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提出拆毁四侠庙的,是受供奉者中唯一在世的周青阳,此事倒也合情合理。
宝珠和十三郎虽觉得惋惜,也找不出反对理由。韦训攀到梁上,掀瓦查看间架的受力点。宝珠则从行李中抽出铁木哨棒,准备动手之前,她又看了一眼周青阳。
“真的要拆啦?”
这名白发胜雪的女冠最后瞧了一眼曾经的同门,低声念道:“乐土何方?大梦炊黄粱,觉罢丹炉空;松峰犹记少年踪,苍山葬没古今雄。”言罢,她一摆袖子,迈步而出。
宝珠开始动手破坏三座残存的人像。这些彩漆剥落的泥塑早已干透,又长期无人维护,稍一用力便化作碎块。当敲到红衣女子时,只听土坯之中传来“当啷”一声,落下一只锈迹斑斑的小铜鱼。
宝珠捡起来一瞧,发现铜鱼竟然是半片鱼符。鱼符内侧除了同字榫卯,还刻有“游击将军”,外侧鱼鳞上则刻着两行极浅的小字: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韦训从梁上跳下来,凑过来一瞧,问:“这是什么意思?”
宝珠一时想不到这句话的典故来源,摇了摇头,道:“鱼符私自刻了别的字,就算受损,不能当作调兵的信物了。”
她心中暗忖:先不说前半句,青阳道人这样的名医,却扮成女巫屈居乡下,为了让病人遵从医嘱装神弄鬼,没有任何名气,确实相当奇怪。
三个人又仔细将祠堂搜了一遍,没再发现其他东西。香炉那种可以熔化成铜的值钱物件,早就被乡民拿走了。
找到受力点后,韦训抽出匕首,将梁柱之间的榫卯处劈开大半,随后,所有人撤出祠堂。
十三郎活动了一下肩膀,大喝一声,一头将木桩撞斜了,然后赶紧拔腿跑了出去。屋顶的重量压下来,积灰蛀虫簌簌而落,整个木结构发出吱呀声响。片刻之后,这座年代久远的四侠庙轰然垮塌,扬起漫天烟尘。
周青阳要求的第一件事,仅仅花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轻轻松松办妥了。
韦训对同伴们说:“她打算退隐江湖了,准备往北走,由恒州入太行山隐居,正好跟咱们顺路。她要求的第二件事,是让咱们同行捎她一程。”
原本大家不太愿意让外人加入队伍,毕竟这样就得保守宝珠的身份秘密,随时注意言谈,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自由自在地闲聊了。
但宝珠转念一想,觉得青阳道人是难得的奇人异士,说道:“她是陈师古的同辈,必是江湖中一等一的高手。有两个高手一起同行,应当更安全妥当。”
韦训听了,摇头说:“师伯不会武功。”
宝珠一愣,难以置信地问:“怎么可能?”
韦训解释说:“她嫌练武又苦又无聊,占了钻研医道的时间,所以只修习了养生练气的内功,别的一概不会。”
杨行简不禁失望地说:“那岂不是又多了个腿脚不便的累赘?怪不得她要找人同行。”
宝珠好奇地问:“青阳道人是陈师古的大师姐,可看起来却跟三娘差不多,她究竟多大年纪了?”
韦训说:“师父也不清楚,只说她至少出生在开元初年以前,是个老妖怪。”
宝珠与杨行简大吃一惊,掐指一算,周青阳最少有九十岁了,是杨行简两倍。想不到传说中鹤发童颜长生不老的仙人,竟然就在眼前。可她不但没有仙风道骨的气度,还满口污言秽语。
一行人继续踏上北行的旅途。
周青阳倒骑着她的大青驴,不紧不慢跟在队伍后面。她不牵缰绳,放任坐骑信步前行,从葫芦里倒出一把炒白果,慢悠悠剥着吃。
不多久,青驴小步跑到宝珠的母驴身边,昂昂叫着,挨挨蹭蹭讨好谄媚。
周青阳扬手抽了它一个大耳刮,一人一驴又落在队伍后面。
宝珠在宫中养了许多骏马,见过动物求偶,知道“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并不以为意。母驴十分高冷,根本不理会。宝珠回首,笑吟吟地道:“庐山公瞧不上你。”
从长安启程时,宝珠自重身份,万般不愿乘坐劣等坐骑。直至听闻它在观音奴案中作为关键证人立下大功,宝珠才一改往日嫌弃,给它取名“庐山公”,戏言因其功勋册封爵位,以表嘉奖。
驴性本犟,没走一里路,青驴再次悄摸摸地跟了上来。周青阳勒住缰绳,质问道:“金丹,你是想改名叫驴肉饼,还是想叫团油饭?”
