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份东西怕是准备了有段时间了。”长孙无忌抬起头,神色严肃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说道:“前年的时候,查抄杨氏,抄出了不少铜钱,所以朕让李义府暗中察查天下恶钱的现状,触目惊心啊,舅舅,每一次朝中大战,天下就有一次恶钱泛滥,这一次东征高句丽也是一样,又被人抓住了空子。”
“陛下打算如何?”长孙无忌将手里的奏本递还回去。
“一步步来吧。”李承乾稍微抬头,说道:“在少府当中,设立钱司,专职控制天下恶钱,由少府监和门下省直接控制,凡有所动,直接调千牛卫和金吾卫处置,关键时刻,可调用地方府兵。”
“那么刑部呢?”长孙无忌抬头,刑部才是法律上处置此事的关键。
“刑部啊!”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舅舅难道不明白吗,之所以恶钱泛滥如此,就是因为刑部,还有地方司马,法曹的不作为。不过舅舅说的也有道理,让刑部尚书挂个名参与其中便是了,舅舅主控如何?”
刑部尚书代表了整个刑部,有他在里面,谁能说不对呢!
“臣领旨。”长孙无忌神色凝重的拱手。
“舅舅,慢慢来。”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然后说道:“先不管恶钱,先杀人,将天下铸造恶钱,发放恶钱的人找到,狠狠的杀上一批,然后再定发行和回收之事,这样顺着舅舅之前做的事情做,他们就会以为这是之前杜家案子的延续。”
长孙无忌猛然抬头,惊愕的看着李承乾。
原来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皇帝的手段。
“是!”长孙无忌认真拱手。
他心中明白,皇帝是在拱卫皇权。
但是他的手段之准,之多,还有悄无声息,甚至就连长孙无忌,之前都没有丝毫的察觉。
然而,长孙无忌根本没有想到,皇帝的手段,远还没有休止。
……
十一月二十六日。
两仪殿,早朝。
当一身赤黄色衮龙袍的皇帝在御榻上坐下时,站在群臣之首的长孙无忌,带领群臣一起拱手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众卿平身。”皇帝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多谢陛下!”长孙无忌神色平静的拱手,然后身体站直。
内侍省典仪上前一步,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御史中丞高智周有奏。”高智周平静的从群臣当中站出,然后持笏拱手。
长孙无忌微微侧身,神色平静,但眼底带出一丝诧异,谁要倒霉了。
“讲!”李承乾淡淡的抬头。
“陛下!”高智周拱手,说道:“前日洛州录事参军有奏,在洛州洛宁县查出隐田一百顷,六年未交赋税,进一步查察,发现此田属于朝中某位大员在洛宁六百顷田地的一部分。”
“六百顷,算不上什么大数目,诸王家里哪家不是有个六千顷?”李承乾轻轻抬起头,问道:“这六百顷是总共的六百顷,还是其中的一部分?”
“陛下,是其中的一部分,该员家中登录在册的有两千顷田地,不过是在关中,而这六百顷并不是以他的名字登录的,而是用他家中老仆的名义登录的,其中有五百顷缴税,一百顷隐匿赋税。”
“一百顷,一万亩,隐田,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啊!”李承乾叹息一声,说道:“说吧,谁?”
“回陛下,是黄门侍郎、参知政事来济。”高智周拱手,说道:“臣御史中丞高智周,弹劾宰相来济,隐匿田地,逃避赋税,请陛下严查。”
来济,宰相。
殿中群臣全部都忍不住的看向来济,甚至来济自己也是满脸愕然。
长孙无忌更是脸黑的可怕。
来济,他就贪这点钱吗?
原本长孙无忌还想让来济参与清查恶钱之事,现在全毁了。
两仪殿中,来济赶紧拱手站出,急切的说道:“陛下,此事臣不知啊!”
李承乾抬头看向高智周,问道:“宰相家的田,也不是什么人都敢查的,这件事情是怎么查出来的?”
