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在床。”

  “大明的国运,到此为止了。”

  “大明的国运,就这样断绝了?”

  这一刻,他想到了这一点。

  朱元璋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他紧紧的抓着手中的杯子,手掌用力,杯子几乎要被他抓的粉碎。

  朱允炆的脸色也是一片惨白。

  大明二十五年。

  犯忌讳。

  他的父亲朱标,在去陕州调查迁移地点的时候,在回来的途中受了伤。

  所以,他才会在返回京城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这一点,他必须承认。

  再加上,《蓝玉案》的事情发生了。

  这是皇帝陛下为他铺好的道路。

  如果父亲还活着。

  祖父为什么要砍了蓝玉和淮西的权势人物?

  这才是最让他生气的地方。

  只是那些愚蠢之人,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真有胆量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是要干嘛?

  “陛下。”

  朱允炆正要开口,朱元璋却是毫不客气的将他的话堵了回去。

  “你给我听着。让他把话说出来。”

  这个时候。

  詹徽、杨靖等文武百官,心中一凛。

  他们都知道,皇帝就在他们的身后。

  黄子澄的脸都绿了。

  他被气的浑身颤抖。

  “大胆!”

  “你还提起这个做什么?”

  苏怀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你要说《鸣冤书》,自然与这件事有关。”

  还没等黄子澄开口,苏怀又接着说了下去。

  “百姓们义愤填膺,只因我爹只是一个百户,就被牵连进了这件事。”

  “要不是朱樉触犯了律法,惹恼了皇帝,这才导致了朱标心忧攻心,受了伤。”

  “要不然,他也不会死了。”

  “相应的,也就没有了蓝玉的案子。”

  “当然,我爹不会牵扯到这件案子里来,我也不会去敲鼓,也不会去写那《鸣冤书》,我也不会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一切因果,都是命中注定。”

  苏怀又将目光落在了黄子澄的身上,算是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案。

  “而你,你刚刚诬陷百姓,写了一份《鸣冤书》,难道就是为了扰乱国家大局,勾结外敌?”

  “哼!”

  “我也是在京都长大的,哪里有机会与那些什么外来的盗匪打个照面?”

  “什么叫天下大乱?叛变?”

  “在大明,随便一个百夫长的儿子,就能搅得天下鸡飞狗跳。难道你以为你的军队能够将北元打退,建立大明,只是一支纸老虎吗?”

  “而且,堂堂大明朝,一份《鸣冤书》,非要给他贴上一个叛徒的标签?”

  “当年的秦桧,就是这样一个人。”

  “难道我们大明出了一个秦桧?”

  话音刚落。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是何等恐怖的攻击。

  有句话说得好,书生之口,胜于利刃。

  但,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却被他几句话就给堵了回去。

  这个时候。

  黄子澄一听,脸刷的一下就红了。

  他气得手指苏怀,欲要再辩,但支支吾吾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苏怀,你没事吧?秦桧不是大明的人。”

  “别扯远了,我只是怀疑,你这到底写了什么。”

  此刻。

  另一位是一位身材高大,四十余岁,留着络腮胡子的大学士。

  见黄子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好出头帮忙。

  “黄大人说的只是一种可能性,如果将《鸣冤书》交给诸位诸侯,会不会影响诸位诸侯的忠心?会不会伤害到诸位诸侯的感情?”

  “你说起当年的事情,却直接指向死去的皇子,意欲何为?”

  话音刚落。

  黄子澄立即转过身,对着齐少东道:“谢谢齐大人。”

  闻言。

  苏怀倒有些愕然。

  一个姓齐,一个姓黄。

  那个人不是黄子澄和齐泰吧?

  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即位。

  有四个人,就是当初在朝中叱咤风云,怂恿朱允炆想要除掉朱允炆的那四个人。

  一个是方孝孺,一个是齐泰,一个是黄子澄,还有一个是练子宁。

  现在……

  有两位,来到了都察院正堂前?

  苏怀在心中猜测着对方的来历,嘴上却没有停下。

  【针锋相对,唇枪舌剑】的增益状态,显然要比【直言不讳,免死不休】来得直接。

  尤其是这番“激言善辩”,更是让苏怀有种无穷无尽的话,想要从他口中说出来。

  心念转动,更是远超平时。

  “当然是为了你那恶毒的问题。”

  “也是为了向大家说明,为什么我的《鸣冤书》中,会有这样一句话:从今往后,各王宗室,将会成为大明的罪魁祸首。”

  黄子澄指了指那张《鸣冤书》,问道:“你说的是,藩王岁俸的事?”

  苏怀淡淡一笑,没有否认。

  “错!”

  “虚有其表。”

  “百年之内,大明诸王宗室,必然骄横跋扈,大肆耕种,掠夺百姓的财富。”

  “宗室缴纳的赋税,在未来的二百年中,将成为国家的税赋。”

  “富有的人变成了人民的寄生虫,把没有能力的人活活吃掉,不是土匪就是敌人。”

  ……

  与此同时,大殿内。

  朱元璋虽然被他的一番话说得怒不可遏,但也没有说什么。

  但此时,他却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只听一个他无比熟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我方才所说的那个秦王,还在皇帝的时候,就开始大肆扩张,祸害百姓,扰乱国策,令西域动荡不安,内部纷争不断。”

  “这就是秦王和晋王朱棢的下场。”

  “大明诸位藩王,大多都是这样的人。

  “作为一位王子,他觉得自己比任何人都要高贵,他的血脉堪比贵族。”

  “天地万物,尽为他所用。”

  苏怀说到这里,见众人都没有说话。

  他的声音再次响起:

  “历代藩王,都是这么做的。”

  “上梁不正下梁必斜。”

  “他们不怕强大的力量,只因他们就是强大的力量。”

  “他们对平民,没有半点怜悯之心,他们觉得自己是皇室,和平民不一样。”

  “请问各位。”

  “这些藩王和皇亲国戚,他们怎么可能不利用自己的权力,将地盘据为己有?”

  “他们不敢乱来吗?”

  “他们的职责,就是守护自己的国家吗?佑民佑国,为天下苍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最新章节,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