青驴挨了主人训斥,不敢靠得太近,但仍百折不挠,时不时昂昂叫唤两声,热情洋溢表达爱意。
周青阳吃完白果,把空壳朝韦训身上丢过去,嗤嗤讥笑他:“你还不如驴。”
韦训牵着缰绳回过身,一边倒行,一边阴森森地问:“师伯猜一猜,老陈活着时,有没有教过我们尊师重道?”
周青阳一脸轻蔑:“呦,小病猫子刚缓过气就支棱了,还想欺师灭祖打师伯呀。”
韦训诡谲一笑:“你这把老骨头恐怕经不起打。不过,师侄我是个贼,要是师伯哪天丢了假肢,就得改称独脚道人了。”
他倒行与正走速度一样快,并不耽误赶路,一老一小你来我往拌嘴,谁也不让着谁。
宝珠心道青阳道人近百岁了,又是尊长,本想教育韦训两句仁孝礼义的大道理。忽地想起自己刚在洛阳杀了大伯一家子,似乎也没有立场教训别人。
于是,她掏出四侠庙中找到的半片鱼符,递给周青阳,说道:“这是从红衣女子的塑像中掉出来的,道长要不要留下作个纪念?”
周青阳伸手接过来,正反瞧了瞧,又随手抛给宝珠:“一文不值,我才不要。”
杨行简却对官员信物极为看重,从宝珠手中接过来一看,叫道:“游击将军是从五品的武散官,这可不是普通的鱼符!”他略一思索,又疑惑地道:“但本朝从无女朝官,更别说女武将了。”
杨行简心中一动,对周青阳道:“仙长,倘若您是因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才打算隐居山林,不如跟我们一道前去幽州。虽暂时不能透露我家主上的身份,但他知人善任,求才若渴,必定会以礼相待,为您向高层举荐。就算不当大国师,做个有品级的御医,也是声名显赫,相当体面……”
未等他说完,周青阳放声大笑,笑声中满是不屑:“御医?那是全天下医术最低劣的草包,还不如乡下行祝由术的神棍。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有身份的贵人听不进忠言,自然也容不得真正有效的药方。庸医们为了自保,只敢开滋补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把病人拖死了,回头查验,方子上全是人参灵芝、天灵地宝,反正找不出错。”
一番话说得宝珠与杨行简哑口无言。两人不由得想到“公主之死”的谜团,虽有御医团队参与诊治,最后公主却仍落得假死活埋。
周青阳这番话,既鄙夷庸医拙劣,又暗含讥讽朝政之意。她提起马鞭,作势向韦训虚抽了一下,同时厉声警告:“狸奴莫要沾染权贵!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鹰犬从没好下场。陈师古不许你们识字,自有他的道理。”
她阅历丰富,早看出这对父女气度不凡,绝非普通布衣。她之前虽劝过韦训勇敢袒露心意,却不愿他重蹈覆辙,泥足深陷,因此出言警告。
宝珠听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话,心中很不痛快。周青阳这张嘴像是百年修炼成了精,村野骂街的粗俗话说得溜,这些上位者最不愿承认的肮脏手段,她骂起来也头头是道。
韦训这次罕见地没有回嘴,默默牵着驴继续往前走。宝珠看不见他的表情,心里有些忐忑,倾身戳了戳他,认真强调:“你不是鹰犬。”
韦训回头笑了笑:“那当然,我是猞猁。”笑容之中,却没有往日的洒脱。
宝珠突然想起,两人一直以幽州为目的地,却从未聊过抵达幽州后的生活。她理所当然地认为,韦训会继续陪伴保护自己。那么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见压下了小鬼的嚣张劲,周青阳很是快意,笑道:“怎么哑了?师伯还是欣赏你刚才桀骜不驯的样子。”
宝珠登时恼了,拿着那枚无名鱼符来回翻看,沉吟片刻之后,突然问道:“朱明是死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吗?”
