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坐在丹陛上。

  李世民坐在平陛左侧。

  李象坐在丹陛下的短榻上。

  宗正寺卿李百药站在李象左侧,面对群臣高声道:“惟永惟元年,岁次已酉,三月丙辰,朔初一辛酉日,皇帝若曰:

  於戏!

  祗膺诏册,光启储闱,展至性于三朝,承本枝于百代。

  宗祏永固,神人以和,四岳仰维嵩之高,百川承少海之润。

  册皇次子厥为雍王,册皇三子玖为燕王,册皇四子隅为代王,册皇五子善为相王,册皇六子纇为寿王。

  册皇长女永康郡主为永康公主。

  光绍前典,惟怀永图,神人允谐,动植咸赖。

  钦此!”

  李厥,李玖,李钰,李善,李纇五个几岁孩童肃穆如大人一般,齐齐叩拜:“儿臣领旨,父皇万寿无疆。”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看着自己的五个小儿,平静的开口道:“尔等日后务必友敬兄长,关爱百姓,勤读诗书,以成博识,夙夜孜孜,致君於道。”

  “儿臣领旨,谨遵父皇教诲。”五个小儿齐齐叩首。

  “平身吧。”李承乾摆摆手,五个儿子这才起身,站在了李象左侧的丹陛之下。

  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看向一侧的于志宁。

  于志宁拱手站出,看向群臣,手持圣旨,开口道:“惟永惟元年,岁次已酉,三月丙辰,朔初一辛酉日,皇帝若曰:

  於戏!

  明两之重,实固宗祧;辅导之职,莫先师保。

  是以吕望、召奭,胜芳于有周;叔孙、元成,继美于隆汉。

  尚书右仆射李勣,可太子少保。

  中书令褚遂良,可太子左庶子。

  吏部尚书唐俭,可太子中庶子。

  太子詹事来恒,可太子右庶子……”

  皇帝册封太子,诸王,布设东宫诸官。

  宋国公萧瑀为太子太师,韩王李元嘉为太子少傅,纪王李慎为太子少师,尚书右仆射李勣为太子少保。

  来恒为太子詹事,宇文仲方为太子少詹事。

  苏均为太子家令,独孤大宝为太子率更令,长孙涣为太子仆。

  李延寿太子中舍人,赵持满,高真行,封言道为太子舍人。

  陆彦远为太子洗马等等。

  ……

  长孙无忌神色平静的站在一旁,一条又一条人影站出,然后沉沉的叩首在地。

  皇帝原本是要将韩王李元嘉升为太子太傅,纪王李慎升为太子太师,以李勣为太子少师,褚遂良为太子少傅,来济为太子少保。

  当然,这些都是虚职。

  几人不过是给太子偶尔授课而已。

  但是,皇帝要让吏部尚书唐俭,检校太子左庶子。

  这一条,就有些敏感了。

  尤其是对长孙无忌而言。

  唐俭年纪大了,过两年就要致仕了。

  皇帝如果还要保留唐俭的太子左庶子,那么皇帝就可以通过唐俭对吏部侧面进行影响。

  又或者,皇帝如长孙无忌所想,让柳奭为吏部尚书,但是同时让他检校太子左庶子。

  那么事情就麻烦了。

  柳奭起码会在皇帝和长孙无忌之间中立。

  长孙无忌微微低头,吏部尚书本身就应该听皇帝的,这没有问题。

  但是,皇帝初登基,对江南士族用的太多了。

  甚至还有对河北世族重用的打算。

  虽然皇帝已经在极尽的收敛了,但是关中的那些老兄弟们,有太多不满了。

  所以,他们才希望能够通过吏部,保证自己人的利益。

  皇帝让杜荷检校雍州别驾,每到年底就要清理一遍长安城诸家中的不良子弟,这让很多人隐隐感觉不安。

  更别说还有传言,皇帝要开殿试。

  等等很多事情,虽然现在都是传言,但是已经很多人不安。

  不知道多少人找长孙无忌去闲聊。

  看似闲聊,但实际上还是在探问他的态度。

  柳奭的吏部尚书,是长孙无忌给出的保证。

  他不是要对皇帝做什么,而是要尽量的安抚这些老兄弟。

  皇帝手下的亲信们还很年轻,而那些老家伙在各州各卫都有不少的亲眷,真要闹起来,怕是要有不少事。

  现在太上皇还在,局面还好些,可太上皇不在了,谁知道这些家伙在皇帝看不见的地方会做什么。

  皇帝手上最为依赖的,就是千牛卫,但是这些千牛卫都是他们这些老家伙的子弟啊!

  所以,长孙无忌才会对皇帝让唐俭检校太子左庶子感到敏感。

  朝中虽然有三省六部九寺,但实际上,吏部才是整个朝堂的骨架。

  长孙无忌轻轻的瞥了皇帝一眼,新皇登基,必然会有不少人的利益受损。

  而整个天下,关中门阀的利益最大。

  一受损,必然是他们。

  长孙无忌只是想少些血腥和杀戮而已。

  太上皇还在还好,若是没了太上皇,皇帝是会举起屠刀的。

  ……

  “启奏陛下!”鸿胪寺卿宇文崇嗣站在两仪殿中,对着李承乾拱手道:“吐蕃已经将禄东赞一族送到了长安,其中在路途折损两人,多数幸存,不过根据比对,少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李承乾身体微微前倾,问道:“少了谁?”

