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族原是躲避战乱或贫穷生活不下去的流民,整个益州全加一块儿总数不足二十万。
二十万人能有多少兵?
刚起义的时候氐人自然是联合汉人流民共同起事,但后来权力稳固后,氐人便开始露出残暴的一面。
和满清一样,表面上招汉人‘名士’为官,但真正的权力都掌握在氐人自己手里,汉人天生低一等。
虽然在益州他们自己的地盘情况还算表面平静,并没有用武力大肆劫掠百姓,但他们新攻下的地方就惨了。
军队大多是汉人,但高级武将全是氐人,凡劫掠女子,优先供给氐人玩弄,等氐人玩够了再丢给军中汉奸。
烈之章在看到房陵的几百名被掳掠的女子后,决定尽早向益州发动攻击。
城外人声鼎沸,各工厂热火朝天地开着工,但沮阳县城的官衙却一直没有得到修缮。
破旧的官衙内,烈之章与沮阳所有文武官员、工厂管事汇聚一堂。
不是请客吃饭,而是商量沮阳的管理问题。
烈之章率先开口:“诸位!我们沮阳地盘太小,人口太少,四面皆是强敌,所以,本大人打算施行军事优先的原则。”
“敢问大人,如何军事优先?”公至泰问道。
烈之章道:“军事优先便是一切以军事为首先考量,军工的人力优先,原料优先,粮食优先供给军人以及军人家属。”
“各位有什么疑议吗?”
众人互相望了望,齐声道:“属下等无异议!”
“军事优先,军政也要分开,军事方面,我打算成立一个统帅部,由本官亲任统帅。下属政训司,负责军队政治问题和忠诚问题;后勤司,主要负责军工与后勤管理;镇抚司,主要负责内部保密,外部情报工作;即将要组建的四个旅也将直属统帅部。”
“大人!这镇抚司既管对外兵事情报又管内部保密文事,恐怕不妥!”百里宏起身道。
烈之章想了想道:“那就让镇抚司剥离出军事系统,直接隶属于本大人可好?”
“大人英明!”百里宏拱手坐下。
“周康咎!”烈之章叫道。
“属下在!”
周康咎满脸喜悦,自己看样子是要被重用了。
“由你组建镇抚司。”烈之章道。
“属下遵命!”
周康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文官们却十分揪心,他们特别看不起这个没有学识的周康咎,况且这人还是爱告黑状,虽然他告黑状大人没说什么,但长此以往难免会误导了大人。
这种事情非常敏感,众人虽有怨言,但没人敢站出来说一句不是。
烈之章也知道周康咎有些阴辣,但忠心耿耿。烈之章要的就是这样的人,他需要多一双眼睛看清、了解自己的下属们。
后来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把宦官打倒,自此他便成了瞎子,是非不明。勤勤恳恳干了十几年的皇帝,江山却越来越是风雨飘摇,最终亡国。
若是他有个像魏忠贤的宦官,何至于丢江山?
文官记载的历史上总是说宦官如何猪狗不如,祸乱天下,但实际上政治斗争中,文官的手段丝毫不比宦官差。
虽然现在沮阳的官风一片清明,但防患于未然还是要做的,没有监督的权力注定会膨胀。
“这政训司长之位我已经和端木指挥商量过了,由他出任政训司长。”烈之章道。
“政训司需要向各营、旅以及其他各部派遣政训人员。”烈之章转头看着周康咎道:“包括镇抚司。”
“不过各位放心,政训司只负责有关政治的事情,不会干涉军事行动,各部管理。”
“诸位可否有意见?”
这事除非傻子,谁敢有意见?
“既然无意见,那么再说后勤司的问题。后勤司长各位觉得谁能担任?”
