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目送太子翻身上马,青布袍扫过牢门时,他忽然低声道:“标儿,赵大人暴毙,怕是灭口。“

  朱标勒马的手顿了顿,晨雾中他的背影显得格外清瘦:“我知道。你查你的,我查我的。“

  马蹄声渐渐远去,朱瀚转身看向王德彰,木剑铛的一声钉在他脚边:“王大人,该说说盐渍麦种的来路了。“

  王德彰抖如筛糠,突然指着牢外槐树:“树……树根下……有帐本……“朱瀚使个眼色,随行锦衣卫立即挖开树根,果然翻出个油布包。

  账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日期与人名,最后一页写着:“三月初三,赵府尹亲收盐麦二百石,赠淮西吴氏。“

  “吴氏?“朱瀚瞳孔骤缩,这吴氏正是胡惟庸外戚,去年已被抄家流放。他猛地揪住王德彰衣襟:“赵府尹既已暴毙,吴氏如何还能指使你?“

  王德彰突然露出诡异笑容,嘴角又溢出黑血:“你……你们永远查不完……“朱瀚大惊失色,却已来不及,县令七窍流血而亡。牢中顿时鸦雀无声,唯有婴孩断续的啼哭从衙门外传来。

  朱瀚冲出牢房,正见那三个妇人抱着孩子跪在衙门口。晨光里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三把钝刀刻在地上。

  朱瀚突然意识到,自己靴底还沾着牢中的腐土,那土腥气混着血腥味,直往鼻腔里钻。

  “王爷!“随行锦衣卫头目单膝跪地,“应天府急报,太子殿下在码头遇袭!“朱瀚心头剧震,正要细问,忽见衙役慌慌张张跑来:“殿下!江边……江边浮起好多尸首!“

  众人赶到江边时,晨曦正照在粼粼水面上。二十几具浮尸顺着江水漂来,有的还穿着应天府衙役的皂服。

  朱瀚认得其中一人,正是昨日给他们带路的船夫。他突然瞥见尸体间闪过半片青衫,正是太子惯穿的雨过天青色。

  “标儿!“朱瀚纵身跃进江中,春寒料峭的水刺得他骨缝生疼。游近时才发现,那青衫只是块染了血的布条,挂在半截浮木上。

  他刚要下潜,忽觉脚踝被什么东西缠住,摸出来竟是段金丝绦——正是太子腰间那条。

  朱瀚的心猛地揪成一团,金丝绦上沾着暗红血迹,绦穗里还缠着根青丝。

  他认得那是朱标的头发,去年中秋在奉天殿,太子醉后枕在他膝头,就有根头发落在他的剑穗上。此刻那根青丝在水中漂荡,像道细小的伤口。

  “殿下!“锦衣卫们纷纷下水,很快在下游芦苇荡里发现个奄奄一息的樵夫。那樵夫浑身是伤,怀里却紧抱着个油纸包。

  朱瀚撕开油纸,竟是账本副本,扉页写着:“吴氏余孽藏身栖霞山铁矿,勾结倭寇图谋不轨。“

  他猛地想起昨夜投宿的破庙,庙祝说最近常有生面孔在山里出没。

  朱瀚攥紧账本,水珠从下颌滴在泛黄的纸页上:“传令下去,封锁栖霞山!“

  日头西斜时,朱瀚带着人包围了废弃铁矿。洞口杂草丛生,蛛丝在风中飘荡。

  他点燃火折子,照见洞壁密密麻麻的爪痕,像是某种巨兽经过。突然,最前头的锦衣卫惨叫一声,整个人被拖进黑暗里。

  “放箭!“数十支火箭照亮洞口,却见数十个黑衣人训练有素地翻进矿道。朱瀚追在最前头,木剑挑开机关,暗门轰然洞开。

  矿道深处传来叮叮当当的凿石声,混着铁链拖地的闷响。

  转过弯道,眼前的景象令他血液凝固。三十几个精赤上身的囚徒戴着脚镣挖矿,每人身后都插着根铁签,签头穿着半块发霉的麦饼。

  一个戴青铜面具的人正挥鞭督工,鞭梢沾着盐粒,抽在囚徒身上发出滋滋声响。

  “殿下好胆色。“青铜面具人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如铁锈摩擦,“可惜你来得太迟。

  “他挥鞭击向石壁,整面岩壁突然翻转,露出个堆满硫磺火药的密室。

  引线已燃到半截,火星噼啪作响。朱瀚飞掠而起,木剑斩断引线,火星溅在火药堆上腾起蓝焰。

  他反手将剑插入岩缝,借力扑向面具人。两人缠斗间,朱瀚瞥见对方腕间刺青,竟是朵五瓣樱花——倭寇的标记!

