示德化,共襄海贸盛举。”
“通好?海贸?”阿罗阇耶跋摩重复着,眼中精光闪烁,“特使大人,三佛齐虽小,却是这南洋海道之咽喉,四方商船汇聚之地,贵国若欲贸易,小王与臣民自是竭诚欢迎!只是不知...贵国欲如何‘共襄’?”
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舞姬的舞步变得迟疑,乐声也低了下去--所有人都明白,这才是关键。
杨哲微微侧身,侍立在他身后、身着笔挺大魏水师官服的陈沧立刻上前一步,将一卷盖着玉玺大印、以华美锦缎装裱的文书,双手奉给侍从。
“此乃我大魏陛下亲笔签署之《通商互惠条约》草案,”杨哲的声音依旧平稳无波,“其一,大魏商船、舰队,享有在三佛齐港口自由停泊、补给、贸易之权,贵国需提供便利,并确保其安全。”
阿罗阇耶跋摩和众臣微微点头,这条尚在情理之中。
“其二,”杨哲的目光变得锐利了些许,“为保障航道畅通,防范海盗袭扰,我大魏需在贵国龙牙门水道西岸,租借一处临海荒地,用以修筑货栈、营房及小型船坞,以为舰队临时驻泊、维修之所。租期九十九年,租金...象征性,白银千两。”
“租地?!”
“龙牙门西岸?!”
“还要建营房船坞?!”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议论声--龙牙门水道,那是三佛齐的命脉咽喉!让大魏人在那里建立据点,驻扎军队,这和把刀子架在脖子上有何区别?
阿罗阇耶跋摩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握着金杯的手指关节发白。
“特使大人!”那老酋长霍然起身,声音带着激动,“龙牙门乃我国门户!租借土地已属重大,更何况还要修筑营房船坞,驻扎贵国军队!此...此条万难接受!这岂非...”
“岂非什么?”杨哲淡淡打断他,眼皮微抬。
老酋长被他看得心头一寒,后面“丧权辱国”四个字硬生生卡在喉咙里,他想起了昨日港口传来的、关于龙牙门水道那场短暂而血腥的遭遇战,想起了那些在炮火下如同纸糊般碎裂的独木舟和土著尸体。
“其三,”杨哲仿佛没看到他的窘迫,继续用那平板的语调说道,“凡悬挂大魏旗帜之商船,经三佛齐海域,享有最惠国待遇,关税减半,同时,大魏将协助贵国肃清附近海域海盗,保障航道安全。”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脸色铁青的国王和沉默的群臣,最后落在那份摊开的条约文书上。
“陛下,诸位大人。大魏所求,不过一隅之地,以避风浪,以利商旅,我朝陛下胸怀四海,志在通衢,无意于贵国疆土,设此据点,非为掣肘,实为互利--海盗之患,想必诸位深受其苦,有我大魏舰队在此,宵小之辈,谁敢近前?商路畅通,税收丰盈,受益者,岂非贵国?”
他端起银杯,又浅浅抿了一口:“至于租金,白银千两,不过聊表寸心,以示我朝非强取豪夺,若贵国执意不肯...”他轻轻叹了口气,放下银杯,目光投向殿外港口的方向,那里,七艘巨舰静静蛰伏在碧蓝的海面上,“如此优越之天然良港,实乃舰队南来北往之中枢要地,若不能得...着实可惜,我大魏商船队,或许只能另寻他处停泊补给,爪哇、旧港...想必亦会欣然接纳。”
威胁!赤裸裸的威胁!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听懂了杨哲的弦外之音:答应,三佛齐还能借大魏的虎威震慑海盗,坐享贸易红利;不答应,大魏的舰队掉头就走,带着庞大的贸易船队去扶持三佛齐的竞争对手!甚至于,以这舰队的威势,调转火炮瞄准的方向...
国王阿罗阇耶跋摩的脸色变幻不定,汗水浸湿了他华丽的缠头内衬,他环视殿内,那些平日里争权夺利的王公贵族们,此刻都低下了头,眼神躲闪,无人敢与他对视,更无人敢出声反对。
沉默,便是默许。
良久,他仿佛被抽干了力气,颓然靠回宝座,声音干涩嘶哑:“大魏...天朝上国,仁德广布...所提条款,甚为...公允,小王...准了。”
杨哲微微颔首,脸上依旧古井无波:“陛下英明,愿大魏与三佛齐,永为睦邻友邦。”
他举起银杯,这一次,一旁的侍从慌忙斟满当地的棕榈酒。
“为两邦永好,干杯。”
......
龙牙门西岸,那片被炮火洗礼过的崖壁下。
短短半月,一片简陋却规划有序的营寨已初具规模,坚固的圆木栅栏圈出了一片临海的土地,几排木屋已经搭建起来,充作营房和仓库,一处简易的木质栈桥探入海中,几艘随行的中小型补给船正在卸下砖石、木材,穿着大魏水师号衣的士兵在营寨内外巡逻警戒,工匠们则指挥着雇佣来的当地土人,叮叮当当地敲打着,加固着工事,一面黑龙旗,在营寨中央新立起的旗杆上高高飘扬。
杨哲站在新平整出的、面向大海的瞭望台上,海风鼓荡着他那身不变的青衫,他望着营寨中忙碌的景象,望着港口方向进进出出、开始悬挂大魏旗帜的商船,眼中那潭死水深处,终于有了一丝名为“棋局落子”的满意微澜。
“参议大人,”陈沧大步走上瞭望台,抱拳行礼,脸上带着征尘和兴奋,“附近三个最大的海盗窝点,已按您的方略,由‘海狼’、‘黑鲨’两支持甲等私掠证的船队为主力,我水师战船压阵,一举荡平!缴获大小船只二十七艘,金银香料无算!剩下的几股小蟊贼,闻风丧胆,已逃往更西边的海域了!这龙牙门水道,往后就是我大魏说了算!”
