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第190章 环环相扣

小说:大明第一国舅 作者:黑胖的老鼠 更新时间:2025-03-16 15:31:45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从凤阳到应天府不到两百公里,马寻这时候带着数十个骑兵快马疾驰。

  就是为了能够早点赶回京城,就是担心出现一些变故。

  对于这些外甥们,马寻还是非常喜欢。他确实更偏向朱标,除了品行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身份。

  而朱樉这孩子其实非常懂事,作为宗室诸王之首,谁都看的出来这位秦王对于皇储的位置没有半点心思。

  这确实是朱元璋、马秀英常年教育的结果,这也是因为朱樉识时务、没野心。

  他不只是自己没有野心,也压制着其他的弟弟们,让那些人也不敢生出半点野心。

  所以有些时候就是老实听话的孩子容易被忽视,有些时候就是长子受重视、幼子受疼爱,夹在中间的老二就容易被忽视。

  风尘仆仆的马寻回到了应天府,可惜赶不上上朝了。

  徐蛾看到马寻立刻问道,“老爷,朝上的事情您听说了吧?”

  马寻板着脸点头,问道,“事情你知道多少?”

  徐蛾就急忙解释说道,“这些事情我就是听了些只言片语,太子殿下差人和夫人说了。”

  马寻就直接去找刘姝宁好了,搞清楚一些事情,才好在接下来更好的应对。

  刘姝宁看到马寻肯定开心,这是找到了主心骨,“夫君回来了就好。”

  马寻笑着安慰这个小孕妇,“这些事情你也不用多操心,说起来也不是我们该多管的事情。”

  刘姝宁笑着点头,可是心里显然不这么认为。因为马寻真要是不管,就不会是昼夜兼程的赶回来了。

  不过她也明白有些事情自己无能为力,也不会因此有太多的忧虑。

  安心养胎,这才是对于她来说最大的事情。

  马寻看了看四周问道,“岳父大人呢?”

  “爹前些天就回乡了。”刘姝宁有些遗憾的说道,“他说京城不安宁,还是回乡著书心里才安稳。”

  马寻没办法吐槽,可是他的那位岳父大人确实是个急流勇退的人,对皇帝的心思也猜的比较透彻。

  既然皇帝不喜欢他、既然皇帝对于浙东文官有不少意见,既然现在社稷已经稳固,那么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现在皇帝还能容得下他,可是如果持续惹皇帝厌烦,那以后可就难说了。

  恋栈权位可不是好事情,更何况本身对于浙东文官与淮西勋贵的斗争就不看好前景。

  马寻倒是不太在意的说道,“以后等孩子出生、长大一些,我们也能带着孩子过去。岳丈偶尔还是要入京,也没多大关系。”

  虽然告老还乡了,不过刘伯温偶尔确实要入京,不是单纯的来看看闺女,而是需要定期觐见皇帝。

  刘姝宁则笑着说道,“现在都嫁出来了,哪能总是想着娘家。”

  这么说也没什么问题,顾娘家没事,可是现在的一切重点也都是以夫家为重。

  这个年代很多的女子嫁出去了,很久不回娘家也是常见的事情。

  在小两口说话的时候,徐蛾过来了,“太子妃殿下来了。”

  常婉脚步匆匆,见到马寻就说道,“舅舅,还请您为老二做主。”

  马寻就说道,“我就是为了这事回来了,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子殿下说陛下有意招降王保保,朝廷有意施恩。”常婉忧心忡忡的说道,“陛下有些意动,说是若能招降王保保,将士们就可以少些苦战。”

  王保保的地位和分量不用说,这就是现在的北元最大的底牌了。要是他投降大明,北元就真是天塌了。

  常婉继续说道,“王保保外祖父阿鲁温刚刚病逝,朝廷有意施恩。”

  这个阿鲁温是元朝的梁王,他的的儿子就是察罕帖木儿,被封颍川王的同时受封汝阳王。这父子两个当年是北方红巾军的苦主,将刘福通等人打的很惨。

  而王保保现在的兵马,大多数都是来自他的养父察罕帖木儿。

  不过阿鲁温在洪武元年面对徐达和常遇春两员大将无力招架,五万大军被徐达和常遇春打的溃不成军,阿鲁温只能投降。

  马寻就点头说道,“朝中那些人的意思是王保保还要顾念亲情,想着他的外祖父、想着他的弟弟妹妹?”

  堪比达摩一苇渡江的王保保这些年可没少丢失亲眷,外公投降、弟弟妹妹被俘,他数次脚底抹油的时候还能带着老婆孩子。

  常婉就说道,“舅舅,朝廷大军在四川败了一阵。”

  马寻瞬间瞪大眼睛,觉得不可思议,“什么?”

