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常平仓存粮不足五十万石。”
户部尚书陆冠,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充满忏悔。
常平仓是朝廷储备粮食的地方,主要用来平抑粮价。
旱灾已至,一核查常平仓,发现日常储配粮少了一大半。
旱灾来得太凶猛,根本不给陆冠反应的时间。否则他有办法抹平或者补齐。
剩下这些粮食里面,到底有多少水分,是不是掺了沙子,他已经不敢问了。
“怎么可能?”陆冠的话让皇帝一股凉气直冲脑门,疾声问道:“常平仓储粮一百万石,年年以新换旧,你告诉朕没了一大半?”
“臣有罪!”陆冠颤巍巍的跪下,把帽子摘下来。
“臣愿意辞去户部尚书之职,请陛下另择贤能。”
“放屁!”
皇帝从不侮辱老臣,但今天面对请辞的陆冠,他甚至有了拔剑的冲动。
“几十万石救命的粮食,换来一句你有罪?”皇帝声音充满了冷漠的讥讽。
“臣无能,请陛下另择贤能。”陆冠跪在地上依旧是这句话。
皇帝突然笑了,笑声之中充满了鄙夷,他明白了。
在此危急存亡之时,陆冠是要借常平仓之事,以退为进。
这个老狐狸笃定,离开他这个掌管户部二十年之人,无人可在此时挑起这个大梁。
“好,你去吧!”
出乎意料的,皇帝说道。
“臣谢过陛下。”陆冠轻轻磕了个头,起身迈着蹒跚的步履往外走。
他假意蹒跚,等着陛下喊他回去。李扶风案世家实力大损。
此时只要皇帝喊他回去,他就立即提出一系列人事任命。重新扶持世家。
“元祥,拟旨。昭告天下,陆家为了一己之私贪污赈灾口粮,陆尚书主动认罪请辞?”
“朕念其功劳,不追罪责,准其请辞回乡。”
听到皇帝如此说,陆冠浑身一抖,万万没想到皇帝如此刚强,竟然选择硬刚。
就不怕自己真的撂挑子,天下不可收拾么?
但是天下不可收拾之前,陆家一定灰飞烟灭。
这道圣旨真要一出,陆家必将被天下万民所指,百世唾弃永难翻身。
别说回乡,走出京城就会被灾民给撕碎生吃了。
“陛下……”
陆冠蹒跚姿态不见,利落地一转身,跪在地上。
“值此旱灾爆发之时,臣愿意肝脑涂地找回粮食,之后再请辞回乡。”
皇帝沉默了一下,这种沉默像是一把刀,让跪在地上的陆冠十分难熬。
空气冷冷就,终于被皇帝的声音打破。
“元祥,圣旨暂时留着吧。陆尚书看来是有办法。”
皇帝冷声说道。
皇宫之外。
陆冠的孙子陆端,不断地看向宫门方向,终于看到了祖父硬朗的身影出现,步履矫健精神抖擞。
“祖父,成功了?”陆端赶紧迎上去,伸手搀扶。
接触到祖父手的那一刻,兴奋的心情瞬间被冰冷所取代。
祖父的手很冷,而且在颤抖。
上了马车之后,陆冠一下子瘫软在座位上,脸色也迅速灰白起来。
“陛下不一样了。”陆冠感叹道。
换做是几年前,只要世家稍微一威逼,陛下就会选择退让隐忍。
只要世家不过分,而且做事有利于国家,陛下都能忍耐。
正是利用陛下的这一点点忍耐,陆冠才为世家在朝中打下底子。
可如今皇帝变了,不但不再忍让,反而在一点点蚕食世家的力量。
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
自然是顾道高原之战,不但打出了大乾的骨气,也打出了陛下的底气。
以至于面对如此内忧外患,他依然选择了寸步不让。
今天看似是陆冠和皇帝之间的相互试探和谋算,实际上是世家和皇权的再一次争锋。
这次世家败退。
“那常平仓之事?”陆端忐忑的问道。
“该死的就去死,该吐的要吐出来,胆子太大了,竟然连底线都不要了?”陆冠愤怒的说道。
“可是……”陆端有些犹豫:“祖父,那些人都是依附于我陆家的人,我们下手如此狠辣,他们会离心离德的!”
