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历九年二月初八的清晨,天京城阳光明媚。总理衙门内新建成的小会堂内,十二盏煤气灯将室内照得通明,一场太平天国的政府工作会议正在召开!

  坐在这个小会堂里面开会的,除了人在天京的“诸神”外,就是天国各部的尚书,还有出镇地方的总督和各省主管民生经济的总管。

  随着山西和蒙古的归顺和云贵总督朱八在天历七年、八年间所指挥的云贵平定战取得胜利,如今的太平天国已经控制了除陕西、甘肃、高原、西域之外的整个中国。

  而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治理那么大的地盘,那么多的人口,从天历九年开始,罗耀国就在每年的春天召开一次政府工作会议,好让地方上汇报一下去年的成绩,然后再商量一下新一年的工作重点。当然了,也得协调一下各省之间,还有中央、地方之间的事情。

  头一个汇报的是直隶总督左宗棠,他将北直隶省的黄绸奏报缓缓展开,操着一口湖南官话道:“北直隶省今年新垦荒地一百二十万亩,棉花产量较去年增长三成,天津织布局新设了八个纺纱车间,四个织布车间,棉布产量增加.”

  “老左啊,你这点成绩也好意思第一个说?”刚刚上任的燕王秦日纲大笑着拍打东北三省的账册,“去年关外新垦黑土地三百万亩!高粱、大豆堆得粮仓门都关不上!”

  石达开的老丈人黄玉昆不甘示弱地亮出两广账目:“广东去年新增十五座糖厂,广西的桐油产量”

  “哈哈哈该我们云贵了!”云贵总督朱八笑着站起身,朝罗耀国一个抱拳,“总理,末将幸不辱命,云贵两省,斩首三万,收降七万!大理城里的土司老爷们现在早晚都要念《真约》!”

  满堂哄笑声中,国人大会的议长洪宣娇的用个小木锤子敲打着檀木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要我说,最喜人的还是户部统计的在籍人口数目——都已经突破四万万哩!”

  罗耀国听到“四万万”这个数字,就抬头看着墙上巨幅的《太平天国全舆图》,指节轻轻叩着桌面。这些数字他早已烂熟于心——四川新增丁口六十余万,湖广一百余万,连战火刚熄的云贵都多了二三十万。全国各地加一块,去年一年就增加了几百万!照这势头,不出五年,太平天国治下就得冒出个相当于法兰西国人口总和的增量。

  而且,根据罗耀国的估计,太平天国的人口增速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保持高速!

  这就是“均田红利”!

  因为“均田”让原本会饿死的人有饭吃,也让原本娶不上老婆的男人有条件结婚,当然也让原本会被溺杀的婴儿活了下来.

  “粮食。”罗耀国突然开口,满屋笑声戛然而止,“去年各省平均亩产多少?”

  程福培的南直隶账簿翻得哗哗响:“上等水田三石半,旱地一石二”

  “乾隆年间就是这个数吧?”罗耀国语气有些凝重,“三万万人够吃的粮,四万万人还够吃吗?四万万人够吃.那五万万人,六万万人,七万万人呢?诸位,历朝历代都把人口增长当大好事,是因为他们开国的时候都历经了一个人口减少一半甚至更多的乱世,开国的时候全国顶天了几千万张嘴,涨几倍也还行。而咱们太平天国开国就有四万万,涨四倍是二十万万,涨三倍那就是十六万万!可咱们全国能垦出多少田?够不够人均一亩?”

  会堂之内的气氛一下就凝重起来了。

  天国的创业者大多是农民出身,太知道一亩地能打几斤粮了,也知道天下大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多地少!

  冯云山皱着眉头说:“进口如何?去年的安南米”

  “安南总共才多少余粮?”浙江总管王揆一苦笑,“这两年广南、安南,可年年都饿死人啊!”

  韦昌辉笑道:“要不再打打南洋的主意?爪哇天国的稻子.”

  “韦俊才站稳脚跟,”湖北总管萧朝富摇头,“也不能搜刮太过,况且爪哇岛屁大的地方,能出多少粮食?倒是爪哇南边的那个荒岛蛮大的”

  你也看上澳大利亚了?罗耀国看了眼萧朝贵的兄弟,心道:“大洋洲是很好的,不仅土地辽阔,还有丰富的铁矿、煤矿,而且人口又少就是天父皇上帝为中国人准备的新大陆,可是却被可恨的白皮抢走了!不过眼下大英帝国还不是太平天国能对付的”

  “印度如何?”罗耀国不提澳大利亚,只好把话题转向了印度,“孟加拉盛产稻米,印度西北又盛产小麦!”

