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

  “藏族?”

  众人低声重复了两句,第一个开口解释的户部司郎中姚敬迟疑了一下,低声道:“傅大人说的可是吉度制度?”

  “姚大人好记性!”

  傅春耘点了点头,看向毕自严等三人:“毕尚书,吉度二字是藏族语言,吉意味幸福、安乐,度则是领悟、理解、体验,组合起来译成汉语就是幸福共享、知足常乐。

  制度上则是是一种基于团体互助和资源共享、风险共同承担维持团体稳定的经济发展模式。

  主要体现在牧户合作放牧,产品按劳力分配。

  劣势也是有的,诸如平均分配抑制了个人的积极性,这一点比井田制度中的公田更加的明显,公田不去耕种,那么只能由私田中抽出一部分的弥补,损失的是农户自己。

  可这个损失的是集体,对个人没有什么损失。

  其次就是决策耗时,毕竟是集体决策,容易错过时机。

  三则是产权模糊,集体的草场、耕地等等难以流转,无法扩大规模。最后则是基层权利的集中,滋生不公平的分配。

  相对于这些劣势,吉度制度的优势更加的明显,互助合作可以减少个体风险,重要事务由集体决策,减少矛盾,促进和谐。

  且会对对贫困家庭、孤寡老人提供基本生活支持,即便是遭遇灾害等等,风险是由团体共同承担。

  重要的是草场和水源集体管理,避免了过渡开发,且通过集体劳动可以将经验传承下去。下官觉得,吉度制度的可以借鉴一二。”

  “很好,这些等我们商讨完了,然后再协商取舍。”

  曾献点了点头,看向仓部司郎中:“沈大人,你们仓部司没得选了,只能说族田制度了。”

  “哈哈……几位大人谦让了,给下官留了一个本朝的。”

  仓部司郎中沈元正朝着其余三部郎中拱了拱手:“大明的族田制度源于宋代,在我大明一朝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和普及。

  宗族占有的族田形式多种多样,诸如祠堂田、寺庙田、墓田、祭田、义田、学田、公会田等。

  每一种族田的用途都不一样,诸如祭田即为祭祀而置的土地,属于供赡济本宗族中贫困的人。学田作为鼓励教育族内子弟的费用。

  这些族田的来源都是百姓们捐出来的,由百姓们共同耕种,收成归族里所有,由族里调拨,诸如助学、济贫等,以安徽那边居多。

  优点是族规禁止买卖,保障土地延续,让很多族人得到了救助,渡过了难关。

  缺点是权利的垄断,族长支配收益,易滋生腐败,仅惠仅限于本族,外姓无权受益。”

  “很好!”

  曾献点了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不得不说,在皇帝一朝,能从各布政司的清吏司调回户部本部任职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这些历史上的各种政令都是了如指掌了。

  “广德泰提出的这个……我们姑且称之为共同致富的想法与我们刚刚分析的一些都有一些共通之处,诸位觉得可不可行?”

  “曾大人,广德泰的这个共同致富是一个镇子的人,少则一两千人,多则上万人,各个宗族并存,血脉不同,都想为自己宗族争取更多的利润,会更麻烦。

  但下官以为这个劣势也算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这个共同或致富的商号的话事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成立一个类似内阁这样的存在,由各族族长担任,共同决定。

  如此他们就无法只偏袒自己的宗族,做出的决策才会更加的公平了。

  除此之外,巡视组或者巡查御史不定期的去查账,加以震慑。”

  “不妥吧,如果由族长来担任,虽然平衡了各个宗族争夺利益和垄断、偏袒等问题,但你让投入白银的广德泰怎么办?

  前期还好,后期发展起来了,他们想得到更多的利润,不和广德泰合作了怎么办?那他们的心血不就白费了吗?”

  “沈大人,广德泰只是提出这么一个想法,如果可行,那么整个大明会出现数百上千个类似的村镇,且不一定是由商人前期出资,可以找皇家银行借贷,或者自行筹措。”

  “前期由商人投入也是可以的,这和官道的承建是一个性质,双方约定好,前期由商人统筹和负责整体,包括货物的规划等等。

  待收回投入和约定的回报后再交还给村镇集体,之后到底是继续和商人合作还是与其他商人合作,完全取决于双方之间的利益博弈。

  最重要的是,即便是到期了,投资的商人也有优先购买权,即同等价格下投资商人高于其他商人。”

  “对,我们希望的是最后由市场自行调整,而不是百姓与某个商人之间彻底的绑定,更不是由朝廷插手干预的市场。”

  “其实也不用担心百姓的集合体做大后坐地起价,货物是由商人们运输到海外的,

  集合体敢联合起来,那商人们也能联合起来不收货物,只要朝廷不给集合体颁发入海许可证就行了,

  但若是商人们联合起来向百姓集合体压价,那不好意思,就不要怪朝廷主动干预了。

  况且,我们还有供销社在,商人们不收,那就由供销社收。”

  “诸位,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但问题是什么样的货物需要几千甚至上万人一起做?既然要不了,那哪些人能进入哪些人不能?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这倒也是个问题,但也不是不能解决!”

  “尚书大人,现在大家伙儿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您这边是什么看法?”

  ……

  “我的看法?”

  毕自严听着曾献的话,轻笑了一声,将茶碗放了下来:“诸位似乎都忘了这个提议是怎么来的了,既然有人敢提这个,那肯定是有些想法的,或许我们刚刚提到的这些当事人也很清楚,倒是先听听他的看法,然后再决定,如何?”

  “咦……”

  众人怔了一下,反应过来后哑然失笑。

  不待他们表态,一名衙役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尚书大人,广德泰的张大当家的在门外等候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