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第015章 公非辅,乃摄也(一)

小说: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更新时间:2025-02-24 08:13:18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高务实带着赵志皋、周咏两位大学士匆匆踏入乾清宫。殿内,厚重的帷幕低垂,光线黯淡而压抑,只有几盏宫灯散发着微弱的光,在昏暗的光影中,众人的身影显得影影绰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药味,混合着沉重的悲伤气息,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皇帝虚弱地半靠在床榻上,形容枯槁,面色如纸般苍白,双眼深陷,仅存的一丝目光中满是疲惫与释然。

  皇后坐在床边,神色哀伤,怀中抱着尚不懂世事的太子,太子似乎感受到了周围的异样氛围,小脸皱成一团,时不时发出几声咿呀的轻啼。转头看了父皇,似乎很想爬过去与他亲昵,却被忧心忡忡的母后拉了回来。

  皇帝的目光一直投向殿门,待瞧见高务实,嘴唇微微颤动,艰难地抬起手,那只曾经挥斥方遒的手如今已然瘦骨嶙峋,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高务实见状,立刻快步奔到御榻边,“扑通”一声双膝跪地,眼中已然蓄满了泪水,声音带着哭腔:“陛下,一夕未见,何止如此啊!”

  皇帝微微摇头,示意高务实靠近。他缓缓转过头,看向皇后怀里的太子,目光瞬间柔和下来,那眼神中饱含着无尽的慈爱与不舍,仿佛要用这最后的目光将太子的模样刻在心底。

  他努力地伸出手,想要触摸太子的脸庞,可手臂却止不住地颤抖,费了好大的劲,还是靠着皇后伸手将太子送上前来,才轻轻落在太子的小手上。

  “务实,朕不豫,已感祖宗有召。”皇帝的声音微弱而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太子年幼,朕这一去,唯你可辅……所幸你素来强健,当可看顾太子。”

  高务实泪水盈眶,正要答话,却见皇帝艰难转头,对皇后道:“梓潼,朕大行之后,你当教太子以亚父事元辅……正冠之前,不得亲政,国事一决于日新。”

  王皇后泪如雨下,点头领旨:“皇上放心,臣妾知晓轻重。”

  高务实听着皇帝的嘱托,心中悲痛如潮涌,泪水再也忍不住,簌簌地滚落下来。他重重地叩首,额头触地,声音哽咽:“陛下!您与臣相知三十余载,曾言君臣携手开大明万世之天,如今何以弃臣先去……”

  皇帝挤出一个艰难的安抚之笑,温言道:“生死有命,天子亦不可易之。务实,答应朕吧……”说罢,他的手动了动,似乎想像以往一般去拍拍高务实的肩膀。

  高务实更觉悲痛,伸手握住皇帝的手,发觉这只手不仅无力,而且冰冷。“臣定竭尽全力辅佐太子,悉心教导,以期得承陛下之伟志。”说着,他已是泣不成声,肩膀剧烈地颤抖着。

  皇帝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神色,可这丝欣慰很快被痛苦和哀伤取代。他顿了顿,似乎在积蓄最后的力量,又似乎在犹豫着如何开口。

  许久,他看向高务实,目光中带着一丝哀求,缓缓道:“务实,贵妃虽犯下大错,但她也是被奸人蒙蔽。朕与她同心多年,情深似海,如今斯人已去,朕实在不忍心让她独自在黄泉受苦。朕想让她陪葬定陵,主室之中朕留有三穴,右穴就留给她吧,此事……还望你能成全。”

  即便是皇帝,身后事也未必是自己说了算。朱翊钧对此很清楚,因此甚至用上了“望你成全”,可见对此事极其看重。

  高务实心中一紧。作为万历版《大明会典》的主笔,他当然知道此事有多棘手,不由一时陷入两难。按照祖制,帝陵主墓室只有帝后二人的位置,虽然不知道皇帝是如何在定陵留出三穴,但那已经是小事了。

  如今的麻烦是,除了祖制不允之外,郑贵妃可是刚刚闹出那么大的乱子。如今若还让郑贵妃入葬定陵主墓室,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会引起何等的轩然大波。朝堂之上的大臣们肯定难以接受,还可能引发诸多争议。

  可此刻皇帝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自己与他名虽君臣,其实情同手足,又怎能直接拒绝,这不是让皇帝带着遗憾离世吗?