杨哲“嗯”了一声,目光却投向更西的方向,越过繁忙的满剌加港,越过点缀着翡翠般岛屿的浩瀚南洋,仿佛要穿透那无尽的海平线:“传令下去,休整五日,补充淡水食物,五日后,舰队启航,目标...天竺。”
“是!”陈沧大声应诺,转身欲走。
“慢着。”杨哲忽然开口。
陈沧停下脚步。
“赵公子何在?”杨哲问道。
“赵公子?”陈沧一愣,随即恍然,“哦,您说那位赵平公子?他带着几个随从和通译,去城里的‘蕃坊’了,说是想看看天竺人、大食人的商货,长长见识。”
杨哲微微蹙眉,但并未多言,只是挥了挥手。
五日后清晨,龙牙门新据点,简易码头。
庞大的舰队已升起了巨帆,粗壮的锚链正被水手们喊着号子缓缓绞起,海风猎猎,吹动着玄色的巨帆和士兵的衣甲,杨哲立于定海号船艏,青衫飘拂,神情淡漠,凝视着正西方的海天相接处,那里,是顾怀口中流淌着香料、黄金,也充斥着强大西方帆船的海域,是他渴望搅动风雷的新棋盘。
“杨参议!”一道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杨哲缓缓转身。
赵吉站在他面前,依旧是那身不起眼的靛蓝布衣,但海风和阳光已在他年轻的脸上刻下了坚毅的线条。
“公子?”杨哲的声音听不出情绪,“舰队即将西行,请速回舱。”
赵吉摇了摇头,他的目光越过杨哲的肩膀,投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南方。
那是一片更加浩瀚、更加神秘,在顾怀的描述中几乎是一片空白的蔚蓝。
“杨参议,我希望...船队能改变方向。”赵吉说。
杨哲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
赵吉从怀中取出那块温润的玉佩,紧紧握了一下,仿佛从中汲取着力量,他抬起头,迎着杨哲深潭般的目光,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朝圣的光芒:“叔父...陛下曾言,在这片汪洋的极南之地,越过风暴与未知,有一片广袤无垠的大陆!其地之广,数倍于中原!其上无国无王,唯有亘古蛮荒!飞禽走兽,奇木异草,皆与世迥异!那是真正的‘天边之地’!”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陛下曾叹,无人能踏足那片无主之地,实为憾事!如今,舰队到了此地,我...愿承此志,扬帆向南!去寻访那片传说中的‘南方大陆’!将其绘入我大魏舆图!”
“不行,”杨哲甚至没有犹豫,便摇头道,“向西,是必然。”
他说:“陛下说,棋盘在海上,而棋局的中心,在更西的地方,那里的国度,船坚炮利,野心勃勃,那里的财富,堆积如山,流通寰宇,与他们博弈,才真正有趣,三佛齐,不过是个起点,一个为我们提供淡水和休整的驿站,在这里获取据点,探明西向的航路,联络天竺的港口,摸清大食商人的脉络...这才是此行的要务。”
“杨参议,”赵吉抬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执拗,“您说的西方,固然重要,但在这片大海的南方,越过重重波涛,真的有一片极其广袤的大陆!那里或许才是大魏未来真正的根基之地,是足以承载亿万生灵的新大陆!既然我们已至此,船队如此庞大精良,为何不趁此良机,去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开垦一片真正属于大魏的、无主的沃土?这难道不是比单纯的贸易和博弈,更有意义吗?”
杨哲缓缓转过头,那双深渊般的眸子第一次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认真地看向眼前这个靛蓝布衣的少年,少年眼中的光芒,纯粹、热烈,带着一种近乎天真的理想主义色彩,这种光芒,在杨哲的世界里,早已湮灭殆尽。
“南方大陆?”杨哲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峭,“这份宏图,自然令人神往,但是公子,”他刻意加重了“公子”二字,“你可知道,陛下口中的‘南方’,究竟有多远?我们这支船队,虽有巨舰火炮,但深入一片完全未知、凶险莫测的海域,面对从未经历过的狂暴风浪、诡异洋流、未知的浅滩暗礁...一旦迷失方向,或者遭遇不测,后果是什么?是全军覆没!是葬身鱼腹!是如同石沉大海,连一丝消息都无法传回大魏!陛下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打通航道,是建立据点,是探索已知的、通向财富和力量的西行之路!而不是将整个船队、所有人的性命,押注在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之上,去进行一场毫无把握的豪赌!”
