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门口,白汽缭绕的润田机还在“嘶嘶”喷气,赵诚望着远处哭嚎奔逃的百姓,肩头的暗红大氅被晨风吹得微微扬起。
他转头对身旁的蒙恬失笑:“这润田机看起来这么吓人吗?”
“屠城妖兽?哈哈哈哈……”
蒙恬刚从工坊里出来,玄甲上还沾着几点煤屑,闻言朗声笑道:“阿诚你忘了?当初在邯郸时,就连陛下初次见到这些东西,也是吓了一跳呢。
新鲜事物初现时,总要让人心头打鼓。
等他们见了这东西能帮着浇地、省力气,怕是要反过来抢着用呢。”
他说着,指了指润田机下方的链斗,“你瞧这链斗,打磨得多光滑,等会儿下了河,保准一斗能提半石水。”
赵诚点头,目光转向身后的工坊。
这半月来,他几乎是扎在了工坊里,白日里盯着墨官调试器械,夜里就和禽滑厘等人讨论图纸,连血衣军的操练都交给了蒙恬。
墨阁的墨官们带着三百余名工匠,轮班赶工,铁砧敲打声、蒸汽嘶鸣声就没断过,连墙角的青苔都被震得落了一层。
如今工坊里,早已堆起了一排排崭新的器械。
民生用的转谷机,石磨盘被蒸汽轴带动着,转起来平稳无声,磨出的面粉细如飘雪。
经纬机旁站着几名墨家女工,正调试踏板,蒸汽驱动的综片起落间,丝线穿梭的速度比寻常织机快了十倍不止,织出的麻布密得能兜住水。
军事器械更是亮眼。
连弩战车的箭匣里,百支铁簇箭排列得整整齐齐,蒸汽管道连接的弩臂泛着冷光。
墨官说只需扳动机关,百丈之内的目标都能被箭雨覆盖。
液压撞角车的铁制撞头被打磨得锃亮,底下的滚轮装了减震的铜簧,推行时悄无声息,却能凭着蒸汽蓄力,一撞就裂石墙。
抛石机的底座用百炼钢铸就,配重箱里填满了铁块,试抛时竟能将千斤石头发射到三里之外,砸在地上就是个丈许深的坑。
交通类的器械也没落下。
工坊后院堆着无数铁轨,每根都是丈许长的精钢,轨面打磨得能照见人影,只待丈量好路线,就能从武安铺到邯郸。
穿渠机的钢钎换了新淬火的,墨家弟子说钻起石头来比切豆腐还快。
沸波舟已经可以下水试水,螺旋桨一转,逆水行船根本不是问题。
连举重塔都造好了三座,蒸汽驱动的铁链能吊起万斤重物,盖城墙、架桥梁都用得上。
这般效率,连赵诚自己都有些意外。
武安的铁矿就在城郊,煤炭从滏口陉运来不过半日,工匠们又是熟手,加上墨官们早已吃透了蒸汽原理,竟是比预想中快了近十日。
他仰头看了看天,日头已爬得有些高了,阳光晒在铁甲上,带着几分灼人。
最近半月都没下过雨,洺水的水位落了不少,岸边的淤泥都露了出来。
清晨出城探查试点的时候,还见着农人挑着水桶往田里赶、
那扁担压得弯弯的,走几步就要歇一歇,汗珠子顺着脊梁往下淌,把粗布短打浸得透湿。
“正好,”
赵诚拍了拍蒙恬的胳膊,玄甲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农人们这几日正愁浇水难,挑一趟水够累半天的,正好让他们瞧瞧这润田机的好处。”
他转身对工坊门口的墨家弟子喊道:“把润田机调到洺水岸边,让链斗对着河水,准备试车!”
