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午时。朱雀门外。

  宽阔的广场被密密麻麻的羽林卫围得水泄不通。

  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大刑台矗立在中央。

  刑台之上,三十七个曾经站在大唐顶端的身影,此刻被剥去了华服冠冕,只穿着白色的囚衣,五花大绑,跪成一排。

  刑台下,黑压压一片。被勒令前来观刑的长安五品以上官员、勋贵子弟,个个面无人色,噤若寒蝉。

  许多人低着头,不敢看台上那些熟悉的面孔,更不敢看高台之上,那端坐在龙椅之中、面无表情的年轻帝王。

  广场外围,则是被允许远远围观的无数长安百姓。

  “时辰到!”监刑官大吼一声。

  李承乾缓缓站起身。他没有说话,只是对着刑台方向,做了一个极其简洁的手势。

  斩!

  “行刑!”

  刽子手们高举的鬼头刀,狠狠的落下!

  “噗嗤!”

  “噗嗤!”

  “噗嗤!”

  鲜血染红了邢台,也染红了台下那无数双惊恐的眼睛。

  整个朱雀门广场,寂静无声!

  李承乾缓抬起手,指向东南方,那是醴泉坊的方向。

  “传旨!

  弘文馆大学院,明日吉时,开院讲学!

  凡我大唐子民,无论出身贵贱,皆可入学听讲!

  此路,朕为天下寒士开!此门,朕为万世太平立!

  敢阻者......”

  李承乾的目光缓缓的扫过了下面的官员权贵,扫过远处围观的百姓。

  “犹如此血!犹如此颅!”

  同日,醴泉坊。

  弘文馆大学院的正门,却在一片肃穆中缓缓开启。

  没有盛大的庆典,没有繁复的礼仪。

  巨大的匾额下,穿着各色粗布衣衫、甚至打着补丁的寒门学子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百骑司缇骑和工部吏员沉默的注视下,依次登记,领取那套代表着身份转变的青色学子袍服和崭新的蒙学书籍。

  周朴站在讲台前,看着台下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看着他们紧紧攥着的新书。

  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

  “各位学子!今天,我们站在弘文馆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皇上开创千秋万代太平盛世的远大志向,为了天下出身贫寒的学子争一条能登上高位的路子!

  前方的路或许会有丛生的荆棘,或许会有狂风暴雨。

  但皇上的志向,像京观里的石头一样坚定不可动摇!

  皇上的魄力,像锋利的刀一样能斩断延续千年的束缚!

  我们这一辈人,应当用热血当墨,用骨头当笔,写下我们寒门学子的辉煌篇章!

  各位学子,让我们一起努力!”

  “共勉!”台下响起参差不齐的回应。

  江南道,苏州,吴县。

  城门口,新张贴着弘文馆大学院招生章程,以及户部关于佃户申诉代缴租赋的新令。

  告示旁,站着两名按刀而立的百骑司缇骑。

  不远处的陆氏别业之中,不远处的陆氏别业脸色铁青的捏着一封来自长安的密信。

  信上详细描述了朱雀门外那场血腥的处决,以及郑、崔、王三家的下场。

  “暴君!屠夫!”陆明远猛地将信纸拍在紫檀木案上,

  “他竟敢如此屠戮士林领袖!视我千年华族如猪狗!

  这江南,不是他的关中!不是他能肆意妄为之地!”

  “家主息怒!”

  下首一位族老忧心忡忡,

  “长安血案,陇右兵败,皆在眼前。

  百骑司的鹰犬已遍布州县,那代缴租赋令更是釜底抽薪!

  若再硬抗,恐步郑、崔后尘啊!不如暂且隐忍......”

  “隐忍?”陆明远厉声打断,

  “他李承乾断了我们的田根,如今更要断我们的文脉!

  弘文馆?

  让那些泥腿子穿上青衿,与我陆氏子弟同列?