“回陛下!”高智周拱手,认真的说道:“此事是恒农折冲府的数十名有功将士,在接收洛宁县属于自己赐田的时候,察觉到数目不对,最后才查出是来相家里在侵吞田地,他们本来要到长安来告御状,是洛州府提前一步告到了臣这里。”
长孙无忌猛然侧身,眼角余光看向身后的李勣。
军中有功将士的赐田发放是李勣的事情,为什么这件事情不是李勣上奏,而是高智周来弹劾。
如果是李勣上奏,这里面还有一点回旋的余地,但高智周是御史中丞。
他一弹劾,连半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而且你还不能说他什么。
因为这件事牵涉到了有军中有功的将士要来长安告御状,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事情就麻烦了。
难道高智周是李勣的人?
但瞬间,长孙无忌就自己摇头否了这个想法。
如果高智周真的是李勣的人,那么李勣绝对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就将高智周暴露出来……
一瞬间,长孙无忌的呼吸轻了许多。
一切都这么明显了,还能是谁?
当然是皇帝。
利用军功将士赐田的事情来清查田地,本身就是皇帝在一直推动的,只不过是交给了李勣来负责罢了。
长孙无忌对这一切清楚无比,他之前之所以没有介入,只是从来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会牵涉到来济。
这些年来济和长孙无忌走的很近。
当然,长孙无忌并不清楚皇帝知不知道,但现在,来济一个不谨慎,被当做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砰砰砰!”一阵阵清脆的敲击桌案的声音在上面响起,长孙无忌的神色顿时肃穆起来。
……
李承乾坐在丹陛之上,目光淡漠的落在了来济身上,他轻叹一声,开口道:“来卿,朕记得,你的勋,爵位,散官,还有你的官职,给你的俸禄应该是都不少的,你真的缺这一百顷田地的赋税吗?”
“陛下!”来济忍不住的跪倒在地上,这一次他直接叩首道:“臣知罪。”
李承乾深深看了来济一眼,摇摇头,说道:“不,你不知道,朕相信,这件事情一开始,甚至到现在,你都是不知情的,但你真的不知情的吗,朕看你明显就是故意不知情的。”
殿中群臣一时间有些微微哗然。
来家在洛宁县圈占了六百顷的田地,这个数字多吗?
不多。
来济是黄门侍郎,参知政事的宰相。
还有来恒,是太子詹事。
不过整个来家,真正做主的,是来济这个宰相。
很多事情,底下的人做事,是刻意不想让上面的人物知道的,但他真的不知道吗?
“每一年,那么大的一笔钱入账,你就不觉得诧异吗?”李承乾一句话,揭开了这里面最深层的现实。
谁家到了年底不盘账啊!
就是皇帝,他每年到了年底,也都要拉上度支郎中,还有三省六部全天下的盘账,计算一年的开支和收入,同时还要为明年做准备。
一笔小钱倒也罢了,但百顷田地的逃税,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陛下!”来济忍不住叩首,说道:“陛下,臣有罪!”
一句话,殿中群臣目光轻轻地扫过来济。
所有人都是聪明人物,立刻就明白,这件事情来济即便是不知道事情,但一两句肯定是听到过的。
但是,他选择了视而不见。
可是,现在一切查出来了。
李承乾平静的抬头,说道:“宰相带头隐匿赋税,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啊,御史大夫,你说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罚?”
“陛下!”孙伏伽站了出来,拱手道:“依律当免除所有官职,杖责六十,追缴欠税。”
“只是杖责六十吗?”李承乾诧异的看向孙伏伽。
“陛下,律法如此,每隐瞒一亩,笞十;十亩加一等,最高杖六十,以六十为止。”孙伏伽躬身,说道:“过了,就容易打死人了。”
殿中群臣的呼吸越发的沉重起来。
孙伏伽这个老东西,他竟然在刺激皇帝。
李承乾轻轻冷笑,开口道:“来人,传旨……”
“陛下!”长孙无忌忍不住的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律法所定,该是如何就是如何,陛下可以日后修订律法,但不可今日就以后律而惩今罪。”
李承乾目光微抬,然后身体轻轻靠后,抬头道:“诸卿怎么看?”