他盯着赵吉的眼睛,一字一句:“你的理想很美好,公子,但大海,只敬畏力量和现实,向南?那是拿所有人的命,包括你的命,去赌一个渺茫的希望,恕我直言,这不是勇气,是愚蠢。”
赵吉沉默片刻,轻声道:“但愚蠢的事,也终究需要人去做,不是么?”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激烈碰撞,一个冷静如冰,带着棋手对未知风险的绝对排斥;一个炽热如火,燃烧着少年开拓新世界的执着信念,码头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在外,只剩下海风吹动他们衣袂的猎猎声响。
杨哲看着赵吉眼中那几乎要喷薄而出的火焰,沉默了许久,深渊般的眼底,各种复杂的情绪飞快地掠过--不屑、嘲弄、一丝被冒犯的愠怒,甚至...还有一丝极其微弱、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触动?最终,所有的情绪都沉淀下去,只剩下那熟悉的、如同枯井般的漠然和一丝...更深沉的玩味。
他忽然轻轻笑了一声。
“我承认了,公子你说的,很有道理,也很诱惑,”他说,“没有人能拒绝寻找到一片无主的、庞大的陆地,跟这比起来,船队前往西方,好像真的不是什么太紧要的事。”
赵吉因为海风和阳光变得黝黑了些的脸上迅速浮现出一丝喜色,但在这抹喜色变盛以前,杨盛的下一句话就让他怔住:
“但我不打算冒这个险,我能给公子你的,只有一艘“伏波”级战船,还有几艘补给船。”
他目光幽幽,闪烁着外人绝难看懂的光彩:
“现在,公子你还是要坚定地穿越风浪,去寻找那片土地么?”
毫无征兆!一支尾部绑着鲜艳羽毛的粗陋骨箭,带着尖利的破空声,从西岸一片藤蔓垂挂的密林深处疾射而出!它划出一道短暂的弧线,狠狠钉在“定海”号前甲板一根粗壮的缆桩上,箭尾兀自剧烈颤抖,发出令人心悸的“嗡嗡”声。
“敌袭--!!左舷丛林!!!”桅斗上的瞭望哨几乎是扯破了喉咙在嘶吼,凄厉的声音瞬间撕裂了水道的死寂!
示警的号角紧跟着凄厉响起,三声短促的声响,仿佛点燃了火药桶,两岸的密林深处,骤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咆哮!无数身影如同鬼魅般从浓绿的阴影里跃出,出现在岸边嶙峋的礁石和稀疏的滩涂上,他们肤色黝黑,大多只在腰间围着一块兽皮或草裙,手持着简陋的木矛、绑着燧石或贝壳的投石索、还有打磨粗糙的骨刀石斧,脸上涂抹着五颜六色的油彩,眼神里燃烧着狂热的、近乎野兽般的凶光!箭矢如飞蝗般射向船队!更多的则是尖锐的呼啸声--那是投石索甩出的石弹,带着沉重的力量砸向船舷和甲板!
“砰!”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块狠狠砸在赵吉身前几步的船舷上,木屑飞溅,他惊得猛一缩头,一旁的陈沧猛地抽出腰刀,怒吼道:
“稳住!炮手就位!火枪手!瞄准岸边!给老子打!”
几乎在同时!
“哗啦!哗啦!”
两岸看似平静的水面,如同沸腾般猛地炸开,数十条狭长黝黑的独木舟,从岸边密布的红树林根部、从漂浮的水草堆里、甚至从水下猛地钻出!舟上挤满了赤身裸体、皮肤黝黑、只在腰间围着草裙或兽皮的土著!他们脸上涂抹着狰狞的白垩和赭石花纹,眼神狂野凶悍,口中发出意义不明的、如同野兽般的嚎叫!
“呜哩哇啦--!”
箭雨!真正的箭雨!
不是正规军队的齐射,却带着原始丛林特有的风格,骨箭、竹箭、甚至绑着尖锐贝壳的木箭,如同飞蝗般从两岸的独木舟上、甚至从崖顶的藤蔓缝隙中泼洒下来,箭头上大多涂抹着乌黑粘稠的汁液,在烈日下泛着不祥的光泽。
“噗噗噗噗!”
箭矢钉在厚实的柚木船舷上,深深嵌入,几支角度刁钻的骨箭射中了甲板上猝不及防的水手,惨叫声顿时响起,一名正奋力摇桨的水手被一支箭贯入脖颈,鲜血狂喷,哼都没哼一声便栽入浑浊的水中。
也就是在此时,“定海”号及侧翼两艘“伏波”级战船船舷炮门轰然洞开,黑洞洞的炮口喷吐出橘红色代表死亡的火焰,巨大的轰鸣声瞬间压过了土著的嚎叫,如同滚雷在水道狭窄的空间里反复激荡!
实心铁弹带着毁灭性的动能,狠狠砸向两岸!
一艘刚刚冲出红树林、试图靠近“定海”号右侧的独木舟首当其冲,碗口大的铁球如同天神的巨锤,狠狠砸在舟身中部,坚韧的整木舟瞬间化作漫天木屑、血肉、残肢!猩红血雾混合水花冲天而起!舟上十余名土著人间蒸发!
另一颗炮弹呼啸着砸入西岸崖壁藤蔓丛!
“轰隆!”
碎石、泥土、断裂藤蔓飞溅而起,绿色帷幕被粗暴撕开巨大缺口,几个张弓身影被气浪狠狠掀飞,如同破布娃娃摔下悬崖,砸入浑浊水中消失无踪,甲板上火枪的声音爆豆般响起,密集铅弹扫向颠簸的独木舟,木屑纷飞!血花爆开,土著的骨箭草裙在铅弹前毫无防御,惨嚎、落水、舟翻人覆,碧绿的水面迅速被猩红污浊。
恐怖的碾压!彻底的屠杀!
