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要合兵前往涿州?”赵佶愣了愣,大声叫道。

  “这是燕王殿下的命令,让留一成人马于朔州,余者皆往涿州并军。”章楶手中拿着信笺,看向前方众将道。

  赵佶也看向众将,见众将不语,立刻气急败坏:“他想要干什么?平白无故为何要合军一处?他请示过陛下没有?”

  “这个……”章楶道:“燕王殿下应是打算布置幽州,辽军在幽州聚了重兵,约有三十几万,幽州乃是雄城,东路军兵将不足,合兵一起才好围攻。”

  “他问过陛下没有?东西两路分头进攻燕云,可是陛下当时的旨意,他怎么能擅自调动呢?”赵佶神情难看道。

  “燕王殿下身为河东河北两路宣抚置制使,总揽幽燕事务,有专行独断之权,自可以先调遣,然后再禀报的。”章楶道。

  “可是,可是……”赵佶脸色铁青:“如此一来,岂不是西路这边军功再无?”

  章楶纳闷看向赵佶:“殿下,就算西路七州全下,功劳可也比不得下一座幽州燕京啊。”

  “那怎么一样,如果能下了山后七州,可都是我的……都是西路军的功劳。”赵佶气道:“若是合军在一起,就算拿下了幽州,也会被燕王大功独揽,都算在他的名下。”

  “殿下,殿下怎会这般想?”章楶苦笑摇头:“幽州事大,不好妄言,如果真能攻破此城,如此之大功绩,青史书名,又怎会少了殿下和众将的功绩呢?”

  “但……”赵佶表情变幻不定,心中纷乱如麻,燕王这武夫定然是怕被人分得功劳,才会下令合兵,到时好独占大功,果真是贪得无厌,自家,自家……绝不能叫他得逞。

  “但是山后七州这里就暂且不顾了吗?”

  “燕王军令内倒没提山后七州的事情,说不定另有打算,殿下你的意思……”章楶看着赵佶若有所思。

  “我的意思好不容易拿下一座朔州,就此罢手岂非前功尽弃?”赵佶怒道。

  “这个……”章楶闻言道:“莫非殿下想要留下,守护朔州吗?”

  “留下也非是不可,左右还有一成兵马,说不定本王剑锋所指,一举收回其余六州呢!”赵佶哼道。

  章楶摇了摇头,摸了把胡须:“殿下所想极好,只是燕王军令之中特意提到,叫殿下不得留在朔州,带领神霄道的诸位法师一起随军,前往涿州听命。”

  “什么?!”赵佶闻言不由瞪大双眼:“他还在信中与我下令?给我看看!”

  说着上前一把抢过章楶手中的令信,从头看去,脸上由青变黑,最后用力往案上一拍:“欺人太甚,简直欺人太甚了,这是生怕本王在这边立下战功,超过于他,所以才处处打压本王啊,真是气煞我也,气煞我也!”

  “殿下慎言,慎言……”章楶脸皮抽了抽,忙道:“燕王在信上说了,殿下法术精通,神霄道诸位法师擅具特殊手段,召过去乃有大用,一旦下了幽州,必然会记得头功。”

  “我才不信他那么好心,我就偏偏留下,看他又能……”赵佶咬了咬牙。

  “殿下,这乃是军令。”章楶再次摇头:“军令不可违,何况燕王必然也奏折去京,给陛下得知此事了……”

  “哼!”赵佶看了章楶一眼,猛地一甩袖子,然后气呼呼转身,到门前摔门而去。

  章楶抹了一把额头,讪讪一笑,看向众将:“继续议事,继续议事……”

  兴州城内,一座原本废弃的大宅,灵鹫宫众人东张西望,童姥看着兰剑疑惑道:“哪里得到这等宽敞地方?”

  兰剑笑吟吟道:“公子离开之前曾有过各项交待,其中就包括姥姥若来如何安置之事。”

  童姥颦眉道:“他算定我要过来寻他?”

  兰剑摇头:“公子未雨绸缪,但求百密无疏而已。”

  “他倒是想的周全。”童姥目光看向兰剑两旁的带刀兵丁:“他到底是何身份,你身边怎会有军兵跟随?”

  兰剑纳闷道:“姥姥不是知道吗?”

