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手中的长剑沉得愈发明显,玄铁剑刃映着营帐内跳动的烛火。

  俘虏脖颈上压出的血痕又深了几分,暗红的血珠顺着剑刃滑落,滴在铺着羊毛毡的地面上,晕开一小片深色印记。

  他眼底的怒火似要将眼前的俘虏吞噬,指节因握剑过紧而泛白。

  声音里带着咬牙切齿的寒意:“帖木儿帝国?不过是西域弹丸之地,也敢暗中挑唆金帐汗国与蒙兀儿斯坦犯我大明疆土,当真是不知死活!”

  营帐内的空气仿佛被冻结,连烛火燃烧的“噼啪”声都显得格外清晰。

  帐外的亲兵们握着长矛的手不自觉收紧,燕王身上散发出的凛冽杀意如同冬日寒风。

  穿透厚重的营帐,让他们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李明浩身着青色锦袍,腰间系着嵌玉腰带,他上前一步时,靴子踩在羊毛毡上几乎无声,却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他声音低沉,目光落在俘虏身上,“殿下!此俘虏口中定有更多隐情。

  据他方才含糊所言,帖木儿帝国觊觎我大明北疆已非一日。

  此次唆使联军出兵,实则是想借联军之手消耗我军实力。

  待我军与联军两败俱伤,他们便率大军趁虚而入,夺取北疆沃土。”

  那俘虏瘫在地上,右耳的伤口还在不断流血,染红了他粗糙的褐色衣袍。

  他双手紧紧捂着耳朵,身体像筛糠般不停颤抖,原本还想隐瞒些什么。

  可在朱棣的威压下,牙关打颤,哭喊道:“大人饶命!小人真的只是奉命行事!

  帝国可汗帖木儿・沙哈鲁还说……还说大明虽强,可北疆与大明腹地远隔千里,

  粮草运输艰难,定挡不住联军的铁骑,等联军攻破北疆,

  他们再挥师东进,不出半年就能拿下北平!”

  “放肆!”

  朱棣怒喝一声,脚下发力,一脚将俘虏踹翻在地。

  俘虏重重撞在营帐的木柱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口中喷出一口鲜血。

  朱棣收回长剑,剑刃上的血珠甩落在地,溅起细小的血花。

  他盯着地上苟延残喘的俘虏,语气冷得像冰:“敢妄言踏平北平,此等狂悖之徒,留着只会污了我大明营帐!来人!”

  帐外两名身着玄甲的亲兵闻声而入,单膝跪地:“末将在!”

  朱棣的声音没有半分犹豫,目光扫过俘虏时,满是决绝道:“将这俘虏拉下去,就地斩了!

  首级悬于营门之上,让所有将士都看看,冒犯大明者,便是这般下场!”

  李明浩心头一紧,连忙上前半步:“殿下三思!此俘虏虽吐露部分实情,可尚未问及帖木儿帝国的兵力部署、粮草囤积之地,若此时斩了,恐会断了关键线索……”

  “李大人!”

  朱棣打断他的话,转身看向李明浩。

  眼底的怒火尚未平息,却多了几分沉稳道:“这俘虏不过是帖木儿麾下的小卒,知晓的未必是核心情报。

  今日斩他,一是为了震慑那些暗中勾结帖木儿的势力;

  二是为了安抚北疆将士,我大明岂能容蛮夷在帐前叫嚣?”

  他顿了顿,语气稍缓道:“你放心,后续侦查会加倍用心,帖木儿的底细,本王定会查得一清二楚。”

  李明浩看着朱棣坚定的眼神,知道此事已无转圜余地,只能躬身行礼:“殿下思虑周全,臣明白了。”

  两名亲兵当即起身,一左一右架起俘虏。

  那俘虏见真要杀他,瞬间没了之前的怯懦,疯狂挣扎起来,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

  污血顺着嘴角流下,糊满了下巴,嘶吼道:“不!你们不能杀我!我是沙哈鲁可汗的亲信!

  杀了我,可汗定会率百万大军踏平大明!”

  亲兵哪里理会他的嘶吼,架着他便往外拖。

  俘虏的指甲在羊毛毡上抓出深深的痕迹,双脚蹬踹着地面,却还是被硬生生拖出了营帐。

  不多时,帐外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随后便没了声响。

  又过了片刻,一名亲兵捧着血淋淋的首级进来复命:“殿下,俘虏已斩,首级已悬于营门。”

  朱棣点点头,挥手让亲兵退下,转身看向帐外:“来人!传令下去,即刻召集北疆行省所有将领前来主营帐议事,本王要亲率大军,踏平帖木儿帝国!”

