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十二年,右丞相脱脱率领大军镇压徐州李二起义。

  以炮轰徐州城,城毁。

  后在奎山脚下建立新城,并改名为武安城。

  大明洪武年废武安城,在原址重建徐州城。

  天启四年黄河决堤,徐州城被淹。

  洪水许久不退。

  不得不在城南二十里铺重建徐州城。

  崇祯元年洪水退却,城内泥沙堆积无法清理。

  时任兵备道唐焕在原址重建徐州城。

  城墙周长九里,城高两丈三。

  外有护城河,宽深各三丈。

  城有四门,分别是东边的河清门,西面的通汴门,南面的迎恩门,北面的武宁门。

  ......

  崇祯二十七年六月三十。

  在抚宁侯朱国弼的指挥下,勤王军兵临徐州城下。

  看着高耸的城墙,朱国弼下令并未攻城,而是直接包围了徐州。

  在连续攻下扬州和淮安后,朱国弼的兵力已经由之前的三万增加至四万。

  增加的兵力中既有沿途府州县的降兵,也有许多走投无路的百姓。

  降兵只接受过守城的训练,并没有野战和攻城的经验。

  百姓就更不用多说了,只能给勤王军提供浩大的声势,无法打攻坚战。

  让他们攻城或者野战只会白白送死。

  朱国弼虽然不介意让炮灰送死,但盲目送死只会减少兵力,削弱勤王军的士气。

  所以他的办法是让降兵,百姓以包围徐州城。

  扎营之后据守营寨与防守城池大同小异。

  这对降兵和百姓来说并不难。

  同时为了确保营寨不失,朱国弼还在营中留下了部分勤王军士兵。

  安排妥当后,朱国弼亲率主力杀向黄河岸边。

  明代黄河流经徐州,河道在徐州城北。

  看着向城北移动的队伍,城墙上的扬州知府张煌言愣住了:“哎?叛军怎么走了?”

  游击将军张名振看了眼城外的叛军军营,又看了看向城北移动的队伍说道:“看来叛军要围点打援了。”

  “具体怎么打?”张煌言问。

  张名振回答:“以老弱病残围困城池,以精锐部队据守黄河河岸,阻击我军援军!在围困时间增加且看不到援军的时候,很多人会被迫考虑投降。”

  张煌言看着远方询问:“如果组织士兵出城攻击城外叛军的营寨呢?”

  “在不知敌人虚实的情况下,强攻对方营寨绝非明智之举。”

  “那就这么耗着?”

  张名振重重吐出一口气:“当然不能耗着,即便不是明智之举,也要试上一试才行。”

  结束谈话后,两人立刻找到徐州知州和徐州卫指挥使商量出城偷袭叛军营地。

  徐州知州和徐州卫指挥使立刻摇头:“不行,绝不能出城。”

  张煌言认真说道:“叛军主力已经前往黄河岸边防守,城外虚实未知。此时出城偷袭既能打探敌人虚实,又能杀伤敌军,有何不可?”

  徐州卫指挥使说道:“城中只有数千兵力,且都是老弱病残。贸然出城不但会损兵折将,还会激怒叛军。不如坚守城池,等待援军。”

  张煌言有些气愤:“援军如果迟迟不到呢?”

  徐州知州拍着胸脯说道:“那就一直等,反正我已经命人将广运仓的粮食全都运进城中。多了不敢说,这些粮食完全够咱们吃三五年的。”

  徐州知州这句话不但没有一丝一毫夸张的成分,相反还十分谨慎。

  明代运河旁边有四个国家级的漕运粮仓。

  分别是淮安的丰济仓,徐州的广运仓,德州的德州仓以及临清的临清仓。

  广运仓有粮仓千间,最多时可储粮一百万石。

  即便只有五十万石存量,也够城中军民吃上数年的了。

  看着态度保守的徐州官员,张煌言和张名振很是无奈。

  他们虽有官职在身,但并非当地的官员。

  只能借地栖身,没办法指挥城中的兵马。

  又劝了一会,徐州的官员还是不同意出城偷袭叛军营地。

  到最后。

  张煌言索性问道:“我是否可以招募城中军民出城偷袭叛军?”

  徐州卫指挥使说道:“张大人可以招募百姓,但不能招募士兵。”

  张煌言双手抱拳:“那好,我这就去招募百姓,希望两位大人到时候不要阻拦。”

  “张大人请便!”

  张煌言与张名振走下城墙,进入城中招募百姓。

  招募百姓容易,有些人给钱就能卖命。

  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甲胄。

  徐州城虽然有一些备用的甲胄,但是徐州官员根本不外借。

  那些被招募的百姓只能出穿着自制的简易甲胄作战。

  当天夜里。

  张煌言组织的敢死队趁夜出城偷袭了叛军营地。

  虽然成功杀死一些叛军并烧毁了不少帐篷,但缺少甲胄的敢死队伤亡也很大。

  为了不做无谓的牺牲,张煌言只能停止招募百姓。

  等待援军,等待形势的变化。

  七月初一,史可法抵达沛县。

  在得知朱国弼沿黄河布置防线后,史可法心中稍稍放松了一些。

  他的任务是将叛军挡在徐州一带。

  只要叛军不再北上且徐州不丢,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考虑到徐州城有足够的存粮度日,史可法决定暂时不出兵救援,以免中了对方的围点打援之计。

  他传令道:“沿着黄河布置防线,与朱国弼隔河对峙。”

  就在他下达命令的当天,探马来报:“西路叛军离开凤阳,兵临归德府城下,归德府请求支援!”

  “什么?”史可法十分意外:“西路叛军三天前不是还在凤阳府的宿州吗?怎么突然来到了三百多里外的归德府城下?”

  探马摇头:“卑职不知。”

  史可法额头开始冒汗。

  归德府位于徐州上游。

  一旦丢了归德府,西路叛军便可以渡过黄河出现在他的侧翼。

  届时两面受敌,他很难取胜。

  于是他不得不下令:“立刻调宣武卫(开封附近)和睢阳卫(睢州)的兵马前去支援归德府。”

  命令送出去不久,史可法接到了东海中所(连云港)的消息:东海中所附近发现大量叛军战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最新章节,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