  童姥道:“我之前只知道他是官府中人,有可能为宋国宗室,具体的哪里知晓。”

  兰剑眨了眨眼,含糊道:“公子确为宗室,此刻负责兴州一些事务,所以我身边有军兵保护。”

  童姥道:“他现今去哪里了?”

  兰剑道:“宋辽开战,奔赴燕云去了,不过姥姥大可放心住下,不会有谁过来寻找麻烦,昆仑那些人也不敢前来兴州城内生事。”

  童姥沉吟道:“那些人都有法术在身,尤其为首的慕容复,更是法力高强,寻常武功难以应对。”

  “无妨的。”兰剑笑道:“再强也强不过大军围杀,何况官府中也不是没有擅长法术者,姥姥不用担心。”

  “如此便好。”童姥点头:“勿论如何,总不要给他带来过多麻烦,否则就不在此处落脚了。”

  “姥姥想多了,姥姥和九天九部的诸位姐妹歇下便是,有什么事情可以去城北家中找我。”兰剑道。

  “对了……”童姥忽然道:“他就只叫你平日抱剑,没有收你入房内吗?”

  兰剑闻言顿时脸红道:“姥姥,你……”

  童姥小脸微微现出一丝尴尬,摆了摆手:“算了算了,不管你的事情了。”

  兰剑忙道:“那姥姥和诸位姐妹先收拾收拾,晚上时候我安排酒菜送过来,给大家接风。”

  “去吧……”童姥点头,看兰剑离去,开始指挥众人打扫宅院。

  半晌之后整理的差不多,梅剑姐妹三个和九部的首领都围了过来,开始商议分配居住事宜。

  灵鹫宫人多,足足几百名,但这宅子也实在够大,乃是当时西夏一个亲王住所,平日里养的丫鬟仆人就有这些数了,所以住下这么多人并不成问题。

  余婆婆道:“本来还以为到了兴州,见了掌门后,掌门安置要分开居住,没想却有这般大的地方可以合居一起,实在是好。”

  符敏仪道:“可惜掌门不在,不然正好拜谒,也不知道掌门什么时候回返。”

  梅剑道:“等晚上兰儿妹妹过来问个详细,不然叫兰儿妹妹写信过去,给掌门得知我等到来。”

  童姥听着心中不满,眸子闪了闪,道:“有何可去信说的,他得知我等到来,必然会得意洋洋,以为自己料事如神,算无遗策呢。”

  众人闻言,互相望望,都低头笑而不语。

  童姥见状不由恼火道:“须记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莫要以为他真就惦记我们,还不是在显示自己胸怀广阔,算计了得吗。”

  梅剑忙转移话题,道:“姥姥说的是,此刻已经收拾停当,还请姥姥分派住所。”

  童姥沉默了片刻,小脸阵阵粉红似白,长长睫毛微微抖动,看了她一眼:“你们商量就好了,我有些乏累,先歇息一会。”说完,转身往后面一座堂中走去。

  众人闻言称好,开始叽叽喳喳地商议起来。

  童姥听着后方议论,神色复杂,暗自咬了咬唇,进去房中。

  东京,皇城,福宁宫。

  密室之内,赵煦周身上下笼罩着莹白光芒,一圈一圈,宛如佛光,正在向四周上方扩散。

  这光芒越往上空,每一圈的间距就越大,颜色也逐渐黯淡,不过若是在宫城之内抬头望去,却还是隐约可辨。

  其共有三十二层,仿佛白虹一般架设空中,看去甚为惊人,几乎会叫人以为神迹出现。

  第三十二层外方已经堪堪碰触白云,内里氤氲流淌,光晕暗藏,飞鸟却步,鹰雕绕行。

  就在这时,三十二层之外忽然开始生出浅薄的光芒,一点点向上,似乎要生成第三十三层的光圈出来。

  这第三十三层光圈如果全部生出,必然已经进入云中,立于罡风之间,能够遥望天外。

  可这第三十三层光圈只形成半数不到,刚刚接触白云之时,却在空中陡然一阵晃动,接着不过三五息的功夫,便直接坍塌掉了。

  三十三层坍塌直接连累到第三十二层,三十二层也跟着摇晃起来,接着三十二层坍塌,然后第三十一层也开始晃动,就这样一层层地塌毁了下去,直至最后一层。

  漫天白虹只是短短时间就全部消失,仿佛从没存在过一般,只是一场幻觉,一场梦境。

  赵煦在密室之内脸色忽然变得比天上的白云还白,张嘴一口鲜血喷出,然后双眼紧紧闭死。

  良久之后,他方才动了动,然后轻轻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也就这样了,若是有朝一日,太祖所言之事降临,只能做到哪里算哪里了。”

