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瑾觉得大哥说的太精彩了,太对了,忍不住喝彩。

  但下一秒,林瑾就感觉一股犀利的眼神几乎贯穿自己的身体。

  他赶紧低下头,摆弄着自己的刀柄。

  扶苏面色阴沉,他想反驳,但是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儒家确实在教学一途上,设置了门槛,这点确实不如墨家,且儒家门徒们,将自己手中珍藏的典籍看得比命还重,想要借阅难之又难。

  就算是他想要看一些大儒珍藏的典籍,都要好几次登门,需要拿出其他典籍相互借阅,才有可能借到,更别说其他人了。

  甚至,普通百姓连识字的机会都没有。

  知识确实被这些人给牢牢地掌握在了手中,是无法辩驳的事情。

  良久,扶苏深深叹息一声,看向赵惊鸿,询问:“大哥,难道儒家真的一无是处,孔圣在你眼中,就是这般人吗?”

  “我没说!我可没这么说!”赵惊鸿立即道:“你别这么说,我可担不起,人家可是孔圣!”

  “可是,在大哥口中,儒家……”

  “别!别误会我的意思!”赵惊鸿道:“我只是说,在治国一途上,儒家确实不怎么合适。但是,在教化百姓方面,儒家是有功德的。”

  “仁义礼智信,在任何时代来说,都是非常惊艳的,若不断宣扬推广下去,百姓的基础素质必然会提高。”

  “而且,人家孔圣三岁丧父,一步步走到圣人这一步,不是没有可取性的。”

  “孔子的毅力非常令人敬佩,被六国接连拒绝,却依然坚持,并且将思想传播到了各国之中,能够做到这一步,便非常人也!”

  “虽然思想上有些错误,但是不得不说,儒家思想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思想。”

  “至少,在君子六艺,在礼义仁智信上,是有突出贡献的。并且,天地君亲师的概念,也是非常有利于王朝统治的。”

  “但是,天地君亲师也给王朝的统治留下了巨大的祸患。”

  “天地君亲师,在君之上,还有天地。而儒家宣扬,王权天授,他们说你符合,你就符合,说你不符合,你就不符合。还记得百里无名给你提的策略吗?那便是儒家的手段。”

  扶苏身子一怔,不由得想到了当初第一次见百里无名的时候,百里无名说可以让他成为储君,方法就是利用天地鬼神之说。

  若如此,究竟是君王掌控儒家,还是儒家掌控君王?

  如果这么说,皇权究竟合不合规,合不合礼,岂不是由儒家说的算了?

  想到这里,扶苏都不由得一阵后怕。

  如此,未免也太恐怖了。

  扶苏看着赵惊鸿,询问道:“大哥,那咱们应当如何做?取缔儒家?消灭儒家?跟我父皇一样,要焚烧儒家书籍吗?”

  赵惊鸿摇头,“我可没这么说,而且我说了,儒家很优秀,如若可以真正遵从儒家理念,那么儒家之人,必然是个个心怀大义之人,只要不要被有心人利用了儒家思想,让儒家思想成为了他争权夺利的工具即可。”

  儒家有利有弊,在儒家还没成为那虚伪的腐儒之前,都是有救的。

  纵观历史,在秦汉时期,儒家的表现可谓是非常惊艳的。

  在三国时期,更是璀璨夺目。

  只可惜,司马家一刀斩断了仁义,后世再无真正的儒家。

  扶苏彻底不明白赵惊鸿究竟想要做什么了,一边将儒家否定的一无是处,一边又认可儒家的优秀之处。

  “扶苏愚笨,还请大哥明示。”扶苏无奈道。

  赵惊鸿笑了笑,没有回答扶苏,而是看向一脸明悟的张良,“子房,你觉得呢?”

  张良缓缓抬头,看向赵惊鸿的目光充满崇拜,“大哥,我并不知你心中所想,但我大胆猜测,大哥必然所图甚大。你的目光并非在这世间之中,亦不会被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诸子百家迷惑双眼,你熟知各家经典,但却不被经典所困。看得出他们的优秀之处,也看得出他们的不足之处。”

  “吾妄自猜测,大哥是想要融各家之所长,形成一套新的学说,不知对否?”

  赵惊鸿微微点头,又看向扶苏,“扶苏,你觉得呢?”

  扶苏感叹,“大哥,若如此,普天之下,应只有你能完成这项任务了。其他人,皆会被困于前人思想之中,禁锢其中难以挣脱,吾之亦然,难以超脱其外。”

  赵惊鸿笑了笑,“不是还有翰林院吗?”

  扶苏猛地抬头,惊讶地看向赵惊鸿,“大哥,你在提出翰林院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准备好了这一步吗?”

  赵惊鸿点头,“这是必然要走的路,想要长久繁荣昌盛,必须改变其思想,且让思想有持续的改变性,而不是将其桎梏其中,无法变革。商朝灭于此,周朝也灭于此,我们观看历史,要从中学习教训,而不是仅仅是看到了前人的覆灭,没有警惕后面要发生的变化。”

  “大哥所说极是!”扶苏点头。

  张良也在一旁心中感慨万千。

  他们观看历史,只是看到了王朝的覆灭,总结了王朝覆灭的原因。

  比如商朝的残忍无道,周朝的礼崩乐坏。

  但根本问题是什么?

  是制度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

  周礼好用吗?

  很好用!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周礼的弊端出现了。

  所以,在出现了诸侯国,才出现了七国争雄的场景。

  最后,变成了如今的大秦。

  而赵惊鸿呢?

  他不仅看到了王朝覆灭的原因,更看到了不同时期不同制度的弊端。

  他想要做的,不是去完善某种制度,更不是恢复某种制度,而是想要根据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去完善和改善当前的制度,创造出一种永远适合当前时期的制度!

  翰林院,便是他所需要的工具!

  张良看着赵惊鸿,不由得感叹道:“若是之前,始皇一统六国,想要世世代代无穷尽也,只是一种狂妄自大的幻想的话。如今,有了大哥相助,万世昌盛,不再是一种妄想,而可真正实现!”

  扶苏看了一眼张良,虽然张良言语之中多有不敬,但说的似乎也在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最新章节,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