  “可印度刚刚打完仗.”湖南总管曾玉珍刚开口,就被安徽总管朱九涛的冷笑打断:“还不是翼王帮着打的?咱们在印度占块地皮种水稻也不为过啊!”

  “咳咳.”罗耀国赶紧打断这个天地会大佬出身的天国重臣,“我太平天国和英国是盟友!”

  玛利亚笑着插话道:“咱们可以从印度买米咱们可以一边加快拓殖南洋,一边从印度买米补充国内的缺口,同时再看看能不能多输出一些人口去新大陆。也别只盯着北美,南美也是不错的。”

  罗耀国点了点头,现在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如此了!

  当天色变黑的时候,议事厅只剩罗耀国的核心班底。高级顾问纳撒尼尔·罗斯柴尔德一边抽着雪茄烟,一边提出建议:“雅各布·沙逊愿意当咱们的买办,条件是上海交易所勾掉他八十万两呆账。”

  “让他做梦!”汇丰银行总办吴超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他这是要交易所替他吃赔账吗?”

  总理府总师爷赵文烈打开一份石达开送来的秘密报告:“印度现在是饿殍遍野,年年都饿死好几十万人.”

  纳撒尼尔摇了摇头:“可是印度依旧在大量出口粮食——这说明印度国内的粮食价格比较低,出口有利可图。另外,在印度种棉花的收益更好!所以印度的地主更倾向于种棉花和出口粮食.每年饿死几十万人只是说明印度的穷人没有吃饭的钱而已。自由经济就是这样残酷.”

  “其实.还有别的办法!”角落里,太平大学堂灵能系(化学系)的研究生翁同龢突然清了清嗓子。

  这位历史上的“状元公”在考上太平大学堂后选了理科灵能系——他选不了文科啊!他的文科那是状元公的水准,还学什么?没得学了,所以就只好去学化学了,而且一直学到了研究生。

  不过罗耀国也知道他官迷,没有耽误他做官,早早就任命他当了总理府秘书官——还给了他一个正四品的级别。

  “班尼·劳斯导师最近正在从炼钢厂的废渣中提取过磷酸钙,从焦化厂的废料中提取硫酸铵,另外还用印度硝石制取硝石铵.”

  “硝石战争.”罗耀国突然打断了翁同龢的话。

  “总理,您说什么战争?”海军部长王琰一听到战争就来劲儿了。

  罗耀国忽然笑了:“王琰,海军部可以开始仿造光荣级铁甲舰了三年后,我需要光荣级能在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取得制海权!”

  “南,南美洲?”玛利亚一愣,“殿下,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有什么?”

  “有硝石、鸟粪.还有橡胶!”

  雾都伦敦的晨雾还未散尽,摩尔一行人的马车已停在东印度码头。文咸爵士的小牛皮鞋踩在湿漉漉的栈桥上,留下一串清晰的脚印。

  “卡尔,你绝对想不到,”文咸指着远处那艘黑烟滚滚的木壳邮轮,“东方女王号的蒸汽机是格拉斯哥最新的产品,横渡印度洋只要二十三.”

  “我只关心朝鲜的煤矿需要采矿设备。”摩尔紧了紧呢子大衣领口,目光扫过甲板上堆积如山的机械零件,“另外,那些贝塞麦转炉.”

  “放心吧,都装在底舱了!”文咸拍拍他的肩,突然压低声音,“对了,太平天国的'真约之剑'石达开正在加尔各答,他的两万军队正分批前往爪哇。”他眨眨眼,“以东方女王号的速度,说不定能见到这位传奇将军。”

  弗里德里希正指挥苦力搬运他和摩尔的宝贝打字机,闻言就笑道:“那我们得抓紧——听说这位石将军是全世界第一流的将军,我很期待和他会面。”

  白斯文则在朝他的两个儿子挥手道别,还用汉语嚷嚷:“一定要好好念书要不然亲王殿下可不会推荐你们去上牛津、剑桥!”

  汽笛长鸣中,摩尔最后望了眼雾中的伦敦塔。邮轮缓缓离岸时,文咸在码头上喊了句什么,又用手指了指泰晤士河上。弗里德里希倚着栏杆,转向文咸手指的方向:“看!”

  一艘悬挂太平天国旗帜的三桅帆船正驶入泰晤士河口,甲板上堆满标着“景德镇”字样的木箱。白斯文举起望远镜看了看,低声嘀咕道:“是景德镇的青花骨瓷吧?嘿嘿,景德镇要和皇家道尔顿抢饭吃了.”

  摩尔点了点头:“一旦中国实现了工业化,会有许多中国商品来和欧洲的资本家抢市场的。到了那时.新的时代就来临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清要完,大清要完最新章节,大清要完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