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童福山,苏谨才将注意力转到那稚童身上:“孩子,你从哪来啊?”
“学生是浙江杭州钱塘人士。”
“钱塘?”
苏谨一愣:“那么远?你怎么跑到漳州来了?”
稚童实话实说:“只为拜见先生,盼能拜入先生门墙。”
苏谨早没有收徒的兴趣,也没时间去调教,闻言就准备拒绝,只是不知如何措辞。
他打算随口聊几句,然后写封信推荐他去国子监读书算了。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啊?今年多大了?”
“学生于谦,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生人,今年虚岁七。”
“哦,七岁了啊,等等!”
苏谨的眼珠子陡然瞪大:“你你你,你说你叫什么?”
稚童一脸茫然:“学生名叫于谦啊。”
“我勒个虾米西瓜大白菜的!”
苏谨先是愕然,旋即哈哈大笑,不停摸着于谦的脑袋,不知在乐什么。
“哈哈哈,这可是于少保来拜我为师啊,不是那个抽烟喝酒烫头的,哈哈哈哈!”
显然,于谦来拜师大大满足了苏谨的虚荣心,顺便打破了他不准备再收徒的规矩。
“好,好,为师就把你收下了。”
苏谨笑吟吟的看着于谦:“对了,你怎么会想要拜我为师?我没记错的话,为师的恶名在钱塘还是很响亮的。”
谁知于谦只是撇撇嘴:“一众凡人,如何能领略恩师的高瞻远瞩?
恩师实不相瞒,学生拜读了您的《石灰吟》后,觉得能写出如此傲气凛然诗句的,怎能是一般的凡夫俗子?”
方才还得意非凡的苏谨,忽然脸色一僵,一抹红晕袭上脸颊。
饶是他脸皮厚,也不好意思在他面前得意。
“额...这个,还行吧,我觉得写的也一般般啦...”
“怎么能叫还行呢!”
于谦不服的涨红了脸:“分明就是绝世佳作,比那些只知莺莺燕燕的陈词滥调,意境高了不知多少!”
“额...行吧,你说好就好。”
看着于谦涨红的小脸蛋,苏谨也不知该哭该笑,没见过这么夸自己的。
噗嗤!
正无语间,身后传来一声轻笑,回头望去,只见朱允熥努力在憋着笑。
如果说这个世界有谁知道《石灰吟》的出处,朱允熥肯定得算一个。
苏谨沉着脸:“你什么时候来的?”
“没多久”,朱允熥正正神色:“就在他说拜读了您‘写’的石灰吟的时候。”
朱允熥在说‘写’这个字的时候,重重顿了一下,傻子也听出他什么意思。
懒得搭理他,苏谨回过身摸着于谦的脑袋:“来拜我为师,你家里同意了吗?”
“嗯!”
于谦连连点头:“起初我爹也不同意,不过我说若是不让我来找先生,我就不读书种地去,我爹没办法就同意了。”
“得,还是个狠人。”
鉴于史书上,这于谦绝对是个狠角色,对他能做出这种事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那你就先跟着许师兄去安顿下,先跟在为师身边学习吧。”
于谦刚要点头,却听苏谨继续嘱咐:“安顿下来后,先给家里写封信报平安,写好之后交给你童师...”
苏谨有意无意扫了一眼茅厕的方向,嬉笑道:“就交给你童师弟,让他帮你走海运送信就行。”
顺着苏谨的视线,于谦望了一眼茅厕的的方向,嘿嘿一笑:“谨遵师命。”
“行了,去吧。”
让许圭带着他最后一个关门弟子去安顿,苏谨招了招手,朱允熥跟着他到了书房。
“你随便坐,我先回个信。”
朱允熥也不客气,直接躺在苏谨的摇椅上,一颠一颠的晃悠。
“太子啊,为师告诉你一个喜讯,从今以后你就不再是为师的关门弟子啦!”
