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炅努力让自己显得心平气和一点。
“回炉技术还需要实验,冶铁场的高炉刚刚建好,还没有正式点火。供应边军或许可行,但北方还没有高炉,回收成本太高,暂时不考虑。
至于大福船,洪卿确定吗?”
洪承畴马上摇头。
“回禀陛下,这只是纸面数据,可能有部分船根本无法出海。但是提前保障昭武卫海军有船可用,臣认为应该能做到,就算夸大,一半五十艘绝对没有问题。”
朱慈炅的激动马上被浇了一盆冷水。
他突然想起,张可大当初攻打盖州沉了两艘大船的事,卫所的船就是个大坑啊。
他的眼神瞬间冷了,他突然明白洪承畴为什么会有这个数据了。他妈的,洪承畴你个白痴,被人当孙悟空了,平账大圣啊。
朱慈炅手中炭笔在胖拇指上转了个圈,脸上表情凝固。
这两个人都展示了能力,陈子壮看起来很纯,实际恐怕也有些小心思的,洪承畴看起来很能干,也不知道是被人欺骗还是甘为棋子。
朱慈炅看着洪承畴的自信放光芒,淡淡开口。
“洪卿,如果朕下旨收拢沿海所有福船。如果,朕是说如果,船在送过来的时候,或者送过来几天后就沉了,这船算昭武卫的还是沿海诸卫的?”
洪承畴嘴唇微张,如遭雷击,怔怔的看着小皇帝,半天憋不出一个字。
他也很慌了,他突然发现这个事不是那么简单。为啥杨嗣昌没有发现报告,锦衣卫提都不提此事,这是大坑啊。
自己费心费力忙活了两天,就这么一头掉进坑里了,皇帝怎么看我?跟卫所军官沆瀣一气?
他的官帽有点发抖,和陈子壮一样低垂头颅。
朱慈炅此时相当不爽,好在他还算理智。
“以后做事谨慎点吧。朕组建天工院是帮朕查漏补缺的,不是朕帮你们天工院查漏补缺。朕这里是允许犯错的,但不能老犯错,多想想总是没错的。
你们现在的位置还不高,将来肯定会担任更关键的职位,甚至主政一方,要是酿成大错,这世上可没有后悔药。”
朱慈炅抬手向侍候在旁的吴良辅挥挥手,吴良辅转身从书柜上打开一个锦盒。从中拿出一块玉佩和一具望远镜放在锦缎上,捧递给洪承畴。又转身拿出另一块玉佩和天工院印的玉印同样放在锦缎上,捧递给陈子壮。
两个人小心捧着,互相看了一眼,赶紧起身。
“君子如玉,朕赐二位卿家玉佩,便是相信二位为人,以玉为盟,君臣不负。
洪卿手上那个叫望远镜,朕亲征时用的那具被孙传庭要去了,这是后来造的。邱致中忽悠朕,说是窥天神镜,实际看不清天的,但能看得更远,朕也希望洪卿以后能看得更远些。
陈卿手中玉印与朕随身龙纹是同一材质,先前为倪元璐所用,但朕收回的时候是王坤去收的。朕只希望,将来从陈卿手中收回,是陈卿亲自奉于御前。”
两人捧玉长揖及地。
“臣等谨记,定不负陛下所托。”
朱慈炅看着二人告退,眼神有些迷茫。洪承畴还会叛国吗?陈子壮还会殉国吗?
