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的深宫内,日复一日的规矩与沉闷如厚重的宫墙,将外界的鲜活气息隔绝在外。

  一日,朱元璋听闻民间厨艺大赛遴选出三位“厨神”。

  这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顿时激起他心中的兴致。

  “哦?民间竟有如此厨艺卓绝之人?”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难得的亮色,在这深宫中新奇之事实在太少。

  民间厨艺高手的出现,无疑让他颇感新鲜。

  当即朱元璋吩咐太监总管吴成,“去,传咱旨意。

  让太子拟诏,要在奉天殿设宴款待这三位,梵正卿、苏明志还有刘小霜。”

  不多时,圣旨拟就。

  吴成尖着嗓子当众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闻民间有梵正卿、苏明志、刘小霜三位厨艺卓绝,堪称厨神。

  其烹饪之技,或独树一帜,或精妙绝伦。

  咱心甚喜,特此宣召三位进宫觐见。

  一展厨艺,以飨咱之口腹。

  速速起程,勿得延误。钦此!”

  这道圣旨由太子朱标亲自拟定,虽说只字未提马皇后病重之事,但敏锐的朱棡心里清楚,此事在民间已悄然传得沸沸扬扬。

  只因忌惮朱元璋早些年铁血手段,杀戮甚重,才使得宫中众人即便心有疑虑,也不敢随意议论。

  朱棡深知这几年父皇为稳固江山手段强硬,在朝堂上掀起不少风浪,官员们人人自危。

  而如今的宫廷局势,更是如同一团迷雾,让人捉摸不透。

  此时朱标坐在书房,眉头紧锁。

  他望着窗外的宫墙,忧心忡忡的说道:“再过三天就是东南夷六十二国使团参加应天演武的日子了,如今神机营已跟随郭英被调往云南。

  不知明威将军戚祥率领的神枢营,是否能堪当大任?”

  朱棡本在一旁品茶,听到这话心中一动,他立刻明白了大哥的担忧。

  只见朱棡放下茶盏,神色郑重的说道:“皇兄无需太过忧虑。

  如今咱大明的军事制度,自洪武年间便不断完善。

  神枢营作为三大营之一,主管骑兵,地位举足轻重。

  虽说去年大同、延绥两地的马场相继生变,但自洪武十一年起,父皇就已经有先见之明。

  他命荥阳侯郑遇春等人将北平、辽东、甘、陕四地的军中战马,通过苑马寺有条不紊地分批送入应天府的三大营驻地。

  所以神枢营训练所需战马,应该是能够得到充足保障的。”

  朱棡说完微微皱眉,继续分析道:“不过此次应天演武意义重大,东南夷六十二国使团前来观摩。

  这不仅关乎我大明军威,更可能影响后续的外交局势。

  而大同马场之前战马被毒害一事,若不彻查清楚,难免会让人担忧战马供应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到整个军事布局和对外威慑力。”

  朱棡心中不禁想起另一件事,又接着开口说道:“大哥,我记得之前你主动向父皇请缨,要去大同马场调查战马被毒害之事。

  如今却迟迟未启程,是不是其中又出了变故?”

  朱标闻言长叹一声,眼中满是无奈与担忧。

  “若不是母后忽然病重,我早就踏上前往大同之路,与兵部尚书唐铎、太仆寺卿梁野仙等人一同彻查此事了。

  你也知道兵部尚书掌管天下兵事,太仆寺卿则专司马政。

  他们处理这方面的事务,比大哥我这个太子经验更为丰富一些。

  正好你之前也一直向父皇请求,想去大同马场做调查。

  明天大哥就拟个圣旨,遂了三弟的心愿。”

  朱棡闻言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有些纠结。

  “可再过一段时间,大明拍卖行就要举办‘藩属国专场拍卖会’了。

  若我此时离开,会不会影响相关事宜的进展啊?”

  朱标微微点头,似乎早有考虑。

  他目光坚定的看着朱棡,语重心长地说道:“常茂这几年掌管御景阁、连锁杂货铺和忆江南,能力有目共睹。

  如今这大明拍卖行的事务,以他的本事,完全能够应对。

  三弟,如今朝廷内外形势复杂,咱们身为皇室子弟,当以国事为重。

  你也清楚近年来海禁政策虽有松动迹象,但仍十分严苛。

  私自开展海外贸易,乃是触犯国法之举。

  你虽一心想为大明开拓海外之路,可行事也需谨慎。”

  朱棡心中一凛,大哥的话让他明白:自己的海外就藩计划虽有雄心壮志,但在这复杂的政治环境下,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朱棡连忙保证道:“大哥教诲,小弟铭记于心。

  公事和私事孰轻孰重,我还是能分得清的。

  我这便去筹备前往大同马场的事,等你下旨,我即刻动身。”

  说罢朱棡便起身准备离开。

  就在即将走出书房之时,朱标忽然从身后叫住他,语气中满是关切与不舍。

  “三弟,去大同之前,去坤宁宫见见母后吧。

  至于父皇那边,我会替你遮掩,想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朱棡身形一顿,心中五味杂陈。

  他清楚一旦这次离开应天府,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再回来了。

  这些年朱棡一心想要前往海外就藩,为大明开辟新的天地。

  为此他不惜冒险,私自派怀远侯曹兴、姚广孝等一行人,前往五岛列岛开辟海外贸易中转站。

  这一行为在海禁未除的大背景下,无疑是等同于公然触犯国法,引起了不少官员的弹劾。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本欲严惩朱棡。

  然而朱标深知三弟朱棡的抱负,也明白如今朝廷局势微妙。

  况且马皇后如今病重,朝中人心惶惶。

  此时若对朱棡严惩,不仅会让皇室内部矛盾激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朝廷稳定。

  于是朱标多次在朱元璋面前陈情,一方面表明朱棡虽行事莽撞,但初心是为大明的长远发展考虑。

  “父皇,三弟他一心想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只是行事过于急切,还望父皇念在他一片赤诚之心上,从轻发落。”

  另一方面,朱标强调当下局势不宜再生波澜,应给朱棡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如今朝中局势复杂,若此时严惩三弟,恐会寒了众皇子的心,也让朝中大臣们人心惶惶。

  不如给三弟一个机会,让他戴罪立功。”

  朱元璋深思熟虑后,权衡利弊,最终决定暂且按下此事。

  毕竟朱元璋虽手段强硬,但他的内心也明白在这关键时期,稳定朝堂、维护皇室团结更为重要。

  另外朱元璋也想看看朱棡到底能做出什么成绩,是否真的能为大明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最新章节,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