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代表最后陈词,也是给出直接建议的时候。
贵族代表的心情都是比较失落,他们知道自己这次大幅度让步了。
民间代表的状态则正好相反,总体上是颇为欣喜的,虽然没有实现理想目标,但最初的计划应该大部分能落实。
官僚代表们更加明显是喜气洋洋的,他们现在已经控制了局势,向皇子们递上了最合理的建议。
皇子们应该会非常的满意,我们未来应该能得到更高的地位和实际利益。
现在他们三方现在都觉得,这件事情大局已定了。
皇子们最终做出的决定,就算不完全采纳官吏代表的建议,也应该相差不远了。
皇子们听完了三方代表的陈词,大皇子就再次宣布会议暂停,让各方代表各自回住处休息,等待新的会议通知。
王国内阁将根据目前三方提出的意见,共同讨论并做出审慎的评判和决定。
礼仪大臣再次要求所有代表起身,一起恭送皇子们离开大殿,然后宣布会议结束,让三方代表有序离场。
皇子们在公开的大会上,除了会议开始的开场表态之后,就一直没有再次明确表露任何态度。
主要是十五个皇子的意见需要统一,然后才能作为他们共同的态度向外发布。
现在会议结束了,皇子们回到王宫,用餐之后就直接休息。
第二天上午,拿到内阁整理出来的正式的会议纪,正式开始了内部合议。
与外面的三方代表们想象的情况不太一样,皇子们对目前讨论出来的结果不是非常的满意。
特别是对这些官僚的表现并不满意。
大皇子朱靖坤翻着会议纪要,直接开口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的态度:
“对于这些官僚的最终建议,民间的代表们似乎也颇为满意,贵族们似乎也已经认命了。
“他们似乎觉得接下来就应该按照这样这些建议去改革自由邦制度了。
“但是这些官僚代表们提的建议,范围真的是太大了,关键是内容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比如说这个,要求让自由邦官僚晋升到中央朝廷,这是要获得与自治领甚至省份官员相同的上升空间。
“这种要求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对于我们加强对自治领的控制也是有好处的。
“但是这样做的话,却会破坏基本的权责对等原则,这是父皇当年专门提醒过我们要尽力避免的事情。
“他们出身自由邦,在地方上的时候,相比省份的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关键是可以在本地当官,自治领的官员不是流官。
“如果他们在上升通道和上升空间上,与限制更多的省份和自治领地区相同。
“那就会让他们事实上获得了比省份官员更高的地位,这可能会导致省份官员专门去自治领当官。
“还有这个有自由邦各阶层人士参加的法律协调机构,也有同样的问题。
“如果这个机构设立起来了,那自由邦的各阶层人士就获得了一项权力,直接与王国朝廷讨论法律制度问题的权力。
“而王国省份的人士可没有这个权力。
“这样这些自由邦的知名人士们,就获得了比省份知名人士更高的社会地位。
“同样可能会导致省份的富裕阶层向自由邦流动。
“与此同时,这些建议如果真的能落实下来,应该真的能让自由邦的吏治清明很多。
“让这些自由邦总体上获得更高的吸引力。
“这与我们计划从自由邦吸引移民的设想背道而驰——”
五皇子皱着眉头接上了话茬:
“确实如此,以前的自由邦虽然拥有更大的自由,比如不采用流官制度所以本地人可以当本地官。
“但这种自由是与他们受限的上升空间对应的,他们最多只能做到单个自由邦的官员。
“而王国省份的官员可以一路晋升到中央朝廷,甚至大明中央朝廷。
“自由邦各阶层人士参加的法律协调机构,实际上就是只有自由邦代表参加的王国议会,这是父皇说过的直接议政权。
“省份和自治领的百姓目前都没有这个机会,所以这两个建议肯定是不能采纳的。”
十皇子也跟着说:
“就算是其他的那些建议,像是御史采纳民意,按察使调查衙门人员,案件上诉到王国朝廷而写,也不能直接支持。
“如果我们认真去落实这些建议,就会自由邦的局势确实变得更好。
“我们本来已经在父皇的提醒有了计划,准备让自由邦变成美洲的反面教材的设想,也会因为这样的改革而大打折扣。
“但如果我们不认真去落实的话,又可能让盯着这件事情的民间代表意识到,朝廷管辖并不能让他们的状态变好。
“那样可能会让这些民间意见领袖对王国朝廷失望,影响王国朝廷甚至大明的民间声誉。”
十三皇子叹息着摇头说:
“关键他们确实一下子提太多了,需要足够的人员和资金以及经历。
“就算是我们真的认真想要做好,也未必能真的实现目标。”
周围好几个皇子也陆续跟着点头表示赞同,你一言我一语的抱怨了一下这些建议的问题。
九皇子作为一个习惯性反对的反对派,这时候也开口错开了现在的话题:
“我觉得这个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决定,我们似乎已经被架在这里了。
“现在我们直接接受官僚的建议,显得这个改革好像是他们这些官僚做出的。
“如果我们不接受的话,有可能会让这些刁民头领失望。
“我们这次会议的安排就有问题。”
性格冲动的七皇子难得的赞同了一次九皇子的说法:
“这种公开的大型会议,参与的人员数量众多,成分也非常的复杂。
“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和想法,如果会议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和计划,很难在开会前完全预判结果。
“最终不应该由官僚们提出的复杂的建议,特别是不应该公开提出那些建议。
“应该由他们写奏章提建议,我们采纳之后通过官僚系统公布,而不是在我们采纳之前就对民间公开。
“他们这是让民意来绑架我们。”
七皇子和九皇子的话也得到了很多皇子的赞同,大皇子和十皇子也没有反对。
现在就算是相互之间习惯性对抗的皇子们之间,也面对这次会议的结果的时候发现了需要他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皇子们的思维方式,与官僚和贵族以及民间人士都不太一样,考虑问题的角度也相差甚远。
贵族们的直接目的,就是维护他们自己现在的特殊地位和既得利益。
官僚们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自由度。
民间代表想要限制贵族的权力,减少乃至摆脱对他们的压制和排挤。
而皇子们则想要让他们继续对抗,拖慢自由邦的建设和发展速度,来给整个美洲当反面教材。
而现在的会议结果,让皇子们开始考虑议会制度的问题。
皇子们知道议会,但却没有实际参与过,这两天的会议实际上具有议会性质。
就是各方代表齐聚之后讨论问题,通过折中妥协的方式平衡各方的利益,解决根本性之外的问题。
他们意识到议会这种政治形式变数太多了,也太不容易控制了。
少数人的小集体秘密会议决策,与大量人员参与的公开的协商会议,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政治形式。
皇子们现在积累了他们的第一份议会政治经验。
皇子们同仇敌忾的抱怨了一阵之后,马上再次转移了话题,因为抱怨不能解决问题。
很少发言的十五皇子开口,最先把话题拉回了正轨:
“对于今天会议上的那些建议,我觉得我们总体上还是要接受的。
“只不过不能直接照搬而已,也不能马上一起开始执行。
“要把不合理的排除掉,或者修改成我们能接受的,并且把我们的计划加上去。
“再分别跟他们私下接触探讨,订立一个时间表慢慢去落实。
“具体的做法,也不能按照今天会议的方式做,而是要按照本土的传统方式来做。
“以后也要想办法避免这种公开的大型会议……”
大皇子马上对十五皇子的提议表示了赞成,恢复了对会议的主持:
“十五弟说的不错,以后尽可能避免这种会议,现在我们先解决眼前的这些事情。
“关于官僚代表们的建议,我们现在一项一项的具体来讨论。
“先从最民间的开始吧,关于允许自由邦官员晋升到王国朝廷机构的问题。
“是直接拒绝,还是有其他的折中和调整方法?大家都畅所欲言一下吧。”
大皇子话音刚落,马上好几个皇子表示应该直接拒绝。
不过在这种环境之下,也有人提出了调整方法,是把话题拉回正轨的十五皇子:
“他们想要和省份官员一样晋升到王国朝廷,那就要遵守和省份官员一样的选拔以及任职条件。
“必须由王国科举系统选拔,由王国的人事部门调派。
“而且所有主官都必须是流官,本地人不能在自己家乡担任主政官员,最多只能担任吏员。”
七皇子听到这里就干笑着说:
“这条件……无论是自由邦贵族还是官僚本身,应该都很难接受吧。”
大皇子似乎恍然了:
“如果他们接受,那自然可以实施,这样对省份官员是公平的。
“如果他们不接受,那这就是我们拒绝的理由,理由就是公平,他们无可置疑。”
十五皇子笑着拱手说:
“大哥所言极是。”
大皇子朱靖坤也笑了,然后环顾左右的弟弟们:
“大家以为如何?如果没有其他的建议和设想,我们就直接表决如何?”