此言一出,周青阳瞬间脸色大变,沉声喝道:“你说什么?!”
宝珠瞧着她的神色,心里明白自己大约是猜对了。
“《尔雅-释天》里说: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人像中你排行第一,以青绿为裳,名为青阳;陈师古排行最末,冬应玄色,道号玄英;那么排行第二,穿朱红色劲装的女子自然就是朱明,第三个人应该是白藏。”
这一回,换周青阳沉默了。四侠庙已被摧毁,她本以为此生再不会听到这并列的四个道号,刹那间前尘荡起,如入华胥之境。
十三郎笑着叫道:“九娘是最聪明的!”
韦训为宝珠的护短倍感骄傲,转头回怼:“师伯怎么不吭声了?师侄我可挺欣赏你倚老卖老、好为人师的模样呢。”
半晌,周青阳回过神来。她已决心了断尘念,退隐江湖,不再追寻虚无缥缈的“乐土”之梦。因此只恍惚了片刻,就恢复了平静。
望着眼前这对朝气蓬勃的少年男女,周青阳觉得神清气爽,心中涌起一股别样的感慨。
她佯装恼怒,半真半假地威胁韦训:“逆徒口出狂言,那‘凤凰胎’的配方你是不想要了?!”
这无意间的一句话仿佛致命杀招,一击命中死穴,韦训得意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
宝珠疑惑地问:“什么凤凰胎?”
周青阳答道:“这小鬼救命的灵丹,就唤作‘凤凰胎、活珠子’,他得老老实实帮师伯办妥两件事,我才会告诉他丹方。”
事已至此,再无机会阻拦。韦训僵硬地回过头,假装什么都没听见,如牵线木偶般牵驴前行,步伐异常不自然。
宝珠清清楚楚听到身后的十三郎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回头看时,小和尚神色恐慌,光脑门朝前,低下头不敢与她对视。
师兄弟俩显然早就知道那丹药的名字。
“噢,竟是凤凰胎啊。”宝珠沉下脸,意味深长地重复道。
宝珠和十三郎虽觉得惋惜,也找不出反对理由。韦训攀到梁上,掀瓦查看间架的受力点。宝珠则从行李中抽出铁木哨棒,准备动手之前,她又看了一眼周青阳。
“真的要拆啦?”
这名白发胜雪的女冠最后瞧了一眼曾经的同门,低声念道:“乐土何方?大梦炊黄粱,觉罢丹炉空;松峰犹记少年踪,苍山葬没古今雄。”言罢,她一摆袖子,迈步而出。
宝珠开始动手破坏三座残存的人像。这些彩漆剥落的泥塑早已干透,又长期无人维护,稍一用力便化作碎块。当敲到红衣女子时,只听土坯之中传来“当啷”一声,落下一只锈迹斑斑的小铜鱼。
宝珠捡起来一瞧,发现铜鱼竟然是半片鱼符。鱼符内侧除了同字榫卯,还刻有“游击将军”,外侧鱼鳞上则刻着两行极浅的小字: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韦训从梁上跳下来,凑过来一瞧,问:“这是什么意思?”
宝珠一时想不到这句话的典故来源,摇了摇头,道:“鱼符私自刻了别的字,就算受损,不能当作调兵的信物了。”
她心中暗忖:先不说前半句,青阳道人这样的名医,却扮成女巫屈居乡下,为了让病人遵从医嘱装神弄鬼,没有任何名气,确实相当奇怪。
三个人又仔细将祠堂搜了一遍,没再发现其他东西。香炉那种可以熔化成铜的值钱物件,早就被乡民拿走了。
找到受力点后,韦训抽出匕首,将梁柱之间的榫卯处劈开大半,随后,所有人撤出祠堂。
十三郎活动了一下肩膀,大喝一声,一头将木桩撞斜了,然后赶紧拔腿跑了出去。屋顶的重量压下来,积灰蛀虫簌簌而落,整个木结构发出吱呀声响。片刻之后,这座年代久远的四侠庙轰然垮塌,扬起漫天烟尘。
周青阳要求的第一件事,仅仅花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轻轻松松办妥了。
韦训对同伴们说:“她打算退隐江湖了,准备往北走,由恒州入太行山隐居,正好跟咱们顺路。她要求的第二件事,是让咱们同行捎她一程。”
原本大家不太愿意让外人加入队伍,毕竟这样就得保守宝珠的身份秘密,随时注意言谈,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自由自在地闲聊了。
但宝珠转念一想,觉得青阳道人是难得的奇人异士,说道:“她是陈师古的同辈,必是江湖中一等一的高手。有两个高手一起同行,应当更安全妥当。”
韦训听了,摇头说:“师伯不会武功。”
宝珠一愣,难以置信地问:“怎么可能?”