  高务实抬起头,看着皇帝,眼中满是痛苦与纠结,他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您与贵妃的深情,臣深知之。只是此事不仅关乎祖制,还关乎天家尊严与朝廷纲纪,臣此刻也不敢擅自做主……但陛下既有此念,臣仍会为之周旋。只是朝堂之上必然阻力重重,还望陛下能理解,臣不敢保证一定办成。”

  皇帝长叹一声,眼中满是无奈与悲伤,他又何尝不知此事的难度,可一想到自己答应郑贵妃的话,他还是想争取一下:“务实,朕知道这难为你了。只是朕实在放心不下她,不想与她阴阳两隔,连最后的相伴都无法实现。一切便托付于你,无论如何,朕希望你能想办法让她与朕相伴于地下。”

  高务实咬咬牙,泪水再次涌出,他哽咽着说道:“臣遵旨……”

  皇帝听了高务实的承诺,微微闭上双眼,似乎安心了一些。他的气息愈发微弱,胸膛的起伏也越来越浅。高务实见势不妙,正要叫御医,却不料皇帝缓缓睁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最后的清明,扫视了一圈周围的人,嘴唇微微张合:“朕……去了……”话音刚落,他的手无力地垂落床边,头也歪向一侧。

  “陛下!”高务实悲痛欲绝,整个人扑在床边,放声大哭。

  皇后见状,同样悲从中来,抱着太子放声痛哭:“陛下啊!您怎么就这么走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她哭得肝肠寸断,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

  赵志皋和周咏也连忙跪地,老泪纵横,呜呼哀哉。

  一时间,乾清宫内哭声一片,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随着皇帝的离去而崩塌。

  不知过了多久,高务实缓缓起身,看着皇帝的遗体,心中暗暗发誓,一定会完成皇帝的嘱托,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也绝不退缩。只是这郑贵妃陪葬定陵主墓室之事,究竟该如何妥善处理,实在成了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巨石。

  带着满脸的悲戚,高务实缓缓从皇帝的寝宫走出,赵志皋和周咏紧跟其后。三人来到偏殿,偏殿内烛火摇晃,光影在殿内众人的脸上忽明忽暗地跳动,营造出一种压抑且凝重的氛围,好似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高务实沉重地坐下,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似乎还沉浸在皇帝驾崩的悲痛之中。片刻后,他强打起精神,看向赵志皋和周咏,声音沙哑地说道:“皇上遗命,要让郑贵妃陪葬定陵主墓室,此事二位有何见解?”

  赵志皋轻轻叹了口气,脸上满是疲惫与无奈,他本多病之身,时常觉得自己随时都会见祖宗去,对此感慨也最深。此刻他被高务实一问,缓缓说道:“元辅,皇上既然有此遗愿,从君臣之义来讲,我等理应遵从。

  况且皇上与郑贵妃多年情深,如今皇上临终有托,咱们若不照办,实在有违圣意。只是,这祖制摆在这儿,恐怕朝堂上下难以接受,定会引发不少争议啊。”

  周咏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礼法诸事非我所长,元辅向来深谋远虑,此事还得仰仗您拿主意,我一切听您的便是。只是,若真按皇上遗愿来办,这其中的难处也不得不考虑,还望元辅能权衡利弊,做出妥善的决断。”

  得,他这话就属于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

  高务实眉头紧锁,内心十分纠结。他深知让郑贵妃陪葬定陵主墓室绝非易事,且不说祖制什么的……皇帝中兴明主的位置坐得很稳,哪怕是遗命,也有很强的效力。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郑贵妃引发了这场剧变,让朝廷差点陷入动荡,多少大臣和百姓都对她心怀不满?就算最后在处理的时候皇帝动了不少手段,把主要罪责都推给了郑国泰和李文进,可是正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难道明面上没有大罪,就真的没有罪过了?

  若真让她入葬定陵主墓室,不仅难以服众,还可能给后世留下隐患,对朝廷的声誉和稳定都会造成影响。

  甚至从皇后、太子的角度来说,这件事一旦做了……皇后何辜,要与人分享本只属于她的懿荣?太子如今自是少不更事,但他终归是要长大的,是要御极天下的,届时他又能甘心吗?

  可现在他高务实又不能直接违背皇帝的遗言——这要是传出去,哪怕理由再充分,也定会被人指责不忠不义,遭受无数的非议。哦,皇帝如此厚待于你,你就这般当面欺君?

