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里,李承乾正看着罗通从山东发来的奏报。

  山东的流民已经安抚下来,为首的几个士族被革去爵位,贬为庶民,局势暂时稳定。

  “陛下,晋王到了。”

  内侍的通报声传来。

  李承乾放下奏报,端起茶杯,声音平静的说道:

  “让他进来。”

  李治走进殿,躬身行礼道:

  “臣弟参见陛下,幸不辱命,已平定岭南叛乱。”

  “辛苦了。”

  李承乾抬了抬手,

  “坐吧。岭南的事,详细说说。”

  李治谢恩坐下,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平叛的经过,从如何识破叛军的计谋,到如何联合俚人,再到如何缴获虎符,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李承乾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只是偶尔端起茶杯抿一口。

  他知道,李治说的这些,多半是经过粉饰的,但他没有戳破。

  “总之,岭南已无大碍。”

  李治说完,从袖中掏出一本账册,

  “这是珠崖郡的关税账目,臣弟发现,有不少士族与海外商户勾结,偷税漏税,中饱私囊,还请陛下定夺。”

  李承乾接过账册,翻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记着人名和商号,很多都是长安城里赫赫有名的士族。

  他的脸色越来越沉,啪地合上账册:

  “此事,朕会让刑部彻查。”

  他看着李治,眼神复杂的说道:

  “九弟刚回来,一路劳累,先回府歇息吧。”

  “谢陛下。”

  李治起身行礼,转身离去时,嘴角勾起一抹嘲讽之色。

  李承乾看着他的背影,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

  李治回府的第三天,长安就出了件怪事。

  吏部侍郎在早朝路上,被一块从天而降的瓦片砸中了头,当场昏死过去。

  而这位吏部侍郎,正是负责核查珠崖郡关税账目的官员之一。

  “意外?”

  李承乾将奏报扔在案上,脸色阴沉得可怕,

  “长安的瓦片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懂事’了?

  专挑查案的人砸?”

  李福站在一旁,眉头紧锁的说道:

  “父皇,此事太过蹊跷。

  吏部侍郎的轿子经过的那条街,都是低矮的民房,根本不可能有瓦片从高处落下。”

  “不是民房的瓦片。”

  李承乾冰冷的说道,

  “是有人故意扔的。

  而且,扔瓦片的人,很清楚吏部侍郎的行踪和查案的进度。”

  他的目光望向窗外,那里是李治王府的方向:

  “晋王回府后,都见了些什么人?”

  “回父皇,晋王这几日深居简出,只见过弘文馆的几个进士,还有他府里的那个幕僚王勃。”

  李福低声道。

  “王勃......”

  李承乾念着这个名字,手指在案上轻轻敲击,

  “就是那个写《民生策》的寒门士子?”

  “是。”

  李福点了点头,

  “此人颇有才华,深得晋王赏识,最近在朝堂上很活跃,多次上书请求严惩偷税漏税的士族。”

  “严惩士族?”

  李承乾冷笑一声,

  “他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站起身,在殿内踱来踱去:

  “吏部侍郎被砸,表面上是冲着查案的人来的,实际上是在警告朕,不许动那些士族。

  而能同时调动人手监视吏部侍郎,又能借士族之事做文章的,除了李治,还能有谁?”

  “父皇,那要不要......”

  李福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李承乾摇摇头:

  “还不是时候。没有确凿的证据,动他只会让朝野震动,也违背了娘的遗愿。”

  他停下脚步,看着李福说道:

  “你让人暗中保护剩下的查案官员,千万别再出什么意外。

  另外,让刑部加快进度,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从那些关税账目中找出突破口。”

  “是,父皇。”

  李福领命退下。

  太极殿里只剩下李承乾一人,他走到母亲的画像前,画像上的长孙无垢依旧慈眉善目,仿佛在静静地看着他。

  “娘,儿臣该怎么办?”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无尽的疲惫,

  “他是您最疼爱的雉奴,可他现在做的事,步步都在逼朕,步步都在动摇大唐的根基。

  儿臣真的快撑不住了。”

  与此同时,李治的王府里,王勃正在向李治汇报情况。

  “王爷,吏部侍郎只是受了轻伤,已经醒了,只是吓得不敢再查案了。”

  王勃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得意。

  李治坐在榻上,慢条斯理地品着茶:

  “做得不错。但还不够。”

  他放下茶杯,看着王勃说道:

  “那些查案的官员,可以吓退,但李福和李禄,却没那么容易对付。

  尤其是李福,他掌管户部,手里握着均田制的命脉,是我们最大的障碍。”

  王勃想了想说道:

  “王爷的意思是......”

  “均田制推行得越顺利,李福在百姓中的威望就越高,对我们就越不利。”

  李治眼中闪过一丝冷色,

  “你有没有办法,让均田制出点‘小差错’?”

  王勃眼前一亮的说道:

  “王爷是说......”

  “比如,让新分的土地出现纠纷,让百姓觉得朝廷不公,让他们去闹,去告。”

  李治的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

  “到时候,就算李福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只要均田制出了乱子,陛下自然会对他不满,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王勃躬身道:

  “属下明白,这就去安排。”

  “慢着。”

  李治叫住他,

  “记住,做得干净点,别留下任何痕迹。

  尤其是不能让人查到你头上,更不能查到本王头上。”

  “属下省得。”

  王勃再次躬身,转身离去。

  书房里,李治拿起案上的铜镜,镜中的人面容俊朗,眼神却深不见底。

  他知道,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在刀尖上,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可他没有退路,从他决定争夺那个位置的那一刻起,就只能往前冲。

  他想起母亲临终前的眼神,想起她让李承乾不要沾自己兄弟的血。

  或许,母亲早就预料到了今天的局面。

  可那又如何?在江山和权力面前,亲情,从来都是最廉价的东西。

  “来人。”

  他扬声道,“备一份厚礼,送到吏部侍郎府里,就说本王听说他受伤了,特意来探望。”

  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李治,是个重情重义的王爷,至于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就让别人去做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最新章节,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