终于轮到可以发表意见的人事任命了,众人可是憋坏了,你一言我一语的炒得不可开交。
百里宏是不赞成设立后勤部的,他认为后勤应当归属文官管理,否则以后地方军队容易尾大不掉。
烈之章向其说明了后勤只是提供军需,不归统兵大将管,百里宏才放心。
经过一上午的议论,人事安排终于是定下了。
军事方面:
烈之章自任统帅部统帅,成员为各旅都统,各司司长,以后还会加入各参谋等。
端木升组织政训司,负责军队政治问题和忠诚问题;
任仑组织后勤司,刁索为辅,主要负责军工与后勤管理;
周康咎组织镇抚司,主要负责内外情报工作,不属于统帅部管辖,直接听命于烈之章个人;
六个旅直属统帅部,若是面临几个旅共同作战,由统帅部临时任命主将。
民政方面交由百里宏与公至泰烈之章很放心,古代寒窗苦读几十年,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都能治理一方,政务交由这两位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况且烈之章还能用后世知识提点一二。
烈之章让百里宏与公至泰组织政务部,负责总体政务;
让赵小灵组织商业司,郑瓶儿辅助,主要负责商业买卖问题。
让解义组织法典司,主司文武罪犯定罪;
彭恭组织工业司,负责民用工业管理;
其它如农业等民事由百里宏与公至泰自信安排。
沮阳统共只有十四万人,而房陵本身就没有多少人口,被成军肆掠以后人口更加稀少,但沮阳的百姓多是青壮,只有青壮才能熬过他们那段流民的日子。
虽然是这样,一万六千常备军已经是沮阳的极限了,战时还得征调民夫运粮,加上各工厂的做工的工人,百姓中已无多少种田男丁。
种田以后得主要靠妇女了,对此公至泰没少在烈之章面前抱怨。
幸好烈之章有高产粮食种子和商业换粮,否则靠妇女种田,粮食必定短缺。
现在的沮阳一律是军事优先。
就连瓷器也被停止在焚化炉烧制,瓷器自建的窑场已经开始可以烧制瓷器了,只是合格率太低,但这样也会反逼窑场加速改进。
盔甲的生产采用分工分段的流水线生产,效率非常高,而且还有资源的优先倾斜,所以每天可以打造一百套盔甲。
照这速度用不了半年就能让所有兵卒都能穿上盔甲。
所以,烈之章还得忍半年。
战争不能凭一时脑热和敌人拼个死活,那样能拼几次?
战争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而百里宏提议今年春耕让兵卒回家种田一个月也被烈之章否决了,现在有商品换取粮食,加上烈之章的高产种子,沮阳人饿不到。
快速形成战斗力才是王道,这氐族人一天占据益州,烈之章便一天如鲠在喉。
二十万人能有多少兵?
刚起义的时候氐人自然是联合汉人流民共同起事,但后来权力稳固后,氐人便开始露出残暴的一面。
和满清一样,表面上招汉人‘名士’为官,但真正的权力都掌握在氐人自己手里,汉人天生低一等。
虽然在益州他们自己的地盘情况还算表面平静,并没有用武力大肆劫掠百姓,但他们新攻下的地方就惨了。
军队大多是汉人,但高级武将全是氐人,凡劫掠女子,优先供给氐人玩弄,等氐人玩够了再丢给军中汉奸。
烈之章在看到房陵的几百名被掳掠的女子后,决定尽早向益州发动攻击。
城外人声鼎沸,各工厂热火朝天地开着工,但沮阳县城的官衙却一直没有得到修缮。
破旧的官衙内,烈之章与沮阳所有文武官员、工厂管事汇聚一堂。
不是请客吃饭,而是商量沮阳的管理问题。
烈之章率先开口:“诸位!我们沮阳地盘太小,人口太少,四面皆是强敌,所以,本大人打算施行军事优先的原则。”
“敢问大人,如何军事优先?”公至泰问道。
烈之章道:“军事优先便是一切以军事为首先考量,军工的人力优先,原料优先,粮食优先供给军人以及军人家属。”
“各位有什么疑议吗?”
众人互相望了望,齐声道:“属下等无异议!”