西宫书房内,一片静谧,朱慈炅的目光凝视在案头的破帆船上。高宇顺上次从常熟回来的时候用细木条将船帆撑起来了,看起来不是那么破了,他的手法倒有几分天启爸爸的风采。
朱慈炅想的还是海军的事,朱慈炅已经收编了整个中军都督府的大部分卫所,二十万大军不是玩笑,其中也包括淮安、大河、高邮、扬州、仪征、镇江、苏州、太仓、金山九个海防卫所,得到的船只能用的非常有限。
沈寿崇就跑了一趟台湾,一半船只不能再用,说什么虫蛀严重,难抗风浪。这两天他应该就要北返了,不知道这次海运护航又要无缘无故损失多少船,
朱慈炅以为开发火炮火铳是个烧钱的大项目,结果海军才是啊,诸王对龙江船厂和宝山船厂深不见底的投入已经有意见了,这个项目感觉不赚钱,朱慈炅也感觉到压力了。
他用的虽然是诸王和勋贵的银子,但这光支出,没收入,是个人都得慌。
朱慈炅这次可比当初的皇店投入规模大多了,而皇店公司至今才堪堪持平,这次朱慈炅虽然是半放手绑架着亲王和勋贵,可是投资风险依然巨大。
朱慈炅还需要铸币,不能把银子用光了,这东西真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啊,要是玩崩了,整个帝国都得崩。
海军该怎么自我造血,光靠几艘打渔船,玩不起啊。航运不是朱慈炅一时兴起才问陈子壮的,他已经想过这个问题很多天了。
必须要远洋贸易,光是在近海玩,玩得再溜,朱慈炅也吃不消,十万海军玩不起,但一万远洋海军还是没有问题的。
朱慈炅已经暂停丝绸瓷器贸易有段时间了,就算还有点走私,外洋那帮海盗也该坐不住了,作为卖方市场,大明必须要在全球贸易中吃下最肥美的一块。
怎么他们还坐得住?朕都快坐不住了啊。唉,这比的就是战略定力,一定要稳住。反正我家从来小农经济发展了五千年,广大农村大有可为,谁怕谁。
与朱慈炅和洪歹极的距离差不多的南方,这里有座宏伟的堡垒建筑叫马尼拉总督府。此时的马尼拉总督叫胡安·尼奥·德·塔瓦拉,在朱慈炅想念外洋人时,胡安总督和西班牙国王的王室审计官洛伦佐·德·奥拉扎·伊·莱库巴里也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南中国。
“这个国家的皇帝死了,继位的是个孩子,可能因此导致今年丝绸和瓷器减产。”
胡安总督试图向财政官洛伦佐解释,但洛伦佐根本不理他。
“我不管这个,马尼拉大帆船还有一大半船舱空着呢,你自己看着办。”
胡安总督很头疼,因为朱慈炅控制了整个苏州,便是郑一官也拿不到足够的丝绸,更别说瓷器。他扯了扯自己身上的中国丝袍,看向了自己的副官。
“塞雷佐,准备派几艘船去澎湖看看。”
塞雷佐立即站直。
“总督是打算进攻中国吗?”
胡安摆摆手。
“不,到明年六月大帆船出发还早。我只是想知道,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事,也想看看是不是那帮尼德兰叛逆在捣鬼。”
“回炉技术还需要实验,冶铁场的高炉刚刚建好,还没有正式点火。供应边军或许可行,但北方还没有高炉,回收成本太高,暂时不考虑。
至于大福船,洪卿确定吗?”
洪承畴马上摇头。
“回禀陛下,这只是纸面数据,可能有部分船根本无法出海。但是提前保障昭武卫海军有船可用,臣认为应该能做到,就算夸大,一半五十艘绝对没有问题。”
朱慈炅的激动马上被浇了一盆冷水。
他突然想起,张可大当初攻打盖州沉了两艘大船的事,卫所的船就是个大坑啊。
他的眼神瞬间冷了,他突然明白洪承畴为什么会有这个数据了。他妈的,洪承畴你个白痴,被人当孙悟空了,平账大圣啊。
朱慈炅手中炭笔在胖拇指上转了个圈,脸上表情凝固。
这两个人都展示了能力,陈子壮看起来很纯,实际恐怕也有些小心思的,洪承畴看起来很能干,也不知道是被人欺骗还是甘为棋子。
朱慈炅看着洪承畴的自信放光芒,淡淡开口。
“洪卿,如果朕下旨收拢沿海所有福船。如果,朕是说如果,船在送过来的时候,或者送过来几天后就沉了,这船算昭武卫的还是沿海诸卫的?”
洪承畴嘴唇微张,如遭雷击,怔怔的看着小皇帝,半天憋不出一个字。
他也很慌了,他突然发现这个事不是那么简单。为啥杨嗣昌没有发现报告,锦衣卫提都不提此事,这是大坑啊。
自己费心费力忙活了两天,就这么一头掉进坑里了,皇帝怎么看我?跟卫所军官沆瀣一气?
