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泰大量借款是为了九月中下旬的拍卖会这是对的,但不是为了海运遮洋船来的。”
“不是?”
蒋德璟微微错愕了一下,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瞳孔微缩,惊呼道:“远洋大船?”
“对!”
曾献点了点头,又补充道:“至少我们目前猜测是这样!”
“好敏锐的嗅觉。”
蒋德璟眼中满是赞许之色,即便是他这个皇家银行的最高负责人,若非是今日广德泰的反常举动他都没有想到远洋大船的事儿,毕竟这算是机密了。
“即便是远洋大船再贵,也不应该太离谱才是,借款一百五十万两白银怎么着都能拍到几艘。
即便是他猜错了朝廷暂时没有出远洋大船的想法,那么还能拍十几艘海运遮洋船。
如果朝廷这次不是拍卖海运遮洋船,无论是太仓库的珍宝,还是其他方面的,肯定是有的赚的,怎么看都不吃亏。
或者说干脆不拍,直接将借贷哪来扩大工坊、组建行商队伍、开设商铺等等都是可以的。”
“的确是,可攻、可守、可退,与其说他赌性大,不如说他眼光狠辣且行事果决。”
曾献接过话:“毕竟若是猜错了,哪怕是再还款也是要赔偿违约金的,这也是几万两银子,一般商人可不敢如此。”
“谁说不是呢!”
蒋德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毕自严:“毕尚书,既然知道了他接下来想做什么,又给出了对朝廷有大功的谏言,那我们这边就直接批了,但依旧是一百五十万两。
两点原因,一是皇家银行是中立的,不偏向任何人,不能因为你有功就多批,万一出问题,那就是烂账了。
二是避免因为借贷过多,挤压了其他商人,商事的事儿我觉得还是百花齐放的好,适当分散能增加抗风险的能力。”
毕自严点了点头:“可以,如此大额的三天内审批完已经算是照顾了,就按你说的来吧!”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就不打扰诸位了!”
见事情已经搞定了,蒋德璟直接起身告辞。
毕自严也没有多交待保密什么的,在皇家银行工作的第一条就是严格、绝对的保密。
“诸位,此事就到这里,待陛下回京之后本官会向陛下禀报。”
“接下来户部有几项工作,第一,集体工坊、官员家眷不得从商等等的,需要重新修订,吴大人,此事由你和刑部协商。”
“下官遵令!”
“第二件事儿,准备九月下旬拍卖会的事儿,此事儿由度支司负责,但远洋大船的事儿要保密。”
“下官遵令!”
“第三件事儿,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大灾越来越严重了,入冬之前就要赈灾了,仓部司按照江苏左布政使周大人所提的平粮券做个计划,越快越好。
同时,继续在各地收购可御寒衣物,运往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以防万一。
同时秋收之后就要开始迁移百姓前往中南半岛了,给涉及到的各布政司的清吏司传信,做好粮食等物品的准备和调拨工作,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闪丝。”
“下官遵令!”
“第四件事儿,海贸数据的分析,各个大类的需求、价格、利润等等进行税率上的调整,此事虽然不会立刻更改,但需要动手做起来了。
这种事情不能拍脑袋做决定,要有大量的数据分析后做依仗,要合情合理。
曾大人,事后你给海贸司传信,让他们密切注意。”
“下官遵令!”
“第五件事儿,户部司负责接下来商人们递交的书信,信会很多,可以从翰林院借调十几位,本官会和内阁、礼部打招呼的。
你们将信中重要的、可行的建议整理出来,可靠的、适合的商号也标出来,交给锦衣卫去调查一番,锦衣卫那边本官会去和留京的指挥同知打招呼的。”
“下官遵令!”
“行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吧,都各自去忙吧!”
众人起身行礼之后,纷纷离去,这些工作没有一个是轻松的。
大堂内的毕自严自顾的将茶碗中的茶水喝尽后才慢悠悠的起身,他得将户部编写的用于秋天大学使用的教材再修订一遍。
相对于户部衙门内的安静,整个北京城却是议论纷纷,尤其是户部衙门外三四百米外的酒楼客栈坐满了各个商号的当家人。
虽然户部官员让他们将想法以信笺的形式提交,提前交了不一定有用,他们都想看看有哪些人提前交了。
很显然,他们想错了!