皇子们酝酿考虑了一会儿,最终没有人反对。
于是大皇子组织表决,这条建议直接获得了绝大多数的同意。
只有九皇子为首的两个反对派没举手。
不过这不影响结果,大皇子让书记员记录下来,然后继续讨论下一个问题:
“接下来,是关于各个自由邦派出代表,共同讨论协调法律冲突的建议,我个人认为这个建议也有问题。
“这个建议,是让现在举行的会议变成固定的,让这个临时的会议变成不完整的王国议会。
“父皇早就专门教育和提醒过我们,召开议会共同讨论属于一种兜底政策。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就尽量不要采用这种制度。
“所以我们现在也要讨论,是直接拒绝还是改成合适的方式,或者组织一个合适的拒绝理由。”
大皇子的话没有完全说清楚,但现场的皇子们瞬间都心领神会了。
因为他们接受的早期教育是相同的,政治相关的教育更是他们的皇帝父亲亲自教导的。
按照他们父皇的教导,议会对于君主而言就是鸩酒。
是在国家局势即将失控,民间舆情汹涌而君主完全没有能力控制的时候,为了让朝廷不至于崩溃的情况下的让步选择。
一旦召开议会,君主和朝廷必然要出让利益和权力,以后君主和朝廷的权力会受到更多限制。
所以在君主和朝廷仍然能够控制局势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组建议会机构。
对于不同自由邦和王国之间的法律冲突问题,不能单独设立一个专门的协商机构去处理,那个机构就是非正式的议会。
非正式的议会一旦成立,就会逐渐获取更多的权力,慢慢变成真正的议会。
议会这个机构的存在,会让国家机构权力的来源,从君主慢慢过度到民间,真正实现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一旦真正实现了主权在民,那宗室和勋贵的地位也都会降低。
毕竟君主都低于百姓了,依附于君主身份的宗室和勋贵,更加没有资格骑在百姓头上了。
未来的君主和宗室贵族们当然不能支持议会政治。
这次当过提点邢狱的二皇子开口了:
“这个任务只能交给刑部去处理,由王国朝廷上的现有的司法大臣主持。
“并且要求具体矛盾问题具体协调,临时的会议临时召开。
“也不能直接从民间推举固定代表来参与。
“可以采用本土的传统方式,通过我们的科举体系以及官僚系统来完成。
“让通过科举体系获得了功名,但是没有在官方机构任职的人员,以及已经退休的老官僚当民间代表。”
大皇子听完之后随口追问:
“这样的解决逻辑没有问题,不过应该怎么回应他们?我们得有个更加公开的理由。”
二皇子想了想说:
“让王国朝廷处理的事情,那就要按照大明和王国的方式来处理,而不是自由邦那种议会的形式。
“自由邦的制度本来就不合理,所以导致了现在的各种问题,怎么可能还把自由邦的问题抬到王国层面呢?
“那不是要把美利坚王国变成一个大号的自由邦吗?那还是美国百姓追求的目标吗?”
