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春不是很清楚,朱允熥为何要跟随自己回来。
出于君臣关系,还有礼仪,沐春都无法拒绝,还是邀请朱允熥进门,也正如朱允熥所言,他们算是兄弟了。
沐英是朱元璋养子,朱允熥叫沐春一声大哥,还是合理的。
沐春虽然是武将,但看上去又是文质彬彬,自带一种风度,是其他武将不能具备的。
在客厅里坐下,可以看到清扫卫生的人,还在忙个不停。
金陵城内的沐家宅院,确实太久没有人居住,虽然会留下两个仆人,但沐春回来,还是要全面清扫一次。
沐春抱歉道:“这里乱成一团,让殿下见笑了。”
朱允熥说道:“太久没有人居住,都是这样了,沐大哥有空了可以多点回来,或者让沐二哥回来走走也好。”
沐二哥,就是沐晟了。
他们一起在西南,老朱对他们兄弟,那是完全的放心。
要知道去年朱标去世后不久,沐英听闻噩耗,悲伤过度而患病,最后也走了。
单凭这一点,沐家足够让老朱信任。
“二弟忙着打仗。”
沐春微微一笑,又道:“当地有一个叫做刀干孟的土司,一直不安分,我此番回京述职,全靠二弟在西南帮我压着刀干孟。”
提起此人,朱允熥也是有印象的。
记得在历史上,朱元璋去世后不久,刀干孟开始叛乱,沐春负责带兵讨伐,但在讨伐的时候病逝。
沐春没有后嗣,让沐晟继承沐家。
想来便是可惜。
沐家对大明,是真的尽忠。
西南那些土司,还有东南亚等小国,特别是安南、缅国,又确实一直很不安分。
朱允熥突然在想,如何帮沐春把西南的不利因素,彻底压下来呢?
之前的改土归流等做法,朱允熥给朱高炽提出来了,相信他在进行商税改革的同时,也会改一遍。
不过朱允熥决定等会回去乱,也给老朱提一提此事。
“好久没见殿下了。”
沐春又道:“太子去世的时候,父亲正好也染病,臣没能回来,如今看到殿下的风采,以及回来的路上再听说了殿下的事迹,太子殿下后继有人!”
看到朱允熥如今那么好,他表现得甚是欣慰。
太子后继有人,大明也能后继有人。
这是一大幸事!
朱允熥客气道:“沐大哥谬赞了,我也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对了沐大哥从云南回来,是否带了些茶叶?”
“茶叶?”
沐春这才回过神来,忙道:“来人,上茶。”
“是臣疏忽,忘了准备茶点。”
他又抱歉道。
朱允熥摆了摆手道:“茶点可有可无,只是我听说云南的茶,特别好喝,想试一试。”
沐春从西南回来,茶肯定是少不了的。
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特别适合茶树生长,他这就回去,带了一些普洱茶过来。
朱允熥打开袋子,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赞叹道:“清香怡人。”
沐春笑道:“臣不知道,殿下喜欢茶道,否则一定多带一些回来。”
朱允熥摇头道:“我不只是单纯的喜欢茶道,还喜欢把茶,当做一种商品,沐大哥应该很清楚,我们的茶叶自古以来便特别受外邦欢迎。”
这个是事实,沐春郑重点头。
其实刚才看到沐春的时候,朱允熥就有一个想法,折腾茶叶。
他在金陵喝的茶,基本来自于江南地区。
那里茶山挺多的,另外还有福建的茶。
至于云南的茶,由于距离太远,少之又少,海外的人应该没几个喝过云南茶的。
如果操作起来,又是一条路子。
其他地区的茶,被当地豪绅占领。
朱允熥总不能直接找他们强抢,尽管他也想这样做,但还是不太妥。
正好沐春回来了,可以和沐春合作,在茶叶原料上将会不再受到限制。
这个合作,干得来。
朱允熥又道:“沐大哥应该知道,我最近在发展商业吧?”
