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第103章 用人之道

小说:大明第一国舅 作者:黑胖的老鼠 更新时间:2025-01-26 11:20:32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的册封亲王,只不过很多事情都在井然有序的推进下去了。

  此前也就是朱标这个皇太子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比较大,而现在也开始有着其他的宗室走到台前了。

  朱樉等人在朝堂上肯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只是绝对不能小看这些皇子们带来的影响力。

  救火队员马寻再次入宫了,只是这一次没有上朝。

  先是去了武英殿,仔细的和朱元璋探讨了亲王册封的仪式等,基本上是确定了答案。

  仪式基本上雷同于储君册立之礼,只不过只给金册不给宝玺。

  这就是稍微和太子有些区别了,冕服之类的就没有多提,朱元璋的儿子们都是可以同样规格的穿戴。

  “姐夫,常大将军不敢教老二几个兵法。”马寻也开口说道,“他的意思是得有您或者标儿的旨意,要不然他不教。”

  朱元璋笑盈盈的问道,“你说为何不让他们去找徐达?保儿也厉害,还是他们表兄,以保儿的性子肯定是愿意照顾他的弟弟们。”

  看起来还真的是常遇春说的那样,这些皇子们可以给与足够的优待等,但是必须要和一些军方的敏感山头保持距离。

  徐达是大明第一武将,常遇春是另一个山头,几乎可以并驾齐驱。

  而李文忠作为三驾马车当中的另一驾,本质上是属于和另外两大山头独立,大家保持一定距离即可。

  至于邓愈、汤和、冯胜、廖永忠等人,最多是小山头,可以让三驾马车稍微给点面子。

  马寻心里有数了,就说道,“我估计也是这回事,那你得给常大哥说清楚啊,要不然他不愿意教真本事,我就算是想教也没能力教。”

  朱元璋笑着开口,“你记好了啊,本事他们不缺,品行得多教一些。”

  马寻自然也是这么想的,要不然这几个家伙跑去了封地,说不定就放飞自我成为类人形生物了。

  不过马寻还是有所担心,“姐夫,我听老二他们几个谈起军事,各个也都是头头是道,用兵策略等也不太相同。”

  “那用不着管,天德和伯仁用兵也不同,保儿用兵又是一个路数,能赢就行。”朱元璋就说道,“因材施教的道理你应该懂,用不着让老二几个路数一样。”

  马寻也算是吃下了定心丸,不管是陶凯这个礼部尚书所担心的册封亲王的仪式,还是常遇春所谨慎对待的亲王接触大将等,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看到马寻要走,朱元璋忽然说道,“李相这两天要回京了,说不定要去你府上坐坐。”

  马寻愣了一下,“他怎么要回来了?”

  “你外甥们要封王,李相能安心吗?”朱元璋就笑着开口,“登基大典都是他操办的,册封亲王的大体流程他此前也曾商定。”

  这话好像真没什么问题,因为大明开国前后的一系列大事,李善长都是参与其中了。

  马寻则有些担心的说道,“他的病只是养个半年多的时间,这就养好了?”

  朱元璋调侃着说道,“他到底有没有病,你难道不比其他人清楚?”

  马寻就谨慎的开口问道,“姐夫,他要去我那,要是让我给他把脉。我到底是说他病了,还是说他病好了?”

  朱元璋就含笑问道,“那你觉得呢?你是想要给他看出病,还是想要让他病好了?”

  “我倒是觉得他一直病着才好。”马寻忽然觉得不对劲,“陛下,臣医术不精,哪能是别人没病给看出病来!”

  看到马寻急了,朱元璋就叹气说道,“朕的这个李相,怕是找到了理由回京,就打算赖着不走了。”

  李善长是什么样的人,朱元璋自然是比马寻更加心里有数。

  估计这半年在老家的时候,李善长心里就时常躁动不安、度日如年,品尝过执掌天下的权力,哪能安心当个富家翁呢。

  以前没什么理由,也就只能是遥控弟弟李存义,给胡惟庸指点迷津等。现在找到了理由回京,说什么都不会再回去。

  马寻就问道,“那我继续给他看出来病?”

  朱元璋哑然失笑,随即说道,“你一身的医术算是给埋没了,真要是继续看出病来,以后让人怎么看待你?”