二皇子的几条模拟式反问,让周围的皇子们纷纷点头。
十皇子笑着说:
“逻辑确实是这样的逻辑,我们只要点明了这种会议是自由邦的混乱制度,有秩序的王国朝廷本来就不会使用就行了。”
大皇子看讨论的差不多了,也宣布对这个话题进行投票,结果自然也是高票通过。
贵族代表的心情都是比较失落,他们知道自己这次大幅度让步了。
民间代表的状态则正好相反,总体上是颇为欣喜的,虽然没有实现理想目标,但最初的计划应该大部分能落实。
官僚代表们更加明显是喜气洋洋的,他们现在已经控制了局势,向皇子们递上了最合理的建议。
皇子们应该会非常的满意,我们未来应该能得到更高的地位和实际利益。
现在他们三方现在都觉得,这件事情大局已定了。
皇子们最终做出的决定,就算不完全采纳官吏代表的建议,也应该相差不远了。
皇子们听完了三方代表的陈词,大皇子就再次宣布会议暂停,让各方代表各自回住处休息,等待新的会议通知。
王国内阁将根据目前三方提出的意见,共同讨论并做出审慎的评判和决定。
礼仪大臣再次要求所有代表起身,一起恭送皇子们离开大殿,然后宣布会议结束,让三方代表有序离场。
皇子们在公开的大会上,除了会议开始的开场表态之后,就一直没有再次明确表露任何态度。
主要是十五个皇子的意见需要统一,然后才能作为他们共同的态度向外发布。
现在会议结束了,皇子们回到王宫,用餐之后就直接休息。
第二天上午,拿到内阁整理出来的正式的会议纪,正式开始了内部合议。
与外面的三方代表们想象的情况不太一样,皇子们对目前讨论出来的结果不是非常的满意。
特别是对这些官僚的表现并不满意。
大皇子朱靖坤翻着会议纪要,直接开口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的态度:
“对于这些官僚的最终建议,民间的代表们似乎也颇为满意,贵族们似乎也已经认命了。
“他们似乎觉得接下来就应该按照这样这些建议去改革自由邦制度了。
“但是这些官僚代表们提的建议,范围真的是太大了,关键是内容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比如说这个,要求让自由邦官僚晋升到中央朝廷,这是要获得与自治领甚至省份官员相同的上升空间。
“这种要求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对于我们加强对自治领的控制也是有好处的。
“但是这样做的话,却会破坏基本的权责对等原则,这是父皇当年专门提醒过我们要尽力避免的事情。
“他们出身自由邦,在地方上的时候,相比省份的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关键是可以在本地当官,自治领的官员不是流官。
“如果他们在上升通道和上升空间上,与限制更多的省份和自治领地区相同。
“那就会让他们事实上获得了比省份官员更高的地位,这可能会导致省份官员专门去自治领当官。
“还有这个有自由邦各阶层人士参加的法律协调机构,也有同样的问题。
“如果这个机构设立起来了,那自由邦的各阶层人士就获得了一项权力,直接与王国朝廷讨论法律制度问题的权力。
“而王国省份的人士可没有这个权力。
“这样这些自由邦的知名人士们,就获得了比省份知名人士更高的社会地位。
“同样可能会导致省份的富裕阶层向自由邦流动。
“与此同时,这些建议如果真的能落实下来,应该真的能让自由邦的吏治清明很多。
“让这些自由邦总体上获得更高的吸引力。
“这与我们计划从自由邦吸引移民的设想背道而驰——”
五皇子皱着眉头接上了话茬:
“确实如此,以前的自由邦虽然拥有更大的自由,比如不采用流官制度所以本地人可以当本地官。
“但这种自由是与他们受限的上升空间对应的,他们最多只能做到单个自由邦的官员。
“而王国省份的官员可以一路晋升到中央朝廷,甚至大明中央朝廷。
“自由邦各阶层人士参加的法律协调机构,实际上就是只有自由邦代表参加的王国议会,这是父皇说过的直接议政权。
“省份和自治领的百姓目前都没有这个机会,所以这两个建议肯定是不能采纳的。”
十皇子也跟着说:
“就算是其他的那些建议,像是御史采纳民意,按察使调查衙门人员,案件上诉到王国朝廷而写,也不能直接支持。
“如果我们认真去落实这些建议,就会自由邦的局势确实变得更好。
“我们本来已经在父皇的提醒有了计划,准备让自由邦变成美洲的反面教材的设想,也会因为这样的改革而大打折扣。
“但如果我们不认真去落实的话,又可能让盯着这件事情的民间代表意识到,朝廷管辖并不能让他们的状态变好。
“那样可能会让这些民间意见领袖对王国朝廷失望,影响王国朝廷甚至大明的民间声誉。”