墨家弟子们齐声应诺,扳动润田机旁的操纵杆。
只听“咔嚓”一声,钢铁巨兽的铁轮缓缓转动起来,朝着洺水的方向挪动。
烟囱里的白汽喷得更高,轰鸣声在晨光里传出老远,倒像是在宣告着什么。
蒙恬跟在赵诚身后,看着那润田机的背影,笑道:“等会儿让农人们亲眼瞧瞧。
这‘妖兽’不仅不吃人,还能帮他们浇地,保管他们把今儿的害怕忘得一干二净。”
赵诚笑了笑,没说话,只是脚步加快了些。
他知道,要平复这些治下百姓的恐惧,光靠说没用,得让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好处才行。
而这润田机,就是最好的试点。
有墨家子弟在,搬运这庞然的润田机自然不在话下。
这些钢铁巨兽的底座下,早被墨家弟子安上了六只实心铁轮,轮缘包着厚厚的铜皮,转动时与地面摩擦,发出“咕噜噜”的沉响。
机身上装着个黄铜方向盘,杆身缠着防滑的麻绳,只需一人握着转盘轻轻转动,巨兽便能灵活转向。
更妙的是,只需往底座的炉膛里添上一把煤炭,借着蒸汽的推力,它便能自己往前挪。
虽速度慢如牛车,却省了数十人抬举的力气,单论运输的便利,已是寻常器械难及。
赵诚与蒙恬并辔在前开路,玄甲红披的身影在晨光里格外醒目。
赵诚手中的缰绳松松垮垮,黑马似通人性,迈着沉稳的步子,蹄铁踏在青石板上,与润田机的轰鸣形成奇妙的呼应。
蒙恬则时不时回头,叮嘱身后的墨家弟子看好器械,嗓门洪亮得能穿透蒸汽的嘶鸣。
队伍后方,数百名墨家弟子分成两列,有的握着操纵杆调节速度,有的扛着备用的煤炭筐,额头上渗着细汗,却个个精神抖擞。
这润田机是他们半个月的心血,此刻能亲自护送它出城,想着一会就能够亲眼看到此物发威,脸上都带着几分自豪和期待。
而队伍两侧,数千血衣军列成整齐的护卫阵,黑甲反射着冷光,长戟斜指地面,步伐一致如刀切,连呼吸都透着纪律严明的肃杀。
一路穿城而过,街巷里静得能听见风吹过窗棂的“呜呜”声。
寻常这个时辰该摆摊的、挑水的、赶路的,此刻全没了踪影。
家家户户的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只偶尔能从窗缝里瞥见一双双紧张的眼睛,或是门后传来压抑的呼吸声。
有个梳着总角的孩童忍不住扒着门缝往外看,被母亲一把拽回怀里,捂住了眼睛,低低的呵斥声隐约传来:“不许看!那是吃人的妖兽!”
润田机的轰鸣从街头传到巷尾,震得各家的门板微微发颤。
百姓们攥着衣角,贴着墙壁站着,连大气都不敢喘,浑身的汗毛都因这声势竖了起来。
可等了半晌,那钢铁巨兽只是不紧不慢地往前挪,既没撞翻房屋,也没冲进院子,甚至连路边的鸡窝都没碰一下。
“奇怪……”
南街的张木匠扒着自家的板门,指缝越睁越大,“它好像……只是路过?”
他身旁的老伴儿还攥着灶台上的菜刀,闻言手一抖,刀“当啷”掉在地上,喘着粗气软声道,“没、没杀人?”
他转头对身旁的蒙恬失笑:“这润田机看起来这么吓人吗?”
“屠城妖兽?哈哈哈哈……”
蒙恬刚从工坊里出来,玄甲上还沾着几点煤屑,闻言朗声笑道:“阿诚你忘了?当初在邯郸时,就连陛下初次见到这些东西,也是吓了一跳呢。
新鲜事物初现时,总要让人心头打鼓。
等他们见了这东西能帮着浇地、省力气,怕是要反过来抢着用呢。”
他说着,指了指润田机下方的链斗,“你瞧这链斗,打磨得多光滑,等会儿下了河,保准一斗能提半石水。”
赵诚点头,目光转向身后的工坊。
这半月来,他几乎是扎在了工坊里,白日里盯着墨官调试器械,夜里就和禽滑厘等人讨论图纸,连血衣军的操练都交给了蒙恬。
墨阁的墨官们带着三百余名工匠,轮班赶工,铁砧敲打声、蒸汽嘶鸣声就没断过,连墙角的青苔都被震得落了一层。
如今工坊里,早已堆起了一排排崭新的器械。
民生用的转谷机,石磨盘被蒸汽轴带动着,转起来平稳无声,磨出的面粉细如飘雪。
经纬机旁站着几名墨家女工,正调试踏板,蒸汽驱动的综片起落间,丝线穿梭的速度比寻常织机快了十倍不止,织出的麻布密得能兜住水。
军事器械更是亮眼。
连弩战车的箭匣里,百支铁簇箭排列得整整齐齐,蒸汽管道连接的弩臂泛着冷光。
墨官说只需扳动机关,百丈之内的目标都能被箭雨覆盖。
液压撞角车的铁制撞头被打磨得锃亮,底下的滚轮装了减震的铜簧,推行时悄无声息,却能凭着蒸汽蓄力,一撞就裂石墙。
抛石机的底座用百炼钢铸就,配重箱里填满了铁块,试抛时竟能将千斤石头发射到三里之外,砸在地上就是个丈许深的坑。
交通类的器械也没落下。
工坊后院堆着无数铁轨,每根都是丈许长的精钢,轨面打磨得能照见人影,只待丈量好路线,就能从武安铺到邯郸。
穿渠机的钢钎换了新淬火的,墨家弟子说钻起石头来比切豆腐还快。
沸波舟已经可以下水试水,螺旋桨一转,逆水行船根本不是问题。
连举重塔都造好了三座,蒸汽驱动的铁链能吊起万斤重物,盖城墙、架桥梁都用得上。
这般效率,连赵诚自己都有些意外。
武安的铁矿就在城郊,煤炭从滏口陉运来不过半日,工匠们又是熟手,加上墨官们早已吃透了蒸汽原理,竟是比预想中快了近十日。
他仰头看了看天,日头已爬得有些高了,阳光晒在铁甲上,带着几分灼人。
最近半月都没下过雨,洺水的水位落了不少,岸边的淤泥都露了出来。
清晨出城探查试点的时候,还见着农人挑着水桶往田里赶、
那扁担压得弯弯的,走几步就要歇一歇,汗珠子顺着脊梁往下淌,把粗布短打浸得透湿。
“正好,”
赵诚拍了拍蒙恬的胳膊,玄甲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农人们这几日正愁浇水难,挑一趟水够累半天的,正好让他们瞧瞧这润田机的好处。”
他转身对工坊门口的墨家弟子喊道:“把润田机调到洺水岸边,让链斗对着河水,准备试车!”