两岸幸存的土著彻底吓破了胆。他们眼中的狂野凶悍被无边的恐惧取代,变成了最原始的、面对无法理解的天罚般的惊骇,一个刚刚还在嚎叫的年轻战士,眼睁睁看着身旁同伴被一颗呼啸而过的炮弹擦中,半边身子瞬间消失,只剩下喷溅的内脏和碎骨,他呆滞了一瞬,随即发出不似人声的尖利哀嚎,手中的骨弓“啪嗒”掉在舟底,整个人如同筛糠般剧烈颤抖,尿液不受控制地浸湿了草裙。
他猛地丢掉武器,像受惊的猴子一样跳入浑浊的血水中,拼命向岸边游去,只想逃离这片瞬间变成炼狱的水域。
更多的土著完全丧失了斗志。他们不再射箭,不再嚎叫,只是蜷缩在剧烈摇晃的独木舟底,双手抱头,发出绝望的呜咽,任由船只随波逐流,甚至被同伴的残骸撞翻也毫无反应,眼神空洞,只剩下对那喷吐火焰与死亡的钢铁巨兽最深的恐惧。
就在此时,距离战场约两里外,一处被浓密红树林完美遮蔽的隐秘河汊里。
几艘体型明显大于土著独木舟、船身修长、挂着破烂黑色三角帆的快船正静静蛰伏,船上一群肤色驳杂、眼神凶狠、佩戴着弯刀火铳的汉子,正通过单筒望远镜紧张地观察着水道中的战况,为首的是个独眼、脸上带着狰狞刀疤的汉子,正是盘踞龙牙门海域多年的海盗头子“独眼鲨”桑铎。
“老大!打起来了!那些生番果然按捺不住先动手了!”一个喽啰兴奋地低吼,“等他们耗得差不多了,咱们就冲出去,捡现成的!这些巨船,看着就富得流油!”
桑铎那只完好的独眼死死盯着望远镜,脸上却没有丝毫兴奋,反而越来越凝重,甚至透出一丝苍白,他看到土著如同潮水般冲出,看到箭雨泼洒,也看到了接下来那颠覆他认知的、如同神罚般的恐怖景象。
当第一轮炮火轰鸣着撕裂空气,将一艘独木舟连同上面的人瞬间抹除时,桑铎握着望远镜的手猛地一抖!那绝不是他见过的任何商船或土王战船能发出的动静!那声音,那威力...他曾在遥远的阿拉伯海远远见过一次西洋人的夹板船开炮,但眼前这动静,比那次更加震撼!更加...令人心胆俱裂!
紧接着,崖顶的爆炸!那团在藤蔓深处爆开的火光和浓烟,那飞溅的致命碎片,那被气浪掀飞摔死的伏兵...桑铎的独眼瞳孔骤缩!他看到了炮门开启时露出的那一排排黑洞洞的、粗得吓人的炮口!看到了甲板上水手们操弄火铳时那种冷酷而高效的整齐!这根本不是商船!这是武装到牙齿、足以碾压一切的...战争巨兽!
“该死!这不是肥羊!是披着羊皮的...怪物!”桑铎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喉咙干涩发紧,“撤!快撤!收起所有东西!立刻!马上!”
“老大?这...”旁边的喽啰一脸错愕,难以置信,他们好不容易才鼓动土著来袭击这“掠夺”了土地和资源的商船,眼看打起来了,怎能放弃唾手可得的好处?
“你他妈聋了吗?!”桑铎猛地转身,独眼赤红,一把揪住喽啰的衣领,唾沫星子喷了对方一脸,“那是炮!是重炮!比西边那边的还猛!还有那么多火铳!你看那些水手动起来的样子,是普通商船护卫吗?那是正规军!是咱们绝对惹不起的正规军!等他们腾出手来,下一个就轮到我们!你想死就留在这儿!”
桑铎的恐惧如同瘟疫般瞬间传染了整个海盗船队,望远镜在几个小头目手中传递,每个人看过之后,脸色都变得和桑铎一样煞白。那摧枯拉朽的毁灭力量,那高效冷酷的杀戮方式,彻底击碎了他们趁火打劫的妄想。
“撤!快撤!”
“转舵!转舵!进内河!躲起来!”
“快!降帆!别让他们发现我们!”
海盗们如同惊弓之鸟,手忙脚乱地收起望远镜,降下破烂的黑帆,拼命摇动船桨,几艘快船像受惊的水老鼠,仓惶地调转船头,一头扎进红树林深处更隐秘的河道,连头都不敢回,只想以最快的速度逃离这片即将被钢铁与火焰主宰的水域,什么巨船财富,在绝对的力量碾压面前,都成了催命符。
水道战场上,喧嚣骤停。
只剩下船只破浪声、受伤水手**、水中垂死土著的微弱哀鸣,猩红血污在碧绿水面晕开,刺鼻血腥混合硝烟,令人作呕。
赵吉脸色苍白,紧抓船舷,目睹这血腥碾压,胃里翻腾,他看向杨哲。
杨哲不知何时已放下了望远镜,他正从怀中取出一个薄薄的、用油布包裹的硬皮小本子,还有一支细小的炭笔,他倚着船舷,神情专注而平静,仿佛刚才那场血腥的屠杀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戏剧,炭笔在纸页上飞快地划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赵吉忍不住走近了几步,借着幽暗的光线,他看到杨哲本子上并非在描绘地形,而是极其简练地勾勒着几个符号和短句:
“龙牙门伏击:丛林土著(原始部族,彩绘图腾,骨石武器),疑似受引导(攻击时机精准),协同者:海盗(未现身,疑为煽动者)。”
“魏军反应:炮火覆盖(效率高,威慑强)。火枪阵列(密集,压制力足)。士气:轻敌。”
“土著伤亡:预估二百以上(溃逃迅速)。魏军伤亡:轻微(多为流矢所伤)。”
“结论:力量悬殊,无威胁,船队所向披靡。”
他的字迹冷硬、精准,不带丝毫情绪,记录完,他合上本子,重新塞入怀中,目光投向水道前方,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弧度似乎更深了些。
“杨参议,”赵吉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你...在记录什么?”
