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三百年诞祭是南北同祭,北京这边是信王朱由检主持,没有所谓家祭,结束得比南京早多了。

  按理说有大祭就没有朝会了,文渊阁应该清闲才是,但三位阁老大祭结束都回到了内阁,太忙了。

  来宗道南下了,便是张瑞图也不能悠闲摸鱼,再说修《纯宗实录》这事也不是他张瑞图亲自动手。

  他自动接手了来宗道处理的一大摊子事,各种弹章的内阁批红,地方贤良的表彰,朵颜铁锅的补发。大约就是礼部、工部、刑部、大理、太常、鸿胪这一堆的事,还有他本就负责的翰林、国子、钦天。

  张瑞图突然成了内阁负责最多事务类型的人,把来徐二人的事一起兼了。但是除了礼部,其他都没有啥话语权的,在大明帝国政治中的权重都偏低。

  弹章虽多,朱慈炅继位后处理起来都很简单,扫一眼就可以建议留中了,反正最后结果也是留中。

  下面地方官员也学聪明了,想要得到批复,一定不能把正事夹杂在弹章中说,一定要另起奏章,最好是十万火急的鸡毛信。

  因为小皇帝性子很急,这样就能得到最快处理。

  不管啥闲事烂事,通通打上急事的标签,这就是有朱慈炅特色的治政新风。黄立极曾经三次大发雷霆,要严厉处置这帮混蛋,简直是浪费阁老生命力。

  但是没办法,他发飙一次缓解一次,过几天又恢复原样。鱼龙混杂,治标不治本,国家大事就是这样一步步变坏的。千年流传的政治理念都是人治至上,迎合上意是根深蒂固的当官诀窍。

  当然,朱慈炅南下后情况缓解了很多,不过,最近内阁的事又很忙了,只因为京察大计。

  便是张瑞图也十分小心,来宗道在还能制约黄立极打击政敌,他一走,现在的黄首辅权势滔天,无人能制。

  他喵的,最近黄立极的炭敬冰敬都翻了好几番,让人眼红。

  张瑞图随意下笔,书法功夫依然老练。不过他的眼神总是频频望向黄立极值房,那个位置离他好远了,该怎么修复和皇帝学生的关系呢。

  毕自严也很忙,秋粮入库,秋税开收,他睁开眼就是一脑门官司。小皇帝一场大战,黄阁老大手一挥,部分地区提前征粮买粮,现在报应来了。

  毕阁老手下有两位中书帮忙,方逢年和邱瑜。方逢年已经确认要高升外任了,但毕阁老不放人,让他再协助自己一段时间,因为邱瑜是个榆木脑袋。

  方逢年很郁闷,他又不敢得罪毕阁老。至于毕阁老说的错过了再帮他谋更好的位置,他只能听听笑笑,毕阁老天天和首辅吵架,他怎么谋官?直接找皇上?

  邱瑜其实很聪明,不然怎么能考上庶吉士,人家也是翰林下放中书的,是标准储相人才,只不过不擅长算术罢了。你毕阁老不天天给人家加担子,处理那么多事,让人家有时间系统学习下,你再看看。

  邱瑜很老实的,他是天启五年的进士,本来天启八年的进士出来后,他也可以升官了的。但是天启八年的进士全被皇帝弄到草原上去了,他也只能在翰林中书打转。

  朱慈炅的翰林和中书似乎已经是同一种职位了,天工院那一帮人同时挂两种名头,翰林有需要时就是翰林,中书有需要就是中书。

  北京这边也有学有样,翰林院没事做的,统统到中书去,大明没时间给你们学习了,给内阁打下手不香吗?

  邱瑜觉得很不香。他苦着脸回到内阁。

  “阁老,瑞王不在。刘侍中说他大祭结束就去了拍卖行,瑞王今天要卖一批珠宝,估计今天不回来了。”

  毕自严大怒。

  “他的私事比国事重要?王八蛋!慧王有印没?”

  邱瑜低着头。

  “慧王也去了,只有信王在。”

  毕自严摆摆手,叹了口气。

  “没用。要先有辅政亲王的印,那个王承恩才会加监国印。你下值后去瑞王府找瑞王,今天必须把这事办了。

  你先来帮老夫算算这漕船租用天启车船的话多少合算。还有,去工部问问,清江浦十月能拿出多少船。还有,来子由带去南京那批船是太后特批的,返程应该不算钱,你也要计算进去。

  陛下也是的,都是他的事,还要收钱,吉庆那管事心忒黑!

  书田,户部那边吉庆上个月的税交完没有?”

  方逢年从文书堆里抬头,“阁老,他们五号准时交,查不出问题的。”

  毕自严很不爽,内阁的权力还是不够大,皇店公司竟然丝毫不给面子,自己想收拾他们都做不到。

  毕自严正要自己去书柜拿资料,刚出门就看到黄立极指示孙之獬。

  “告诉骆养性,这个田生兰,也抓了。什么他儿子的事他不算九族,侯大真以粮换马换的马就是他的马场出了,朵颜那边详细情报很快就会送回来。人先抓了,要是跑了,我要他脑袋。”

  孙之獬连忙点头,转身就跑出内阁,此人能得黄立极看中不是没有道理,至少做事就很积极。

  昨天因为衍圣公上弹章,毕自严和黄立极大吵了一架。毕自严现在还耿耿于怀,见到这幕,忍不住开口嘲讽。

  “首辅越来越威风了啊!连锦衣卫都能指使了。”

  黄立极神秘一笑。

  “景会,好事,喜事。弄到一条大鱼。”

  毕自严停住脚步。

  “多大?”

  黄立极眼睛都眯上了。

  “堪比崔太仓,还不算马。”

  毕自严大吃一惊,转身就闯进黄立极值房,急切的目光直射他案上文书。

  “马就算了,朵颜那边马太多,不缺的,拿来纯浪费粮食,直接卖了。有粮吗?”

  黄立极胖脸上笑意收敛,有些气馁,声音都小了。大明如今不缺银子,都快贬值了。改他妈的缺粮了,还是无解的缺。

  “似乎也不多。”

  毕自严放慢动作,一下就不激动了,摇晃着脑袋。

  “唉,孙稚绳要得太多了,没法满足。”

  他抬眼却看到刘若愚走了进来,直接来到黄立极面前,递给他一张纸。

  “陛下密诏,首辅回信直接找咱家。”

  黄立极接过满是折痕的纸,看了眼戳记,含笑点头打开,孝陵特供松烟墨气息扑面而来。

  很快,大明首辅就双目圆睁,惊慌出声。

  “督政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最新章节,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