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宽道:“不能算造出来了,只是造出了实用的蒸汽机,进行列车试行实验。”

  “算是离造出火车近了一大步吧?”朱标笑着道,“走,本宫随你一起去看看。”

  朱檀、朱柏几个少年皇子立即道:“大哥,我们也想去看!”

  就连朱棢都露出了眼巴巴的神色,显然也想去。

  朱标见状问刘宽,“这实验没什么危险吧?”

  刘宽道:“只要离得稍远些便不会有危险。”

  朱标当即点头,“那好,咱们就一起去看看。”

  接着,朱标一行人便与刘宽等人汇合到一起,从紫禁城东北边往玄武湖方向行去。

  当然,朱标也没忘记派人回宫跟老朱说一声。

  约莫半小时后,刘宽、朱标等人才来到石灰山下的车厢项目组大院前,也就是经常做马拉车厢实验的那段铁路附近。

  只见周围早已站列了不少天子亲军,进行封锁,避免百姓误闯进来。

  毕竟,之前的马拉车厢试验以及如今的蒸汽试验,说到底还是有一定危险的,尤其是在有人误闯到铁路旁边时。

  此时,铁路上停着的已不再是简单的四节车厢,而是一前一后增加了两节火车头。

  郭天问、裘七尺两个科技司主事都带着各自项目组的主要工作人员,在列车上忙碌着。

  刘宽等人出现,裘七尺这边最先反应过来,立马过来迎接。

  郭天问那边就要慢一些,等裘七尺这组人行礼完了,他们才到。

  礼毕,朱标并未喧宾夺主,示意刘宽问话。

  刘宽则看向郭天问,“试验准备好了吗?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郭天问道:“大概还需一刻。”

  “能保证实验安全吗?”

  郭天问有些无语地道:“自是不能——刘副郎应该知道,以眼下条件,实验很难排除所有意外情况。”

  旁边朱棢等皇子见状都暗暗惊奇,没想到一个小小主事敢如此跟刘宽说话,需知,刘宽如今可是朱元璋眼前的大红人。

  刘宽早就了解了郭天问的性格,并不在意,又问:“主要意外有哪些?就算不能排除,总能保证一定安全性吧?”

  郭天问道:“主要危险还是锅炉爆炸,但我们根据你给的资料进行了两三个月的改良,安装了较为靠谱的安全阀等调压装置,蒸汽机锅炉爆炸之可能在当前条件下已降到最低。”

  “另一大危险则是由锅炉爆炸及其他意外引发的列车脱轨、失控。但这种危险发生的可能同样极小,这次实验我们又再三检查,已无疏漏。”

  郭天问话说得有些绝对,刘宽却不敢托大。

  “太子殿下和诸位皇子要观看这次实验,你觉得我们站多远才足够安全?”

  郭天问扫了少年皇子们一眼,道:“自是越远越好。”

  刘宽摸了摸脑门,道:“你给个大概距离。”

  “至少十丈开外吧。”

  于是刘宽带着朱标等人,站到了二三十丈外一处高坡上。

  朱标眺望着下方铁路上的蒸汽列车,有些无奈地道:“咱们是不是站的太远了些?都看不太清那些工匠在做什么了。”

  刘宽变戏法似的掏出一具千里镜——这是他跟老朱讨要的。

  “太子殿下可以用这个看。”

  这下朱标就算想靠近些,也没理由了,只能拿着千里镜站在安全距离外。

  只见此时郭天问正带着几个工匠在火车头上忙碌着——火车头只有底盘,还没有车厢,蒸汽机什么的都裸露在外面。

  不到一刻钟,郭天问跟裘七尺等人说了几句什么,便有一名吏员来到土坡前,大声汇报。

  “启禀太子殿下、刘副郎,蒸汽列车试行准备工作已完毕,动力项目组、车厢项目组联合请求进行第一次正式实验!”

  听到这番话,朱标、朱棢等只是觉得新奇。

  刘宽却是莫名激动起来,不仅是因为蒸汽列车更因为他想起了后世祖国的无数赶超列强科技的重大实验,以及那些实验成功的时刻。

  再见朱标看向他,便深吸了口气,大声道:“好!我命令,开始实验!”

  “得令!”

  吏员奔了回去,传达了刘宽的命令。

  随即众人便瞧见,火车头上锅炉工直接往火厢中添加已经燃起来的煤炭。

  另一侧,则有工匠利用特制管道直接向锅炉中灌输烧好的开水。

  即便如此,众人还是等了一刻多钟,才听见“呜——”的汽笛声,同时瞧见上面冲出了一股子白色的蒸汽。

  接着蒸汽机便运转起来,裸露在外的巨大飞轮通过连杆带动火车头的车轮,缓缓转动起来。

  朱棢本就等得有点不耐烦,见此情景,忍不住道:“这便是火车?如此缓慢,尚不及人步行,有何作用?”

  朱标也露出不解之色。

  刘宽并未解释,因为朱檀开口了。

  “三哥,看来刘老师让你借课堂笔记补习前面缺了的自然课,你都没补啊。”

  “这火车才刚启动,自然走得慢。就好像你骑马,不可能瞬间就让马匹奔跑速度提上去,总需要一段距离加速。明白了么?”