杨哲侧过头,深渊般的眸子扫过赵吉略显苍白的脸,语气平淡无波:“记录对手,他们的行为模式,他们的恐惧源头,他们的可利用价值,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王爷...陛下曾说过,大海之上,没有纯粹的敌人,只有尚未找到其用途的资源,这些土著,他们的恐惧,就是最好的通行证,很快,就会有人来‘欢迎’我们了。”
仿佛为了印证杨哲的话,船队驶出龙牙门水道最狭窄险峻的地段后不久,前方的水道豁然开朗,一片宽阔的、如同巨大翡翠般镶嵌在绿色海岸线中的天然良港出现在视野尽头。
港口规模远超流求屿!无数大小不一的船只停泊在平静的水面上,有简陋的独木舟、狭长的马来帆船、甚至还有几艘体型不小的阿拉伯式商船,岸边不再是原始的礁石滩涂,而是用巨大的条石垒砌起坚固的码头栈桥,一直延伸到深水区,码头后方,鳞次栉比的木结构房屋沿着地势向上延伸,屋顶覆盖着棕榈叶或陶瓦,形成一片颇具规模的滨海城镇,城镇更远处,隐约可见依山而建的、金碧辉煌的宫殿群落,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金光。
城镇的轮廓线上,矗立着数座造型奇特的尖顶佛塔,塔身覆盖着金箔或彩绘,在热带炽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空气中飘来香料、鱼干、水果以及某种焚烧香料的混合气味,浓郁而奇特。
“到了!”领航官的声音带着激动,“三佛齐(室利佛逝)!巨港!”
船队的出现,尤其是那七艘如同海上堡垒般的庞然巨舰,瞬间在港口引发了巨大的骚动!码头上忙碌的人群如同被投入石子的蚁群,瞬间炸开!惊呼声、尖叫声、呼喊声汇成一片嘈杂的声浪,原本正在装卸货物的苦力、讨价还价的商人、修补渔网的渔民,全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惊恐万状地望向这支突如其来的、散发着冰冷钢铁气息的庞大舰队。
“天呐!那...那是什么船?!”
“龙!是海龙王的船队吗?!”
“快看那炮口!那么多!那么粗!”
“是...是魏人!是那个传闻里大魏的人!是大魏的天兵!”
“快去禀报国王!快去!”
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一些小船上的水手甚至吓得直接跳入水中,拼命向岸边游去,码头上的人群开始慌乱地向城镇内奔逃,推搡踩踏,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定海号庞大的船身缓缓靠近最外侧的深水码头,巨大的阴影几乎将整个码头区域笼罩,甲板上,大魏的龙旗在强劲的海风中猎猎招展,船上装备的森然炮口和甲板上肃立如林的、身着统一制式军服、手持燧发火枪的士卒,无声地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威压。
恐慌在持续,但很快,城镇深处响起了低沉而悠长的号角声,似乎带着某种安抚和秩序的意味,一队队身着鲜明藤甲、手持长矛和弯刀的士兵从城镇街道中跑步而出,在码头区域外围列队警戒,他们的神情同样紧张而凝重,但动作还算整齐,随后,几顶装饰着华丽羽毛和金饰的肩舆在卫兵的簇拥下,沿着通往码头的宽阔道路快速行来。
肩舆停下,几位衣着极其华贵的人物在侍从的搀扶下走了下来,为首一人约莫四十余岁,头戴镶嵌着硕大宝石和羽毛的金冠,身穿色彩斑斓、用金线绣满繁复纹样的锦袍,脖子上挂着层层叠叠的宝石项链,手指上戴满了硕大的戒指,肤色呈深棕色,五官轮廓分明,带着长期养尊处优的威严,但此刻,他的眼中也充满了无法掩饰的惊骇和凝重,他便是三佛齐的国王,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巨港地区的统治者。
他身后的几位,看装束应是王族成员或重臣,同样衣着华丽,但脸色更加苍白,看向定海号的眼神充满了敬畏和恐惧,尤其是当他们看到船舷上那密密麻麻、黑洞洞指向岸边的炮口时,不少人甚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陈将军,”杨哲的声音平静地响起,“准备舷梯,放跳板,带一队亲卫,随我下船,让通译准备好。”
他整理了一下被海风吹得有些凌乱的青衫,那洗得发白的布料,在这金碧辉煌的异国港口,显得格格不入,却又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孤峭。
“末将领命!”陈沧抱拳应道,迅速点了一队二十名最精锐的、盔甲鲜明的亲兵。
沉重的舷梯放下,搭在码头的条石上,杨哲率先迈步,步履沉稳地踏上了三佛齐的土地,陈沧带着全副武装、眼神锐利的亲卫紧随其后,沉重的军靴踏在石板上,发出整齐而沉闷的响声,每一步都仿佛敲在岸上那些三佛齐权贵的心头。
赵吉犹豫了一下,也跟在了队伍的最后面,他心跳得很快,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异域的新奇与震撼,空气中浓烈的香料味,皮肤黝黑、衣着奇特的人群,远处金光闪闪的佛塔,还有眼前这些满身珠光宝气的王公贵族...一切都与他过往的生活截然不同。
杨哲径直走到那位头戴金冠的国王面前数步远停下,微微颔首,算是行礼,他身后的通译立刻上前,用带着浓重闽地口音、但还算流利的马来语(室利佛逝通用语的一种)高声说道:“尊敬的三佛齐国王陛下,我乃大魏特使,海外都督府参赞杨哲,奉我朝陛下之命,率船队远航,探索海路,通商睦邻,途经贵国宝地,惊扰之处,还望海涵。”
