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认识之后,扶摇将赤阳子等人暂时安置在了东宫之中。

  现如今,他的东宫基本上算是空壳子。

  有了赤阳子等人,他的东宫也能够热闹一些。

  “师兄,暂时便正在我这东宫之中,有事情,吩咐总詹事就是。”

  “好!”

  赤阳子看出了扶摇的疑惑,不由得笑着解释,道:“我等是你的师兄,本就是陛下的子侄辈!”

  “虽然我等年岁大一些,但,谁让我们与你是同辈呢!”

  “除此之外,天下修士对于人间皇帝必须要保持尊重,更何况,陛下身上人间龙气沸腾如海,大秦国运浩荡如龙。”

  赤阳子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如今的陛下,已经有了上古人王之姿,关键是,我能够感受到,陛下修为不俗!”

  “至少在咸阳之中,我不是陛下的对手!”

  “尊敬强者,本身便是修士的第一要义!”

  “更何况,那是在章台宫中,别说是我等,就算是加上你与悟空,都未必是陛下的对手。”

  说到这里,赤阳子语气微顿,道:“这片天地,对于我等修士,有一种天然的压制。”

  “在大秦帝国之中,人道之力压制我等修士,特别是直面大秦皇帝的时候!”

  ........

  与赤阳子的一番交流,扶摇突然间意识到,他小看了国运与人族气运,以及人间龙气对于修士的压制了。

  也许也是因为,他是大秦太子,不管是国运,还是人族气运,包括人间龙气,对于他没有影响,反而是一种助力。

  以至于他的感受不深。

  从东宫离开,扶摇前往了章台宫中,此刻始皇帝正在章台宫等待,就连赵高等人都被挥退。

  “儿臣拜见父皇!”

  “安顿好了?”

  “嗯!”

  始皇帝眼中带着一抹笑意,看向了扶摇,道:“给寡人说一说,这一次前往南瞻部洲的情况!”

  “父皇,儿臣从无量海,与猴子一道前往了西牛贺洲,与灵台方寸山拜师,须菩提祖师,将猴子收为亲传,将儿臣收为记名弟子。”

  ........

  扶摇眼中掠过一抹肃然,朝着始皇帝一一解释:“儿臣在这个十年间,走出了武道新路,如今修为已经达到了苦海境,也弄清楚了修仙的境界。”

  “如今祖师关闭山门,儿臣将诸位师兄与师姐邀请到了咸阳!”

  “有了他们,我们完全可以重铸修仙这一体系,让帝国多一些底蕴!”

  说到这里,扶摇话锋一转:“只是儿臣走的路,与天下武夫也有区别,无法作为武夫的修行标准!”

  这一刻,始皇帝目光大亮,看向了扶摇,道:“说一说你的路,寡人也是有些好奇!”

  “诺!”

  点了点头,扶摇笑着开口,道:“从太极境,以太极混元归一为基,踏足极境归一。”

  “归一生两仪,两仪化四象,四象成八门。”

  “太极极境结束,丹田化苦海,凝聚渡世宝筏,进入彼岸,彼岸为苦海极境,这一境界,对应修仙的天仙,与太乙天仙。”

  “渡过彼岸,行三生走三世,则进入五气境,炼胸中五气,五气境极境为五气朝元,对应修仙金仙境。”

  “五气朝元后,便凝炼三花,三花极境为三花聚顶,这一境界对应修仙的太乙金仙。”

  ........

  听完扶摇的话,始皇帝不由得沉默了。

  他清楚,扶摇说的没有错,这些境界划分,确实是只适合扶摇,沉吟半响,道:“苦海境对应天仙,彼岸境对应太乙天仙!”

  “五气境对应金仙,三花境对应太乙金仙!”

  “这一段时间,你简化一下,按照这个标准,作为天下武夫的境界划分!”

  “这个天下,终究是大多数武夫,都是普通天资!”

  “能够真正踏足极境的不多!”

  “诺!”

  这个时候,扶摇喝了一口秦酒,话锋一转,道:“父皇,儿臣这里有一套术法,称之七十二地煞术!”

  “分别为通幽 ,驱神, 担山, 禁水, 借风 ,布雾 ,祈晴 ,祷雨........识地 辟谷 魇祷。”

  “儿臣打算拆分为七十二式小术法,称之为小神通,作为大秦帝国传承,在军中,司寇部,以及各大学宫中传承!”

  “至于其他的,儿臣也会一一传下!”

  “包括阵道,符篆,炼丹,炼器等........”

  七十二地煞术,这是普及的极限,三十六天罡法,乃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神通,他都难以参悟,更何况是其他人了。

  至于鲲鹏开天术与金乌化虹术,他没有想过传承下去。

  除非是有人,重走他的路,才有可能学会。

  在他看来,能够重走他的路,整个大秦帝国,当下也就只有项羽以及始皇帝还有一线可能。

  “你只是一个记名弟子,也能够传承这么多么?”

  闻言,扶摇不由得莞尔一笑,朝着始皇帝,道:“不瞒父皇,儿臣虽然是记名弟子,但,确实传承祖师最多的一个。”

  “之所以是记名弟子,那是因为儿臣的身份。”

  “作为大秦太子,人族皇族,祖师不想沾染大因果!”

  “就算是猴子,也只是传承了大品天仙诀以及七十二地煞术,外加一个筋斗云!”

  “嗯!”

  这一刻,始皇帝心中是欢喜的。

  他心里清楚,扶摇的这一次拜师,因缘际会,让大秦帝国真正意义上摸到了正统。

  等到数十年后,大秦帝国将不再是野路子。

  特别是,武道,诸子百家之道的前路彻底打通,这意味着,大秦帝国真正意义上,有了传承。

  与始皇帝进行了深彻的交流,扶摇走出章台宫,于东宫之中,颁布了大秦太子令。

  公布武道境界与仙道境界。

  同时宣布,传播七十二式小神通,他将会在咸阳树立武道碑,天下修士,皆可前往咸阳参悟。

  当太子令颁布整个天下,一时间,无数的修士为之振奋,纷纷朝着咸阳而来。

  他们都清楚,这些传承,与天下有益,而这也是他们无偿得到神通与功法的机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秦风起,我只手挽天倾,大秦风起,我只手挽天倾最新章节,大秦风起,我只手挽天倾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