  马寻倒是不太在意的说道,“我这么点微末的医术,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马寻这么说也是诚心实意,虽然他也算是恶补了一些医学知识,可是到现在也不能自吹自擂是名医等。

  不过朱元璋不这么认为,说道,“他真要是有病,你看出来就看出来了。要是没病的话,那就没病。这个李善长,以后怕是不敢再装病了。”

  此前也不能说是装病,偶尔有个伤风感冒的很正常,但是那时候的李善长就会将小病夸大,这也算是以退为进的招数。

  可是年初被马寻没病看出来了病,李善长算是吸取教训了,以后就算是有病也要硬扛着,绝对不敢再让马寻去瞧病。

  让他告老还乡,那还不如杀了他!

  手里没有实权,那才是生不如死!

  对于李善长的志向等,马寻也不好评价。

  不过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马寻自然也就实话实说,他能看出来毛病,那就是看出来了。看不出来的话,那就是没病了。

  朱元璋随即补充说道,“刘伯温有病没病你心里清楚,没事就别给他看出来病了。到时候对你名声不好,老是看出来毛病让人告老,这像什么话!”

  马寻就赶紧讨好说道,“姐夫教训的是,是我小家子气了。”

  “李相回来了,刘伯温就告老吧。”朱元璋叹气说道,“这些人就不能和朕一条心,心里的弯弯绕绕也都清楚。”

  马寻还是比较开心的,因为刘伯温正常的告老还乡,这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情。

  大事商量结束了,马寻就果断的开溜,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他去操办了。

  没有去柔仪宫,马寻先跑去文华殿,“太子殿下。”

  “舅舅。”朱标笑着放下手里的毛笔,说道,“如果舅舅是来问弟弟们学兵法之事,那就白跑一趟了,刚给常大将军去了一封书信。”

  马寻就笑着说道,“他心里没底,我心里也没底,还是过来问一问最好。”

  朱标就认真说道,“我最是希望弟弟们能有出息,以后也能多帮衬我。”

  有朱标这样的话,马寻自然更加放心,“我肯定是不会藏私,也没多少本事藏私。常大将军那边,我觉得该教肯定也都会教。”

  朱标就笑着说道,“其实也是时间紧迫,这两年还有战事,军中大将回京的时间不多,只能让弟弟们抓紧些时间去学学。”

  这些也是事实,毕竟大明开国归开国,四处征战归四处征战,这是两码事了。

  让朱樉等人抓紧时间多学点本事,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马寻就继续说道,“我此前在朝堂上提过,准备将陈之栋这些人调去学院,也好升官。”

  朱标就仔细问道,“舅舅,您是如何想的?”

  马寻说出自己的想法,“医官也是能保障军心、战斗力,士卒不见得都怕战死,怕的是伤了、残了没人照料。残了等朝廷有抚恤等,伤了不理的话,军心难保。”

  朱标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此前军中虽有医官、医士,不过还是不够多,尤其是大战之后伤兵会多,很多只能是互相照料。”

  马寻连忙说道,“我就是担心这些事情,这些人照料伤员,也就只是照料,不够精细、更谈不上专业。”

  够用就行、其他人也是这么做的。

  有诸如此类想法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好听点是随大流,难听点就是得过且过了。

  耗时费力的想出更好的法子,那就算了。那些麻烦事交给那些聪明人、身居高位的人去考虑,保持现在的状况也挺好,大家都安稳。

  朱标点头说道,“舅舅说的在理,伤兵也是我大明的士卒,自然是要爱护。”

  “我先前已经安排学堂一些人学习防疫的事情了,朝廷大军出征云贵,我看不只是蜀道难。”马寻就说道,“至于急救、照料伤兵,现在也能用得上。”

  紧急的培训,虽然肯定比不上后世的护理学等等,但是好歹也是比现在的一些医官、医士更加专业。

  毕竟这些人是要安排去伤兵营的,专门照料这些伤兵。

  朱标笑着说道,“爹娘时常夸赞舅舅宅心仁厚,大军尚且还未出动,舅舅就想着照料伤兵的事情了。”

  马寻赶紧说道,“殿下,我的这些人也不能提刀杀人。我在军中说话也不好使,我还指望这些人去了军中起了作用帮我扬名。”

  朱标这样的聪明人立刻明白马寻的意思,“舅舅放心就是,舅舅教出来的这些人,我到时候会嘱咐领兵大将,按舅舅说的方法去用。”

  这也不能怪马寻多想,而是思维惯性有些时候是很难扭转的。

  他培养的是‘护士’,而现在大明军中的是医官、医士,定位本来就不同。

  不过随即朱标笑着说道,“舅舅在军中还是有些威望,就算舅舅去说了,一众将校也是会听着。”

  “那不一样,我说话分量不太够。”马寻就笑着说道,“要是多治些伤兵,这些人也都该感激太子殿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国舅,大明第一国舅最新章节,大明第一国舅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