群臣的呼吸一窒,这话叫他们怎么接。
“陛下!”许敬宗从群臣当中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司徒说的无差,不应当以后律而惩今罪,只是陛下,多年以来,陛下要求百官严格律己,谨遵唐律,然而今日来相所为,颇有欺君之行。”
长孙无忌面色一沉,侧过身看向了许敬宗,眼神冷的可怕。
许敬宗神色平静,对着长孙无忌沉沉拱手。
“陛下,臣以为当是如此!”李义府从稍后面的位置站了出来,拱手禀奏。
殿中群臣,即便是思虑转的慢点,也瞬间就看出许敬宗和李义府这两个常年跟在皇帝身边的人,现在出来说话必然是皇帝的意思。
思虑转的快点,立刻就明白了这其中真正的因由。
来济是黄门侍郎,参知政事,而许敬宗恰好就是黄门侍郎,只有来济被罢相,许敬宗才有机会更进一步,成为宰相。
一旦成为宰相,许敬宗也就不必太在意长孙无忌了。
还有李义府,他这个给事中,明显是盯上了许敬宗升任之后留下的黄门侍郎。
这两个家伙,一方面附和了皇帝,一方面,也为自己的未来铺平了多路。
“传旨。”皇帝的声音再度响起,群臣立刻齐齐拱手。
御榻之上,李承乾眯着眼睛,开口道:“黄门侍郎来济,犯隐匿田地,逃避赋税一万亩,依律,免去其一切勋,散官,爵位,免去其黄门侍郎,参知政事之职,罚没百顷田地,补税,另念其多年老臣,贬任庭州刺史,无旨不得回朝。”
驱逐出京,无旨不得回朝。
等于来济一辈子就这样了,再没有任何再来的机会。
长孙无忌想要说些什么,但是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皇帝仅仅是免了来济的一切勋,散官,爵位,罢了他的宰相之职,贬任地方刺史。
长孙无忌就算是再求情,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好于这个。
况且,皇帝已经下旨。
最后,长孙无忌只能和群臣一起拱手:“喏!”
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说道:“前年的时候,查抄杨氏,抄出了不少铜钱,所以朕让李义府暗中察查天下恶钱的现状,触目惊心啊,舅舅,每一次朝中大战,天下就有一次恶钱泛滥,这一次东征高句丽也是一样,又被人抓住了空子。”
“陛下打算如何?”长孙无忌将手里的奏本递还回去。
“一步步来吧。”李承乾稍微抬头,说道:“在少府当中,设立钱司,专职控制天下恶钱,由少府监和门下省直接控制,凡有所动,直接调千牛卫和金吾卫处置,关键时刻,可调用地方府兵。”
“那么刑部呢?”长孙无忌抬头,刑部才是法律上处置此事的关键。
“刑部啊!”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舅舅难道不明白吗,之所以恶钱泛滥如此,就是因为刑部,还有地方司马,法曹的不作为。不过舅舅说的也有道理,让刑部尚书挂个名参与其中便是了,舅舅主控如何?”
刑部尚书代表了整个刑部,有他在里面,谁能说不对呢!
“臣领旨。”长孙无忌神色凝重的拱手。
“舅舅,慢慢来。”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然后说道:“先不管恶钱,先杀人,将天下铸造恶钱,发放恶钱的人找到,狠狠的杀上一批,然后再定发行和回收之事,这样顺着舅舅之前做的事情做,他们就会以为这是之前杜家案子的延续。”
长孙无忌猛然抬头,惊愕的看着李承乾。
原来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皇帝的手段。
“是!”长孙无忌认真拱手。
他心中明白,皇帝是在拱卫皇权。
但是他的手段之准,之多,还有悄无声息,甚至就连长孙无忌,之前都没有丝毫的察觉。
然而,长孙无忌根本没有想到,皇帝的手段,远还没有休止。
……
十一月二十六日。
两仪殿,早朝。
当一身赤黄色衮龙袍的皇帝在御榻上坐下时,站在群臣之首的长孙无忌,带领群臣一起拱手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众卿平身。”皇帝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多谢陛下!”长孙无忌神色平静的拱手,然后身体站直。
内侍省典仪上前一步,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御史中丞高智周有奏。”高智周平静的从群臣当中站出,然后持笏拱手。
长孙无忌微微侧身,神色平静,但眼底带出一丝诧异,谁要倒霉了。
“讲!”李承乾淡淡的抬头。
“陛下!”高智周拱手,说道:“前日洛州录事参军有奏,在洛州洛宁县查出隐田一百顷,六年未交赋税,进一步查察,发现此田属于朝中某位大员在洛宁六百顷田地的一部分。”
“六百顷,算不上什么大数目,诸王家里哪家不是有个六千顷?”李承乾轻轻抬起头,问道:“这六百顷是总共的六百顷,还是其中的一部分?”