他的语气平和,甚至带着一丝公式化的客气,但那双深潭般的眸子,却没有任何温度地直视着国王的眼睛。
国王被杨哲那平静却极具穿透力的目光看得心头一凛,连忙挤出一个有些僵硬的笑容,用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马来语回应:“尊贵的大魏特使阁下,您的船队...真是...真是令人惊叹!如同天神的座驾降临凡尘!不知者不罪,先前在龙牙门的误会,还请特使阁下宽恕我那些愚昧的子民。”
作为一个国王,他的姿态放得很低,但考虑到定海号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庞大舰体和炮口,这份姿态又很合理。
“误会?”杨哲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语气依旧平淡,“一群手持武器的暴徒,在狭窄水道伏击我朝船队,若非我朝将士骁勇,船坚炮利,后果不堪设想,这恐怕不是一句‘误会’就能揭过的。”、
国王和他身后的重臣们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特使阁下勿怪,只是因为有人散步传言,说来往商船掠夺了原本属于子民们的财富和土地,所以他们才...”他顿了顿,又灵光乍现,“对了!也有可能是盘踞在附近岛屿的海盗所为!他们凶残狡诈,时常假扮我子民,劫掠商旅,挑起事端!我三佛齐一向对大魏心怀敬仰,绝无冒犯之意啊!”
杨哲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等国王说完,才缓缓开口:“海盗?嗯,确实可恶--不过,既然国王陛下也深受其害,我大魏船队途径此地,倒也有几分同仇敌忾之意,不如让我们来谈一谈,‘清缴’海盗这件事,如何?”
三佛齐国王和权贵们面面相觑,他们当然知道,这远道而来的庞大舰队不会如此好心,来帮他们清缴海盗,可当他们的目光落到杨哲那温和的笑意,以及他身后那几乎占据了整个港口,遮蔽了天空与海洋的庞大舰队上时,却是任何犹豫或者拒绝的想法,都冒不出来。
只能尴尬地对视一眼,然后连连点头...
......
次日,富丽堂皇、充满异域风情的三佛齐王宫。
巨大的、由整根柚木支撑的宫殿内,熏香缭绕,国王阿罗阇耶跋摩身着金线织就的华丽锦袍,头戴镶嵌着巨大宝石的缠头,高坐于铺着雪白象牙和斑斓虎皮的宝座之上,他竭力维持着王者的威严,但微微颤抖的手指和眼底深处无法掩饰的惊惶,还是暴露了他内心动荡的情绪。
宝座下,王公大臣、贵族酋长们济济一堂,他们同样衣着华贵,佩戴着金银珠宝,但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宫殿中央那几位不速之客身上--尤其是那位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衫、身形清癯、神情淡漠的大魏海外都督府参赞,杨哲。
宴会极尽奢华,巨大的金盘里堆砌着南洋特有的、香气馥郁的榴莲、山竹、红毛丹;烤得金黄流油的乳猪、整只的烤孔雀;盛在镶嵌宝石银杯里的、甜腻的棕榈酒和椰汁,身材曼妙、仅着轻纱的舞姬随着奇特的鼓点扭动腰肢,乐师吹奏着音色古怪的筚篥。
然而,宴会的中心,却始终笼罩着一层无形的凝重。
“尊敬的大魏特使,”阿罗阇耶跋摩举起沉重的金杯,脸上堆着热切却僵硬的笑容,“贵国舰队之雄壮,实乃小王生平仅见!能迎来天朝上国的使者,是我三佛齐无上的荣光!请满饮此杯!”
杨哲端起面前同样精美的银杯,他微微颔首,动作优雅却带着拒人千里的疏离:“陛下盛情,杨某心领。”
他浅浅啜了一口,便放下酒杯,目光平静地扫过殿内奢华的陈设和众人脸上复杂的神情。
“不知…上国如此庞大的舰队远航万里,驾临我们这蕞尔小邦,所为何事?”一名蓄着浓密胡须、眼神精明的老酋长忍不住开口。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杨哲的目光终于从酒杯上抬起,看向那位老酋长,又缓缓扫过宝座上的国王,嘴角牵起一丝极淡、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奉我大魏陛下旨意,通好诸邦,宣示德化,共襄海贸盛举。”
“通好?海贸?”阿罗阇耶跋摩重复着,眼中精光闪烁,“特使大人,三佛齐虽小,却是这南洋海道之咽喉,四方商船汇聚之地,贵国若欲贸易,小王与臣民自是竭诚欢迎!只是不知...贵国欲如何‘共襄’?”
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舞姬的舞步变得迟疑,乐声也低了下去--所有人都明白,这才是关键。
杨哲微微侧身,侍立在他身后、身着笔挺大魏水师官服的陈沧立刻上前一步,将一卷盖着玉玺大印、以华美锦缎装裱的文书,双手奉给侍从。
“此乃我大魏陛下亲笔签署之《通商互惠条约》草案,”杨哲的声音依旧平稳无波,“其一,大魏商船、舰队,享有在三佛齐港口自由停泊、补给、贸易之权,贵国需提供便利,并确保其安全。”
阿罗阇耶跋摩和众臣微微点头,这条尚在情理之中。
“其二,”杨哲的目光变得锐利了些许,“为保障航道畅通,防范海盗袭扰,我大魏需在贵国龙牙门水道西岸,租借一处临海荒地,用以修筑货栈、营房及小型船坞,以为舰队临时驻泊、维修之所。租期九十九年,租金...象征性,白银千两。”
“租地?!”
