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领令出门前往柔仪殿,一路低头默诵,差点撞到来宗道,赶紧躬身施礼。

  来宗道看了他两眼,没有怪罪,不过他听清了废除疍民贱籍几字,有点意外。

  朱慈炅这娃娃要在反太祖的路上一路狂奔啊,不过来宗道并不介意。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小事,虽然广东那边上报的疍民闹事犯罪事件频繁,但他不会反对。

  来宗道在书房门口跟谭进打招呼,让他禀报。

  朱慈炅已经看到他了,起身下了御座,迎了出来。

  “来先生!”

  来宗道也不再拘礼,进入堂中,阻止了朱慈炅要来迎他的动作。

  “陛下。老臣明日回京,前来向陛下告辞。”

  朱慈炅拉着来宗道衣袖,一脸热情。

  “来先生请先入座。”

  来宗道皱纹都笑出来,先将朱慈炅送回御座,又从袖中拿出一把紫檀木梳,放在御案上。

  “去年陛下生辰,老臣没有给陛下礼物,被陛下在先帝面前好一顿埋怨。陛下虽说不收礼,老臣却也是要送的,不然,就算回京了,耳朵怕也要痒。

  陛下尚幼,前些日和刘季晦闲聊,说我们可以提前给陛下束发,比如重启八年。老臣颇为意动,就弄了这把木梳先送给陛下作为礼物,陛下可以储发了。

  刚刚进宫的时候,老臣还带了一袋家乡子侄们特意送来的杨梅干。这杨梅可是老臣家乡萧山的特产,今年颇为丰收,据说都吃不完,做成了杨梅干。杨梅干口感不如新鲜杨梅,不过也可以给太后和陛下当作零嘴。

  先说好,陛下要是觉得好吃,找老臣要就行,千万不许列为贡品哦。”

  来宗道说笑着,算是大明君臣间少有的轻松俏皮,一惯严肃的他敢如此,也足以证明他的圣眷。

  朱慈炅倒是好奇的拿起木梳看了看,可以不用顶着四周光秃秃中间一簇毛的总角了,可以垂髫了。他先前还羡慕朱由梁呢,不过自己也早了些吧,管他呢,朕是天子。

  “那要多谢来先生。朕没啥好东西回赠来先生,就送两枚太祖诞祭纪念币吧,晚点朕让田维章给先生送过去。

  不过,在来先生看来,朕是贪嘴扰民的昏君?”

  来宗道挽袖而坐。

  “陛下可不是昏君,老臣在南京这短短时日算是体会在陛下身边做事之难。陛下,可不仅要与民休息,也要与官休息,万事莫要操之过急。

  今年这批漕粮运完,明年春荒就有保障,大明可算能过一个安稳年了。”

  朱慈炅收敛笑意,轻轻摇头。

  “没那么简单。诸王府库这次都清空了,如今也根本没有储备,大明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

  来宗道满意的看着朱慈炅,皇帝虽小,已经能讲道理了,他语气缓和的小心发问。

  “陛下既然明白,为何还要执意发动平辽冬季攻势?”

  朱慈炅叹息一句。

  “来先生,打蛇不死随棍上。我们不去打洪歹极,他缓过气来就会来打我们,甚至北方会有无穷无尽的骚扰。与其如此,不如我们来选择战场,胜败我们都能接受。”

  来宗道梁冠随头晃动,极不认同。

  “陛下,就算辽东如此,陛下还让内阁准备与插汉部的冲突。四川战事未平,这是处处烽火啊,大明没有能力应对的,要出大问题。”

  朱慈炅神情凝重。

  “来先生,这话朕只对你说。粮食与人口的矛盾,你们都清楚。来先生觉得在中原大地处处烽火好,还是在边疆处处烽火好?战争是要死人的,饥荒也是要死人的,来先生觉得是饿死好还是战死好?

  朕非好战,却也不得不战,战于外总比战于内好。战争也是政治啊!”

  来宗道神色大变,怔怔的看着朱慈炅,久久不语。

  这严重颠覆了儒家治国理念,更是将皇帝的冷血无情撕露。可是,这竟然是一条极好的路。陕西流民不能起事,相当一部分原因竟然是秦兵入辽,而所谓的秦兵,基本上都是流民。

  平辽已经快到极限,朝廷也快养不起了,而小皇帝的解决方案竟然是发动大战,让他们都去死。这批战死,就又有秦兵可以入辽了。

  这究竟是不是解决粮食问题的良方,还是一剂魔方?

  来宗道有些糊涂了。

  他端起卢九德新沏的九真养生茶,还略微烫嘴,但提神效果极佳。

  “老臣不认同陛下的想法,但老臣也想不出反对的理由。只有一点,不许陛下再将此事宣之于口。这位小公公,你姓卢吧,敢传出一个字,老夫不介意灭你九族!”

  卢九德吓了一大跳,飞快答话,态度十分端正。

  “我什么都没有听到,来阁老。”

  朱慈炅看着来宗道这个小老头有些想笑,他居然威胁起朕的随侍太监来了。朕可不是堡宗,想杀朕的身边人,内阁你们做不到。

  不过,他也没有反驳来宗道。来宗道毕竟不一样,他可以通过两个太后动手的,自己也不可能为了个卢九德忤逆太后。

  来宗道也相信卢九德,毕竟是皇帝亲信,他点一句足够了。

  “唉,如此一来,老臣回到北京也不好过了。除了这事,老臣还有一个担忧,就是苏州禁科举这事。

  陛下,无论朝中还是民间都是沸沸扬扬,内阁非常难办。陛下,多事之秋,苏州纳税本就是天下之重,此事还是算了吧。”

  朱慈炅露出得意的微笑。

  “难办就先不办吧,议政议政,好处就在一个议字上。来先生你看,这个议题一出,常熟士绅之事瞬间就平息了,七士子案也没有人再关注了,这不是挺好。

  明年苏州收税的时候,咱们还可以把这个议题拿出来讨论讨论。

  如果没有人反对,那这个欠赋断科举咱们就可以推行。如果他们要强烈反对,那就要拿出反对的理由,至少要补交一点积欠吧。

  内阁多议几次,说不定历年积欠都解决了。”

  来宗道目瞪口呆,准备的一大段劝谏内容统统报废,小皇帝说不继续推进了,明年夏税时再论。

  我的老天,这下苏州士绅要欲仙 欲死了。

  刘一燝,皇帝被你这个阴人教坏了。此乃术,非正道也!皇帝是要走正道的,少弄些歪门邪道。

  朱慈炅,你不知道吗?朝中已经有人背后叫你妖皇魔帝了,你还要不要名声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最新章节,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