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囧侠 第31章 开了一个补锅铺

小说:大宋第一囧侠 作者:胡小哈 更新时间:2024-08-18 17:19:26 源网站:顶点小说
  第31章 开了一个补锅铺

  “你的这位小师叔,本事可不小!”赵桓说道。“手撕牛筋捕熊套,驯化大黑熊,在京城擂台上打败不可一世的契丹人。他现在已经是京城家喻户晓的大英雄了呢!”

  英雄事迹已家喻户晓,只问你服不服?

  “哦?”赵湛惊喜道:“我师叔他来京城了?!”

  “是啊,朕和九弟、莲妹还同他一起吃过饭呢!”

  官家小哥有点不淡定。

  “这么说,我师叔知道官家的身份了?”

  以后在朝中也要叫他师叔,当着皇室宗亲和文武百官的面,叫一个小青年为师叔,有点难为情啊。

  赵桓没注意到叔伯的困惑,自顾说道:

  “当时还不知道,不过现在也许知道了,莲妹一同跟他去恒山了。”

  赵湛又是一声惊叹!

  这么快还跟美貌侄女接上轨了!?

  叔侄俩一板一眼的对着话,俨然一个是官家,一个是大臣,中规中矩,很难看出叔侄间的亲情来。

  ……

  ……

  五天后,一骑一车从保康门进入了宋朝京都汴梁城。

  赶马车的是铁佛寒,车上装着他的补锅挑子和行李包袱,骑马的是大宋公主赵莲。

  莲柔帝姬。

  离开恒山时,赵莲建议两人都骑马前往汴梁,扔掉补锅挑子,只带随身行李。

  放着现成的交通工具不用,何必要去甩火腿。

  铁佛寒同意放弃步行,改乘马车,但绝不扔掉补锅挑子,而是将一应补锅工具放在马车上,一路带进了汴梁城。

  糊口的家当怎能轻易丢弃。

  从保康门进入汴梁后,穿过两条街道便到了皇城西华门,铁佛寒停住马车,不再跟着赵莲的马匹前行。

  赵莲勒马回头,说道:

  “铁大哥,走啊,随我一同进皇城面见我官家大哥。”

  入伙、入局,一步到位。

  铁佛寒还要摆谱,挥手说道:

  “缓些时日吧,佛寒还须在汴梁城中讨一个营生,仔细筹谋一番。”

  一入侯门深似海,且行且珍惜吧。

  先生存,再发展。

  赵莲诧异道:“还有什么可筹谋的呀,你岳父大人不是已经同意你进入朝廷效力了吗?”

  铁小哥,你不是说你做不了主,要听你家大人的话吗?

  “岳父大人确实同意我进入朝廷,但佛寒却受不了朝廷的那番约束,主意还得自己拿,先在汴梁住下来再说吧。”

  哥们儿已经独立了,又不当啃老族,自己的事自己作主。

  赵莲有些失望,但知道勉强也没有用,于是悻悻说道:

  “那好吧,你就先去杨楼街的溪玉春客栈住下吧,我过几天再去寻你。”

  说完,赵莲告别铁佛寒,骑着那头金兵的高头大马进入了西华门。

  美女已去,倩影犹在。

  ……

  铁佛寒驾着马车,途径几条街道,来到了扬楼街。

  正待沿街寻找溪玉春客栈,却见马车前横挡着一位挑着担子的身影,定睛一看,此人正是王家堡的补锅匠王老汉!

  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烛夜、金榜题名时。

  他乡遇故知,乃第二大喜!

  见到铁佛寒,王老汉也异常惊喜,说道:

  “呀!原来是铁大侠,你也来京都了?!”

  铁佛寒跳下马车,随王老汉来到了街边,说道:

  “王老伯,就叫我佛寒吧,你怎的也在京都?”

  王老汉叹了一口气,说道:

  “上次你大闹周帮主寿宴,还来了一位帝姬,周帮主的儿子被淮南知府绑走,又赔了银两,我一个孤老头子,在王家堡还能再呆下去吗,索性就来京都讨生活了。”

  我老汉也要来京都见见大世面。

  铁佛寒叹道:“是佛寒牵累了老伯,当时走得匆忙,也未曾思虑周全,害得你老背井离乡!”

  王老汉连连摆手道:“大兄弟,你千万别这么说,你是我王槐礼的大恩人,我一辈子都铭记你的大恩大德呢!”

  王大爷也是一性情中人。

  铁佛寒笑了笑,问道:“生意还好吧,这补锅营生在汴梁城如何啊?”