沐春同样点头道:“殿下把商税规范起来,再从海上入手,我们西南很多税课司的官员,都被换了,听陛下刚才说,国库收上来的钱,比以前多太多了。”
商税改了,貌似还是好事。
他还是赞同道。
朱允熥说道:“沐大哥想不想,让云南的茶,一起出海?”
“出海?”
沐春想着,觉得好像也行。
“在当地发展茶叶,带动那些土司制茶,让土司看到甜头了,他们将会全心全意投入茶叶当中。”
“茶叶的决定权,在我们手中。”
“将来谁不服从、不听话,我们一句话,说断就断了他们的一切,他们不得来求我们?”
“我把这个,称之为经济制裁。”
“沐大哥觉得,是否可行?”
朱允熥简单说了说。
沐春听了,不禁眼前一亮。
他只是知道,商业处于末流。
但从来没有想过,商业还可以这样玩,虽说效果不一定特别好,但实行下去,应该有一定的效果。
甚至沐家在其中,也能得到不少好处。
沐春有些激动道:“殿下这个想法,真的新奇了,茶叶的收购权,在我们手中,听话的,我们就要,不听话的不要,除非他们不贪婪,不想要钱,只是运输过来……太远了。”
从西南运输到金陵,距离遥远,路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茶叶又容易霉变。
朱允熥道:“运到广州即可,如果可行,我未来会在广州安排装船,至于运输的条件,也可以改进,保证密封、防潮,或者在茶叶里放下一包不算多的生石灰,可以吸湿。”
沐春考虑良久,道:“臣听殿下的,回去后,和当地的人说一说,如果没问题,殿下等臣的好消息。”
茶叶一事,便如此确定下来。
又算是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壮举。
“沐大哥,我还有一个想法,要和你说说的。”
朱允熥再一次,提出改土归流的做法。
对西南地区那些土司,甚至东南亚那些小国的土司,必须进行一定的限制。
沐春常年在西南,朱允熥说的内容管不管用,他一听就知道了。
听完了朱允熥的话,沐春仿佛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激动道:“殿下真厉害,太子后继有人,大明后继有人了。”
如果储君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水平,大明一定可以远超强汉盛唐,开创新的盛世。
出于君臣关系,还有礼仪,沐春都无法拒绝,还是邀请朱允熥进门,也正如朱允熥所言,他们算是兄弟了。
沐英是朱元璋养子,朱允熥叫沐春一声大哥,还是合理的。
沐春虽然是武将,但看上去又是文质彬彬,自带一种风度,是其他武将不能具备的。
在客厅里坐下,可以看到清扫卫生的人,还在忙个不停。
金陵城内的沐家宅院,确实太久没有人居住,虽然会留下两个仆人,但沐春回来,还是要全面清扫一次。
沐春抱歉道:“这里乱成一团,让殿下见笑了。”
朱允熥说道:“太久没有人居住,都是这样了,沐大哥有空了可以多点回来,或者让沐二哥回来走走也好。”
沐二哥,就是沐晟了。
他们一起在西南,老朱对他们兄弟,那是完全的放心。
要知道去年朱标去世后不久,沐英听闻噩耗,悲伤过度而患病,最后也走了。
单凭这一点,沐家足够让老朱信任。
“二弟忙着打仗。”
沐春微微一笑,又道:“当地有一个叫做刀干孟的土司,一直不安分,我此番回京述职,全靠二弟在西南帮我压着刀干孟。”
提起此人,朱允熥也是有印象的。
记得在历史上,朱元璋去世后不久,刀干孟开始叛乱,沐春负责带兵讨伐,但在讨伐的时候病逝。
沐春没有后嗣,让沐晟继承沐家。
想来便是可惜。
沐家对大明,是真的尽忠。
西南那些土司,还有东南亚等小国,特别是安南、缅国,又确实一直很不安分。
朱允熥突然在想,如何帮沐春把西南的不利因素,彻底压下来呢?
之前的改土归流等做法,朱允熥给朱高炽提出来了,相信他在进行商税改革的同时,也会改一遍。
不过朱允熥决定等会回去乱,也给老朱提一提此事。
“好久没见殿下了。”
沐春又道:“太子去世的时候,父亲正好也染病,臣没能回来,如今看到殿下的风采,以及回来的路上再听说了殿下的事迹,太子殿下后继有人!”
