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陇官员们个个惶恐不已,现在他们能指望的,也只有长孙无忌了。

  坐在大堂主座的长孙无忌,此刻脸色铁青,阴冷得恐怖。

  显然,他对此事也是气愤至极。

  “大人,要不要您去向陛下求个情,让他召回二皇子?”

  有人试探着问道。

  “哼!那小子自己冲动,将此事捅到陛下跟前。如今陛下盛怒,谁还能救得了他?”

  长孙无忌重重地哼了一声。

  众人心下一凉,连长孙无忌都这样说,看来李承乾是没救了。

  “这陛下当真偏颇,二皇子挨了打,陛下居然还责怪于他!”

  有人恨恨抱怨道。

  长孙无忌鼻孔中微微出了口重气,似是不屑的冷哼,又似乎是无奈的冷笑。

  “你当那小子为何要打承乾?他有心将这事闹大,事情一闹大,克扣杨妃用度的事情,就全暴露了!”

  长孙无忌冷声道。

  “这……”

  众人心中一惊,忙将这事细细捋了清楚。

  “难道说……二皇子被罚,是那李恪有心设计?”

  关陇官员这才有些醒悟。

  “不然呢?”

  长孙无忌没好气道。

  他将手中茶盏往桌上一掼,砸得那茶盏“叮啷”一响。

  “自始至终,承乾就被人家玩弄在股掌之中!”

  “他还傻乎乎跑到陛下那里告状,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

  长孙无忌怒其不争,脸色已暗到了极点。

  “咱们可不能就这样算了!”

  高士廉站了出来。

  众人见有人起头,自然也跟上带起节奏。

  “长孙大人可要想个法子,好好治一下那李恪!”

  “不能叫他这么嚣张下去!”

  “再不治他,只怕他就要拿到太子之位了!”

  众人群情鼎沸,差点没将这大殿掀开了顶。

  “安静,安静!”

  高士廉抬手止住众人,而后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一言不发,他低头蹙眉,作沉思状。

  众人赶忙停下动静,静待长孙无忌相处对策来。

  静了约有半炷香的工夫,长孙无忌终于抬起头来。

  “我已有了计策,此事我们这般处置!”

  随后,他将众人聚到了一起,如此这般地交代了几声。

  众人听完之后,纷纷捋须点头,脸上现出笑意。

  “好,就依长孙大人所言,咱们参他一本,看这李恪到时候如何接招!”

  高士廉脸上笑容最是阴冷,恨声道。

  ……

  李恪这几天,一直在忙活蜀国商会的事儿。

  他开始吩咐手下,在各地开办工厂,迈出对付士绅阶层的第一步。

  蜀王党的财力很是雄厚,这工厂很快席卷全国,整个大唐各地,到处都能看见挂着蜀国商会招牌的工厂拔地而起。

  一时间,百姓纷纷议论,说这工厂能大量生产低价纺品,以后百姓采购布品,能便宜一些。

  但也有不少人心中担忧,往后这布匹卖不上价,日子会更难过了。

  但好在,工厂的开办也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各地都有农妇应聘入职,为工厂打工,赚取钱财补贴家用。

  一切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情况看起来平顺和缓,直到朝会到来。

  这是长孙无忌回来的第一次朝会,李恪料想,对方应该有所作为。

  所以这一天,他将自己打扮得精神抖擞,不想输了阵势。

  上得朝堂,众臣依惯例议事,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李恪听得直打哈欠。

  众人到大臣们自由上奏的时间,那长孙无忌身后,便有人走了出来。

  “臣有表要奏!”

  身量肥胖的高士廉站了出来,他手持芴板,拱手向李世民道。

  李恪瞄了瞄长孙无忌,之间他神情高傲,似是有意无意地朝李恪这边瞥了一眼。

  “这老东西,又想搞什么阴谋?”

  李恪心中暗恨,想这高士廉是长孙无忌的舅父,他此番发言,定是针对自己而来。

  “高爱卿有何事要奏,但说无妨!”

  李世民问道。

  “臣有事想要向蜀王殿下求教!”

  “不知蜀王殿下手下的骑兵部队是从何而来?”

  “听闻蜀地有乱民,殿下这支骑兵,是否从蜀地乱民之中收编而来?”

  高士廉恭敬道。

  这话一出,文武百官皆是一愣。

  那日大军突然出现,其规模与战斗实力被众人看在眼里。

  单凭蜀地的官军,或是李恪掌握的亲兵卫队,是绝不可能组建成这样一支骁勇庞大的战队的。

  长孙无忌早就看穿此点,所以他令高士廉公然问出此事。

  所以,摆在李恪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

  要么,你就解释不清楚部队来源,支支吾吾作个哑巴。

  要么,大方承认收编了乱民,那样一来,这乱民往后再生事,那就与李恪又抹不开的关系了。

  从此以后,李恪就再也不能利用乱民来冲击士绅了。

  太子之事,显然已被搁置,长孙无忌现下要对李恪发起全面攻击。

  所以这时候提出此事,要求彻查此事。

  “陛下,皇城之外,广场之上,有数十万百姓跪地请命!”

  正在这时,却有太监高声惊叫,汇报要务。

  长孙无忌一惊,难道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数十万百姓跪地请命,这可是极大的阵仗了。

  是谁在组织这次事件,这些百姓跪地请命,请的又是什么命?

  心中带着诸般疑问,长孙无忌只好给高士廉使眼色,暂且按兵不动。

  事实上,他这眼色只是白费功夫,因为高士廉已没有机会再上奏了,李世民已然关注此事,再听不进其他事了。

  这么多百姓啸聚于此,这可近乎于动乱啊,李世民能不重视么?

  “他们所求何事,说来听听!”

  那小太监赶忙道:“百姓们言说,蜀王殿下睿智英武,率兵救长安之围,拯救整个大唐的百姓于水火之中。他们听闻朝中有意立蜀王为太子,所以一起清明,请殿下速将立太子之事定下,给蜀王一个名分!”

  李世民一听这话,便登时想到了李恪。

  李恪身体日渐康复,现在正是查验那骑兵部队来源的日子,这时候冒出百姓请命封赏太子,这多半是李恪的主意。

  李世民确实有心立李恪为太子,但这个想法尚未落实,他本是打算再观察观察。

  但他也知道,关陇集团一定不会放过那乱民之事,想借查验骑兵部队,搅黄此事。

  看来,这百姓请命,是恪儿的应对之策!

  李世民心下一合计,立时朗声道:“众位臣工,与朕一起前往皇城城楼,去观望一番,如何?”

  李二自己也想去看看这盛况,同时还想给李恪一个应对关陇集团责难的机会。

  众臣当然齐声称喏。

  便是长孙无忌这一拨人,明知这是李恪使的计谋,也不敢当众阻挠天子这合情合理的提议。

  带着心中忐忑,长孙无忌等人跟着李世民,一起走到了城门楼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最新章节,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