  问清楚行情,免去实地考察的周折。

  王老汉答道:“还行吧,我在东榆林巷盘下了一个铺子,今天寻思着挑担出来走走,看看热闹,没曾想就遇见了大兄弟,嘻嘻!”

  铁佛寒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说道:

  “哟,老伯都开铺子了,铺子大吗,佛寒来搭个伙怎么样?”

  干脆开个补锅公司吧,混出名堂了的话,公司还能上市。

  到时候数钱数得手抽筋。

  王老伯一拍大腿,高兴道:

  “大、大!铺子大!一个前坝,一个后院,两间房,一间做铺面,一间住人,都是空荡荡的,我正寻思着再找一个搭伙的呢,没想到大兄弟就来了,这真是天赐的缘分啦!”

  规模够可以了,赶紧的,挂牌开业。

  于是,铁佛寒让王老汉坐上马车,向东榆林巷驶去。

  果然在巷子的尽头,距城门景龙门几十丈远,位居浚仪桥街的交汇处,一个挂着“王记补锅铺”牌子的店铺赫然进入铁佛寒的眼帘。

  人家王大爷已经挂牌开张了。

  地势不错,浚仪桥街也是汴梁城比较繁华的街道之一,商家住户云集,在这里开补锅铺子,王老汉还是颇具眼光的。

  铺子前有一个两丈大小的空坝,这大约是地处东榆林巷的巷口,在与浚仪桥街的交汇衔接上出了一点差池,所以空出了一个地段,留下了一个空坝。

  而所属铺面的两间房后,还有一个小院,露天堆放着树兜柴禾和杂物,院子中央是一个石桌和几根石凳,虽显简陋,但却干净素朴。

  沿着铺子转了一圈,进院内看了看,铁佛寒立即就喜欢上了这里!

  坐享其成,捡了个大便宜。

  王老汉帮着铁佛寒把马车赶进院中,喂上随车带着的草料,卸下补锅工具和行李包袱,铁佛寒便在石桌前坐了下来。

  端来热水,递过毛巾,转身又进屋泡来一壶热茶,然后王老汉同铁佛寒相对而坐,说道:

  “里屋还有一架空床,等会儿我就去街上置办一些铺笼罩被,这里就是咱两个手艺人的家了!”

  连安家费都省了。

  铁佛寒洗完脸,一边擦手,一边说道:

  “老伯,佛寒就不客气住下了,不过,我们先定下规矩,房租均摊,补锅银子平分,膳食费也两人分摊,你看怎么样?”

  亲兄弟明算账,咱得分清楚。

  “大兄弟,你这不是跟我见外吗?分那么清干什么?没有你的仗义相助,哪里有我王槐礼为女伸冤,得到一千两银子的赔偿,别说一点区区住宿膳食费用,就是我的命,都是大兄弟给的!”

  铁佛寒喝了一口茶,认真道:“一码归一码,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王老汉颇为无奈的摇着头,说道:

  “房租我已交满一年的了,这个你别管,至于补锅银子,你年轻,手脚快,干得多些,我老了,干不过你,这补锅银子就个各收各的吧。”

  王大爷也拎得很清。

  两人为一应杂事又商议争论了不久,本来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却还是一本正经的定下了章程,足见铁佛寒是一个多么较真的人!

  细节决定一切嘛,是不是。

  铁佛寒让王老汉留在店铺,自己上街去置办铺笼罩被和一些生活用品,另外还须去杨楼街的溪玉春客栈打个招呼,留下“王记补锅铺”的地址,以便赵莲能够找到自己。

  美女的联系不能断,宫里有人好办事。

  漫步在汴梁城繁华的街道上,属游侠类的铁佛寒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而以后的岁月,很可能就要在此扎根了,铁佛寒还是感到有些不能适应。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去溪玉春客栈打好招呼,时辰尚早,铁佛寒随意在城中闲逛着。

  途经了拂云阁、虹桥、水心榭、双亭桥,铁佛寒在汴梁城最著名的酒楼白矾楼前停了下来。

  白矾楼因为商贾在这里贩矾而出名,但这只是铁佛寒一个记忆里的白矾楼,据师尊虹云真人说,他老人家早年曾在此相会过中原几位杰出的武林高手。

  师尊早就给徒儿描绘过汴梁京都的繁华富丽和骄奢侈靡。

  而白矾楼现在已改名为丰乐楼,丰乐楼三层高五楼相向,高低起伏、参差错落,楼与楼之间,各用飞桥栏槛、明暗相同,站在西楼第一层,便可以俯瞰皇宫。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第一囧侠,大宋第一囧侠最新章节,大宋第一囧侠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