“陛下,是其中的一部分,该员家中登录在册的有两千顷田地,不过是在关中,而这六百顷并不是以他的名字登录的,而是用他家中老仆的名义登录的,其中有五百顷缴税,一百顷隐匿赋税。”
“一百顷,一万亩,隐田,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啊!”李承乾叹息一声,说道:“说吧,谁?”
“回陛下,是黄门侍郎、参知政事来济。”高智周拱手,说道:“臣御史中丞高智周,弹劾宰相来济,隐匿田地,逃避赋税,请陛下严查。”
来济,宰相。
殿中群臣全部都忍不住的看向来济,甚至来济自己也是满脸愕然。
长孙无忌更是脸黑的可怕。
来济,他就贪这点钱吗?
原本长孙无忌还想让来济参与清查恶钱之事,现在全毁了。
两仪殿中,来济赶紧拱手站出,急切的说道:“陛下,此事臣不知啊!”
李承乾抬头看向高智周,问道:“宰相家的田,也不是什么人都敢查的,这件事情是怎么查出来的?”
“回陛下!”高智周拱手,认真的说道:“此事是恒农折冲府的数十名有功将士,在接收洛宁县属于自己赐田的时候,察觉到数目不对,最后才查出是来相家里在侵吞田地,他们本来要到长安来告御状,是洛州府提前一步告到了臣这里。”
长孙无忌猛然侧身,眼角余光看向身后的李勣。
军中有功将士的赐田发放是李勣的事情,为什么这件事情不是李勣上奏,而是高智周来弹劾。
如果是李勣上奏,这里面还有一点回旋的余地,但高智周是御史中丞。
他一弹劾,连半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而且你还不能说他什么。
因为这件事牵涉到了有军中有功的将士要来长安告御状,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事情就麻烦了。
难道高智周是李勣的人?
但瞬间,长孙无忌就自己摇头否了这个想法。
如果高智周真的是李勣的人,那么李勣绝对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就将高智周暴露出来……
一瞬间,长孙无忌的呼吸轻了许多。
一切都这么明显了,还能是谁?
当然是皇帝。
利用军功将士赐田的事情来清查田地,本身就是皇帝在一直推动的,只不过是交给了李勣来负责罢了。
长孙无忌对这一切清楚无比,他之前之所以没有介入,只是从来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会牵涉到来济。
这些年来济和长孙无忌走的很近。
当然,长孙无忌并不清楚皇帝知不知道,但现在,来济一个不谨慎,被当做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砰砰砰!”一阵阵清脆的敲击桌案的声音在上面响起,长孙无忌的神色顿时肃穆起来。
……
李承乾坐在丹陛之上,目光淡漠的落在了来济身上,他轻叹一声,开口道:“来卿,朕记得,你的勋,爵位,散官,还有你的官职,给你的俸禄应该是都不少的,你真的缺这一百顷田地的赋税吗?”
“陛下!”来济忍不住的跪倒在地上,这一次他直接叩首道:“臣知罪。”
李承乾深深看了来济一眼,摇摇头,说道:“不,你不知道,朕相信,这件事情一开始,甚至到现在,你都是不知情的,但你真的不知情的吗,朕看你明显就是故意不知情的。”
殿中群臣一时间有些微微哗然。
来家在洛宁县圈占了六百顷的田地,这个数字多吗?
