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楚来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年,包括上一世,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孩子,看着眼前的方恒,周楚百感交集。

  自己这一去西藏两年,现在这孩子已经两岁了。

  “恒儿,这是周叔父,叫人。”

  沈青看着身旁的方恒说道。

  “叔父。”

  方恒来到周楚面前,乖巧道。

  周楚双手伸向方恒。

  “来让叔父抱抱。”

  方恒听到这话,先是看了看沈青,见沈青点头了,这才来到周楚面前。

  周楚用双手将方恒抱在怀中,顿时感觉沉甸甸的,周楚练武多年,方恒不过是个小孩,周楚的这种感觉,多半是来自心里。

  “之前的事我听陆万山说了,苦了你了。”

  周楚来到沈青面前,笑道。

  “都是我不好,以前为了防止发生这种事,倒是让人修建了一个密室,但密室挡不住那些人,早知道就应该修个密道了。”

  沈青神情有些低落道。

  周楚将怀中的方恒递到了方鸿怀里,方鸿抱着方恒去了隔壁院子。

  “这怎么能怪你呢,你又没经历过这种事,以前经历过的最厉害的也不过是后宅的一些琐事,料想不到也是正常的,不过这件事倒是给我提了个醒,这孩子的身份已经不是秘密了,得给他换个生长环境。”

  周楚看着沈青说道。

  沈青听到这话,看着眼前的周楚。

  “衡器,你说吧,为了你和孩子,让我去哪里我都愿意。”

  周楚听到这话,明白沈青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倒也不用走得太远,京城外有个村子,我的那些学生都在那里,整个村子我早就布置好了,不会有任何危险,也有专门的人值守,最重要的是,要让这孩子忘记自己的身份,不然他很容易长歪,以后你们一家三口就是那个村子里的住户,只有这样,既能保证他的安全,也能让他有个平和的生长环境。”

  周楚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沈青听到这话,眼睛顿时一亮。

  原本这个小家伙虽然明面上只是方鸿和自己的儿子,但还是德清公主的干孙子,这样的身份,再加上周楚儿子这一层身份,方鸿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管他,甚至重话都不敢说一句。

  虽然这两年这孩子没长歪,但沈青清楚,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变成纨绔子弟是迟早的事,这绝不是沈青想要看到的。

  “全都听你的。”

  沈青低眉顺目道。

  周楚听到这话,点了点头。

  周楚在方家吃了午饭,这才在沈青恋恋不舍的目光之中离开了方府。

  周楚离开之后,方府很快就发生了变化,方鸿和沈青以及方恒很快就把一些必要的细软收拾妥当,坐上锦衣卫为他们准备好的马车离开了京城。

  周楚回到自己家的时候,陆万山早已等候许久了,原本他查到结果之后,想着第一时间去找周楚汇报的,但一听说周楚在方府,就没敢去打扰。

  “有结果了?”

  周楚瞥了一眼陆万山,说道。

  “大人真是料事如神,这个汪明月有问题,有大问题,她不见了,正是在我们找到小公子的那天不见的。”

  陆万山神情恭敬道。

  周楚听到这话,点了点头,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汪明月既然动手了,一旦事发,她肯定会消失不见,无论是被她背后的人处理了,还是为了避祸,她都不可能在京城逗留。

  “大人,汪家的人还在,我们要不要......”

  陆万山欲言又止道。

  周楚听到这话摇了摇头。

  “不必,那汪明月冷心冷肺,是个疯子,即便是汪家的人都死光了,她也不会在乎,倒不如把汪家当成鱼饵,她迟早要回来的。”

  虽然和汪明月见的次数不多,但周楚已经摸清了她的性格。

  根据之前锦衣卫的调查,在汪家,汪明月的父亲汪拢什么话都是听她的,汪明月似乎从未在乎过这个名义上的父亲。

  最重要的是,现在周楚没办法确定汪明月是死是活,对汪家动手没什么意义,不如留着汪家作为一个饵窝,汪明月如果活着,迟早要回来的。

  这个女人是疯的,她根本不怕死,她只是怕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什么事都没做成。

  周楚明白,只要汪明月还活着,她迟早要回京城,继续跟自己对着干的。

  至于这个女人背后的人,周楚现在还不能确定,因为和自己有仇,恨不得自己去死的人太多了,多到周楚都记不过来。

  而且朝堂上的政治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别看有些人明面上对自己态度很好,但很可能暗地里使绊子。