  “你们竟与倭寇勾结!“朱瀚怒喝,剑锋直取对方咽喉。

  面具人却突然扯开衣襟,露出胸前狰狞的刀疤:“看看这个!是你们的官军给的!“刀疤呈佛字状,正是洪武年间平倭时官军的标记。

  朱瀚心头大震,去年确实有倭寇假扮官军劫掠的奏报。面具人趁机退向火药堆,狞笑着点燃引线:“你们大明自己养的虎狼,比倭寇狠十倍!“

  “殿下小心!“锦衣卫们惊呼着扑来。朱瀚却冲向火药堆,用身体压住引线。火星灼着他的后背,青布袍冒出青烟。面具人愣怔瞬间,被赶来的锦衣卫乱刀砍杀。

  爆炸的气浪掀翻矿道,朱瀚被震飞出去,后背火辣辣的疼。

  他挣扎着爬起来,却见矿道深处还有间铁牢,里头关着个披头散发的男子,正是王德彰说的“赵府尹“。

  “赵大人!“朱瀚冲过去摇铁栅栏,“到底怎么回事?“那男子突然抬头,露出张血肉模糊的脸——舌头竟被齐根剜去!

  朱瀚浑身发冷,忽然瞥见男子手指在尘土上划动。他抓起根木棍,看着男子写出歪扭的“淮“字,最后一竖拉得老长,像道滴血的剑痕。

  夜色降临时,朱瀚带着重伤的赵府尹回到栖霞镇。镇上百姓举着火把迎接,三个妇人抱着孩子跪在道旁。

  朱瀚下马时一个踉跄,后背的烧伤仍在渗血,他却将赵府尹交给妇人:“带他去看大夫,就说……就说瀚王欠你们个人情。“

  回到临时落脚的破庙,朱瀚正要处理伤口,突然听见外头传来熟悉的马蹄声。

  他冲出庙门,正见朱标浑身是血地伏在马背上,月白衣袍裂了数道口子,露出底下金线绣的龙纹。

  “标儿!“朱瀚接住栽下来的太子,触手滚烫。朱标却紧紧攥着他手腕:“找到账本了……吴氏……铁矿……“话未说完便昏死过去。

  朱瀚这才发现他后腰插着半截断箭,箭羽刻着倭国特有的海浪纹。

  朱瀚将朱标轻轻放在干草堆上,火光映得太子苍白的脸忽明忽暗。

  随行太医颤抖着剪开浸血的衣袍,半截断箭插在腰眼处,箭尾雕着狰狞的浪花纹路。

  “倭寇的破甲箭。“朱瀚用镊子夹起箭羽细看,箭头淬着幽蓝寒光,“箭毒是东海鲛人泪,半个时辰内必取性命。“

  太医扑通跪下:“王爷饶命!此毒需用活人血做药引……“

  “用我的。“朱瀚挽起衣袖,臂上金蛇纹在火光下泛着冷光。

  匕首划开腕脉的瞬间,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雪夜,也是这般将少年轻按在墙角,任由滚烫的血滴进瓷碗。

  三滴血落入酒盏,朱标喉间发出野兽般的呜咽。

  朱瀚按住他痉挛的手腕:“标儿,忍过这阵就好。“

  窗外突然传来夜枭凄厉的啸叫。破庙门板轰然炸裂,七个黑衣人持倭刀闯入,刀刃上沾着新鲜血珠。

  为首的面具人掀开下颔黑布,露出张布满烧伤的脸——正是白日矿道中的青铜面具人。

  “朱王爷好胆色。“他哑声笑着,胸前的佛字刀疤在火光下宛如活物,“可惜你保得住太子一时,保得住这大明江山一世?“

  朱瀚剑指地面:“吴氏余孽与倭寇勾结,私铸兵器图谋造反,其罪当诛九族!“

  “造反?“面具人狂笑震得梁上积灰簌簌而落,“你们朱家人坐天下,淮西勋贵掌朝堂,我们这些人连条活路都没有!看看这天下——“

  他扯开衣襟,露出爬满蛆虫的烂疮,“应天府尹赵大人中的赃银蛊,可比这伤口恶心千百倍!“

  朱瀚瞳孔骤缩,想起赵府尹手指划出的血“淮“字。面具人刀尖突然点向庙外:“知道为什么铁矿里关着三十六个囚徒?那是淮西二十四将的后人!“

  夜风裹着血腥气灌进破庙,朱瀚剑锋微颤。二十年前胡惟庸案牵扯数万淮西子弟,那些被流放的将门遗孤,竟成了倭寇手中的利刃。

  “朱标必须死。“面具人刀光暴起,七道寒芒织成刀网。朱瀚挥剑格挡,火星溅在干草堆上。

  昏迷的太子突然抽搐,半截断箭竟从伤口弹起——原是朱瀚暗中用剑气震动箭身。

  “带殿下走!“朱瀚暴喝,剑光如银龙搅碎夜色。三个锦衣卫架起朱标从后窗跃出,面具人见状急追,却被朱瀚用燃烧的房梁截住去路。

  “想同归于尽?“面具人狞笑,突然吹响骨笛。矿洞方向传来闷雷般的爆炸声,整座栖霞山都在震颤。朱瀚心头剧震,那批火药足以将半座山炸平!

