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

  李承乾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

  “有事启奏。”

  他的话音刚落,就见有人跳了出来。

  吏部尚书崔敦礼捧着朝笏,踉跄着出列说道:

  “陛下!臣有本启奏,恳请陛下赦免晋王殿下!”

  这话让殿内顿时起了骚动。

  不少官员偷偷交换眼神,显然是早就串通好的。

  “崔尚书好大的胆子!”

  魏征大喝一声,从队列里冲了出来,

  “晋王绑架国丈,刑讯逼供,致其惨死,此等恶行天人共愤,你竟敢为他求情?”

  崔敦礼反驳道:

  “魏大人此言差矣!

  晋王虽有错,却也是太宗皇帝的血脉,是陛下的亲弟弟!

  自古刑不上大夫,何况是皇室宗亲?

  若陛下真杀了晋王,岂不是让天下人说陛下容不下手足?”

  “容不下?”

  程咬金大步流星地走到殿中,萝卜粗的手指指着崔敦礼,

  “那苏亶的冤屈找谁诉去?

  他被铁链锁着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他是国丈?

  他被鞭子抽得皮开肉绽的时候,你们怎么不提皇室颜面?”

  户部侍郎这时也走了出来:

  “程将军息怒,崔尚书也是为了朝廷体面......”

  “体面?”

  程咬金眼睛一瞪,吓得那侍郎往后缩了缩,

  “纵容恶徒才是最不体面!

  当年隋炀帝都知道斩草除根,陛下杀个祸国殃民的弟弟,有何不可?”

  “程将军这是要陷陛下于不义!”

  崔敦礼猛地抬头,竟然丝毫不惧程咬金,

  “当年玄武门之变,太宗皇帝已是无奈,难道陛下还要重蹈覆辙,让李家再添血债?”

  这话让满朝文武都被惊到了。

  这混蛋是喝多了,才来上朝的?

  玄武门之变是整个大唐的禁忌!

  这混蛋敢当众提出来?

  李承乾握着龙椅扶手的手猛地收紧,死死的盯着下方的崔敦礼。

  房玄龄颤巍巍地出列,他最近咳得厉害,说话时总带着喘:

  “崔尚书,你这话......过了。”

  他转向李承乾,躬身道:

  “陛下,晋王罪该万死,但若真处斩,恐动摇宗室根基。

  依老臣看,不如废其爵位,圈禁终身,既全了陛下的手足之情,也给了天下人一个交代。”

  “房相这是和稀泥!”

  魏征立刻反驳道,

  “当年赵高指鹿为马,就是因为秦二世一再姑息!

  若今日放过李治,他日必有更多宗室子弟仗着身份为非作歹,到时候谁来护佑百姓?”

  殿内瞬间分成两派。

  以崔敦礼为首的山东士族和宗室子弟,纷纷跪地求情,说的无非是“皇室血脉”“手足情深”。

  而魏征、程咬金这些寒门出身或功勋卓著的老臣,则据理力争,痛斥李治恶行,强调国法无情。

  “够了!”

  李承乾猛地一拍案几,

  “你们以为朕想杀他?”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阶下的群臣,脸上满是怒意:

  “他是朕的亲弟弟!

  是母后最疼爱的幼子!

  朕夜夜梦见娘临终前的眼神,梦见她拉着朕的手说‘别沾手足的血’!

  可他呢?”

  李承乾大声怒喝道:

  “他把朕的岳丈绑进地牢,用鞭子抽,用烙铁烫!

  苏亶到死都在念着‘忠孝’二字,而他李治,却在背后算计自己的亲侄子,污蔑自己的皇嫂!”

  “这样的人,朕若不杀,如何对得起苏亶的在天之灵?

  如何对得起天下百姓的期望?

  如何对得起‘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八个字?”

  李承乾的话让大殿陷入到了一片寂静之中。

  崔敦礼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李承乾凶狠的眼神吓得把话咽了回去。

  魏征上前一步,躬身道:

  “陛下圣明!

  国法面前,人人平等,若因他是皇室宗亲就法外开恩,那朝廷的律法,岂不成了摆设?”

  房玄龄叹了口气,也跟着说道:

  “陛下,老臣并非要法外开恩,只是......能否再给晋王一次机会?