十三皇子叹息着摇头说:
“关键他们确实一下子提太多了,需要足够的人员和资金以及经历。
“就算是我们真的认真想要做好,也未必能真的实现目标。”
周围好几个皇子也陆续跟着点头表示赞同,你一言我一语的抱怨了一下这些建议的问题。
九皇子作为一个习惯性反对的反对派,这时候也开口错开了现在的话题:
“我觉得这个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决定,我们似乎已经被架在这里了。
“现在我们直接接受官僚的建议,显得这个改革好像是他们这些官僚做出的。
“如果我们不接受的话,有可能会让这些刁民头领失望。
“我们这次会议的安排就有问题。”
性格冲动的七皇子难得的赞同了一次九皇子的说法:
“这种公开的大型会议,参与的人员数量众多,成分也非常的复杂。
“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和想法,如果会议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和计划,很难在开会前完全预判结果。
“最终不应该由官僚们提出的复杂的建议,特别是不应该公开提出那些建议。
“应该由他们写奏章提建议,我们采纳之后通过官僚系统公布,而不是在我们采纳之前就对民间公开。
“他们这是让民意来绑架我们。”
七皇子和九皇子的话也得到了很多皇子的赞同,大皇子和十皇子也没有反对。
现在就算是相互之间习惯性对抗的皇子们之间,也面对这次会议的结果的时候发现了需要他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皇子们的思维方式,与官僚和贵族以及民间人士都不太一样,考虑问题的角度也相差甚远。
贵族们的直接目的,就是维护他们自己现在的特殊地位和既得利益。
官僚们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自由度。
民间代表想要限制贵族的权力,减少乃至摆脱对他们的压制和排挤。
而皇子们则想要让他们继续对抗,拖慢自由邦的建设和发展速度,来给整个美洲当反面教材。
而现在的会议结果,让皇子们开始考虑议会制度的问题。
皇子们知道议会,但却没有实际参与过,这两天的会议实际上具有议会性质。
就是各方代表齐聚之后讨论问题,通过折中妥协的方式平衡各方的利益,解决根本性之外的问题。
他们意识到议会这种政治形式变数太多了,也太不容易控制了。
少数人的小集体秘密会议决策,与大量人员参与的公开的协商会议,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政治形式。
皇子们现在积累了他们的第一份议会政治经验。
皇子们同仇敌忾的抱怨了一阵之后,马上再次转移了话题,因为抱怨不能解决问题。
很少发言的十五皇子开口,最先把话题拉回了正轨:
“对于今天会议上的那些建议,我觉得我们总体上还是要接受的。
“只不过不能直接照搬而已,也不能马上一起开始执行。
“要把不合理的排除掉,或者修改成我们能接受的,并且把我们的计划加上去。
“再分别跟他们私下接触探讨,订立一个时间表慢慢去落实。
“具体的做法,也不能按照今天会议的方式做,而是要按照本土的传统方式来做。
“以后也要想办法避免这种公开的大型会议……”
大皇子马上对十五皇子的提议表示了赞成,恢复了对会议的主持:
“十五弟说的不错,以后尽可能避免这种会议,现在我们先解决眼前的这些事情。
“关于官僚代表们的建议,我们现在一项一项的具体来讨论。
“先从最民间的开始吧,关于允许自由邦官员晋升到王国朝廷机构的问题。
“是直接拒绝,还是有其他的折中和调整方法?大家都畅所欲言一下吧。”
大皇子话音刚落,马上好几个皇子表示应该直接拒绝。
不过在这种环境之下,也有人提出了调整方法,是把话题拉回正轨的十五皇子:
“他们想要和省份官员一样晋升到王国朝廷,那就要遵守和省份官员一样的选拔以及任职条件。
“必须由王国科举系统选拔,由王国的人事部门调派。
“而且所有主官都必须是流官,本地人不能在自己家乡担任主政官员,最多只能担任吏员。”
七皇子听到这里就干笑着说:
“这条件……无论是自由邦贵族还是官僚本身,应该都很难接受吧。”
大皇子似乎恍然了:
“如果他们接受,那自然可以实施,这样对省份官员是公平的。
“如果他们不接受,那这就是我们拒绝的理由,理由就是公平,他们无可置疑。”
十五皇子笑着拱手说:
“大哥所言极是。”
大皇子朱靖坤也笑了,然后环顾左右的弟弟们:
“大家以为如何?如果没有其他的建议和设想,我们就直接表决如何?”