  这是要掘我士族万世不易的根基!比剜心更痛!

  隐忍?如何隐忍?”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细雨中的田庄,声音阴沉的说道:

  “告诉依附我们的那些寒门小族和乡贤,谁敢送子弟去那劳什子弘文馆,今年的租子翻倍!不,翻三倍!

  我看他们那点骨头,熬不熬得过青黄不接!

  还有那些泥腿子佃户,不是能告官吗?

  好!告诉他们,只要敢去告,他们租种的地,明年一粒谷子也别想收!

  全家老小,给我滚出吴县!

  我看是官府的代缴令快,还是他们饿死的快!”

  “另外,”陆明远眼中寒光一闪,压低了声音,

  “让‘水龙帮’的人动一动。弘文馆不是要建州学吗?

  选址在城西那片洼地是吧?

  夜里涨潮的时候,不小心冲垮几根桩子,淹死几个不开眼的泥腿子匠人。

  天灾人祸,朝廷能奈我何?”

  河北道,魏州,元城。

  这里是博陵崔氏的祖地之一,气氛比江南更加凝重。

  新任的魏州刺史,名叫张巡,一个出身寒微、靠军功和百骑司背景爬上来的酷吏。

  州衙大堂。

  张巡端坐主位,堂下跪着元城县令和几个本地崔氏的旁支头面人物,个个面如土色。

  堂外空地上,刚刚斩下的三颗头颅还在滴血,那是昨日煽动庄户抗拒清丈的崔氏管事。

  “崔公,”

  张巡慢悠悠的说道,

  “本官奉旨清丈田亩,推行新政。

  元城县鱼鳞册混乱,隐匿田亩近三成,人丁不清。

  本官给你一日时间,交出真实田册,点验所有隐匿丁口。

  否则......”

  他顿了顿,

  “这三颗脑袋,就是榜样。

  明日此时,若还有差池,本官不介意用你崔氏祖祠的门槛来试刀。”

  跪着的崔氏旁支家主崔勉浑身一颤,吓得快晕过去了。

  “下......下官......遵命!这就去办!这就去办!”

  崔勉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他知道,崔氏在元城百年的田产根基,在张巡这把皇帝亲赐的“快刀”面前,保不住了。

  他现在想的,只是如何保住自己和族人的性命。

  醴泉坊,弘文馆大学院。

  简陋的校舍内,第一批入学的数百名寒门学子,穿着统一的青色粗布袍服,坐在冰冷的条凳上。

  “《千字文》是启蒙教育的基础读物,每一个字都很珍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八个字,就把天地开辟时的景象说透了!

  大家要坚持不懈地认真学习,弄明白它的意思,懂得其中的道理,这样才能摸到圣贤学问的门路!”

  周朴努力的在讲台上讲解着。

  课间休息。学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江南那边陆家放话了,谁家子弟敢来弘文馆,租子翻三倍!还要赶人!”

  “河北更惨!那个酷吏张巡,杀人不眨眼!我老家来信,隔壁村一个去告状的佃户,全家都不见了!”

  “京观碑立着,朱雀门的血还没干,他们怎么还敢?”

  一个叫石头的黝黑青年猛地一拳砸在土墙上,闷响引来周围人侧目。

  “怕什么!”

  他眼睛通红,声音嘶哑,

  “陛下连郑玄、崔琰的脑袋都砍了!

  还怕这些地方上的恶霸?租子翻倍?赶人?

  老子家就三亩薄田,早就被主家盘剥得快活不下去了!

  来弘文馆,是陛下给的路!是活路!

  他们不让走,老子就就跟他们拼了!”

  “拼?拿什么拼?”

  一个瘦弱的学子带着哭腔,

  “我爹娘还在主家手里,他们要是......”

  恐慌的氛围围绕着这些寒门学子。

  周朴站在廊下,听着学子们的议论,看着他们脸上的惊恐之色,一阵的担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最新章节,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