  让他在圈禁中忏悔,也算全了太后的遗愿。”

  李承乾看着这位辅佐了两代帝王的老臣,心里一阵复杂。

  房玄龄的话,其实也是他内心深处的挣扎。

  杀了李治,他对不起母亲。

  不杀,他对不起苏亶,对不起天下百姓。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哭喊声。

  苏氏穿着素白的孝服,被宫女搀扶着走进来,身后跟着捧着苏亶血衣的内侍。

  “陛下,”

  她走到殿中,对着李承乾盈盈一拜,声音沙哑的说道,

  “臣妾不求别的,只求陛下让三司重审此案,将所有证据公之于众。

  若天下人觉得李治不该死,臣妾绝无二话。”

  说着,她示意内侍展开血衣。

  那件粗布衣衫上,鞭痕、烙铁印清晰可见,看得人触目惊心。

  “这就是晋王殿下的‘手足情深’!”

  苏氏环视满殿文武一眼,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下,

  “本宫的父亲用性命守住了‘忠孝’,难道朝廷的律法,还不如一件血衣有分量?”

  文武百官看着血衣,脸色都变了。

  刚才还在求情的几个宗室子弟,悄悄往后缩了缩,不敢再说话。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变得坚定:

  “传朕旨意,三司即刻重审李治一案,所有证据公开,允许百姓旁听。

  三日后,无论结果如何,都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三司会审的消息传遍了长安城的每个角落。

  百姓们早早地挤在大理寺外,踮着脚往里望,纷纷议论着。

  “听说了吗?晋王把苏国丈折磨得不成样子,血衣都拿出来了!”

  “造孽啊!那可是皇后的亲爹,他怎么下得去手?”

  “我看陛下这次是动真格的了,连百姓都能去旁听,可见是要秉公办理。”

  大理寺内,李治穿着囚服,头发散乱,站在大堂之中。

  三司主审官是刑部尚书,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李治的罪状:

  “贞观二十三年,晋王李治私设地牢,绑架国丈苏亶,逼其污蔑皇后及大殿下,致苏亶重伤身亡......”

  随着李治一条条的罪状被念出来,百姓们的骂声也越来越大。

  “杀了他!”

  “这种畜生不配当王爷!”

  “还苏国丈一个公道!”

  李治的脸越来越白,他想反驳,却被百姓的骂声淹没。

  直到刑部尚书念到苏亶在狱中留下的血书时,他终于崩溃了。

  血书上只有八个字:

  “臣死不降,护吾女孙。”

  字迹歪歪扭扭,显然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写的。

  百姓们看着那八个字,不少人都红了眼眶。

  “呜呜呜,苏老先生太可怜了......”

  “晋王连这样的老人都不放过,简直不是人!”

  刑部尚书看向李治问道:

  “晋王殿下,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可说?”

  李治低下头,肩膀微微颤抖着。

  他知道,自己彻底完了。

  那些曾经承诺会帮他的宗室子弟,此刻连头都不敢抬。

  那些收了他好处的官员,早就把他抛到了脑后。

  三日后,三司将判决结果呈给了李承乾。

  “晋王李治罪大恶极,依律当斩。”

  太极殿的朝会再次炸开了锅。

  这一次,求情的人少了很多,但崔敦礼依旧不死心。

  “陛下,就算要罚,也请饶他一命!

  可以废为庶人,流放岭南,永世不得回京!”

  “流放?”

  魏征冷笑一声,

  “当年汉景帝流放晁错,结果七国之乱还是爆发了!

  李治狼子野心,若留他性命,他日必成祸患!”

  程咬金更是直接,冷声说道:

  “陛下,别犹豫了!

  这种人就该千刀万剐!

  老臣愿亲自监斩!”

  李承乾看着判决结果,最终拿起朱笔,在“斩”字上重重一点。

  “三日后,午时三刻,长安西市,公开处斩。”

  消息传出,长安百姓奔走相告。

  西市的刑场周围,早早地挤满了人。

  午时三刻一到,李治被押了上来,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眼神空洞。

  苏氏站在观刑台上,手里捧着父亲的灵位。

  当刽子手的刀落下时,她没有哭,只是对着灵位轻声说道:

  “爹,女儿为您报仇了。”

  李承乾站在宫墙上,远远地望着西市的方向。

  那里传来百姓的欢呼声,可他心里却像被掏空了一样。

  他终究还是杀了自己的弟弟,违背了对母亲的承诺。

  “陛下,都结束了。”

  李一在他身后低声说道。

  “没有结束。”

  李承乾摇摇头,

  “只要这江山还在,这样的争斗就永远不会结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最新章节,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