  对于马寻的意外,常婉非常能够理解。

  明夏,那是连陈友谅、张士诚都比不上的,而且明夏内部现在争权夺利,小皇帝明升不能稳住大局,这就是一场平推的战役,大家都觉得没难度。

  常婉就回答说道,“听闻是明夏丞相戴寿率领重兵凭借瞿塘天险扼守入川要冲夔州,在江上架设铁索桥,置木石、火铳,江两岸配置大炮,水师败了退回归州。”

  朝廷两路大军,汤和率领的主力部队是想要从夔州进四川。

  而傅友德率领的兵马要从北面的陕西出发,现在明夏在金牛这个地方也集结了重兵。

  马寻深吸一口气,说道,“汤大哥是知兵的人,现在只是试探。”

  首战失利,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最主要的是朱元璋知道汤和能力不足,配备了精兵强将,准备强行将灭明夏的功劳送给汤和。

  可是现在倒好,汤和真的是要将喂到嘴里的饭给吐出来,还是吐在朱元璋的脸上。

  马寻心有余悸的说道,“还好不是我领兵,要不然肯定损兵折将,我可比不上汤大哥。”

  常婉和刘姝宁一时间无言以对,别看外面都在传马寻转战数千里、破城俘杀张良臣父子等,可是自家人都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了。

  马寻和汤和堪称是卧龙凤雏,真的是将功劳喂到了嘴边,他们甚至连张嘴都不一定能吃的下。

  马寻听话,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办事,又有徐达将现成的送过来,马寻白捡的军功手到擒来。

  汤和没那么好的待遇,虽然饭菜是做好了,不过还需要他亲自去取。结果倒好,这一下几乎是翻车了。

  好在这只是暂时的,只是首战失利、伤亡不大,现在退回来再伺机而动即可。

  也不得不说马寻这个大都督府右都督就是摆设,很多的军情他其实不知道。

  而常婉知道这些,自然也就是因为朱标告诉他的。

  马寻随即反应过来了,“阿鲁温死了,朝廷大军败了一阵,那些文官就动了招抚的心思。”

  常婉轻轻点头,那些文官选择的时间点实在是太好了,这种种巧合以至于让人怀疑到底是不是意外了。

  朱元璋是皇帝自然有魄力,招降一些人对于他来说根本不算问题。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成果,这才是他所关心的。

  刘姝宁也忧心忡忡,怪不得陛下有些意动呢,实在是有些事情看起来回报很大。

  不要说军中了,就算是在朝堂之上都有一些早年归降的蒙古人,朝廷要是册立王保保的妹妹为王妃,自然是收拢人心,这也是给那些骑墙派的蒙古权贵看的。

  大明兵强马壮,也愿意给一些蒙古人地位和权力,那就不要负隅顽抗了,归降大明依然是有着荣华富贵。

  现在多些筹码,等到大军开往和林的时候,也可以增加一些和王保保谈判的筹码。

  政治,一直都是妥协的艺术。而军事,很多的时候都是政治的延升。

  委屈朱樉,朱元璋不觉得有什么可委屈的。他的儿子可是大明秦王,不能只想着享乐、儿女私情,也要考虑大明的社稷。

  更何况这是娶蒙古人的女子为妻,这又不是将朱家的女儿嫁给蒙古人和亲,朱元璋可以说毫无心理障碍。

  朱元璋自己都纳了一些异族的妃子,他也没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朱元璋其实很喜欢一些惠而不费的事情,尤其是现在看似天下太平,可是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盘踞着和林的元帝、王保保,辽东的纳哈出,贵州的梁王。归流河上游朵颜山一带的蒙古兀良哈人。洮儿河流域的蒙古翁牛特部人,嫩江和乌裕尔河流域的蒙古乌齐叶特人。

  这些也都是朱元璋需要考虑的事情,这些人也都是一些隐患。

  想着这些事情,马寻也忍不住有些头疼,只能说那些文官确实很会抓时机,一旦给他们看到了机会就会果断行动。

  “婉儿,这些事情你别管。”马寻叮嘱着常婉说道,“虽说你和标儿定下了亲事,但是到底没过门。”

  常婉忧心的说道,“我看着老二长大,知道他的性子,怎能不管。”

  马寻瞪着眼说道,“我和你姑父还没死,用得着标儿和你出头!这事情你装不知道,多大的事情,用得着你来管!”

  说完这些,马寻对刘姝宁说道,“一会儿进宫的时候,你挺着肚子。”

  刘姝宁看着平坦的腹部,“夫君,还没显怀呢。”

  “没显怀也挺着。”马寻就开始耍无赖了,“咱俩先走一段,正好好久没有一起散散步。走累了骑驴,正好下朝了,我得堵着那些文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国舅,大明第一国舅最新章节,大明第一国舅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