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承建的官道的事情,我们直接去找户部,看看户部的想法,他们怎么说我们怎么照做就是了,朝廷想要持久,肯定不会让我们亏的。”

  “第二则是工匠的工钱,我想法是先提升三成或者不提,但是我们可以按照每一趟或者每年的分红来提升。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现在海贸竞争还不大,涨了也没关系,以后竞争大了,利润低了想降就不好搞了。

  二是分红可以留住工匠至少一年的时间,我们可以规定只要在我们家干,只要待满一年,那就有分红,没待满一年,对不起,只能领工钱。

  为了防止工匠们不选择,我们可以将分红设定的稍微高一些,看似会多分出去一些,实则没有。

  因为找工匠需要时间,上手需要时间,这都会少做很多的货物出来。

  第三,工钱这边我们可以采用计件和分档来做,计件就是多劳多得,分档就是根据计件多少分为几个档。

  诸如一个月做十件是一个价的工钱,二十件是一个价的工钱……上不封顶,当然了,每个月都会有零头,那再设立一个季度、半年、年度的档次。

  想要拿高工钱可以,前提是你能做的更多。

  工钱给到位了、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又不拖欠和苛刻工匠,总没有人说我们是奸商了吧。”

  “很好!”

  老者点了点头,但随即又摇了摇头:“这还不够!”

  “还不够?”

  老者的话让大儿子错愕了一下,皱着眉头仔细思索着,其余众人也是仔细思索着,但并没有觉得有漏洞。

  老者见状,轻轻的敲了敲桌子:“要想彻底的留住工匠们,你们不仅要考虑工匠本身,还要考虑工匠的家庭,我们能不能给工匠的家眷们做点什么。

  哪怕是能多增加一两银子也是好的,对我们来说不算多,但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却是进项。

  其次,工匠的契约,签一年和签三年的工钱是不是要有些区分?

  其三,现在最缺的是粮食,我们能从哪里弄到平价或者高于市场价的粮食,然后以平价卖给工匠们。

  其四,能不能提前预支工钱,能预支几个月的,且不要利息,为父以为至少可以预支半年的。

  其五,最好的是能将整个供应链条上的行商、坐商、物料供应等等的绑在一起,单打独斗远不如齐心协力,

  其六,找一些技术好的老师傅,专门做研究,例如如何降低成本、技术的改进、研发新的东西等等,价钱是普通工匠的三四倍都没有关系。”

  嘶……

  众人倒吸了口凉气,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他们以为他们大哥做的都已经相当的过了,但没有想到老父亲做的更过分了,这哪里是找工匠,简直就是找一群大爷供着了。

  “看你们那点出息,只要能帮我们赚银子的,供着就供着呗,别说这是朝廷希望看到的,就算是没有朝廷插手,财散人聚嘛。

  这个道理大家伙儿都懂,可能做到的却是没有几人。”

  “父亲,咱们这么做会不会让其他商号联合抵制我们?”

  “只要咱们做好了,当地官府、甚至朝廷都会下达文书把我们当成榜样,搞不好还能题块匾,

  其他商人们给他们十个胆子他们都不敢打压,顶多就是不和咱们来往。

  但咱们做大了,背后还有朝廷,需要和他们来往吗?

  你们放心,聪明的人不止我们,还有更多的人,或许做的比我们更过分,我们和这群人成为盟友,才能站在最高处的。”

  “孩儿……”

  “爹,我倒是有个担忧!”

  老大还未回应完,老四又出声了:“咱们这么干的话,工匠们的工钱会远远超过务农的百姓,会不会引发百姓们争相成为工匠,进而耽误了农业的发展。”

  “老四,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中年男子叹了口气:“首先,学徒制是有封闭制的,技术是通过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的,少则三年,多则十年,百姓能等十年吗?

  其次,拜师是需要送礼或支付学费,现阶段估计会更高,普通家庭有几个能支付的起的?

  其三,现在孩子有朝廷免费的入学,有更好的选择能够打破阶层的封锁,为什么非要学手艺?

  虽然入学免费,但除了学校发放的书籍可不是免费。

  等了数百年,终于能够和富商子弟一样了,那肯定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不要提供更好的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是最好的劳力,少一个人对整个家庭都是负担,务农是来银子最为稳定的一个渠道。

  其四,工匠依赖的是市场需求,市场的需求说不定哪天就饱和了,搞不好现在吃香的技术三五年后就不行了,甚至不如务农。

  可农业却是生存的底线,百姓有银子了粮价就会上涨的,人均五亩地也不少赚。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任何时候,农民都是整个社会的根本。

  还地于民的政令下,非特殊情况下耕地是不允许荒废的,你去学手艺了自家的地怎么办?

  找人耕种要么出银子要么给粮食,务农的百姓都是赚的,工匠平均下来和农民差不多。”

  “可那是以前,现在工匠的月钱远远不是以前能比的,苦一下后半辈子乃至子孙都不用愁,值得赌一下!”

  “值得赌一下?那你问问他们敢不敢赌一下朝廷会恢复匠籍制度?

  陛下不会,后继之君呢?”

  出声反驳的老四哑火了,嘴巴张了张后又低下了头。

  匠籍这是最终手段,一旦成为匠籍后子子孙孙都无法脱离,能赚银子的还好,不能赚银子的,那后果可想而知了。

  这种事儿没人敢赌,赌错了就要搭上后代一辈子了。

  见四弟不说话了,中年男子迟疑了一下,低声道:“父亲,其他都好说,可这给工匠们预支工钱,这会不会是抢了皇家银行的生意?”

  “不会,皇家银行开办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商事的发展,方便商人们的银子运输,附带的才是百姓们的借贷,大头是商人们的存、转、借的利息,百姓的借贷不到一成。

  从民风上来说,我们这是邻里和睦,互帮互助,民风朴实,从流程上来说,给皇家银行省去了很多的审核的事务。

  我们若是能接手这一部分,皇家银行不仅不会找我们麻烦,还要感谢我们呢。

  前提是我们要和当地官府报备,且不能收取任何的利息,否则那就是作死。”

  “明白!”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等会儿我就去户部一趟,争取约见一下户部的主事儿,将我们的想法先行透露一下,具体的细节我们回来再商议,父亲,你觉得怎么样?”

  “不要急!”

  老者摆了摆手:“今天议题还有最重要的一条的一项没有说,事关我们商号今后能否彻底壮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