韦训解释说:“她嫌练武又苦又无聊,占了钻研医道的时间,所以只修习了养生练气的内功,别的一概不会。”
杨行简不禁失望地说:“那岂不是又多了个腿脚不便的累赘?怪不得她要找人同行。”
宝珠好奇地问:“青阳道人是陈师古的大师姐,可看起来却跟三娘差不多,她究竟多大年纪了?”
韦训说:“师父也不清楚,只说她至少出生在开元初年以前,是个老妖怪。”
宝珠与杨行简大吃一惊,掐指一算,周青阳最少有九十岁了,是杨行简两倍。想不到传说中鹤发童颜长生不老的仙人,竟然就在眼前。可她不但没有仙风道骨的气度,还满口污言秽语。
一行人继续踏上北行的旅途。
周青阳倒骑着她的大青驴,不紧不慢跟在队伍后面。她不牵缰绳,放任坐骑信步前行,从葫芦里倒出一把炒白果,慢悠悠剥着吃。
不多久,青驴小步跑到宝珠的母驴身边,昂昂叫着,挨挨蹭蹭讨好谄媚。
周青阳扬手抽了它一个大耳刮,一人一驴又落在队伍后面。
宝珠在宫中养了许多骏马,见过动物求偶,知道“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并不以为意。母驴十分高冷,根本不理会。宝珠回首,笑吟吟地道:“庐山公瞧不上你。”
从长安启程时,宝珠自重身份,万般不愿乘坐劣等坐骑。直至听闻它在观音奴案中作为关键证人立下大功,宝珠才一改往日嫌弃,给它取名“庐山公”,戏言因其功勋册封爵位,以表嘉奖。
驴性本犟,没走一里路,青驴再次悄摸摸地跟了上来。周青阳勒住缰绳,质问道:“金丹,你是想改名叫驴肉饼,还是想叫团油饭?”
青驴挨了主人训斥,不敢靠得太近,但仍百折不挠,时不时昂昂叫唤两声,热情洋溢表达爱意。
周青阳吃完白果,把空壳朝韦训身上丢过去,嗤嗤讥笑他:“你还不如驴。”
韦训牵着缰绳回过身,一边倒行,一边阴森森地问:“师伯猜一猜,老陈活着时,有没有教过我们尊师重道?”
周青阳一脸轻蔑:“呦,小病猫子刚缓过气就支棱了,还想欺师灭祖打师伯呀。”
韦训诡谲一笑:“你这把老骨头恐怕经不起打。不过,师侄我是个贼,要是师伯哪天丢了假肢,就得改称独脚道人了。”
他倒行与正走速度一样快,并不耽误赶路,一老一小你来我往拌嘴,谁也不让着谁。
宝珠心道青阳道人近百岁了,又是尊长,本想教育韦训两句仁孝礼义的大道理。忽地想起自己刚在洛阳杀了大伯一家子,似乎也没有立场教训别人。
于是,她掏出四侠庙中找到的半片鱼符,递给周青阳,说道:“这是从红衣女子的塑像中掉出来的,道长要不要留下作个纪念?”
