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鉴宝师 第66章赌斗、探斗、拿斗(一)

小说:大鉴宝师 作者:双人主 更新时间:2024-09-27 17:13:38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赌斗、探斗、拿斗。

  这三样本身就是盗墓贼的看家本事。

  据说盗墓贼常年在地底下生存度日,提心吊胆。

  为了活跃气氛,相互间常常切磋本事。

  就这么不知不觉间,这三种说法便流传开来。

  我这边重要说的是这三种本事的具体操作。

  首先要介绍的,就是赌斗。

  赌斗。

  盗墓贼之间闲来没事,常常拉扯的话题。

  他们找来三样一模一样的古玩宝贝。

  在这三样古玩中,有一样是真,两样是假。

  然后相互间比试,看看谁最先从中选出真的古玩。

  并说出它的年份,名字,以及出处。

  不同于先前夏羽彤设计出来的比斗。

  这次比斗,所搬出来的宝贝大多都是产自于地下。

  并且从未对外公开过。

  相对来说,分辨率比较难。

  它们可以是夏商以前的产物,也可以是西方国家所遗留下来的重要物资。

  可以说,就算是方宁一这样有名的人物到场,都未必能够分清真假。

  记得以前在监狱里面时,老师傅也曾对我提过类似的话题,说他年轻时候曾经和现代盗墓界的祖师爷姚玉忠过过手。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下姚玉忠的厉害之处。

  这人在我看来,几乎可以称的上是一个传奇人物。

  1962年出生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的他,本身只有小学文化,可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法院判决的最大盗墓案头号主犯。

  只因平日话不多,为人谨慎,爱看书。

  会看风水、懂得墓葬的绝活。

  盗墓30年都不曾有过失手。

  他白天独自踩点,晚间带领团伙成员实施盗掘。只要是认准的地儿,就一定要挖到东西才肯罢手。一次没挖到,下一次再来挖,所以他常会对同一个地点多次挖掘。

  随着名气的增大,圈内人也将他的本事传得神乎其神:会看天象,能根据星斗的位置、手中的罗盘在方圆百里内确定一块墓穴的位置。

  因为其盗墓神技,被盗墓界尊称为“祖师爷”、“关外第一高手”。

  2017年10月17日,辽宁高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认定主犯姚玉忠犯抢劫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倒卖文物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不过具体是否会是这个结果,一直以来,都被议论着。

  因为有人提出了收编一说。

  据说他被判了死刑以后,曾经说出一段震惊世人的话,那就是:‘我可以打开秦始皇陵,只要我还能活着’。

  不管真假。

  同年就有一个名为李玉忠的人进入了国家考古队,追随考古队员一起勘测地形,一起下墓,研究古董。

  很多人都说,他和姚玉忠是同一个人。

  只不过因为避讳,所以才改了姓氏。

  不管真假,可以看出,此人的厉害之处。

  老师傅年轻时候,曾经也算是古玩圈内的翘楚人物。因为名气,深受国家器重,跟随国家考古队一起走南闯北,而他随跟的这支考古队,刚好就是李玉忠所在的这一支。

  因为晚上太乏,当日又被困在沙漠。他们两个就闲着没事,拉起家常,谈起相互间的过往。姚玉忠的那段历史,也由此开始确认。由于二人惺惺相惜,就开始赌斗打发时间。

  二人赌了几个小时,最终分了高下。

  老师傅输给了李玉忠。

  而这段经历,同样也被他写进了‘盗墓经历’这一卷中。

  老师傅也许是算到我会和这些盗墓贼打交道,所以当初才留了一手,在这方面上加紧训练我,让我有所准备。再加上他书中所写的一些古玩图鉴,我应该能有把握来应对此事。

  我答应王彪以后。

  王彪就得意的拍了拍手。

  随后,身后的盗墓贼小弟们就将三尊玉山给搬了过来。

  而这三尊玉山也来头不小。

  名为‘大禹治水玉山’。

  源自于清代、乾隆时期。

  此物是中国十大国宝级玉器之一。

  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同时,该作品的雕成,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壮举,也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和国之瑰宝。

  传闻这座玉山,是为清朝乾隆皇帝专门筹划定做。

  大块玉料从新疆和田密勒塔山采下后,夏天用圆木滚,冬天在路上泼水结冰,用数百匹马拉近千人推,经过三年才从新疆运到北京 。

  乾隆皇帝钦定用内府藏宋人《大禹治水图》画轴为稿本,在宫内先按玉山的前后左右位置,画了四张图样,随后又制成蜡样,送乾隆阅示批准。

  大玉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往扬州,因担心扬州天热,恐日久蜡样熔化,又照蜡样再刻成了木样。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当时两淮盐政所辖的扬州工匠将大玉雕凿制成,共用6年时间。该作品前后共费时十余年,总工程量达15万工作日,用去白银万余两。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乾隆帝又命宫中造办处如意馆刻玉匠朱泰将乾隆御制诗和两方宝玺印文刻制在玉山上。最后由乾隆帝钦定,安放在宁寿宫乐寿堂内(北京故宫博物院宁寿宫乐寿堂),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这尊玉山,被记载在老师傅的书中。

  并特别列出来。

  在我初学时期,多次加以引用。

  因为这尊玉山,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

  玉山用料产自中国新疆和田密勒塔山,为致密坚硬的青玉。

  玉上雕成峻岭叠嶂,瀑布急流,遍山古木苍松,洞穴深秘。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此景即为“夏禹治水”故事。

  玉山正面中部山石处,刻乾隆帝阴文篆书“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十字方玺。

  玉山背面上部阴刻乾隆皇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下部刻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

  玉山底座为嵌金丝山形褐色铜铸座。

  这些都能为玉山真假,提供辨别的材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鉴宝师,大鉴宝师最新章节,大鉴宝师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