他的官帽有点发抖,和陈子壮一样低垂头颅。
朱慈炅此时相当不爽,好在他还算理智。
“以后做事谨慎点吧。朕组建天工院是帮朕查漏补缺的,不是朕帮你们天工院查漏补缺。朕这里是允许犯错的,但不能老犯错,多想想总是没错的。
你们现在的位置还不高,将来肯定会担任更关键的职位,甚至主政一方,要是酿成大错,这世上可没有后悔药。”
朱慈炅抬手向侍候在旁的吴良辅挥挥手,吴良辅转身从书柜上打开一个锦盒。从中拿出一块玉佩和一具望远镜放在锦缎上,捧递给洪承畴。又转身拿出另一块玉佩和天工院印的玉印同样放在锦缎上,捧递给陈子壮。
两个人小心捧着,互相看了一眼,赶紧起身。
“君子如玉,朕赐二位卿家玉佩,便是相信二位为人,以玉为盟,君臣不负。
洪卿手上那个叫望远镜,朕亲征时用的那具被孙传庭要去了,这是后来造的。邱致中忽悠朕,说是窥天神镜,实际看不清天的,但能看得更远,朕也希望洪卿以后能看得更远些。
陈卿手中玉印与朕随身龙纹是同一材质,先前为倪元璐所用,但朕收回的时候是王坤去收的。朕只希望,将来从陈卿手中收回,是陈卿亲自奉于御前。”
两人捧玉长揖及地。
“臣等谨记,定不负陛下所托。”
朱慈炅看着二人告退,眼神有些迷茫。洪承畴还会叛国吗?陈子壮还会殉国吗?
西宫书房内,一片静谧,朱慈炅的目光凝视在案头的破帆船上。高宇顺上次从常熟回来的时候用细木条将船帆撑起来了,看起来不是那么破了,他的手法倒有几分天启爸爸的风采。
朱慈炅想的还是海军的事,朱慈炅已经收编了整个中军都督府的大部分卫所,二十万大军不是玩笑,其中也包括淮安、大河、高邮、扬州、仪征、镇江、苏州、太仓、金山九个海防卫所,得到的船只能用的非常有限。
沈寿崇就跑了一趟台湾,一半船只不能再用,说什么虫蛀严重,难抗风浪。这两天他应该就要北返了,不知道这次海运护航又要无缘无故损失多少船,
朱慈炅以为开发火炮火铳是个烧钱的大项目,结果海军才是啊,诸王对龙江船厂和宝山船厂深不见底的投入已经有意见了,这个项目感觉不赚钱,朱慈炅也感觉到压力了。
他用的虽然是诸王和勋贵的银子,但这光支出,没收入,是个人都得慌。
朱慈炅这次可比当初的皇店投入规模大多了,而皇店公司至今才堪堪持平,这次朱慈炅虽然是半放手绑架着亲王和勋贵,可是投资风险依然巨大。
朱慈炅还需要铸币,不能把银子用光了,这东西真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啊,要是玩崩了,整个帝国都得崩。
海军该怎么自我造血,光靠几艘打渔船,玩不起啊。航运不是朱慈炅一时兴起才问陈子壮的,他已经想过这个问题很多天了。
必须要远洋贸易,光是在近海玩,玩得再溜,朱慈炅也吃不消,十万海军玩不起,但一万远洋海军还是没有问题的。
朱慈炅已经暂停丝绸瓷器贸易有段时间了,就算还有点走私,外洋那帮海盗也该坐不住了,作为卖方市场,大明必须要在全球贸易中吃下最肥美的一块。
怎么他们还坐得住?朕都快坐不住了啊。唉,这比的就是战略定力,一定要稳住。反正我家从来小农经济发展了五千年,广大农村大有可为,谁怕谁。
与朱慈炅和洪歹极的距离差不多的南方,这里有座宏伟的堡垒建筑叫马尼拉总督府。此时的马尼拉总督叫胡安·尼奥·德·塔瓦拉,在朱慈炅想念外洋人时,胡安总督和西班牙国王的王室审计官洛伦佐·德·奥拉扎·伊·莱库巴里也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南中国。
“这个国家的皇帝死了,继位的是个孩子,可能因此导致今年丝绸和瓷器减产。”
胡安总督试图向财政官洛伦佐解释,但洛伦佐根本不理他。
“我不管这个,马尼拉大帆船还有一大半船舱空着呢,你自己看着办。”
胡安总督很头疼,因为朱慈炅控制了整个苏州,便是郑一官也拿不到足够的丝绸,更别说瓷器。他扯了扯自己身上的中国丝袍,看向了自己的副官。
“塞雷佐,准备派几艘船去澎湖看看。”
塞雷佐立即站直。
“总督是打算进攻中国吗?”
胡安摆摆手。
“不,到明年六月大帆船出发还早。我只是想知道,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事,也想看看是不是那帮尼德兰叛逆在捣鬼。”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最新章节,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最新章节,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