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象雄王国的实力强大起来了。

  他依然可以反叛。

  对于李恪来说。

  最稳妥的方式,肯定还是将象雄王国覆灭。

  然后将整个象雄王国变成大唐的一块领土。

  只不过。

  象雄王国毕竟已经投诚。

  李恪也没有足够的理由对象雄王国动手。

  只能先考虑如何拿下骠国。

  骠国这一次动手。

  自然给了李恪足够的动手的理由。

  南诏国现在可是大唐的地盘。

  骠国既然敢到大唐的地盘上打秋风。

  那就是在挑衅大唐帝国的威严。

  天威不可侵犯。

  骠国自然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李恪可没有丝毫跟骠国客气的想法。

  正好现在骠国的大部分军力都已经进入了南诏国的范围内。

  骠国内部虽然算不上是绝对的空虚。

  但如今的兵力配置,绝对不算高。

  因此。

  在楚风带着五万军队去黑吃黑的时候。

  李恪又让苏定方带着十万兵马出动。

  目标直指骠国的国都。

  如今骠国的内部空虚。

  十万兵马已经足够了。

  哪怕是正面战场上。

  十五万兵马。

  也足以直接将骠国击溃。

  更别说现在李恪还有象雄王国的辅助。

  这一场战斗,不赢天理难容。

  蜀军的实力就不用多说了。

  那可真的是在整个世界都是最顶尖的。

  不但有最顶尖的武器装备。

  更是有最顶尖的训练方法。

  如此训练出来的。

  自然也是最顶尖的士兵。

  特别是他们还都有共同的信仰。

  这信仰虽然平时看不出来。

  但是在战场上。

  这样的信仰,能够让士气变得非常恐怖。

  很多军队和蜀军交手。

  刚刚接触。

  就会被蜀军的可怕士气直接吓破胆。

  几十万蜀军的气势一起放出来。

  普天之下。

  恐怕没有什么军队会不胆怯。

  哪怕是李世民的王牌军队都是如此。

  更别说是骠国的军队了。

  骠国的军队实力自然也不算很弱。

  毕竟是大唐周边的国家。

  但和李恪的蜀军相比。

  那就根本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了。

  单独对战其实实力差距还不算大。

  蜀军最多也就一打二撑死了。

  甚至有可能一打二都打不过。

  毕竟蜀军本身也都是普通人。

  但是如果军团作战的话。

  蜀军十万人。

  完全可以换掉骠国四十万军队。

  甚至如果激励的好,这个数量还好更多。

  当然。

  十万人打四十万。

  哪怕是蜀军能赢。

  也绝对会损失惨重。

  李恪当然不会看到那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能够用智谋解决,能够直接大军压境解决的事情。

  他绝对不会省着。

  哪怕是多消耗一些粮草也是如此。

  当然,这并不是一定的事情。

  就比如这一次的战斗。

  李恪完全可以派遣更多的军队,直接碾压过去。

  相信三十万军队甩出去。

  骠国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反抗之力。

  但动用如此大量的军队,管理方面就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更重要的是。

  李恪还需要防备着南方的一些小国。

  虽然说象雄王国已经臣服。

  但在象雄王国周边。

  还有一些小国家。

  这些小国家如今都已经联合起来。

  南诏国已经灭亡。

  如果大唐继续扩张的话。

  很快就轮到他们了。

  他们当然早就已经给长安上书表示臣服。

  但这种臣服,不过就是口头上的臣服。

  他们在长安连人质都没有。

  每年只是缴纳一些岁贡而已。

  只要实力足够,利益足够。

  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反叛。

  李恪当然不会任由他们继续发展下去。

  事实上。

  如今蜀国的发展已经非常好了。

  通过经济战争。

  李恪都能直接将周围的那些小国家搞得经济崩溃。

  更别说是直接动用军事力量了。

  李恪对于这些东西非常了解。

  如果有机会的话。

  他也绝对不会客气。

  不过现在。

  李恪确实是没有对那些小国家动手的理由。

  行军打仗。

  最怕的就是师出无名。

  更重要的是。

  他们现在扩张领土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现在他们面临的窘境是,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官员去管理这些土地。

  就好像是南诏国和象雄王国一样。

  为了管理南诏国和象雄王国。

  大唐都已经让房玄龄过来了。

  虽然说房玄龄是过来主持大局的。

  等到局势稳定之后。

  房玄龄肯定就要回到长安去。

  但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

  现在大唐的人才确实是稀缺的。

  科举确实是解决了人才来源的问题。

  但这种改变是相当漫长的。

  最起码在短时间内。

  科举不可能真正改变天下寒门学子的问题。

  毕竟如今知识依然掌握在世家的手中。

  除了蜀地之外。

  长安等大唐各地。

  寒门学子能够上得起学的依然很少。

  李恪倒是很想直接将蜀地的各种政策直接推广到全国去。

  但这种事情。

  需要李世民的配合。

  而且这种事情。

  是直接触犯到世家利益的。

  李恪现在和世家和解的机会,来自于金钱上的利益。

  世家虽然说受到了一些影响。

  但是影响并不大。

  只是少赚点钱而已。

  面对势力庞大的蜀王。

  他们当然没有任何意见。

  但是如果蜀王李恪开始对科举和知识动手。

  世家就真的坐不住了。

  他们能够统治平民,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财富和知识的垄断。

  李恪如今推广出去的政策。

  知识在财富上让世家不再实现绝对的垄断地位。

  但实际上。

  世家依然处于绝对的优势。

  毕竟无数年的积累不是闹着玩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

  他们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一般人根本没有机会获得足够和世家媲美的财富。

  所以财富上的威胁。

  世家可以不在乎。

  虽然说有些大商人的财富非常多。

  但底蕴确实不行。

  而且商人依然是最低贱的。

  身份地位依然没有丝毫的改变。

  正是因为如此。

  世家代表的那些大臣才会和李恪合作。

  虽然说他们确实是牺牲了一定的利益。

  但也得到了足够的利益。

  可是李恪如果对知识的垄断动手呢?

  这是他们绝对不会允许发生的。

  知识的垄断必须在世家的手里。

  这是他们不容商量的底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最新章节,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