苏谨给自己人写信,字里行间永远透着那么一股不正经,哪怕是说正事的时候。
他这辈子最烦写两种东西,一种是行政体,另一种就是文言文。
他承认老祖宗博大精深,能用最简单的几个字,就能概括诸多内容。
但文字不是冰冷的,而应该是有温度的、有灵魂的,是能用来气死人的。
比如一向以苏谨关门弟子自称的太子炽,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八成就得被气的多吃几碗饭。
当然,收于谦为徒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
等到自己离开大明后,这个被新知识重新灌溉过一次的于少保,才是他留给朱高炽的宝贵财产。
嗯,在此之前,得先想想办法,让这位未来的于少保,说什么也得阻止大明战神的出现。
不过到了那一天,大明早已四海宾夷、一扫六合,应该没有那小鬼御驾亲征的机会了吧?
嗯..应该...没有了吧?
对于这种脑子不正常的主,苏谨还真的没什么把握。
不过到了那个时候,朱祁镇就算想御驾亲征,附近也没人可打了,只能往海上跑,
甚至可能还得跑到欧洲,才能有仗可打。
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大明还没称霸海上,自己和朱允熥也早垄断了海上贸易。
朱祁镇这个‘侄孙’,若是听话还好,要是不听话,他不介意把这小子带到自己那里去留学,给他好好上上课。
嬉笑着把信写完,吩咐马三派人送出去,才看向百无聊赖的朱允熥:
“不在海上待着,找我又有什么事?”
“姐夫忙完了?”
朱允熥笑笑,也不废话,直接从身上抽出一沓子信:“这是吴王卫最近半年搜集到的情报,我刚拿到就给你送来了。”
“有心了。”
苏谨眼睛微微眯起,盯着眼前的情报,略显兴奋。
这些都是好东西啊!
要说他现在最需要什么东西,那必然是来自欧洲的情报。
锦衣卫私下可不敢将情报分享给他,除非朱棣发话。
而他能获知情报的渠道又太窄,除了朱高燧的来信以外,就只能靠朱允熥的吴王卫。
毕波的烛火作响,屋内的光线渐渐由明转暗,可看着情报的苏谨却一动不动。
直到夜色渐渐深沉,苏谨才伸了伸酸痛的膀子,将朱允熥一脚从摇椅上踹下来,一屁股坐了上去。
“姐夫,情报上说什么?”
“没什么。”
苏谨眯着眼,嘴角噙着淡淡的微笑:“不过咱们恐怕很快就要启程了。”
“学生是浙江杭州钱塘人士。”
“钱塘?”
苏谨一愣:“那么远?你怎么跑到漳州来了?”
稚童实话实说:“只为拜见先生,盼能拜入先生门墙。”
苏谨早没有收徒的兴趣,也没时间去调教,闻言就准备拒绝,只是不知如何措辞。
他打算随口聊几句,然后写封信推荐他去国子监读书算了。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啊?今年多大了?”
“学生于谦,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生人,今年虚岁七。”
“哦,七岁了啊,等等!”
苏谨的眼珠子陡然瞪大:“你你你,你说你叫什么?”
稚童一脸茫然:“学生名叫于谦啊。”
“我勒个虾米西瓜大白菜的!”
苏谨先是愕然,旋即哈哈大笑,不停摸着于谦的脑袋,不知在乐什么。
“哈哈哈,这可是于少保来拜我为师啊,不是那个抽烟喝酒烫头的,哈哈哈哈!”
显然,于谦来拜师大大满足了苏谨的虚荣心,顺便打破了他不准备再收徒的规矩。
“好,好,为师就把你收下了。”
苏谨笑吟吟的看着于谦:“对了,你怎么会想要拜我为师?我没记错的话,为师的恶名在钱塘还是很响亮的。”
谁知于谦只是撇撇嘴:“一众凡人,如何能领略恩师的高瞻远瞩?
恩师实不相瞒,学生拜读了您的《石灰吟》后,觉得能写出如此傲气凛然诗句的,怎能是一般的凡夫俗子?”
方才还得意非凡的苏谨,忽然脸色一僵,一抹红晕袭上脸颊。
饶是他脸皮厚,也不好意思在他面前得意。
“额...这个,还行吧,我觉得写的也一般般啦...”
“怎么能叫还行呢!”
于谦不服的涨红了脸:“分明就是绝世佳作,比那些只知莺莺燕燕的陈词滥调,意境高了不知多少!”
“额...行吧,你说好就好。”
看着于谦涨红的小脸蛋,苏谨也不知该哭该笑,没见过这么夸自己的。
噗嗤!