陆冠一个眼神,就让陆端噤若寒蝉,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你这想法有大问题。”陆冠冷声训斥:“记住,是我们陆家控制他们,而不是被他们控制。”
陆冠捏了捏眉心,耐心地继续教训孙子,给他讲解陆家的生存之道。
“不要试图讨好任何人,要让所有人明白,不是依附我们能吃香的喝辣的,而是不依附我们会死。
只有让他们怕了,偶尔扔一根骨头,他们才会感恩戴德。”
说到这里,陆冠突然停下捏眉心的动作,睁开眼看着陆端。
“你拿了多少?”
陆端心虚的一哆嗦。
“祖父,咱们在盐上赔了太多,家中有些入不敷出,所以……”
“但是我知道,蜀中有二十万石的粮食来到京城,我想办法拿下!”
陆端赶紧说道。
“那最好不过,你要记住,这场大灾,犹如一场烈火。”
陆冠眼眸虚凝,喃喃的说道。
“烧的不只是大乾,还有还有天下。一定要小心,不要大火没灭,我们陆家先被烧干了。”
“千万不可行差踏错。”
…………
京城的西门,来自蜀中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城中。
“这是那个铺子的,怎么这么多粮食?”有人看着运粮的车队问道。
“听说是常山侯开了一个粮铺。这么多粮食砸进来,京城的粮价要降低了。”
有人说道。
“想什么那,常山侯善于经营之道,听说河东那边发了旱灾,这恐怕是要趁机运过去捞一笔。”
也有人说道。
“侯爷会做这种事?坑灾民的钱财?不至于如此缺德吧!”有人说道。
“说什么浑话,赚钱各凭本事有什么缺德不缺德的。咱们只能佩服侯爷神通广大。”
一个粮商说道。
顾道的粮食刚到,京城的四大粮商就联袂上门,找到了暂时充当展柜的裴聪。
“裴掌柜的,不知道咱们常山粮铺的粮食,定价几何?”
京城粮商行会的会首,梁大山首先开口问道。
他不但是会首,也是四大粮商之一。
“梁会首上门,定然是有所指教,不妨明说,我们既然做这个买卖就会守这个规矩。”
裴聪很直白的说道。
“好,很好,难怪侯爷让您来掌管粮铺,那我就直说了。”
梁大山高兴的说道。
“河东旱灾已经到了卖儿鬻女的地步,这是天灾,但是也是我们的财神。”
“只要我们联手起来,京城这粮价只会节节高升。裴管家你说是么?”
户部尚书陆冠,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充满忏悔。
常平仓是朝廷储备粮食的地方,主要用来平抑粮价。
旱灾已至,一核查常平仓,发现日常储配粮少了一大半。
旱灾来得太凶猛,根本不给陆冠反应的时间。否则他有办法抹平或者补齐。
剩下这些粮食里面,到底有多少水分,是不是掺了沙子,他已经不敢问了。
“怎么可能?”陆冠的话让皇帝一股凉气直冲脑门,疾声问道:“常平仓储粮一百万石,年年以新换旧,你告诉朕没了一大半?”
“臣有罪!”陆冠颤巍巍的跪下,把帽子摘下来。
“臣愿意辞去户部尚书之职,请陛下另择贤能。”
“放屁!”
皇帝从不侮辱老臣,但今天面对请辞的陆冠,他甚至有了拔剑的冲动。
“几十万石救命的粮食,换来一句你有罪?”皇帝声音充满了冷漠的讥讽。
“臣无能,请陛下另择贤能。”陆冠跪在地上依旧是这句话。
皇帝突然笑了,笑声之中充满了鄙夷,他明白了。
在此危急存亡之时,陆冠是要借常平仓之事,以退为进。
这个老狐狸笃定,离开他这个掌管户部二十年之人,无人可在此时挑起这个大梁。
“好,你去吧!”
出乎意料的,皇帝说道。
“臣谢过陛下。”陆冠轻轻磕了个头,起身迈着蹒跚的步履往外走。
他假意蹒跚,等着陛下喊他回去。李扶风案世家实力大损。
此时只要皇帝喊他回去,他就立即提出一系列人事任命。重新扶持世家。
“元祥,拟旨。昭告天下,陆家为了一己之私贪污赈灾口粮,陆尚书主动认罪请辞?”
“朕念其功劳,不追罪责,准其请辞回乡。”
听到皇帝如此说,陆冠浑身一抖,万万没想到皇帝如此刚强,竟然选择硬刚。
就不怕自己真的撂挑子,天下不可收拾么?