  “噶尔·悉若,禄东赞的长子。”宇文崇嗣拱手,说道:“吐蕃人说,噶尔·悉若在吐蕃的时候,因为反抗被杀了。”

  李承乾眉头一挑,看向左侧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问道:“房相和舅舅怎么看?”

  房玄龄皱了皱眉头,站出拱手道:“陛下,吐蕃既然已经将禄东赞的所有家人都送到了长安,似乎没有必要在这里玩什么手段了吧?”

  “不好说啊!”长孙无忌轻轻摇头,说道:“若我是松赞,起码会将噶尔·悉若留下,这样即便是禄东赞和噶尔·钦陵在长安活下来,他们也能通过噶尔·悉若,来控制禄东赞和噶尔·钦陵不要乱说。”

  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说道:“也就是说,禄东赞和噶尔·钦陵,对大唐没有用了。”

  大唐留禄东赞和噶尔·钦陵,目的就是希望他们父子俩,能够将他们所知道的关于吐蕃的一切全部说出来。

  起码说出大半。

  但是,一旦他们有了保留,那么是九成九为真,一成为假,若是相信了,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甚至那一成是假的,会牵连到所有一切都让李承乾相信不是真的。

  “陛下,要不让人去逻些再查查。”房玄龄忍不住的拱手。

  李承乾看向宇文崇嗣,说道:“爱卿让鸿胪寺的人,飞马去逻些问问吧,同时,让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对禄东赞和噶尔·钦陵一案进行审查,太子已封,这些事情也该做个了断了。”

  “喏!”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齐齐拱手,只是房玄龄的脸色微微有些不好看。

  从长安派人去逻些,来回一趟不知道要多久,说不定人还没有回来,这边已经被杀了。

  “陛下!”长孙无忌突然站出拱手,说道:“臣请去探视禄东赞父子,或许知道了此事,他们的心态会有变化。”

  李承乾看着长孙无忌点点头,笑着说道:“舅舅去吧,朕还是不希望杀人的,若是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能够拿出让他们自己活命的东西来的时候,说不定父皇最后会下赦免的。”

  “是!”长孙无忌拱手领命,面色凝重。

  想要让皇帝,想要让大唐上下的朝臣,都相信禄东赞父子彻底的和吐蕃切断关系,禄东赞父子就得拿出压箱底的吐蕃秘密。

  李承乾轻轻抬头,噶尔·悉若,这个人应该没死。

  毕竟,就如同噶尔·东赞是禄东赞,噶尔·钦陵是论钦陵一样,噶尔·悉若也有自己在历史上的称呼。

  赞悉若。

  在禄东赞死后,在论钦陵崛起之前,是赞悉若接管了吐蕃政权。

  这样的人,别说是松赞了,就是李承乾也不愿意让他死,也不会让他来长安。

  那样的话,噶尔家族真的全家投靠了大唐,吐蕃就完了。

  松赞还是放不下心底最后一丝猜忌。

  ……

  千牛狱。

  牢房。

  长孙无忌平静看向禄东赞和噶尔·钦陵父子,平静的说道:“逻些传来消息,噶尔·悉若反抗被杀,但是陛下不信,本公也不信,所以陛下决定明日,三司会审你父子之罪,如果不出意外,会是全部绞死。”

  禄东赞忍不住的抬头,虽然脸色颤抖,但是眼底还是忍不住有些欣喜。

  长孙无忌神色冷漠了下来,转身,“砰”的一声,牢门被关闭。

  噶尔·钦陵身体颤抖的看向禄东赞,问道:“阿爹,阿兄真的没死吗?”

  禄东赞摇头,肯定说道:“不,他死了。”

  “不,他没死。”噶尔·钦陵突然间怒吼了起来,身体直接冲前,咬牙对着禄东赞说道:“赞普很欣赏他,不会让他死的,最多也是隐姓埋名的假死,但实际上,他还是会辅助赞普……可是阿爹,我们要死了,我们要死了。”

  “不,你阿兄真的死了。”禄东赞依旧摇头,说道:“这和赞普没有关系,是唐皇太猜疑了,仅仅是一个念头,他就彻底的否定了我们,问题不在赞普身上,在他身上。”

  看着禄东赞这样的模样,噶尔·钦陵突然感到自己的心彻底死了。

  他的身体缓缓靠后,失望的看着禄东赞,说道:“阿爹,你说赞普抄了我们的家,是想彻底断了我们和吐蕃的联系,让我们有在长安活下去的机会,但是,在他的心底,他更怕我们活下去,所以他留了一手,但皇帝不信。”

  皇帝那种人,不需要证据的,一个念头就足够了。

  “所以,他留的这一手,我们死了。”

  ……

  两仪殿中,刑部尚书刘德威,大理寺卿尹君,御史大夫孙伏伽齐齐拱手。

  “陛下,禄东赞将所有一切罪责,都揽在了自己身上,但噶尔·钦陵,却将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部交代了出来,包括他们是如何和隐太子余孽勾连的,还有,他们在离开逻些之前,是松赞命令他们,尽一切能力,搅乱大唐。”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所以,你们的意见呢?”

  “禄东赞绞刑,噶尔·钦陵斩首。”刘德威拱手,道:“但若是能用噶尔·钦陵作为筹码,在和吐蕃的谈判中,让吐蕃多给出些好处,臣希望留噶尔·钦陵一命。”

  “那么禄东赞呢?”李承乾轻轻抬头。

  “斩首!”刘德威,尹君,孙伏伽同时拱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