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井田制还是义仓、族田、合会、吉度、款约、家支等等制度,都是表现在农耕上面,不是耕种,就是放牧。”

  “而在下提出的共同发展,集体工坊,是表现在手工业上面,以及直接关联的商事的发展。”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农耕无法量化考评,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偷奸耍滑、破罐子破摔等等导致的个人积极性不高。”

  “放牧,假设是一百头牛羊分给五个人,每人二十头,那你说怎么考察?

  是考察放牧的时间,还是考察牛羊走的路程,还是考察其它?

  只有一个标准,牛羊有没有吃饱。

  可诸位应该知道,只要你喂,牛羊会一直吃,只是吃的快慢、多少而已,这就无法考量。

  所以认认真真的放也是一天,一边放一边玩也是放,就出现了偷懒耍滑、积极性不高。”

  “再说农耕,例如插秧,五亩族地分给五个族人共同耕种,每人一亩,这个很好分。

  但问题就出现了,是同时下田还是同时收工?

  大多数可能会认为甭管什么时间下田收工,只要把秧插完了就行了。

  插过秧的都知道,秧苗排列有序,深浅一致,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害,促进分蘖和生长,且插秧的时间等等,这些都会极大的影响秋收。

  一亩地是插完了,但你怎么确定他秧插的好坏,一株株检查吗?

  只能等到了秋收的时间才能确定下来,可到那个时候就是为时已晚了,且中间还有放水、除草、晒田等等劳作环节以及雨水、光照等等自然因素,根本无法分清楚。

  一个人的亩产少了,那势必要从其他四人的收成中平衡,否则那就包产到户就行,干嘛还要集体耕种呢?”

  “可手工业不同,无论是独立完成一件还是以流水线的形式来做,都可以按照数量来计算,确定好单件或者单个工序的工钱后,多劳多得、少做少得,不做不得。

  只要……”

  “等一下!”

  曾献打断了张子兴的话,皱着眉头道:“确立标准,建立考核和监督机制,这一点我们是认同的。

  可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之所以会以一个村镇为集体来制造就是想形成规模化,掌握与商人的议价权。

  某一件货物如果单个百姓卖给商人,可能就是十文钱一个,若是以集体来卖,就可能卖到十二纹、甚至更高的价格。或者说与商人合作,要净利润的五成。

  既然是集体的,那么肯定会采用流水线的形式,以此来提高制造的速度,可每个工序的难易程度不一,那么工序难的是不是就……不愿意做,都想从事简单的工序……”

  “曾大人,您的意思我明白了!”

  张子兴趁着曾献喘气的功夫接过了话:“集体工作不意味着平均分配,每一个工序的工钱都是不一样的。

  难的工序代表着需要技术,时间长,自然价格就高,简单的工序容易,时间短,工钱自然就低了。

  如果简单的工序速度足够快,月工钱可能和难的工序是一样的,你不想拼命那就只能学技术。

  至于说难的工序都会,那就更简单了,工序轮换就是了,确保每年的工钱是差不多的就行。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在整体的利益中抽出一部分作为分红,表现好的多奖励一些,少的就少奖励,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可能差上十倍、二十倍,以此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另外,连续几次评估不合格的,直接剔除集体。”

  众人精神齐齐一震,眼中满是惊喜之色。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一点他们的确是没有想到了。

  万事万物只要能确定好标准,那么就能进行考核和监督,这就彻底的解决了因为集体工作而导致的积极性欠缺的问题了。

  虽然涉及到了具体的几项量化,这是下一步的工作,只要制度确定好了,这些都不是问题。

  “积极性的问题解决后,我们再来说说如何管理以及集体的领导的权力垄断。”

  张子兴在木板上写下了管理和权力四个字,而后继续道:“家支就是一个非常的例子,假设一件货物需要十个工序,那么每一个工序的负责就是苏易,

  或者整个集体有十条流水线,那么一条流水线的负责人就是家支中的苏易,我们称之为工长,

  十条流水线的负责人就是德古,我们称之为线长,

  当然了这个线长不可能是一人,至少得三人。

  需要注意的是工长和线长都可以是流水线某个工序的工匠,但工长和线长绝对不能重合。

  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立一个议会,用于监督工长和线长。

  议会的成员可依是全体成员,也可以是村镇中威望较高的老者,能够为集体而发声的。

  另外设立一适用于集体的、类似侗族款碑的……法令,但必须不能和大明律令相违背。

  这个法令的作用就是规范成员和工长的行为标准,做到有法可依,而不是工长和线长个人的主观判断,如此就消除了管理者权利的垄断导致的不公允。

  甚至说,可依引入朝廷的监管,巡查御史、锦衣卫、巡视组不定期的进驻交叉审查,防止议会、线长、工长联合欺瞒成员,也防止线长和工长联合官员欺瞒造假。”

  说这里,张子兴的嗓子微微有些嘶哑,也顾不得礼节,端起茶杯咕嘟咕嘟的喝了几口。

  然后继续道:“为了让集体发展的更好,我的想法是工长或者线长,不一定非得是本村寨的人,也可以从外面高新招募。

  但必须得是在管理或者技术上过硬的商人或工匠。

  商人担任因为他们懂得经商,知道商谈中细节以及熟悉市场,能将利益最大化。

  技术高的工匠就是集体的定海神针,保证不出错的同时还能开发更多种类的货物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增加竞争力。

  至于说外招的人会不会消极怠工、不干活等等的,可以采用对赌的方式,双方约定一个利益数据,达到了给出多少的待遇,达不到分文不给等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