但是天下不可收拾之前,陆家一定灰飞烟灭。
这道圣旨真要一出,陆家必将被天下万民所指,百世唾弃永难翻身。
别说回乡,走出京城就会被灾民给撕碎生吃了。
“陛下……”
陆冠蹒跚姿态不见,利落地一转身,跪在地上。
“值此旱灾爆发之时,臣愿意肝脑涂地找回粮食,之后再请辞回乡。”
皇帝沉默了一下,这种沉默像是一把刀,让跪在地上的陆冠十分难熬。
空气冷冷就,终于被皇帝的声音打破。
“元祥,圣旨暂时留着吧。陆尚书看来是有办法。”
皇帝冷声说道。
皇宫之外。
陆冠的孙子陆端,不断地看向宫门方向,终于看到了祖父硬朗的身影出现,步履矫健精神抖擞。
“祖父,成功了?”陆端赶紧迎上去,伸手搀扶。
接触到祖父手的那一刻,兴奋的心情瞬间被冰冷所取代。
祖父的手很冷,而且在颤抖。
上了马车之后,陆冠一下子瘫软在座位上,脸色也迅速灰白起来。
“陛下不一样了。”陆冠感叹道。
换做是几年前,只要世家稍微一威逼,陛下就会选择退让隐忍。
只要世家不过分,而且做事有利于国家,陛下都能忍耐。
正是利用陛下的这一点点忍耐,陆冠才为世家在朝中打下底子。
可如今皇帝变了,不但不再忍让,反而在一点点蚕食世家的力量。
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
自然是顾道高原之战,不但打出了大乾的骨气,也打出了陛下的底气。
以至于面对如此内忧外患,他依然选择了寸步不让。
今天看似是陆冠和皇帝之间的相互试探和谋算,实际上是世家和皇权的再一次争锋。
这次世家败退。
“那常平仓之事?”陆端忐忑的问道。
“该死的就去死,该吐的要吐出来,胆子太大了,竟然连底线都不要了?”陆冠愤怒的说道。
“可是……”陆端有些犹豫:“祖父,那些人都是依附于我陆家的人,我们下手如此狠辣,他们会离心离德的!”
陆冠一个眼神,就让陆端噤若寒蝉,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你这想法有大问题。”陆冠冷声训斥:“记住,是我们陆家控制他们,而不是被他们控制。”
陆冠捏了捏眉心,耐心地继续教训孙子,给他讲解陆家的生存之道。
“不要试图讨好任何人,要让所有人明白,不是依附我们能吃香的喝辣的,而是不依附我们会死。
只有让他们怕了,偶尔扔一根骨头,他们才会感恩戴德。”
说到这里,陆冠突然停下捏眉心的动作,睁开眼看着陆端。
“你拿了多少?”
陆端心虚的一哆嗦。
“祖父,咱们在盐上赔了太多,家中有些入不敷出,所以……”
“但是我知道,蜀中有二十万石的粮食来到京城,我想办法拿下!”
陆端赶紧说道。
“那最好不过,你要记住,这场大灾,犹如一场烈火。”
陆冠眼眸虚凝,喃喃的说道。
“烧的不只是大乾,还有还有天下。一定要小心,不要大火没灭,我们陆家先被烧干了。”
“千万不可行差踏错。”
…………
京城的西门,来自蜀中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城中。
“这是那个铺子的,怎么这么多粮食?”有人看着运粮的车队问道。
“听说是常山侯开了一个粮铺。这么多粮食砸进来,京城的粮价要降低了。”
有人说道。
“想什么那,常山侯善于经营之道,听说河东那边发了旱灾,这恐怕是要趁机运过去捞一笔。”
也有人说道。
“侯爷会做这种事?坑灾民的钱财?不至于如此缺德吧!”有人说道。
“说什么浑话,赚钱各凭本事有什么缺德不缺德的。咱们只能佩服侯爷神通广大。”
一个粮商说道。
顾道的粮食刚到,京城的四大粮商就联袂上门,找到了暂时充当展柜的裴聪。
“裴掌柜的,不知道咱们常山粮铺的粮食,定价几何?”
京城粮商行会的会首,梁大山首先开口问道。
他不但是会首,也是四大粮商之一。
“梁会首上门,定然是有所指教,不妨明说,我们既然做这个买卖就会守这个规矩。”
裴聪很直白的说道。
“好,很好,难怪侯爷让您来掌管粮铺,那我就直说了。”
梁大山高兴的说道。
“河东旱灾已经到了卖儿鬻女的地步,这是天灾,但是也是我们的财神。”
“只要我们联手起来,京城这粮价只会节节高升。裴管家你说是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乾最狂驸马爷,大乾最狂驸马爷最新章节,大乾最狂驸马爷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乾最狂驸马爷,大乾最狂驸马爷最新章节,大乾最狂驸马爷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