  他说着起身下榻,然后走出密室,出了宫殿来至外方。

  谭稹从旁迎过来道:“陛下……”

  赵煦点了点头,道:“去刘贤妃那边坐坐吧。”

  谭稹道:“是陛下,卑奴前方给陛下引路……”

  东南,两浙路,东海之滨。

  立于海边,朝远望去,只看远处海中波涛汹涌,涛生云灭,一片骇人景象。

  自之前西南昆仑对上佛国,天降宫殿镇压,又有断剑劈斩香巴拉,雪山崩塌天地彻底改变后,大海中的景象也生出了种种变化。

  一些岛屿在天地大变之下,纷纷沉没不存,尤其是东海远处的四座大岛,还有周边一些零散的小岛,全部沉毁,生灵涂炭,惨不忍睹。

  而方圆数千上万里的海域都变得空空荡荡起来,里面因为灵气复苏,许多鱼虾蟹贝都产生了变异,更滋生不少新的海物。

  这些新生海物许多形象恐怖诡异,不少硕大脑袋,身体仿佛无数烂肉堆出,生有长长触手,看起来就像传说中的海怪一般。

  这些怪物海兽时不时地来到浅水的地方兴风作浪,掀翻渔船,引起海啸,淹没海边渔村,只是并不上岸,显然不适应无水之地生存。

  而海边自此也成了禁区,大宋官府多次贴出告示,又派人到处劝说命令,使得渔民纷纷搬离海边,到内陆之中另谋生路。

  这时,海中风浪愈来愈大,看起就如要天地毁灭,海水倒倾一般。

  而就在约一千多里外的海面之上,惊悚恐怖之象显现,几条足足有房屋粗细的圆滚滚触手,正在水中翻上翻下。

  这些触手一侧都有密密麻麻如同窗子大的吸盘密布,一吸一放之间,形成强大的飓风海浪,竟然直抵千里之外的海岸。

  而这只巨大海怪,半潜海水之内,正在往北方缓缓游走,它每到一处,那海上的风浪便跟随来至。

  但就在它游走没有一个时辰,来到另外一处海面时,忽然身躯剧烈颤抖,然后竟开始拼命地挣扎起来。

  似乎海水之下有什么东西在拖拽着它,它巨大的触手在水上扬起,掀出狂风巨浪,但却无法阻住那海下力量的强拉。

  不过几息之间,它的身躯便已经彻底沉入海中,向着深邃幽暗的巨大海沟内落去。

  隐隐约约之间,可以看到就在它庞大躯体上,正有两根半透明的须状物缠绕,叫它此刻力气全失,难再反抗一点……

  大草原,萨满教廷,西北五十里。

  此处是二山相夹之地,本来水草丰美,景色秀丽,是牧民常来常往之所。

  但此时这里已经被萨满教封锁了将近一年时间,一个巨大祭坛就立在两山之间,足足上百名教徒于祭坛上穿着彩衣,口念咒语,身体不停摆动,在做着什么法事。

  随着天色渐晚,明月高挂,星辰满天,法事依旧没有结束,萨满教人将灯烛亮起,篝火点燃,照得一片红光耀天,继续不停祷告,行着仪式。

  待时至午夜过半,忽然就听一旁高山之中传来了巨大的动静,山上树木纷纷扑倒,石块滚落,恍惚雷鸣。

  萨满教徒在祭坛上非但没有停止,反而声音拔高,语速加快,身体摆动也跟着用力起来。

  山中的声响持续加大,接着仿佛巨兽翻身一般,那大山竟然不住颤抖,接着山尖“轰隆隆”一声朝向四周坍塌。

  就听山内传出个层层叠叠,仿佛无数重音堆在一起的粗粝动静:“谁,是谁在召唤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最新章节,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