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的能找到对付他的方法……”

  “我会用自己的行动,向你证明。”

  “那就好。”

  听到这句话。

  朱允炆心里咯噔一下。

  莫名的,他感觉自己的祖父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是不是在老爷子的心中。

  他觉得,《鸣冤书》中,对自己的描述,或许是真的?

  “请陛下放心,我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不管苏怀多牙尖嘴利,我都能让他乖乖承认错误。”

  ……

  而就在朱允炆说完这句话的时候。

  “大胆!”

  “好大的口气。”

  “事到如今,你若还不承认。”

  都察院大殿。

  就在一群人气急败坏的时候。

  一名身材肥胖的中年人,站了起来,满脸怒容。

  这人不是别人,是黄子澄。

  尽管只是一个书童,但他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毕竟……

  如今陛下年事已高,一旦让他的孙子上位……

  黄子澄,齐泰,还有其他几位亲信,都将平步青云。

  所以……

  看到他起来,众人心中一松。

  黄子澄胆大包天,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挺身而出。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官员不同,他不需要顾忌自己的名声。

  等皇太孙上位后,真的有了铲除藩王的心思,那就是——

  很可能会成为一场灾难。

  但黄子澄作为皇太孙的导师,却没有这个顾虑。

  因为……

  他一定是事先通知了皇太孙。

  这么一想。

  也渐渐的放下心来,变得轻松起来。

  只要黄子澄一马当先,他们就会时不时的帮上一把。

  “你的《鸣冤书》中在胡言。”

  黄子澄气得一甩袖口,“你可知宗室藩王们,在大明立国之前和立国之后,有过几次浴血奋战,有几次是为了大明而战?”

  “最近几年,陕州有秦王,山西有晋王,北平有燕王,就连大宁也有宁王,就连前年刚继位的那一位,也是如此。”

  “我大明边疆,一共有九个藩王。”

  “所以,大明的疆域,才会越来越太平,越来越富庶,边疆的百姓,再也不会受到外敌的威胁。”

  “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就因为你一个对未来的推测,就让前功尽弃?”

  “百年之内,所有藩王与皇族,都会变得目中无人,增加耕种,吞并百姓的财富?”

  “宗室的赋税,在未来的二百年里,都会变成国家的无穷无尽的税收?”

  “有钱有势的人,变成了人民的寄生虫,把没有钱的人,活活饿死在大街上,不是土匪,就是敌人。”

  “皇族也会成为我大明朝的心腹之患?”

  一口气将所有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因为《鸣冤书》本来就悬挂在大厅里,所以那几个用黑色颜料涂成的字体,显得格外显眼。

  黄子澄一字一句的把原著背了出来。

  随即脸色一变,立刻将苏怀的罪状说了出来。

  “那就由我来说吧。”

  “阁下真是好算计,一句话,就把诸位诸侯对大明的贡献,一笔勾销。”

  “故意挑起大明子民对诸位诸侯的仇恨和怨恨……”

  “然后,你就可以为所欲为,破坏边境,谋害皇室,破坏我大明边境的军事力量。”

  这一刻。

  黄子澄话音刚落。

  百官皆是一惊,心中更是忍不住为黄子澄点了个赞。

  你特么还有这种操作的?

  这句话一出。

  苏怀可不只是得罪了皇帝,更有可能勾结外敌,扰乱大明军的防御。

  这是何等大罪。

  与《蓝玉案》中的阴谋诡计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刹那间。

  所有人都像是第一次见到黄子澄一样,对他又是佩服又是畏惧。

  与此同时。

  殿内。

  朱允炆闻言,心中也是一喜。

  而朱元璋脸上的神色,也明显放松了许多。

  “这个人很好,很聪明。”

  朱允炆顿时乐开了花。

  只是。

  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大笑。

  一声轻哼,响彻起来。

  朱元璋脸上的轻松之色,再次地僵住了。

  那一瞬间,他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是吗?”

  “既然如此,阁下何不给我们讲讲?”

  “秦王朱樉,于洪武三年,就藩西安府。”

  “洪武十一年,皇帝有令,陕州的子民,在经历了一场大战之后,应该开始恢复元气,并且开始了新的耕种。”

  “可是,他不但没有听从命令,反而征募百姓,劳民伤财,建造了一座甚至超过了应天殿的宫殿。这一举动,让陕州的民众怨声载道,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

  “洪武十三年,朱樉贪得无厌,导致民不聊生,甚至出现了卖身为奴的事情。”

  “几百人聚集在王府门口,要求给个交代,结果被秦王府家丁杀了一位老者,抓了一百多人。”

  “明初二十一年,皇上为保天下安宁,下令陕州布政使司,都指挥使,以安抚吐蕃民情。但就在大获全胜的时候,却被秦王偷袭,抓了几百个吐蕃女子,还有一百多个被阉掉的。”

  苏怀每一次说话,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文武百官纷纷变色。

  黄子澄的脸都绿了,他听着苏怀的话,离“年限”已经很近了。

  他的脸色,变得有些苍白。

  大殿中。

  朱元璋猛地站了起来,面容扭曲,口中喃喃道:

  “到此为止。”

  朱允炆闻言,顿时急了。

  一句足以让文武百官,让自己,让皇帝,让整个明朝,都陷入混乱的“惊天之语”。

  这对皇帝陛下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年轻人铿锵有力的话语还在继续。

  “洪武25年,秦王朱樉劳役民民,于皇宫之中修建了大量之地,与后宫的嫔妃们一起,以虐杀宫中的侍女为乐,简直是丧尽天良。”

  “皇上震怒了。所以才要召他入京,废除他的封号。”

  “不过,大皇子因为要去陕州视察西安府城。”

  “心急如焚,在路上受了伤。”

  “到了这一步。”

  说到这里,苏怀的语气微微一滞。

  他朝着黄子澄望了一眼,但对方并没有和他对视,而是不断地避开了他的视线。

  “闭嘴!”

  包括詹徽和杨靖在内的一众大臣,纷纷站了起来。

  可是……

  苏怀的话,立刻就说了出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最新章节,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