第一个提交的广德泰当家人张子兴进了户部,而且还待了两刻钟的功夫,最后好像还是左侍郎曾献送出来的。
要说这里面没有什么门道他们绝对不会相信的。
“张兄,里面请,醉仙楼今儿送来了几尾正宗的黄河大鲤鱼,顺着运河用大木桶装着黄河水运回来的,生龙活虎,一会儿咱们做个糖醋软熘黄河大鲤,怎么样?”
“哈哈哈,有好菜自然少不得好酒,刚好我这边还有一坛上好襄陵酒。”
“老张,今儿云仙楼的大厨休假,刚好欠我一个人情,我请他过来,让他做一下最拿手的带骨鲍螺、兰溪火肉、老鸭煲。”
“老张是庐州府府人,你们说的这些虽然是名菜,但老张不一定吃的惯,
张兄,为兄知道这北京城中有一野馆子,一品锅做的那叫一个地道,温火慢炖两三个时辰的,原汤渗入各种食材,再配上口子窖酒,那叫一个舒坦,咱们这就走着?”
……
看着围绕在身边‘叽叽喳喳’的众多商号当家人,以及更外围看热闹的,张子兴也是很无奈。
他忽然意识到了似乎着了户部尚书的‘道’了。
首先是请自己过来,户部三四百外的地方聚集着大量的商号当家人,户部肯定知道,而且很清楚的知道明细。
这种情况还是在大白天的大摇大摆的请自己过来,就是要将自己暴露在众商号当家人面前。
且最后左侍郎曾献送他出户部衙门,可是一直送到了衙门大门外,还朝着他拱手,这一幕肯定也是被众商号当家人看在眼中的。
目的就是刺激一下看热闹的商人,让商人提高筹码。
明白了毕自严的想法后,张子兴伸手按了按,高声道:“诸位,且听老朽一言!”
“不是?”
蒋德璟微微错愕了一下,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瞳孔微缩,惊呼道:“远洋大船?”
“对!”
曾献点了点头,又补充道:“至少我们目前猜测是这样!”
“好敏锐的嗅觉。”
蒋德璟眼中满是赞许之色,即便是他这个皇家银行的最高负责人,若非是今日广德泰的反常举动他都没有想到远洋大船的事儿,毕竟这算是机密了。
“即便是远洋大船再贵,也不应该太离谱才是,借款一百五十万两白银怎么着都能拍到几艘。
即便是他猜错了朝廷暂时没有出远洋大船的想法,那么还能拍十几艘海运遮洋船。
如果朝廷这次不是拍卖海运遮洋船,无论是太仓库的珍宝,还是其他方面的,肯定是有的赚的,怎么看都不吃亏。
或者说干脆不拍,直接将借贷哪来扩大工坊、组建行商队伍、开设商铺等等都是可以的。”
“的确是,可攻、可守、可退,与其说他赌性大,不如说他眼光狠辣且行事果决。”
曾献接过话:“毕竟若是猜错了,哪怕是再还款也是要赔偿违约金的,这也是几万两银子,一般商人可不敢如此。”
“谁说不是呢!”
蒋德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毕自严:“毕尚书,既然知道了他接下来想做什么,又给出了对朝廷有大功的谏言,那我们这边就直接批了,但依旧是一百五十万两。
两点原因,一是皇家银行是中立的,不偏向任何人,不能因为你有功就多批,万一出问题,那就是烂账了。
二是避免因为借贷过多,挤压了其他商人,商事的事儿我觉得还是百花齐放的好,适当分散能增加抗风险的能力。”
毕自严点了点头:“可以,如此大额的三天内审批完已经算是照顾了,就按你说的来吧!”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就不打扰诸位了!”