  朱棢骑术虽不及朱棣,却也很不错,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听朱檀这么一提,他就明白火车起步慢也是一样的道理。

  于是一张猛将脸羞得胀红。

  朱标也神色微囧,暗道:幸亏我没质疑,不然也要跟着丢脸。

  随后又决定,有时间便找朱檀,借其自然课的笔记学习一番,免得日后连一些弟弟们懂的自然知识都不晓得。

  接下来,没谁再开口说什么了,都静静看着、等着。

  只见火车开动起来后,围在铁路旁的郭天问、裘七尺等人并未欢呼。

  虽然刚才汇报的人说是第一次正式实验,可他们私下里已经试验过多次,不然也不会请刘宽来看,故而第一次见蒸汽列车动起来的激动感已经没多少了。

  相反,此刻他们都很紧张。

  因为刘宽,甚至太子等人都在不远处看着,若实验失败,可不是一般的丢脸。

  在裘七尺的招呼下,不用在列车上做事的工作人员都离远了些,却跟着火车跑起来,似乎是要火车一出问题,就上去补救。

  这自然是有一定危险的,却没人在乎。

  就这样,在两个实验组工作人员的跟跑下,在刘宽、朱标等人的注视下,这大明的第一列火车,哐当哐当地向玄武湖方向驶去,速度越来越快!

  眼见火车沿着铁路远去,在偶尔一声的鸣笛声消失不见,朱标等人才收回目光。

  然后朱标就转身盯住了刘宽,激动而又期待地问:“这是成了?”

  刘宽也很激动,但理智尚在。

  他笑着道:“应该算成了,但实验却要等火车跑到玄武湖边的火车站,再跑回来,才算成功。”

  朱标有些迫不及待,便道:“不如咱们骑马跟过去。”

  刘宽也担心,也想亲眼看着大明第一列火车试行成功的全过程,便道:“太子殿下、晋王殿下跟我骑马带着部分随从过去,其他几位小殿下就不要去了。”

  “啊?”

  “刘老师,我们也会骑马,让我们一起去吧。”

  “对呀,我们都会注意安全的。”

  朱檀等少年皇子闻言都露出失望神色,又恳求起来。

  刘宽、朱标却丝毫不为所动,朱棢则哈哈大笑一声,道:“弟弟们,就原地等着吧。”

  笑完,随刘宽等人一起骑马向玄武湖方向跑去。

  因为是第一次正式试行,再加上石灰山离玄武湖其实就几里地,所以火车速度并没有提到多快,刘宽等人驾马追了一小会儿,竟然就追上了。

  此时火车已经接近玄武湖,早已降速,便在众人目光中慢慢停下来。

  随即又是一刻多钟的等待,另一个火车头上的蒸汽机才完成启动,又带动列车往石灰山方向缓缓行去。

  众人于是又跟着跑回去,却不再像来时那么紧张、急迫了。

  路上,朱标问:“方才已是这火车的最快速度?”

  刘宽沉吟着道,“应该不是。”

  如果真是零开始打造火车,那第一代火车速度怕是相当慢,不可能提到多高。

  但大明有刘宽提供的资料支持,不仅不用走弯路,很多成熟体蒸汽列车的技术都是直接给上。

  这样一来,即便是第一列火车,其速度上限也不会太低。

  朱标听了点头,又感慨道:“即便方才就是最快速度,只要能持续运行,也很不错了——不仅载得多,还不需像牛马、役夫那样消耗粮草,只需烧煤即可,足以承担给北方军队输送粮草的重任。”

  刘宽听了若有所思,问:“陛下莫非已有再次北伐的想法了?”

  刘宽记得历史上,朱元璋第四次讨伐北元,也即是消灭割据东北的北元太尉纳哈出,是在洪武十九年、二十年期间。

  如今看来,这个时间多半是要提前了。

  想想也是,如今大明在他的帮助下,军事实力显著提高,就连经济实力也在迅速提升。

  再加上又有大航海的计划压在后面,比后世历史上早几年进行第四次北伐便成了理所当然之事。

  朱标对刘宽是很信任的,考虑到此事并非重大机密,他便点点头,“不错,若云南战事顺利,朝廷只需缓一年,便可发动第四次北伐!”

  说道“北伐”二字时,朱标声音变得罕见的铿锵有力。

  足见这位大明太子对讨灭北元之事是很坚定的。

  交谈之间,火车又降下速度,最终缓缓停在石灰山附近,车厢项目组大院的前面。

  郭天问、裘千尺各自领着工作人员,分别上前后两个火车都,以及四节车厢的车底检查了一番。

  少顷,待这些工作人员相继出来,互相交流了一番,便在列车旁爆出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随即,郭天问、裘千尺领着两个工作组的全体工作人员来到了土坡前。

  刘宽已带着朱标、朱棢及一众随从回到了这里。

  郭天问、裘千尺先上前几步,一起行礼,随后裘千尺便拱着手,大声道:“启禀太子殿下、刘副郎,我大明第一次蒸汽列车试行实验已顺利完成!请指示!”

  第一更。

  今天第二更会很晚,这里说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铁路到大明,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带着铁路到大明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