墨家弟子们齐声应诺,扳动润田机旁的操纵杆。
只听“咔嚓”一声,钢铁巨兽的铁轮缓缓转动起来,朝着洺水的方向挪动。
烟囱里的白汽喷得更高,轰鸣声在晨光里传出老远,倒像是在宣告着什么。
蒙恬跟在赵诚身后,看着那润田机的背影,笑道:“等会儿让农人们亲眼瞧瞧。
这‘妖兽’不仅不吃人,还能帮他们浇地,保管他们把今儿的害怕忘得一干二净。”
赵诚笑了笑,没说话,只是脚步加快了些。
他知道,要平复这些治下百姓的恐惧,光靠说没用,得让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好处才行。
而这润田机,就是最好的试点。
有墨家子弟在,搬运这庞然的润田机自然不在话下。
这些钢铁巨兽的底座下,早被墨家弟子安上了六只实心铁轮,轮缘包着厚厚的铜皮,转动时与地面摩擦,发出“咕噜噜”的沉响。
机身上装着个黄铜方向盘,杆身缠着防滑的麻绳,只需一人握着转盘轻轻转动,巨兽便能灵活转向。
更妙的是,只需往底座的炉膛里添上一把煤炭,借着蒸汽的推力,它便能自己往前挪。
虽速度慢如牛车,却省了数十人抬举的力气,单论运输的便利,已是寻常器械难及。
赵诚与蒙恬并辔在前开路,玄甲红披的身影在晨光里格外醒目。
赵诚手中的缰绳松松垮垮,黑马似通人性,迈着沉稳的步子,蹄铁踏在青石板上,与润田机的轰鸣形成奇妙的呼应。
蒙恬则时不时回头,叮嘱身后的墨家弟子看好器械,嗓门洪亮得能穿透蒸汽的嘶鸣。
队伍后方,数百名墨家弟子分成两列,有的握着操纵杆调节速度,有的扛着备用的煤炭筐,额头上渗着细汗,却个个精神抖擞。
这润田机是他们半个月的心血,此刻能亲自护送它出城,想着一会就能够亲眼看到此物发威,脸上都带着几分自豪和期待。
而队伍两侧,数千血衣军列成整齐的护卫阵,黑甲反射着冷光,长戟斜指地面,步伐一致如刀切,连呼吸都透着纪律严明的肃杀。
一路穿城而过,街巷里静得能听见风吹过窗棂的“呜呜”声。
寻常这个时辰该摆摊的、挑水的、赶路的,此刻全没了踪影。
家家户户的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只偶尔能从窗缝里瞥见一双双紧张的眼睛,或是门后传来压抑的呼吸声。
有个梳着总角的孩童忍不住扒着门缝往外看,被母亲一把拽回怀里,捂住了眼睛,低低的呵斥声隐约传来:“不许看!那是吃人的妖兽!”
润田机的轰鸣从街头传到巷尾,震得各家的门板微微发颤。
百姓们攥着衣角,贴着墙壁站着,连大气都不敢喘,浑身的汗毛都因这声势竖了起来。
可等了半晌,那钢铁巨兽只是不紧不慢地往前挪,既没撞翻房屋,也没冲进院子,甚至连路边的鸡窝都没碰一下。
“奇怪……”
南街的张木匠扒着自家的板门,指缝越睁越大,“它好像……只是路过?”
他身旁的老伴儿还攥着灶台上的菜刀,闻言手一抖,刀“当啷”掉在地上,喘着粗气软声道,“没、没杀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最新章节,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最新章节,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