“龙牙门西岸?!”
“还要建营房船坞?!”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议论声--龙牙门水道,那是三佛齐的命脉咽喉!让大魏人在那里建立据点,驻扎军队,这和把刀子架在脖子上有何区别?
阿罗阇耶跋摩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握着金杯的手指关节发白。
“特使大人!”那老酋长霍然起身,声音带着激动,“龙牙门乃我国门户!租借土地已属重大,更何况还要修筑营房船坞,驻扎贵国军队!此...此条万难接受!这岂非...”
“岂非什么?”杨哲淡淡打断他,眼皮微抬。
老酋长被他看得心头一寒,后面“丧权辱国”四个字硬生生卡在喉咙里,他想起了昨日港口传来的、关于龙牙门水道那场短暂而血腥的遭遇战,想起了那些在炮火下如同纸糊般碎裂的独木舟和土著尸体。
“其三,”杨哲仿佛没看到他的窘迫,继续用那平板的语调说道,“凡悬挂大魏旗帜之商船,经三佛齐海域,享有最惠国待遇,关税减半,同时,大魏将协助贵国肃清附近海域海盗,保障航道安全。”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脸色铁青的国王和沉默的群臣,最后落在那份摊开的条约文书上。
“陛下,诸位大人。大魏所求,不过一隅之地,以避风浪,以利商旅,我朝陛下胸怀四海,志在通衢,无意于贵国疆土,设此据点,非为掣肘,实为互利--海盗之患,想必诸位深受其苦,有我大魏舰队在此,宵小之辈,谁敢近前?商路畅通,税收丰盈,受益者,岂非贵国?”
他端起银杯,又浅浅抿了一口:“至于租金,白银千两,不过聊表寸心,以示我朝非强取豪夺,若贵国执意不肯...”他轻轻叹了口气,放下银杯,目光投向殿外港口的方向,那里,七艘巨舰静静蛰伏在碧蓝的海面上,“如此优越之天然良港,实乃舰队南来北往之中枢要地,若不能得...着实可惜,我大魏商船队,或许只能另寻他处停泊补给,爪哇、旧港...想必亦会欣然接纳。”
威胁!赤裸裸的威胁!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听懂了杨哲的弦外之音:答应,三佛齐还能借大魏的虎威震慑海盗,坐享贸易红利;不答应,大魏的舰队掉头就走,带着庞大的贸易船队去扶持三佛齐的竞争对手!甚至于,以这舰队的威势,调转火炮瞄准的方向...
国王阿罗阇耶跋摩的脸色变幻不定,汗水浸湿了他华丽的缠头内衬,他环视殿内,那些平日里争权夺利的王公贵族们,此刻都低下了头,眼神躲闪,无人敢与他对视,更无人敢出声反对。
沉默,便是默许。
良久,他仿佛被抽干了力气,颓然靠回宝座,声音干涩嘶哑:“大魏...天朝上国,仁德广布...所提条款,甚为...公允,小王...准了。”
杨哲微微颔首,脸上依旧古井无波:“陛下英明,愿大魏与三佛齐,永为睦邻友邦。”
他举起银杯,这一次,一旁的侍从慌忙斟满当地的棕榈酒。
“为两邦永好,干杯。”
......
龙牙门西岸,那片被炮火洗礼过的崖壁下。
短短半月,一片简陋却规划有序的营寨已初具规模,坚固的圆木栅栏圈出了一片临海的土地,几排木屋已经搭建起来,充作营房和仓库,一处简易的木质栈桥探入海中,几艘随行的中小型补给船正在卸下砖石、木材,穿着大魏水师号衣的士兵在营寨内外巡逻警戒,工匠们则指挥着雇佣来的当地土人,叮叮当当地敲打着,加固着工事,一面黑龙旗,在营寨中央新立起的旗杆上高高飘扬。
杨哲站在新平整出的、面向大海的瞭望台上,海风鼓荡着他那身不变的青衫,他望着营寨中忙碌的景象,望着港口方向进进出出、开始悬挂大魏旗帜的商船,眼中那潭死水深处,终于有了一丝名为“棋局落子”的满意微澜。
“参议大人,”陈沧大步走上瞭望台,抱拳行礼,脸上带着征尘和兴奋,“附近三个最大的海盗窝点,已按您的方略,由‘海狼’、‘黑鲨’两支持甲等私掠证的船队为主力,我水师战船压阵,一举荡平!缴获大小船只二十七艘,金银香料无算!剩下的几股小蟊贼,闻风丧胆,已逃往更西边的海域了!这龙牙门水道,往后就是我大魏说了算!”