  这种拙劣的手段,让周楚不太确定是夏言做的,还是其他人做的,想要嫁祸给夏言以及他身后的那些人。

  周楚一直都很清楚,京城之中,还有很多原本江南一系的官员,如今都极其低调。

  倘若是夏言做的,他应该就是想要靠着这件事挑拨自己和其他官员,主要是杨一清之间的关系。

  毕竟杨一清作为内阁首辅,虽然看似躺平了,但做官做到了这个地步,自己这两年又不在京城,杨一清的内心难免滋生出其他想法。

  如果是杨一清做的,那就是想要趁机激化自己和夏言这些人之间的矛盾。

  周楚想了许久,没什么头绪,主要是目前所有的证据都没办法证明这件事是谁做的。

  有时候越是拙劣的手段,反而越是让人看不清楚。

  不过周楚已经不想费心思想这些了,注定想不清楚的事,多想无益。

  周楚看着眼前的这些奏疏,这些都是之前周楚去方府的时候,嘉靖让人送来的,这些奏疏基本都是齐良或者林廌和来自弗朗机的奏疏。

  周楚随意拿起一份奏疏,开始看了起来。

  两年时间累积的奏疏很多,周楚看了近一个时辰,才将这些奏疏看完。

  东瀛那边已经彻底稳定,东瀛的那些大名倒是尝试攻打过汪直几次,都被汪直打了回去,在汪直再次打下了两座岛屿之后,东瀛的其他大名彻底老实了,他们意识到自己和明军之间的实力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根本不可能以武力将其战胜。

  于是这些大名非常识时务的开始对汪直和大明称臣纳贡,并且开始和汪直开启了贸易往来,至于货物的价格,则是由汪直一个人说了算。

  当然,这些价格,周楚早就定好了,倘若竭泽而渔的话,用不了多久,底层的东瀛人就都活不下去了,也就没人为大明输出生产价值了,这不是周楚想要看到的。

  这两年时间,林廌和齐良轮流去东瀛值守,汪直一直很守规矩,该做的事做,不该做的事从来不做,在汪直心中,他一直都是在为大明做事,他一直等着朝廷给他封侯拜将,光宗耀祖。

  在大明沿海作为流寇,无身份人员流窜了数年,汪直对封侯拜将几乎已经有了执念,他要功成名就之后返回家乡,那个他做梦都想回去的地方。

  至于弗朗机那边的奏疏,更多一些,弗朗机那边的发展状况有些戏剧化,当初这些人出海前往弗朗机的时候,周楚想起了上一世荷兰的郁金香事件,于是就提出了让船队带一些大明名贵的花卉过去,主要是牡丹。

  郁金香产自中亚,想要把郁金香从中亚运到欧洲,费时费力不说,也完全没必要。

  周楚很清楚,郁金香完全是被炒作起来的,当时的荷兰甚至整个欧洲的上流社会,都以拥有一支郁金香为荣,那些王室的王子都十分追捧郁金香。

  这也就导致了十分滑稽的一面,很多人凑钱一起买一支郁金香,甚至为郁金香分了股份,一支郁金香,每个人占股多少。

  可想而知,当时郁金香的价格被炒作到一个多么离谱的地步。

  这件事让周楚看到了割欧洲这些国家韭菜的机会,这些靠海盗抢劫刚开始发家的白人,一个个一身海盗气质,他们的上层为了掩盖自己的海盗气质,自然就会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当大明的使臣告诉弗朗机王室,在大明,牡丹花代表着尊贵,代表着优雅的时候,弗朗机的王室弟子几乎人人都从大明的商船那里买了一株牡丹花,并且精心培养。