不多。
来济是黄门侍郎,参知政事的宰相。
还有来恒,是太子詹事。
不过整个来家,真正做主的,是来济这个宰相。
很多事情,底下的人做事,是刻意不想让上面的人物知道的,但他真的不知道吗?
“每一年,那么大的一笔钱入账,你就不觉得诧异吗?”李承乾一句话,揭开了这里面最深层的现实。
谁家到了年底不盘账啊!
就是皇帝,他每年到了年底,也都要拉上度支郎中,还有三省六部全天下的盘账,计算一年的开支和收入,同时还要为明年做准备。
一笔小钱倒也罢了,但百顷田地的逃税,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陛下!”来济忍不住叩首,说道:“陛下,臣有罪!”
一句话,殿中群臣目光轻轻地扫过来济。
所有人都是聪明人物,立刻就明白,这件事情来济即便是不知道事情,但一两句肯定是听到过的。
但是,他选择了视而不见。
可是,现在一切查出来了。
李承乾平静的抬头,说道:“宰相带头隐匿赋税,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啊,御史大夫,你说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罚?”
“陛下!”孙伏伽站了出来,拱手道:“依律当免除所有官职,杖责六十,追缴欠税。”
“只是杖责六十吗?”李承乾诧异的看向孙伏伽。
“陛下,律法如此,每隐瞒一亩,笞十;十亩加一等,最高杖六十,以六十为止。”孙伏伽躬身,说道:“过了,就容易打死人了。”
殿中群臣的呼吸越发的沉重起来。
孙伏伽这个老东西,他竟然在刺激皇帝。
李承乾轻轻冷笑,开口道:“来人,传旨……”
“陛下!”长孙无忌忍不住的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律法所定,该是如何就是如何,陛下可以日后修订律法,但不可今日就以后律而惩今罪。”
李承乾目光微抬,然后身体轻轻靠后,抬头道:“诸卿怎么看?”
群臣的呼吸一窒,这话叫他们怎么接。
“陛下!”许敬宗从群臣当中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司徒说的无差,不应当以后律而惩今罪,只是陛下,多年以来,陛下要求百官严格律己,谨遵唐律,然而今日来相所为,颇有欺君之行。”
长孙无忌面色一沉,侧过身看向了许敬宗,眼神冷的可怕。
许敬宗神色平静,对着长孙无忌沉沉拱手。
“陛下,臣以为当是如此!”李义府从稍后面的位置站了出来,拱手禀奏。
殿中群臣,即便是思虑转的慢点,也瞬间就看出许敬宗和李义府这两个常年跟在皇帝身边的人,现在出来说话必然是皇帝的意思。
思虑转的快点,立刻就明白了这其中真正的因由。
来济是黄门侍郎,参知政事,而许敬宗恰好就是黄门侍郎,只有来济被罢相,许敬宗才有机会更进一步,成为宰相。
一旦成为宰相,许敬宗也就不必太在意长孙无忌了。
还有李义府,他这个给事中,明显是盯上了许敬宗升任之后留下的黄门侍郎。
这两个家伙,一方面附和了皇帝,一方面,也为自己的未来铺平了多路。
“传旨。”皇帝的声音再度响起,群臣立刻齐齐拱手。
御榻之上,李承乾眯着眼睛,开口道:“黄门侍郎来济,犯隐匿田地,逃避赋税一万亩,依律,免去其一切勋,散官,爵位,免去其黄门侍郎,参知政事之职,罚没百顷田地,补税,另念其多年老臣,贬任庭州刺史,无旨不得回朝。”
驱逐出京,无旨不得回朝。
等于来济一辈子就这样了,再没有任何再来的机会。
长孙无忌想要说些什么,但是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皇帝仅仅是免了来济的一切勋,散官,爵位,罢了他的宰相之职,贬任地方刺史。
长孙无忌就算是再求情,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好于这个。
况且,皇帝已经下旨。
最后,长孙无忌只能和群臣一起拱手:“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