杨哲“嗯”了一声,目光却投向更西的方向,越过繁忙的满剌加港,越过点缀着翡翠般岛屿的浩瀚南洋,仿佛要穿透那无尽的海平线:“传令下去,休整五日,补充淡水食物,五日后,舰队启航,目标...天竺。”
“是!”陈沧大声应诺,转身欲走。
“慢着。”杨哲忽然开口。
陈沧停下脚步。
“赵公子何在?”杨哲问道。
“赵公子?”陈沧一愣,随即恍然,“哦,您说那位赵平公子?他带着几个随从和通译,去城里的‘蕃坊’了,说是想看看天竺人、大食人的商货,长长见识。”
杨哲微微蹙眉,但并未多言,只是挥了挥手。
五日后清晨,龙牙门新据点,简易码头。
庞大的舰队已升起了巨帆,粗壮的锚链正被水手们喊着号子缓缓绞起,海风猎猎,吹动着玄色的巨帆和士兵的衣甲,杨哲立于定海号船艏,青衫飘拂,神情淡漠,凝视着正西方的海天相接处,那里,是顾怀口中流淌着香料、黄金,也充斥着强大西方帆船的海域,是他渴望搅动风雷的新棋盘。
“杨参议!”一道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杨哲缓缓转身。
赵吉站在他面前,依旧是那身不起眼的靛蓝布衣,但海风和阳光已在他年轻的脸上刻下了坚毅的线条。
“公子?”杨哲的声音听不出情绪,“舰队即将西行,请速回舱。”
赵吉摇了摇头,他的目光越过杨哲的肩膀,投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南方。
那是一片更加浩瀚、更加神秘,在顾怀的描述中几乎是一片空白的蔚蓝。
“杨参议,我希望...船队能改变方向。”赵吉说。
杨哲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
赵吉从怀中取出那块温润的玉佩,紧紧握了一下,仿佛从中汲取着力量,他抬起头,迎着杨哲深潭般的目光,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朝圣的光芒:“叔父...陛下曾言,在这片汪洋的极南之地,越过风暴与未知,有一片广袤无垠的大陆!其地之广,数倍于中原!其上无国无王,唯有亘古蛮荒!飞禽走兽,奇木异草,皆与世迥异!那是真正的‘天边之地’!”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陛下曾叹,无人能踏足那片无主之地,实为憾事!如今,舰队到了此地,我...愿承此志,扬帆向南!去寻访那片传说中的‘南方大陆’!将其绘入我大魏舆图!”
“不行,”杨哲甚至没有犹豫,便摇头道,“向西,是必然。”
他说:“陛下说,棋盘在海上,而棋局的中心,在更西的地方,那里的国度,船坚炮利,野心勃勃,那里的财富,堆积如山,流通寰宇,与他们博弈,才真正有趣,三佛齐,不过是个起点,一个为我们提供淡水和休整的驿站,在这里获取据点,探明西向的航路,联络天竺的港口,摸清大食商人的脉络...这才是此行的要务。”
“杨参议,”赵吉抬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执拗,“您说的西方,固然重要,但在这片大海的南方,越过重重波涛,真的有一片极其广袤的大陆!那里或许才是大魏未来真正的根基之地,是足以承载亿万生灵的新大陆!既然我们已至此,船队如此庞大精良,为何不趁此良机,去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开垦一片真正属于大魏的、无主的沃土?这难道不是比单纯的贸易和博弈,更有意义吗?”
杨哲缓缓转过头,那双深渊般的眸子第一次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认真地看向眼前这个靛蓝布衣的少年,少年眼中的光芒,纯粹、热烈,带着一种近乎天真的理想主义色彩,这种光芒,在杨哲的世界里,早已湮灭殆尽。
“南方大陆?”杨哲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峭,“这份宏图,自然令人神往,但是公子,”他刻意加重了“公子”二字,“你可知道,陛下口中的‘南方’,究竟有多远?我们这支船队,虽有巨舰火炮,但深入一片完全未知、凶险莫测的海域,面对从未经历过的狂暴风浪、诡异洋流、未知的浅滩暗礁...一旦迷失方向,或者遭遇不测,后果是什么?是全军覆没!是葬身鱼腹!是如同石沉大海,连一丝消息都无法传回大魏!陛下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打通航道,是建立据点,是探索已知的、通向财富和力量的西行之路!而不是将整个船队、所有人的性命,押注在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之上,去进行一场毫无把握的豪赌!”
他盯着赵吉的眼睛,一字一句:“你的理想很美好,公子,但大海,只敬畏力量和现实,向南?那是拿所有人的命,包括你的命,去赌一个渺茫的希望,恕我直言,这不是勇气,是愚蠢。”
赵吉沉默片刻,轻声道:“但愚蠢的事,也终究需要人去做,不是么?”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激烈碰撞,一个冷静如冰,带着棋手对未知风险的绝对排斥;一个炽热如火,燃烧着少年开拓新世界的执着信念,码头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在外,只剩下海风吹动他们衣袂的猎猎声响。
杨哲看着赵吉眼中那几乎要喷薄而出的火焰,沉默了许久,深渊般的眼底,各种复杂的情绪飞快地掠过--不屑、嘲弄、一丝被冒犯的愠怒,甚至...还有一丝极其微弱、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触动?最终,所有的情绪都沉淀下去,只剩下那熟悉的、如同枯井般的漠然和一丝...更深沉的玩味。
他忽然轻轻笑了一声。
“我承认了,公子你说的,很有道理,也很诱惑,”他说,“没有人能拒绝寻找到一片无主的、庞大的陆地,跟这比起来,船队前往西方,好像真的不是什么太紧要的事。”
赵吉因为海风和阳光变得黝黑了些的脸上迅速浮现出一丝喜色,但在这抹喜色变盛以前,杨盛的下一句话就让他怔住:
“但我不打算冒这个险,我能给公子你的,只有一艘“伏波”级战船,还有几艘补给船。”
他目光幽幽,闪烁着外人绝难看懂的光彩:
“现在,公子你还是要坚定地穿越风浪,去寻找那片土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