  他发疯似的冲向爆炸声,却见夜色里数十道黑影扛着麻袋冲向江边。朱瀚剑挑一人后领,麻袋里滚出硫磺与硝石,袋角绣着吴氏家徽。

  “他们要把铁矿炸进长江!“朱瀚望着远处闪烁的火光,突然明白倭寇的阴谋——铁矿直通长江水道,若炸塌山体,泥沙淤积将阻断漕运命脉!

  面具人从浓烟中显身,青铜面具裂成两半:“朱王爷好见识。不过你猜猜,此刻应天府码头,还有多少艘粮船等着被泥沙吞没?“

  朱瀚目眦欲裂,吴氏余孽竟与倭寇合谋,借铁矿火药摧毁大明经济命脉。他挥剑劈向面具人,却见对方突然扯开衣襟,露出绑满火药的胸膛。

  “同归于尽吧!“面具人怪笑着扑来。朱瀚急退,剑锋挑断引信,火星却在对方狂笑中簌簌燃烧。千钧一发间,他抓起燃烧的房梁砸向火药堆——

  轰然巨响中,破庙屋顶坍塌。朱瀚被气浪掀飞,后背撞在古槐树上。面具人躺在废墟中抽搐,胸前佛字刀疤裂开,涌出暗紫色血水。

  “你……你们永远查不完……“面具人最后的手指在泥土划出歪扭的“淮“字,与赵府尹的遗笔如出一辙。

  朱瀚踉跄着走向江边,远处已泛起鱼肚白。六艘粮船正在卸货,船工们惊慌失措地指着浑浊的江水——泥沙如黑龙般顺流而下,江心已浮起数十具尸体。

  “殿下!“朱瀚在芦苇荡找到昏迷的朱标,太子腰间金丝绦浸满鲜血。晨光中,他忽然发现太子怀中掉出半块玉佩,正是二十年前自己送给淮西将领遗孤的信物。

  朱元璋摔碎青玉镇纸,溅起的碎玉在烛火下闪着寒光:“吴氏余孽勾结倭寇,私铸兵器炸毁铁矿,证据确凿。“

  朱瀚跪在丹墀上,背后烧伤渗着黄水:“陛下,铁矿火药的硫磺来源,查到了晋商八大皇商。“

  奉天殿死寂一片,连朱标握笔的手都顿住了。八大皇商掌管着北方马市,若与倭寇勾结……

  “晋商?“朱元璋声音冷得像冰,“查!从户部开始查!“

  是夜,朱瀚带着伤潜入户部档案库。月光透过窗棂,照见泛黄的账册上密密麻麻的批注。

  他突然停在某页——三日前,有支五千两白银的赈灾款,竟被转去晋北马场。

  “皇叔!“朱标突然出现在门口,手中握着带血的密信,“八大皇商之首的范永斗,昨夜在诏狱自尽了。“

  朱瀚接过密信,火漆印着淮西曹氏徽记。信中详述范永斗如何与倭寇交易硫磺,借漕运粮船夹带私货。

  最末行写着:“铁矿之患乃冰山一角,真正的蛀虫在……“

  墨迹突然晕开,朱瀚用烛火烘烤,隐字浮现:“……在燕云十六州。“

  朱标猛地站起:“燕王!“

  朱瀚剑眉紧锁,四侄儿朱棣的封地正在北疆。若晋商与燕王府有染……他忽然想起铁矿中那些囚徒的供词,其中一人曾含糊提到“燕字旗“。

  “准备车马。“朱瀚披上大氅,腰间佩剑换成太祖御赐的七星剑,“我们去北疆。“

  北风卷着沙砾抽在脸上,朱瀚望着城墙上“大明“二字,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随太祖北伐,四侄儿朱棣就是在此处射杀元将,夺得头功。

  “殿下,燕王府来人了。“锦衣卫押着个浑身是血的信使进来。那人见到朱瀚,突然癫狂大笑:“王爷可知,你们前脚出金陵,后脚就有十艘倭船靠岸渤海湾?“

  朱标拔剑抵住信使咽喉:“说!范永斗背后之人是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