皇子们酝酿考虑了一会儿,最终没有人反对。
于是大皇子组织表决,这条建议直接获得了绝大多数的同意。
只有九皇子为首的两个反对派没举手。
不过这不影响结果,大皇子让书记员记录下来,然后继续讨论下一个问题:
“接下来,是关于各个自由邦派出代表,共同讨论协调法律冲突的建议,我个人认为这个建议也有问题。
“这个建议,是让现在举行的会议变成固定的,让这个临时的会议变成不完整的王国议会。
“父皇早就专门教育和提醒过我们,召开议会共同讨论属于一种兜底政策。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就尽量不要采用这种制度。
“所以我们现在也要讨论,是直接拒绝还是改成合适的方式,或者组织一个合适的拒绝理由。”
大皇子的话没有完全说清楚,但现场的皇子们瞬间都心领神会了。
因为他们接受的早期教育是相同的,政治相关的教育更是他们的皇帝父亲亲自教导的。
按照他们父皇的教导,议会对于君主而言就是鸩酒。
是在国家局势即将失控,民间舆情汹涌而君主完全没有能力控制的时候,为了让朝廷不至于崩溃的情况下的让步选择。
一旦召开议会,君主和朝廷必然要出让利益和权力,以后君主和朝廷的权力会受到更多限制。
所以在君主和朝廷仍然能够控制局势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组建议会机构。
对于不同自由邦和王国之间的法律冲突问题,不能单独设立一个专门的协商机构去处理,那个机构就是非正式的议会。
非正式的议会一旦成立,就会逐渐获取更多的权力,慢慢变成真正的议会。
议会这个机构的存在,会让国家机构权力的来源,从君主慢慢过度到民间,真正实现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一旦真正实现了主权在民,那宗室和勋贵的地位也都会降低。
毕竟君主都低于百姓了,依附于君主身份的宗室和勋贵,更加没有资格骑在百姓头上了。
未来的君主和宗室贵族们当然不能支持议会政治。
这次当过提点邢狱的二皇子开口了:
“这个任务只能交给刑部去处理,由王国朝廷上的现有的司法大臣主持。
“并且要求具体矛盾问题具体协调,临时的会议临时召开。
“也不能直接从民间推举固定代表来参与。
“可以采用本土的传统方式,通过我们的科举体系以及官僚系统来完成。
“让通过科举体系获得了功名,但是没有在官方机构任职的人员,以及已经退休的老官僚当民间代表。”
大皇子听完之后随口追问:
“这样的解决逻辑没有问题,不过应该怎么回应他们?我们得有个更加公开的理由。”
二皇子想了想说:
“让王国朝廷处理的事情,那就要按照大明和王国的方式来处理,而不是自由邦那种议会的形式。
“自由邦的制度本来就不合理,所以导致了现在的各种问题,怎么可能还把自由邦的问题抬到王国层面呢?
“那不是要把美利坚王国变成一个大号的自由邦吗?那还是美国百姓追求的目标吗?”
二皇子的几条模拟式反问,让周围的皇子们纷纷点头。
十皇子笑着说:
“逻辑确实是这样的逻辑,我们只要点明了这种会议是自由邦的混乱制度,有秩序的王国朝廷本来就不会使用就行了。”
大皇子看讨论的差不多了,也宣布对这个话题进行投票,结果自然也是高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