  他们买的牡丹花价格并不算特别贵,换算成白银也就二十两银子左右一盆。

  虽说比在大明要贵不知道多少,但这些牡丹花可是漂洋过海,才到了欧洲,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很良心了。

  然而事情接下来就开始百年的魔幻了起来,那些弗朗机的王室弟子在大明商人的怂恿之下,有人开始将牡丹花摘下来戴在头上,那么一朵硕大的牡丹花戴在王妃或者公主的头顶,确实显得雍容华贵。

  为此,这些大明的商人和弗朗机人还一直在研究怎么让牡丹花在他们头上保持新鲜不败。

  这股风气一起,弗朗机的高层纷纷跟风,向大明的商人购买牡丹花,牡丹花的价格也由原本的二十两一盆,暴涨到一百两一盆。

  一百两一盆还只是开始,远不是结束,到后面因为来自大明牡丹花的稀缺性,价格持续暴涨,追捧牡丹花的热潮开始从弗朗机逐渐蔓延到整个欧洲。

  隔壁的软木王国,以及法兰西王国,甚至海峡对岸的英格兰王国的王室,都开始疯狂追捧来自大明的牡丹花,大明在弗朗机的宣传下,在所有欧洲人眼中成了神秘富有且强大的存在。

  牡丹花在大明代表着尊贵,代表着华贵,这让这些欧洲的贵族老爷们,一个个刚抢了不少钱,气质跟不上的,瞬间找到了花钱的地方。

  于是来自大明的牡丹花愈发的供不应求,一些名贵的品种价格甚至能达到八百两白银同等价值一株的天价。

  至此,牡丹花在欧洲的价格也就达到了巅峰随后的这两个月的时间,牡丹花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将整个欧洲的财物源源不断的赚取到了大明。

  当然,欧洲的这些人眼看着自己国家的钱财流向大明,也不是傻子,也想着从大明的船队手中抢过来,结果一抢一个不吱声。

  此时他们才明白,为何弗朗机作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还要如此吹捧大明,想来是早就被大明打服了。

  周楚看着这些奏折,有些哭笑不得,当初关于牡丹花的事,自己也就是随口一提,没想到还真被大明的这些商人实现了。

  不得不说,能出海到欧洲的商人,不但有魄力,还有着常人不能企及的头脑。

  不过周楚清楚,牡丹花的价格迟早是要暴跌的,不过这又关周楚和大明什么事呢,大明靠着牡丹花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赚取了足够的钱财,将欧洲那些王室的钱财收割一波,这就够了。

  原本郁金香的价格达到顶峰之后,很快就迎来了暴跌,牡丹花的价格达到巅峰已经有两个月了,想来应该离暴跌不远了。

  不过这些都只是插曲,大明要从欧洲持续的赚钱,光靠这种投机的手段肯定是行不通的,以后就要靠正常的商业手段了。

  周楚看完这些奏折之后,让原本在周府等着的太监将奏疏带回了宫中。

  这些奏疏原本就是嘉靖让周楚看了,迅速了解东瀛和欧洲局势的。

  “老师,您终于回来了!”

  周楚正要吃晚饭,看到了海瑞以及杨盛斋等人联袂而来。

  海瑞等人之所以知道周楚回来,是因为见到了两年没见的胡宗宪等人。

  如今的胡宗宪、赵贞吉和朱显榕等人,一个个又黑又高,经过这两年在玄武军之中的磨砺,他们几人的战力已经完全不输任何一个玄武军士兵了。

  几人对于兵法的运用更是出神入化,当初在西藏的时候,周楚经常分兵,让他们几人带兵去剿灭当地的地主贵族势力。

  西藏的喇嘛兵战斗力远不是一般的明军能比的,这些人信仰坚定,悍不畏死,如果不是玄武军和周楚,其他部队进藏的话,恐怕很难出去了。

  “你们吃饭了吗?”

  周楚看着海瑞几人急匆匆的模样,问道。

  “没呢。”

  海瑞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后下意识的回答道。

  “那就随我一起先吃饭吧,其他事吃完饭再说。”

  周楚说完这话,看向了春兰。

  “多加几个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最新章节,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