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禾不禁讪讪点头,挠了挠头道:“代国公您是公认的兵法大家,下官对这些一窍不通,只好带着太子来请教一二,尤其是关于突厥那边的局势。”

  他心里清楚,自己所知的不过是史书上的记载,那些文字经过后人修撰,难免有疏漏偏差。

  此刻有李靖这位亲历者亲自授课,可比捧着书本啃要实在得多。

  军神亲自给太子讲兵法,这待遇,全大唐怕也只有李承乾能得了。

  温禾暗自想着,自己也正好趁机蹭一堂课,多听些干货。

  李靖意味深长地看了温禾一眼,似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却没点破。

  回过头时,只见李承乾早已正襟危坐,一双眼睛亮晶晶的,满眼期待地望着自己,像个等着先生开课的学童。

  他不禁失笑,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点头道:“也好,正好公事也处理得差不多了,来人,上三碗羊汤来。”

  不多时,亲兵便端来三只粗瓷大碗,热气腾腾的羊汤泛着油花,撒着翠绿的葱花,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公廨。

  “边军冬日里最缺暖意,一碗热羊汤下肚,能顶半个时辰的寒气。”

  李靖端起碗,用勺子轻轻搅了搅,对李承乾笑道。

  “殿下尝尝,这是漠北送来的羊,比关内的更有韧劲。”

  李承乾学着他的样子端起碗,吹了吹热气,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

  浓郁的汤汁混着羊肉的醇厚在舌尖化开,暖意顺着喉咙一路淌进胃里,驱散了方才久坐的寒气。

  他眼睛一亮,忍不住又喝了一大口。

  温禾也捧着碗喝得畅快,心里暗自感慨。

  这军神讲课还管吃的,待遇着实不错。

  李靖看着两人的模样,笑意更深,清了清嗓子道:“要说突厥的局势,得先从颉利可汗说起,此人虽勇猛,却猜忌心重,这些年对薛延陀、回纥等部族一味打压,早已失了人心……”

  从局势分析到战略布局,再到拆解前阵子的会州之战,李靖深知短短半日讲太多内容,李承乾即便听进去也难消化。故而特意选了会州之战。

  那是李承乾第一次间接参与的战事,印象总归更深些。

  “当初会州之战,臣之所以先令大军坚守不出,一来是仗着会州城防坚固,我军无需与吐谷浑人在旷野死拼,二来,便是为了磨掉他们的锐气。”

  李靖指尖在案上轻轻点着。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来颉利率兵攻城,我军用火药与神臂弩重创其前锋,便是要趁他士气受挫时,彻底瓦解其军心,不过老臣以为,彼时火药尚未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说到这里,他特意看了温禾一眼。

  后者正捧着羊汤碗,咂摸着滋味,听得有一搭没一搭。

  见李靖与李承乾都望过来,温禾眨了眨眼,放下碗笑道:“代国公说得是,火器的门道还多着呢,下次您要出征突厥时,下官保管能做出让您眼前一亮的物件来。”

  李靖闻言朗声大笑,点头道:“好!嘉颖有此豪迈,老夫拭目以待!”

  “代国公眼见深远,下官更是佩服。”温禾拱手笑道。

  没有关于后世的知识,只是见过几次火药。

  李靖便能察觉出其中另有门道。

  这样的敏锐,却是让温禾真心的佩服。

  一老一少相视一笑,默契尽在不言中。

  唯有李承乾一头雾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明白两人为何突然笑得这般开怀。

  立政殿内。

  “嘉颖带着高明去兵部了?”

  李世民批阅着札子,闻言诧异抬眸,看向身旁侍立的高月。

  高月脸色还有些发白,昨晚挨的二十棍此刻仍在隐隐作痛。

  今早他强撑着来当值,李世民体谅他伤重,让他去偏殿歇息,他却执意不肯。

  好不容易挤走了黄春,得了这贴身服侍的差事,若是此刻松劲,岂不是给了旁人可乘之机?

  “是,奴才刚收到消息。”

  高月躬身道。

  “可知他们在里头说了些什么?”