正无语间,身后传来一声轻笑,回头望去,只见朱允熥努力在憋着笑。
如果说这个世界有谁知道《石灰吟》的出处,朱允熥肯定得算一个。
苏谨沉着脸:“你什么时候来的?”
“没多久”,朱允熥正正神色:“就在他说拜读了您‘写’的石灰吟的时候。”
朱允熥在说‘写’这个字的时候,重重顿了一下,傻子也听出他什么意思。
懒得搭理他,苏谨回过身摸着于谦的脑袋:“来拜我为师,你家里同意了吗?”
“嗯!”
于谦连连点头:“起初我爹也不同意,不过我说若是不让我来找先生,我就不读书种地去,我爹没办法就同意了。”
“得,还是个狠人。”
鉴于史书上,这于谦绝对是个狠角色,对他能做出这种事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那你就先跟着许师兄去安顿下,先跟在为师身边学习吧。”
于谦刚要点头,却听苏谨继续嘱咐:“安顿下来后,先给家里写封信报平安,写好之后交给你童师...”
苏谨有意无意扫了一眼茅厕的方向,嬉笑道:“就交给你童师弟,让他帮你走海运送信就行。”
顺着苏谨的视线,于谦望了一眼茅厕的的方向,嘿嘿一笑:“谨遵师命。”
“行了,去吧。”
让许圭带着他最后一个关门弟子去安顿,苏谨招了招手,朱允熥跟着他到了书房。
“你随便坐,我先回个信。”
朱允熥也不客气,直接躺在苏谨的摇椅上,一颠一颠的晃悠。
“太子啊,为师告诉你一个喜讯,从今以后你就不再是为师的关门弟子啦!”
苏谨给自己人写信,字里行间永远透着那么一股不正经,哪怕是说正事的时候。
他这辈子最烦写两种东西,一种是行政体,另一种就是文言文。
他承认老祖宗博大精深,能用最简单的几个字,就能概括诸多内容。
但文字不是冰冷的,而应该是有温度的、有灵魂的,是能用来气死人的。
比如一向以苏谨关门弟子自称的太子炽,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八成就得被气的多吃几碗饭。
当然,收于谦为徒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
等到自己离开大明后,这个被新知识重新灌溉过一次的于少保,才是他留给朱高炽的宝贵财产。
嗯,在此之前,得先想想办法,让这位未来的于少保,说什么也得阻止大明战神的出现。
不过到了那一天,大明早已四海宾夷、一扫六合,应该没有那小鬼御驾亲征的机会了吧?
嗯..应该...没有了吧?
对于这种脑子不正常的主,苏谨还真的没什么把握。
不过到了那个时候,朱祁镇就算想御驾亲征,附近也没人可打了,只能往海上跑,
甚至可能还得跑到欧洲,才能有仗可打。
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大明还没称霸海上,自己和朱允熥也早垄断了海上贸易。
朱祁镇这个‘侄孙’,若是听话还好,要是不听话,他不介意把这小子带到自己那里去留学,给他好好上上课。
嬉笑着把信写完,吩咐马三派人送出去,才看向百无聊赖的朱允熥:
“不在海上待着,找我又有什么事?”
“姐夫忙完了?”
朱允熥笑笑,也不废话,直接从身上抽出一沓子信:“这是吴王卫最近半年搜集到的情报,我刚拿到就给你送来了。”
“有心了。”
苏谨眼睛微微眯起,盯着眼前的情报,略显兴奋。
这些都是好东西啊!
要说他现在最需要什么东西,那必然是来自欧洲的情报。
锦衣卫私下可不敢将情报分享给他,除非朱棣发话。
而他能获知情报的渠道又太窄,除了朱高燧的来信以外,就只能靠朱允熥的吴王卫。
毕波的烛火作响,屋内的光线渐渐由明转暗,可看着情报的苏谨却一动不动。
直到夜色渐渐深沉,苏谨才伸了伸酸痛的膀子,将朱允熥一脚从摇椅上踹下来,一屁股坐了上去。
“姐夫,情报上说什么?”
“没什么。”
苏谨眯着眼,嘴角噙着淡淡的微笑:“不过咱们恐怕很快就要启程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最新章节,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最新章节,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