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长生所用降温之法,只不过是利用了吹起降温的原理。

  利用这个原理来发明不需用电的空调房,也并非他首创。

  而是嬴长生借鉴于前世的一则新闻。

  说是非洲酷热,也是经常因中暑死人。

  有位老人,买不起空调,便把捡来的塑料瓶,切割成漏斗状,代替门窗,安置在墙壁上,以此来使室内降温。

  当然,嬴长生只告诉了赵佗吹气降温的原理。

  数天后,天空乌云密布,如嬴长生所料,台风果然要来临了。

  幸亏嬴长生没提前种下三季稻,不然就要毁在这场台风中。

  他也是盼着台风过去之后,再来种植会安全一些,因为水稻扎根很浅,但凡受点大风,极易被吹倒。

  这天半夜里,台风登陆。

  屋外呼啸的风声,令嬴长生难以入眠。

  宫女和太监都来自北方内陆,从未见过这种场面,被吓得瑟瑟发抖。

  反而是太子爷异常淡定,担负起安抚情绪的工作。

  太子和宫女太监们围着一盏灯火盘腿而坐。

  “太子,奴婢请您再讲个故事。”

  “好,孤乐意讲。”

  “从前,有个挖掘古玩的后生……”

  ……

  飓风过后。

  玳瑁县到处一片狼藉、到处是倒塌的树木。

  幸好有绳子绑住石头,穿过屋顶作为防护。

  不然的话,很多屋顶都要在这场飓风的摧残下,给掀得啥都不剩。

  嬴长生一直心心念念的三季稻,终于等来适合播种的季节。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嬴长生解决。

  这天,嬴长生带着众官员,正在水稻田里巡视。

  这些水稻都是离耳族之前播种的,长势低矮、育种不良。

  这明显是刀耕火种下的产物。

  这里的刀耕火种,即是离耳族在一片荒地上放一把火,燃烧剩下的草木灰就成了土地的肥料。

  待播种几年过后,土地渐渐失去肥力,他们会换下一片土地,继续耕种,如此反复。

  “殿下,玳瑁县尚且有黎水(今南渡江),以供百姓引渠灌溉稻田,而儋耳县(原离耳部),则无河流可用。

  因此,臣决定从南峰山开掘引渠,流向岛中西北引溪成河,令儋耳百姓可开垦更多良田。”

  嬴长生向史禄说道:“史公此计绝妙,若能落成,则是造福百姓之举。”

  “若论造福百姓,臣不及太子半分。若不是有了水车这等灌溉神物,少不了要动员更多百姓劳力。”

  “史公谬赞。不过这开渠之前,孤有一事提醒。”

  “太子请讲。”

  “这开渠动土之前,须得提前筑堤。不过眼下只能先用夯土或砖石,若是有水泥,可保河堤千年不损。”

  “殿下,何为水泥?”

  “此物凝结之后,坚不可摧,远胜糯米石灰浆,无论作用于城墙、房屋、水利,都是绝佳利器。”

  史禄连忙问道:“殿下可有此物?”

  嬴长生说道:“此物需要大量铁矿,眼下孤并无此物,仅仅处在用少量铁矿研发之中,无奈我大秦铁矿目前发掘甚少,铁器尚且不足军用,仍以青铜为主,故而,孤也无法大批量研制!”

  “如此说来,我大秦盛世降临之日,尚缺国运,倒叫人可惜!”

  “史公无须忧虑,孤既已立志要开创盛世,岂会因区区水泥而阻碍脚步?”

  史禄闻言,瞬间被嬴长生的豪气折服,连忙行礼表态。

  “太子有此雄心,臣必然全力响应。”

  嬴长生自南下以来,所表现出来的作为,无形之中,已然成为南海众臣将来誓死追随的对象。

  这其中绝妙的默契在于,嬴长生不但知人善任,礼贤下士。

  他也并没有刻意的去拉拢,而是通过一件件事,一点一滴的,帮众臣解决难题,从而获取威信力,最后收获他们的跟随。

  试问,哪个有作为的官员,不愿将来追随这样的明君?

  嬴长生托起史禄,感叹道:“愿将来,我等一同见证盛世到来!”

  视察完稻田,根据和史禄所拟的方略,开展对稻田精耕细作的运动。

  首先,在玳瑁郡的黎水两岸,以及海峡对岸的雷州半岛区域,开垦数万顷水稻田。

  其次,再由史禄主持,调动军民一同前往南峰山,将山顶湖的水,引向儋耳县。

  最后,儋耳县就可以再开垦大量稻田。

  此外,嬴长生给当地带来了曲辕犁这件耕田神器,在他的指导下,南海的百姓还学会了一项施肥技术。

  那就是因为琼州郡贝壳众多,几乎数之不尽、取之不竭。

  用法则是将贝壳碾碎之后,参入到耕土里。

  得太子授法,百姓感恩戴德的同时,也期盼来年,水稻能长得越高越壮,稻穗上的颗粒更加饱满。

  半个月后,黎水岸边,正在举行了一场籍田仪式。

  太子嬴长生,率领着琼州郡的文武百官,人手牵着一头牛,身后随从推独轮车运着一件曲辕犁。

  他们在百姓的夹道欢呼下,走向水稻田。

  由于太子身体矮小,气力不足,操纵不了曲辕犁,便由英布在旁的辅助下完成。

  事后,嬴长生站在高处,看着整齐排列的四方形水稻田,分布在黎水两岸。

  还有农夫们卷着裤脚,弯着腰插秧。

  还有农夫不断从育苗田拔出稻苗,再运往秧田。

  此时此景,俨然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更是琼州从蛮荒之地到大秦粮仓的时代过渡。

  对此,不但任嚣、赵佗、史禄、蒙颖等人相当感叹和期盼。

  连晨曦一介女流,见到这种景象,经不住也发出“长生之才,天下彩”的名言。

  琼州之所以如此受嬴长生重视,一来是因其得天独厚的环境,使每年的一月、四月、十月(这里农历),都能收获一季稻谷。

  二来,则是琼州四面环海,生产的大量稻米,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海船,直接运往华北平原。

  自古以来。

  中原乱,则天下乱。

  中原安,则天下安。

  秦朝以后,历史每一次乱世动荡,总是发生在中原这片土地上。

  无论是陈胜起义,还是赤眉军起义,或是黄巾起义。

  皆出自于因中原百姓遭逢天灾,朝廷赈灾不济,或是贵族压迫,从而导致中原的农民揭竿而起。

  为了不让这种事在大秦发生。

  如今解决完岭南,嬴长生下一步治州的目标,便是中原。

  他有自信,以大秦皇太子的身份,亲自坐镇中原,再有琼州的大粮仓作为后盾。

  无论是在中原发展经济,还是治理州郡,再怎么样,都能降低百姓暴动的可能。

  其次,嬴长生坐镇中原之后,更易于将项羽、张良等反秦派,给一网打尽。

  秋耕秋收过后,琼州郡的各项发展建设,基本已经步入正轨,嬴长生也就该启程回南海郡了。

  一回到南海郡,刚下船没多久,就收到来自黑龙卫午马加急送来的一封信。

  信件打开一看,嬴长生心头一颤,苦笑一声:“历史,终究还是按原来的轨迹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秦嫡长孙,打造万世强秦!,大秦嫡长孙,打造万世强秦!最新章节,大秦嫡长孙,打造万世强秦!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