见事情已经搞定了,蒋德璟直接起身告辞。
毕自严也没有多交待保密什么的,在皇家银行工作的第一条就是严格、绝对的保密。
“诸位,此事就到这里,待陛下回京之后本官会向陛下禀报。”
“接下来户部有几项工作,第一,集体工坊、官员家眷不得从商等等的,需要重新修订,吴大人,此事由你和刑部协商。”
“下官遵令!”
“第二件事儿,准备九月下旬拍卖会的事儿,此事儿由度支司负责,但远洋大船的事儿要保密。”
“下官遵令!”
“第三件事儿,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大灾越来越严重了,入冬之前就要赈灾了,仓部司按照江苏左布政使周大人所提的平粮券做个计划,越快越好。
同时,继续在各地收购可御寒衣物,运往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以防万一。
同时秋收之后就要开始迁移百姓前往中南半岛了,给涉及到的各布政司的清吏司传信,做好粮食等物品的准备和调拨工作,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闪丝。”
“下官遵令!”
“第四件事儿,海贸数据的分析,各个大类的需求、价格、利润等等进行税率上的调整,此事虽然不会立刻更改,但需要动手做起来了。
这种事情不能拍脑袋做决定,要有大量的数据分析后做依仗,要合情合理。
曾大人,事后你给海贸司传信,让他们密切注意。”
“下官遵令!”
“第五件事儿,户部司负责接下来商人们递交的书信,信会很多,可以从翰林院借调十几位,本官会和内阁、礼部打招呼的。
你们将信中重要的、可行的建议整理出来,可靠的、适合的商号也标出来,交给锦衣卫去调查一番,锦衣卫那边本官会去和留京的指挥同知打招呼的。”
“下官遵令!”
“行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吧,都各自去忙吧!”
众人起身行礼之后,纷纷离去,这些工作没有一个是轻松的。
大堂内的毕自严自顾的将茶碗中的茶水喝尽后才慢悠悠的起身,他得将户部编写的用于秋天大学使用的教材再修订一遍。
相对于户部衙门内的安静,整个北京城却是议论纷纷,尤其是户部衙门外三四百米外的酒楼客栈坐满了各个商号的当家人。
虽然户部官员让他们将想法以信笺的形式提交,提前交了不一定有用,他们都想看看有哪些人提前交了。
很显然,他们想错了!
第一个提交的广德泰当家人张子兴进了户部,而且还待了两刻钟的功夫,最后好像还是左侍郎曾献送出来的。
要说这里面没有什么门道他们绝对不会相信的。
“张兄,里面请,醉仙楼今儿送来了几尾正宗的黄河大鲤鱼,顺着运河用大木桶装着黄河水运回来的,生龙活虎,一会儿咱们做个糖醋软熘黄河大鲤,怎么样?”
“哈哈哈,有好菜自然少不得好酒,刚好我这边还有一坛上好襄陵酒。”
“老张,今儿云仙楼的大厨休假,刚好欠我一个人情,我请他过来,让他做一下最拿手的带骨鲍螺、兰溪火肉、老鸭煲。”
“老张是庐州府府人,你们说的这些虽然是名菜,但老张不一定吃的惯,
张兄,为兄知道这北京城中有一野馆子,一品锅做的那叫一个地道,温火慢炖两三个时辰的,原汤渗入各种食材,再配上口子窖酒,那叫一个舒坦,咱们这就走着?”
……
看着围绕在身边‘叽叽喳喳’的众多商号当家人,以及更外围看热闹的,张子兴也是很无奈。
他忽然意识到了似乎着了户部尚书的‘道’了。
首先是请自己过来,户部三四百外的地方聚集着大量的商号当家人,户部肯定知道,而且很清楚的知道明细。
这种情况还是在大白天的大摇大摆的请自己过来,就是要将自己暴露在众商号当家人面前。
且最后左侍郎曾献送他出户部衙门,可是一直送到了衙门大门外,还朝着他拱手,这一幕肯定也是被众商号当家人看在眼中的。
目的就是刺激一下看热闹的商人,让商人提高筹码。
明白了毕自严的想法后,张子兴伸手按了按,高声道:“诸位,且听老朽一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