  李世民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高月将眼线传来的话原原本本复述:“代国公给太子殿下讲了突厥局势,还提了火器,高阳县子说,下次征伐突厥时,定然能拿出让代国公眼前一亮的火器。”

  “太子呢?他说了什么?”

  李世民放下朱笔,沉声追问。

  “太子殿下说,若是来年征伐突厥,他定要跟着代国公一起去,亲手生擒颉利,献到陛下面前。”

  高月说着,忍不住露出几分笑意。

  李世民手上的动作猛地一顿,将札子往案上一放,嗤笑一声:“一个孺子,焉敢口出狂言。”

  他口中虽在责怪,高月却分明瞧见他嘴角悄悄扬起的弧度。

  那是藏不住的得意。

  “就他那小身板,连马都跨不上去,还想生擒颉利?”

  李世民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嫌弃,可眼底的喜悦却快要溢出来。

  这模样,倒像寻常人家的父亲。

  嘴上说着“我家那小子没出息”,心里却巴不得全天下都知道自家孩子有多能耐。

  好比有人上门闲聊,家长总要故作抱怨:“我家那个不争气,想考清华北大,一点志气都没有……哦?你家孩子想考蓝翔?学挖掘机好啊,多实在。”

  “回陛下,太子殿下之前在东宫偷偷练过骑术,有禁军看着呢,如今倒是能骑小马驹了。”

  高月连忙禀报道。

  李世民眉头骤然一蹙。

  他猛地想起温禾之前说过的话。

  说李承乾将来可能会瘸腿。

  一念及此,便有些动怒,可转念又想,太子乃是储君,若连马都不会骑,日后岂不是要被朝野上下笑话?

  骑术终究是要学的,总不能因噎废食。

  沉吟片刻,李世民道:“多往东宫派些擅长跌打的医官,仔细照料着,另外,让百骑司抓紧寻孙思邈,告诉黄春,两个月内若还寻不到人,就让他去净衣局报道吧。”

  “喏。”高月连忙应下,心里却暗自幸灾乐祸。

  黄春啊黄春,这下有你好受的了。

  “之后呢,嘉颖和高明去了何处?”李世民又问了一句。

  “是去了民部了。”高月回答道。

  李世民闻言不禁疑惑。

  “去民部?他去民部作甚?”

  他说话时,在心中默默的想了一遍。

  如今温禾是刑部、兵部、工部的主事,并没有民部的差事啊。

  “先生我们去民部作甚?”

  路上,温禾骑着马与李承乾的马车并驾齐驱。

  李承乾先前听温禾说要去民部,心里便打了无数个转,此刻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开口问道。

  虽说陛下已有旨意,要调长孙无忌去吏部任职,但官场调动向来繁琐,总得有交接、有安排,不是一句话就能办妥的。

  “当然是去找长孙无忌了。”温禾淡淡的回了一句。

  “是为了他?”

  李承乾朝着车外努了努嘴,目光落在紧随其后的李义府身上,脸上满是讶异。

  他记得清楚,这还是自家先生头一次如此主动地要去找舅父长孙无忌,而看这架势,似乎与李义府脱不了干系。

  走在两车之后的李义府闻言,脚步猛地一顿,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他心中赫然流过一道暖流,像是寒冬里被泼了盆热水,从脚底一直暖到心口。

  他从未想过,自家先生竟会为了他,主动去找那位素来与先生不对付的齐国公。

  李义府的眼眶忍不住红了,鼻尖也有些发酸。

  “也不全是为他。”

  李义府还没来得及将这份感动细细品味,就听见温禾淡淡的声音从车帘后传来。

  他不禁有些愕然,刚涌上心头的热意像是被泼了点凉水,正愣神间,又听温禾继续说道:“还有因为你。”

  “我?”

  李承乾指着自己的鼻子,满脸茫然。

  “与我有什么关系?”

