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福山?童福山怎么了?”

  朱棣这次真没了好脸色。

  好家伙,朕直呼好家伙。

  原以为只是攻讦战,没想到他们这次是要将苏谨系的官员一网打尽啊!

  安排刘观这种和苏谨不对付的官员,原本只是限制和牵制苏谨权利的一步棋子。

  作为棋子,就要有棋子的觉悟。

  但你们这些家伙的胃口,未免也太大了些,居然想要将苏家一网打尽?

  “回禀陛下!”

  蔺翔亮上前一步,掷地有声:“直隶布政使童福山,仰天子信赖予以重任,本应殚精竭虑,报效国家,才能不枉负君恩!”

  “然童福山自到任以后,不思回报君恩,反而借着手中之权,大肆敛财,强买强卖,为祸地方!”

  “不仅如此,还大肆收受贿赂,包庇地方官员,飞扬跋扈,目无君上,其心可诛!”

  “可有实证?”

  朱棣冷哼一声:“尔可知,尔弹劾的人乃一省要员,诬告之罪尔可知晓!”

  “臣,句句属实!”

  蔺翔亮毫无惧色:“扬州地方百姓、富户皆可作证,直隶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官员皆可作证!”

  听到有这么多证人,连朱棣都有些慌神。

  难道童福山身居高位之后,真的飘了?

  不过这真的很难笃定啊。

  龙生九子还各个不同呢,苏谨十九个学生,万一真出那么一个两个败类也很难说。

  但朱棣不会轻易表态,决定先留中不发,让锦衣卫去查查才能知道。

  想想也有些牙疼。

  早知道当初就别那么放心,谨弟身边不好插锦衣卫,但他的学生插上那么一个两个的,也没什么啊。

  要是有锦衣卫密谍在,朕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但朱棣心里清楚,现在蹦出来的都是些小虾米,老鼠掀木掀——大头在后头呢。

  果然,正主这时候再也憋不住了,缓缓步出群臣行列,缓缓开口:“臣刘观,有事起奏!”

  虱子多了不愁,朱棣点点头:“刘卿但说无妨。”

  “臣奏陛下,臣要弹劾两江巡抚苏根生,罪一,未诏还京,其心叵测。”

  朱棣刚要开口圆过去,苏根生是为了给朕送密奏来,可他还没开口,就被堵了回去:

  “罪二,包庇苏党学生童福山等人,知情不报,欺上瞒下,此欺君之罪!”

  “罪三,两江在其治下,百姓困苦不堪,鬻儿卖女者不知凡几,民生凋敝,生灵涂炭!”

  “罪四,勾结苏州织造府、苏杭市舶司,贩卖走私,偷税漏税,国之蠹虫!”

  “罪五,....”

  刘观滔滔不绝,一口气罗列了苏根生十大罪状,桩桩件件都是杀头之罪。

  相较之下,第一条大罪未诏还京,反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但朱棣迅速从刘观的弹劾中,理出了重点——市舶司。

  “挺狠的啊...”

  就连朱棣都有些无语了。

  他想到这些家伙的胃口大,但没想到这么大!

  摊丁入亩、丈量黄册、科举改制、市舶关税,这些家伙是想将这些要政一网打尽!

  贪心!

  该死!

  但他却没想过,登基才一年多的时间,他就一下子干下去这么多新政。

  而这些新政,桩桩件件都是冲着那些世家大族要害去的,他们怎能不急?

  刘观虽然不是出生于浙东,是河北人,但这些新政对他身后的家族影响也很大。

  其实他也很矛盾。

  一方面,他其实很看好苏谨的新政,能看出这些新政只要执行下去,大明未来定是一片蓝天。

  但同样,屁股决定思维,他也不得不为供他养他的亲族考虑。

  朱棣和苏谨的这一套新政下去,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程咬金的三板斧,而是直奔他们的命门而去!

  刀都快架到脖子上了,他们又怎能不急?

  说他们贼心不死也好,负隅顽抗也罢,但对这些士大夫家族来说,已是四面楚歌。

  他们必须反抗,否则就会被温水煮青蛙一般,慢慢溺死在这片深海。

  之前他们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想要静待时机。

  但时不我待。

  现在其实也不是很好的机会,但是苏谨的这些学生太有办法了!

  他们办事效率极高,又有苏谨这尊瘟神护着,一般人还不敢惹他们。

  照这样下去,到了永乐二年,恐怕世家大族就要死一半了!

  本来盼着苏谨死在朝鲜,可没想到他倒是活蹦乱跳的,曹国公却战死了。

  现在也只能借着这个不是机会的机会,对苏谨下手。

  但他们这次学聪明了,没直接冲着苏谨去,而是开始着手削除他的羽翼。

  只要这帮学生和苏系官员被拿下,苏谨就算三头六臂,也没办法将新政执行下去。

  刘观说完这些,微微垂眸。

  “晋国公,你太急了。”

  “只要有合适的机会,这些新政,将来老夫定会帮你执行下去。”

  想到这里,他的眼神陡然一凛:“但是,现在不行!”

  朱棣冷冷的看了他一眼,眼中满是失望。

  “还有吗?”

  刘观没有说话,他身后的家伙又跳出来一个:“臣都察院御史管彪辉启奏!”

  “臣要弹劾浙江布政使,巡田御史许圭,知法枉法,包庇同窗,隐瞒不报,枉负圣恩之罪!”

  刚刚还觉得哪里不对的朱棣,忽然觉得有些舒服了。

  对嘛,一家人就该整整齐齐的,独独留下一个许圭没人弹劾,很奇怪的好吧。

  不过显然这个许圭官声极佳,为官甚正,这群人想尽办法也罗织不出合适的罪名,只能给他安一个‘知情不报’。

  “朕知道了,退朝吧。”

  “陛下,您...”

  刘观没想到陛下居然什么都没说,就想这么混过去,他怎能容忍,当即准备继续开口。

  谁知朱棣只是冷冷的扫他一眼:“朕说,退朝。”

  “...臣,遵旨。”

  朱棣看他的那一眼,刘观当时就觉得自己已经是个死人。

  但他只能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家天下,家天下,没有小家,又何来大明的天下?

  陛下,士乃国之根,不能动摇啊!

  刘观随着人潮,失望的退出奉天殿,回头遥遥望了一眼被日光照耀,金碧辉煌的大殿。

  “陛下,臣也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是为了您着想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最新章节,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