看到朱允熥如今那么好,他表现得甚是欣慰。
太子后继有人,大明也能后继有人。
这是一大幸事!
朱允熥客气道:“沐大哥谬赞了,我也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对了沐大哥从云南回来,是否带了些茶叶?”
“茶叶?”
沐春这才回过神来,忙道:“来人,上茶。”
“是臣疏忽,忘了准备茶点。”
他又抱歉道。
朱允熥摆了摆手道:“茶点可有可无,只是我听说云南的茶,特别好喝,想试一试。”
沐春从西南回来,茶肯定是少不了的。
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特别适合茶树生长,他这就回去,带了一些普洱茶过来。
朱允熥打开袋子,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赞叹道:“清香怡人。”
沐春笑道:“臣不知道,殿下喜欢茶道,否则一定多带一些回来。”
朱允熥摇头道:“我不只是单纯的喜欢茶道,还喜欢把茶,当做一种商品,沐大哥应该很清楚,我们的茶叶自古以来便特别受外邦欢迎。”
这个是事实,沐春郑重点头。
其实刚才看到沐春的时候,朱允熥就有一个想法,折腾茶叶。
他在金陵喝的茶,基本来自于江南地区。
那里茶山挺多的,另外还有福建的茶。
至于云南的茶,由于距离太远,少之又少,海外的人应该没几个喝过云南茶的。
如果操作起来,又是一条路子。
其他地区的茶,被当地豪绅占领。
朱允熥总不能直接找他们强抢,尽管他也想这样做,但还是不太妥。
正好沐春回来了,可以和沐春合作,在茶叶原料上将会不再受到限制。
这个合作,干得来。
朱允熥又道:“沐大哥应该知道,我最近在发展商业吧?”
沐春同样点头道:“殿下把商税规范起来,再从海上入手,我们西南很多税课司的官员,都被换了,听陛下刚才说,国库收上来的钱,比以前多太多了。”
商税改了,貌似还是好事。
他还是赞同道。
朱允熥说道:“沐大哥想不想,让云南的茶,一起出海?”
“出海?”
沐春想着,觉得好像也行。
“在当地发展茶叶,带动那些土司制茶,让土司看到甜头了,他们将会全心全意投入茶叶当中。”
“茶叶的决定权,在我们手中。”
“将来谁不服从、不听话,我们一句话,说断就断了他们的一切,他们不得来求我们?”
“我把这个,称之为经济制裁。”
“沐大哥觉得,是否可行?”
朱允熥简单说了说。
沐春听了,不禁眼前一亮。
他只是知道,商业处于末流。
但从来没有想过,商业还可以这样玩,虽说效果不一定特别好,但实行下去,应该有一定的效果。
甚至沐家在其中,也能得到不少好处。
沐春有些激动道:“殿下这个想法,真的新奇了,茶叶的收购权,在我们手中,听话的,我们就要,不听话的不要,除非他们不贪婪,不想要钱,只是运输过来……太远了。”
从西南运输到金陵,距离遥远,路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茶叶又容易霉变。
朱允熥道:“运到广州即可,如果可行,我未来会在广州安排装船,至于运输的条件,也可以改进,保证密封、防潮,或者在茶叶里放下一包不算多的生石灰,可以吸湿。”
沐春考虑良久,道:“臣听殿下的,回去后,和当地的人说一说,如果没问题,殿下等臣的好消息。”
茶叶一事,便如此确定下来。
又算是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壮举。
“沐大哥,我还有一个想法,要和你说说的。”
朱允熥再一次,提出改土归流的做法。
对西南地区那些土司,甚至东南亚那些小国的土司,必须进行一定的限制。
沐春常年在西南,朱允熥说的内容管不管用,他一听就知道了。
听完了朱允熥的话,沐春仿佛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激动道:“殿下真厉害,太子后继有人,大明后继有人了。”
如果储君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水平,大明一定可以远超强汉盛唐,开创新的盛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最新章节,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最新章节,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