  他想追问,可温禾却像是故意吊他胃口,只淡淡说了句“到了便知”,便不再多言,任凭李承乾在马车里抓耳挠腮。

  一路行至民部衙署外,与兵部的肃杀不同,这里往来的多是捧着账册、算盘的文吏,个个步履匆匆,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墨香与纸张的气息。

  门口的小厮见温禾一行人过来,虽不认得温禾的脸,却瞧得出他身上穿着不凡,连忙换上谄媚的笑容,颠颠地迎了上来:“几位贵人,是要办事还是找人?小的给您引路。”

  “我们是来拜访长孙侍郎的。”

  温禾坐在马上,声音不高不低。

  “你进去告诉他,就说温嘉颖和李高明来了。”

  那小厮愣了愣,这两个名字听着有些耳熟,像是在什么场合听过,可脑子里乱糟糟的,一时半会儿竟想不起来。

  他搓着手,有些犹豫。

  民部侍郎岂是说见就能见的?

  万一这几人是来捣乱的,自己岂不是要遭殃?

  正踟蹰着,温禾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从袖中摸出一个锦囊,随手递了过去。

  锦囊入手沉甸甸的,小厮捏了捏,便知里面是好东西,脸上的笑容顿时更灿烂了,连忙躬身接过:“哎!贵人稍等,小的这就去通报!”

  说罢,他揣着锦囊,一溜烟跑进了衙署,那速度比平时快了不止一倍。

  李承乾在马车里看得好笑:“先生倒是会省事,阿耶说先生很抠,现在看来,是阿耶说错了。。”

  温禾笑了笑:“对付这种人,道理讲不通,不如来点实在的,不要老是想着以势压人,这样有时候不仅解决不了麻烦,还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李承乾闻言,默默的点了点头。

  后头的李义府也将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人呢?”

  没过片刻,民部衙署内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长孙无忌神色慌张地跑了出来。

  他一眼瞥见温禾,却没停步,反而瞪了他一眼,径直从他面前绕了过去,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李承乾的马车旁。

  紧接着,就见他手撑车辕,脚下轻轻一蹬,窜上了马车,动作利落得不像个文官。

  温禾站在原地,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感慨一声:“好功夫。”

  马车内空间不算宽敞,长孙无忌一进来,顿时显得拥挤了几分。

  他先是朝着李承乾躬身行了一礼,起身时脸上满是埋怨,语气却带着掩不住的关切:“殿下,这温嘉颖也太胡闹了!带您出来竟不提前派人知会一声,民部周遭人多眼杂,若是混进歹人,该如何是好!”

  “舅父过虑了。”

  李承乾看着他紧张的模样,有些哭笑不得。

  “外头跟着玄甲卫呢,再说先生做事有分寸,不会让我出事的。”

  他也说不清,该说舅父胆子小,还是对自己保护得太过头了。

  自打他记事起,长孙无忌就总把他护在身后,哪怕他摔了一跤,舅父都要过问几句。

  长孙无忌自然不敢对太子流露不满,只好把火气撒到刚上车的温禾身上。

  见温禾慢悠悠整理着衣袍,在自己对面坐下,他当即蹙眉质问道:“温嘉颖,你不好好陪太子在东宫读书,带他来民部这种地方作甚?”

  “自然是为了公事。”温禾淡淡笑道。

  长孙无忌却觉得他是在糊弄自己。

  带太子来能有什么公事?

  见他不信,温禾继续说道:“是为了游学之事。”

  长孙无忌不禁蹙起眉头:“这与太子有什么关系?”

  “他也是游学士子之一啊。”温禾朝着李承乾指了过去。

  后者愣住了。

  长孙无忌更是瞪圆了眼眸,怒喝道:“荒唐!”

  “温嘉颖……”

  “诶诶诶,齐国公别动怒啊,我这是来找你商量的嘛,再说了,你也不愿意看到太子殿下日后成了那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宛如晋惠帝那种的人吧?”

  温禾笑的狡黠。

  闻言,长孙无忌不由犹豫了。

  他知道,让李承乾出去见见世面不是坏事。

  如今的陛下,少年时便四处游历。

  可终究还是太小了。

  “放心,这一次我会亲自陪着太子殿下一起,而且,令公子也可以随行啊。”

  温禾的提议,顿时让长孙无忌眼前一亮。

  他明白,这是一次交易。

  而温禾提出了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条件。

  只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最新章节,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