  想到这里,高务实心中暗自叹了口气,缓缓道:“二位,兹事体大,绝非我等能轻易决定。依我看,还是先去请示太后,也把皇后请去坤宁宫,听听二宫的意思再做定夺。毕竟,这是天家大事,太后和皇后的意见至关重要。”

  赵志皋和周咏对视一眼,他们也知道事情难办,若是能让太后发话,无论成与不成,那就都是太后的责任了……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同,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不多时,三人扈从这皇后凤驾来到坤宁宫中。此处前两日还被净军封锁呢,但如今已经整理妥当,一派庄严肃穆。

  李太后端坐在主位上,神色悲戚。看到高务实等人进来,她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待高务实说明来意后,李太后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神中满是不满和愤怒。

  “郑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搅得京师天翻地覆,险些危及社稷,她岂有资格入葬定陵主室!”李太后语气坚决,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儿此生贤德,唯独就是对她太过宠溺,才让她如此胆大妄为。她犯下的罪孽,岂是一句被蒙蔽就能推脱的。此事断不可依皇帝所言,不能坏了天家的规矩!”

  高务实也不知道自己现在究竟是什么心情,但此刻也只能躬身行礼,说道:“太后圣明。只是皇上遗言在此,臣等实在为难,还请太后下一道懿旨,以便我等行事,也让我等对天下人有个交代。”

  李太后一听要下懿旨也明白过来,知道这是高务实在找替罪羊。只是,一想起前两日自己堂堂太后之尊,竟然被兵围宫中,她就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思索片刻后道:“就依你所言。你草拟遗诏时,务必将此事处理妥当,不能让郑氏坏了天家规矩,也不能让天下人觉得朝廷处事不公。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以祖宗江山为重。”

  顿了一顿,李太后终于想起这件事还没问皇后的意见,补救般问道:“皇后以为如何?”

  王皇后眼眶红红,擦着眼泪道:“儿臣心中悲切,无甚主意。”

  李太后不由叹了口气,安慰道:“哀家当年也是这般……那你就别想这些闲事了,让高卿家处置吧。”

  从李太后宫中出来后,高务实正要离去,却被皇后在后面叫住。他有些诧异,但还是立刻行礼,问皇后有何吩咐。

  皇后朝赵志皋、周咏道:“二位先生可先去忙,本宫与元辅只有几句话说,不会耽搁诸位多少时候。”赵志皋与周咏忙道不敢,然后拜别而去。

  皇后朝身边心腹太监示意,仪仗立刻撤开了一些,于是皇后在前面走,高务实在她侧后方跟随。

  可能是因着高务实多年来都是她在外朝最大的支持者,皇后对高务实并不保留,直言不讳地道:“郑妃行事荒唐至极,不仅险些害了我和太子的性命,还对皇上下毒,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怎能容她将来与我夫妇同享后世香火!高先生,你说,本宫这番话可合情理?”

  高务实答道:“皇后所言合情合理。”确实,从皇后的角度来说,这番话完全没有问题。

  “高先生能如此说,本宫也就放心了。”皇后点了点头,就在高务实以为短暂的交谈就该到此结束之时,却不料她又幽幽地道:“但本宫也知道高先生与皇上的情谊。先生既答应了皇上,恐怕很难奉旨不遵,所以……先生可按皇上遗命,将郑妃棺椁安葬主室右穴,只是不入碑文,不立灵牌即可。”

  高务实大吃一惊:“皇后娘娘……”

  “高先生不必惊讶,”皇后抬手制止,“皇上对先生寄望极深,本宫不想让先生在辅佐太子之时心中总有挂碍。”

  顿了一顿,又道:“另外,先生这些年于我母子不啻有再造之恩,尤其此次变乱,若非先生,我母子二人说不得反是那冢中之骨……您就当我是在报恩吧。”

  从“本宫”到“我”,皇后说得十分自然,但高务实反而心下凛然,恭敬地说道:“皇后可放宽心,太后已有懿旨,臣定会妥善处理。另外,遗诏一事,还需娘娘支持。”

  王皇后微微颔首:“一切就按太后的意思办。高先生,您如今不仅是首辅,更是太子亚父,依皇上遗命总揆天下……我想,就不必按当年那般,让后宫干预朝政了。”

  这“大好消息”来到如此惊人,让高务实汗毛都竖起来了。

  ——

  感谢书友“火舞炽凤”的10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云覆月雨”、“书友2018080905017918”、“Apodes”、“元舟”、“书友20190427223157510”、“TC87”、“谭志辉”、“啊里巴巴四十大盗”、“书友20230303184218780”、“请叫我dio”的月票支持,谢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元辅,大明元辅最新章节,大明元辅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