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着三人,手指都在颤抖,

  “一万多朝廷精锐!浩浩荡荡地带出去!”

  “可结果呢?!就给我领回来不到四千人!”

  “其中还有不少是自己跑回来的残兵败将!”

  杨鹤气得咬牙切齿,

  “那江瀚带的莫非是天兵天将?”

  “区区三千人,就能把你们近万大军打得找不着北?!”

  贺虎臣忍不住了,还想上前争辩一二。

  这次剿匪,就属他最窝囊,一场仗没打,坐在延安府里看着几个队友出去全送了。

  最后手上没了兵,结果被叛军堵在延安府里围点打援,又把李卑给斩了。

  但杨鹤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厉声打断,

  “闭嘴!”

  “本官是治不了你们了,我已经将此间详情,八百里加急奏报朝廷!”

  “等着吧!等着皇上亲自发落你们!”

  随着杨鹤一封奏疏送入京城,江瀚这个名字,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迅速在大明京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哎,听说了吗?西北又出了个了不得的悍匪!”

  “听说那贼子叫江瀚,连败了西北两个总兵,还阵斩了一位参将!”

  “嘶真的假的?这杨鹤的三边总督是怎么当的?怎么匪越剿越多,越剿越凶?”

  紫禁城内,又是冬天,又是正月,又是熟悉的武英殿。

  时隔一年,崇祯又一次听到了江瀚的名字。

  一年前,这个江瀚只不过是洗劫了刘家庄的一个流寇而已。

  崇祯只是有些生气,随后便将其抛之脑后,专心对付入寇的东虏去了。

  可现在,崇祯看着手里的奏疏,只觉得脑袋发昏。

  宁夏,临洮两镇总兵都败了?

  参将李卑,当场阵亡?!

  匪首江瀚已经流窜到了山西?!

  消息一个比一个坏,好似一记又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崇祯头上。

  怎么才短短一年,这江瀚就从一个打家劫舍的流寇变成了一个兵强马壮的悍匪?

  崇祯猛地一拍扶手,霍然起身,但或许是起得太猛,又或许是怒火攻心。

  他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身子晃了晃,险些站立不稳。

  “皇爷!”

  一直侍立在旁的大太监王承恩眼疾手快,连忙上前一步,稳稳扶住了崇祯的手臂,

  “皇爷您没事吧?!”

  随即,他转头对着旁边的小太监厉声喝道:

  “还愣着干什么?!快!快去传御医!”

  “不必了”

  崇祯摆了摆手,声音有些虚弱,在王承恩的搀扶下重新坐回椅子。

  他闭上眼睛,用力按了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深呼吸了几次,这才感觉那股眩晕感稍稍退去。

  王承恩见状,连忙递上一杯温热的参茶。

  崇祯接过来,顾不上细品,猛地灌了两大口,这才稍稍缓了过来。

  “不必了,我就是一时心急而已。”

  王承恩还想再劝,却被崇祯抬手打断:

  “去,把首辅和次辅都叫过来!”

  王承恩见崇祯主意已定,不敢再多言,躬身行礼后,快步走出大殿,派出内监,去将两位宰辅找来。

  不多时,内阁首辅周延儒和次辅温体仁便脚步匆匆地赶到了武英殿。

  两人都是人精,只看殿内肃杀的气氛和崇祯那阴沉得吓死人的脸色,心中便咯噔一下,知道定然是出了大事。

  两人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跪地行礼:

  “臣周延儒(臣温体仁),叩见陛下。”

  “不知陛下急召,所为何事?”

  崇祯懒得多说,只是让王承恩将杨鹤的折子传给周延儒。

  周延儒接过奏疏,仔细看了起来。

  他看得极慢,眉头也越皱越紧,脸色也随之变得凝重。

  半晌,他才将奏疏递给了身后的温体仁,温体仁接过,同样细细阅览了起来。

  一时间,偌大的武英殿内,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三人或轻或重的呼吸声,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无论是周延儒还是温体仁,看完奏疏后都选择了沉默。

  陕西的军务,都不是他们两人经手的。

  两人一个首辅一个次辅,都是文臣“翘楚”,写得一手好文章。

  可对于排兵布阵、疆场厮杀之事,却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

  他们两人的战场,在京师,在朝堂,在围剿东林党的棋盘之上。

  陕西那个烂摊子,谁碰谁倒霉,他们精明得很,自然不愿意轻易沾手,所以才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沉默。

  崇祯看着底下两个装聋作哑的肱股之臣,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心中愈发烦躁。

  他终于忍不住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都看完了?说说吧,此事该如何处置?”

  周延儒斟酌再三,才缓缓开口:

  “陛下,臣以为,陕西之事,关乎国朝安危,当慎重处之。”

  “先前三边总督杨鹤不是曾经提过,想要在陕西实行招抚政策吗?”

  “臣以为,事到如今,可以一试。”

  周延儒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只是把杨鹤之前的提议又搬了出来,然后当成皮球踢了回去。

  崇祯面无表情,没有立刻表态,又将目光转向了温体仁。

  温体仁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补充道:

  “陛下,臣以为首辅说得在理,应当慎重处置为上。”

  “那匪首已经逃遁至山西,手下兵马强悍,不可轻视。”

  “臣以为应该以杨总督的意见为主,以招抚为上;毕竟杨总督就在陕西,比咱们更了解当地情况。”

  这两人,一个首辅一个次辅,都是人精。

  他俩都不想去碰陕西这块烫手的山芋,索性将事情都扔给了杨鹤。

  崇祯听着两个阁臣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巧妙地避重就轻,将责任往外推,心里那股火气又蹭蹭地往上冒。

  他一言不发的盯着两人,像是座即将喷发的火山,正在酝酿情绪。

  周延儒见势不妙,只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给出了更具体的建议:

  “陛下,如今山西境内,匪患并非只有江瀚一股。”

  “那巨寇王嘉胤盘踞河曲一带,声势浩大,竟然开府称王!足见其野心之大!”

  “山陕两地全力围堵,兵力已是捉襟见肘,恐怕再难分兵对付江瀚。”

  “与其两线作战,不如先集中力量解决王嘉胤这个心腹大患。”

  “至于这个江瀚,听说其部众是原延绥镇总兵吴自勉麾下,咱们不妨暂且试行招抚之策,以观后效。”

  崇祯一听到吴自勉的名字就火冒三丈,这帮五省勤王军,不远千里跑来京畿勤王一趟,除了哗变劫掠就是畏战不前。

  这群饭桶,怎么到了江瀚手上,就变这么厉害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最新章节,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