周青阳伸手接过来,正反瞧了瞧,又随手抛给宝珠:“一文不值,我才不要。”
杨行简却对官员信物极为看重,从宝珠手中接过来一看,叫道:“游击将军是从五品的武散官,这可不是普通的鱼符!”他略一思索,又疑惑地道:“但本朝从无女朝官,更别说女武将了。”
杨行简心中一动,对周青阳道:“仙长,倘若您是因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才打算隐居山林,不如跟我们一道前去幽州。虽暂时不能透露我家主上的身份,但他知人善任,求才若渴,必定会以礼相待,为您向高层举荐。就算不当大国师,做个有品级的御医,也是声名显赫,相当体面……”
未等他说完,周青阳放声大笑,笑声中满是不屑:“御医?那是全天下医术最低劣的草包,还不如乡下行祝由术的神棍。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有身份的贵人听不进忠言,自然也容不得真正有效的药方。庸医们为了自保,只敢开滋补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把病人拖死了,回头查验,方子上全是人参灵芝、天灵地宝,反正找不出错。”
一番话说得宝珠与杨行简哑口无言。两人不由得想到“公主之死”的谜团,虽有御医团队参与诊治,最后公主却仍落得假死活埋。
周青阳这番话,既鄙夷庸医拙劣,又暗含讥讽朝政之意。她提起马鞭,作势向韦训虚抽了一下,同时厉声警告:“狸奴莫要沾染权贵!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鹰犬从没好下场。陈师古不许你们识字,自有他的道理。”
她阅历丰富,早看出这对父女气度不凡,绝非普通布衣。她之前虽劝过韦训勇敢袒露心意,却不愿他重蹈覆辙,泥足深陷,因此出言警告。
宝珠听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话,心中很不痛快。周青阳这张嘴像是百年修炼成了精,村野骂街的粗俗话说得溜,这些上位者最不愿承认的肮脏手段,她骂起来也头头是道。
韦训这次罕见地没有回嘴,默默牵着驴继续往前走。宝珠看不见他的表情,心里有些忐忑,倾身戳了戳他,认真强调:“你不是鹰犬。”
韦训回头笑了笑:“那当然,我是猞猁。”笑容之中,却没有往日的洒脱。
宝珠突然想起,两人一直以幽州为目的地,却从未聊过抵达幽州后的生活。她理所当然地认为,韦训会继续陪伴保护自己。那么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见压下了小鬼的嚣张劲,周青阳很是快意,笑道:“怎么哑了?师伯还是欣赏你刚才桀骜不驯的样子。”
宝珠登时恼了,拿着那枚无名鱼符来回翻看,沉吟片刻之后,突然问道:“朱明是死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吗?”
此言一出,周青阳瞬间脸色大变,沉声喝道:“你说什么?!”
宝珠瞧着她的神色,心里明白自己大约是猜对了。
“《尔雅-释天》里说: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人像中你排行第一,以青绿为裳,名为青阳;陈师古排行最末,冬应玄色,道号玄英;那么排行第二,穿朱红色劲装的女子自然就是朱明,第三个人应该是白藏。”
这一回,换周青阳沉默了。四侠庙已被摧毁,她本以为此生再不会听到这并列的四个道号,刹那间前尘荡起,如入华胥之境。
十三郎笑着叫道:“九娘是最聪明的!”
韦训为宝珠的护短倍感骄傲,转头回怼:“师伯怎么不吭声了?师侄我可挺欣赏你倚老卖老、好为人师的模样呢。”
半晌,周青阳回过神来。她已决心了断尘念,退隐江湖,不再追寻虚无缥缈的“乐土”之梦。因此只恍惚了片刻,就恢复了平静。
望着眼前这对朝气蓬勃的少年男女,周青阳觉得神清气爽,心中涌起一股别样的感慨。
她佯装恼怒,半真半假地威胁韦训:“逆徒口出狂言,那‘凤凰胎’的配方你是不想要了?!”
这无意间的一句话仿佛致命杀招,一击命中死穴,韦训得意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
宝珠疑惑地问:“什么凤凰胎?”
周青阳答道:“这小鬼救命的灵丹,就唤作‘凤凰胎、活珠子’,他得老老实实帮师伯办妥两件事,我才会告诉他丹方。”
事已至此,再无机会阻拦。韦训僵硬地回过头,假装什么都没听见,如牵线木偶般牵驴前行,步伐异常不自然。
宝珠清清楚楚听到身后的十三郎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回头看时,小和尚神色恐慌,光脑门朝前,低下头不敢与她对视。
师兄弟俩显然早就知道那丹药的名字。
“噢,竟是凤凰胎啊。”宝珠沉下脸,意味深长地重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