  不多时,北疆行省的将领们陆续赶到主营帐。

  总兵官周骥年近五旬,脸上刻满风霜,一身铠甲上还沾着之前与联军作战时的尘土;

  副总兵赵毅年轻气盛,腰间别着两把弯刀,眼神锐利;

  还有几位千户、百户,皆是一身戎装,神色肃穆。

  众人刚进帐,便闻到空气中尚未散去的血腥味,又见朱棣面色威严,皆知方才定是处置了俘虏,一个个愈发恭敬。

  众人齐聚后,朱棣大步走到沙盘前,沙盘上用泥沙、石子还原了北疆与西域的地形,青色的布条代表河流,黑色的木块代表城池。

  他手中的马鞭重重戳向西域方向,那里插着一面小小的褐色旗帜,代表着帖木儿帝国。

  做好一切后,这才开口道:“帖木儿帝国暗怀鬼胎,算计我大明,此仇不共戴天!

  本王意已决,留三万兵力驻守北疆行省,防备金帐汗国与蒙兀儿斯坦残余势力;

  其余十万大军随我西征,务必给帖木儿帝国一个永世难忘的教训!”

  “末将遵命!”

  赵毅率先单膝跪地,高声应和,眼中满是战意。

  可周骥却皱起眉头,上前一步道:“殿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棣看向他,沉声道:“周总兵但说无妨。”

  周骥语气诚恳道:“殿下,此前我军与联军激战半月,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且北疆刚刚经历战火,百姓需要安抚,此时贸然西征,恐会让北疆局势再生变数。”

  “再者,帖木儿帝国位于西域深处,路途遥远,粮草运输难度极大,即便有铁路相助,可草原天气多变,一旦遭遇暴雨、风沙,铁路运输恐会中断,到时候大军在西域腹地久留,粮草短缺,后果不堪设想啊!”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几位千户也纷纷点头,显然认同周骥的担忧。

  朱棣沉默片刻,走到营帐门口,掀开帐帘望向外面。

  此时已近深夜,军营内的篝火星星点点,将士们有的靠在帐篷边休息,有的还在擦拭兵器,营门方向隐约能看到悬挂的首级,在火光下泛着可怖的暗红。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将:“周总兵所言,本王并非没有考虑。

  可诸位想想,帖木儿帝国此次敢挑唆联军犯我大明,若此次不给予沉重打击,待他们实力壮大,日后必成我大明心腹大患!”

  他走到周骥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至于将士疲惫,本王已命人在铁路沿线的驿站准备了充足的粮草与药品,大军行军途中,每日可轮流休整;

  北疆的安抚工作,本王会交由布政使负责,他办事稳重,定能妥善处理。”

  接着,他又看向李明浩:“李大人,你再说说粮草与民心之事,方才斩了俘虏,军中或许会有议论,你需做好安抚与统筹。”

  李明浩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

  指尖因方才握得过紧,还留着浅浅的褶皱:“殿下放心,臣已安排妥当。

  北疆行省的军需物资可通过北疆铁道从内地快速调拨,目前内地已筹备了足够十万大军三个月食用的粮草,以及三万副铠甲、五万支弓箭、两百门火炮,这些物资正通过列车源源不断地运往北疆。

  方才斩俘虏之事,臣会让文书拟写告示,说明俘虏狂妄叫嚣、意图动摇军心,斩他是为正军法、振士气,绝不会让将士们产生疑虑。”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此外,当地牧民得知帖木儿帝国挑唆联军入侵,对其恨之入骨,纷纷主动到军营请缨,愿为大军引路。

  不过臣方才收到消息,草原上的翁牛特部落与察哈尔部落因之前的草场纠纷,近日有些摩擦,翁牛特部落首领担心大军西征后,察哈尔部落会趁机抢占草场,态度有些摇摆,不愿全力支持我军。

  臣计划明日亲自前往翁牛特部落,劝说首领以大局为重,毕竟帖木儿帝国才是草原共同的敌人。”

  朱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李大人考虑周全,此事便交予你去办。

  务必让翁牛特部落明白,只有大明与草原部落联手,才能彻底铲除帖木儿这个祸害,若他们因私怨误了大事,最终只会被帖木儿吞并。”

  李明浩躬身应道:“臣定不辱使命。”

  随后,朱棣又与众将商议了西征的行军路线、侦查安排等细节,直至深夜,众将才陆续退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最新章节,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