“军事优先,军政也要分开,军事方面,我打算成立一个统帅部,由本官亲任统帅。下属政训司,负责军队政治问题和忠诚问题;后勤司,主要负责军工与后勤管理;镇抚司,主要负责内部保密,外部情报工作;即将要组建的四个旅也将直属统帅部。”
“大人!这镇抚司既管对外兵事情报又管内部保密文事,恐怕不妥!”百里宏起身道。
烈之章想了想道:“那就让镇抚司剥离出军事系统,直接隶属于本大人可好?”
“大人英明!”百里宏拱手坐下。
“周康咎!”烈之章叫道。
“属下在!”
周康咎满脸喜悦,自己看样子是要被重用了。
“由你组建镇抚司。”烈之章道。
“属下遵命!”
周康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文官们却十分揪心,他们特别看不起这个没有学识的周康咎,况且这人还是爱告黑状,虽然他告黑状大人没说什么,但长此以往难免会误导了大人。
这种事情非常敏感,众人虽有怨言,但没人敢站出来说一句不是。
烈之章也知道周康咎有些阴辣,但忠心耿耿。烈之章要的就是这样的人,他需要多一双眼睛看清、了解自己的下属们。
后来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把宦官打倒,自此他便成了瞎子,是非不明。勤勤恳恳干了十几年的皇帝,江山却越来越是风雨飘摇,最终亡国。
若是他有个像魏忠贤的宦官,何至于丢江山?
文官记载的历史上总是说宦官如何猪狗不如,祸乱天下,但实际上政治斗争中,文官的手段丝毫不比宦官差。
虽然现在沮阳的官风一片清明,但防患于未然还是要做的,没有监督的权力注定会膨胀。
“这政训司长之位我已经和端木指挥商量过了,由他出任政训司长。”烈之章道。
“政训司需要向各营、旅以及其他各部派遣政训人员。”烈之章转头看着周康咎道:“包括镇抚司。”
“不过各位放心,政训司只负责有关政治的事情,不会干涉军事行动,各部管理。”
“诸位可否有意见?”
这事除非傻子,谁敢有意见?
“既然无意见,那么再说后勤司的问题。后勤司长各位觉得谁能担任?”
终于轮到可以发表意见的人事任命了,众人可是憋坏了,你一言我一语的炒得不可开交。
百里宏是不赞成设立后勤部的,他认为后勤应当归属文官管理,否则以后地方军队容易尾大不掉。
烈之章向其说明了后勤只是提供军需,不归统兵大将管,百里宏才放心。
经过一上午的议论,人事安排终于是定下了。
军事方面:
烈之章自任统帅部统帅,成员为各旅都统,各司司长,以后还会加入各参谋等。
端木升组织政训司,负责军队政治问题和忠诚问题;
任仑组织后勤司,刁索为辅,主要负责军工与后勤管理;
周康咎组织镇抚司,主要负责内外情报工作,不属于统帅部管辖,直接听命于烈之章个人;
六个旅直属统帅部,若是面临几个旅共同作战,由统帅部临时任命主将。
民政方面交由百里宏与公至泰烈之章很放心,古代寒窗苦读几十年,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都能治理一方,政务交由这两位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况且烈之章还能用后世知识提点一二。
烈之章让百里宏与公至泰组织政务部,负责总体政务;
让赵小灵组织商业司,郑瓶儿辅助,主要负责商业买卖问题。
让解义组织法典司,主司文武罪犯定罪;
彭恭组织工业司,负责民用工业管理;
其它如农业等民事由百里宏与公至泰自信安排。
沮阳统共只有十四万人,而房陵本身就没有多少人口,被成军肆掠以后人口更加稀少,但沮阳的百姓多是青壮,只有青壮才能熬过他们那段流民的日子。
虽然是这样,一万六千常备军已经是沮阳的极限了,战时还得征调民夫运粮,加上各工厂的做工的工人,百姓中已无多少种田男丁。
种田以后得主要靠妇女了,对此公至泰没少在烈之章面前抱怨。
幸好烈之章有高产粮食种子和商业换粮,否则靠妇女种田,粮食必定短缺。
现在的沮阳一律是军事优先。
就连瓷器也被停止在焚化炉烧制,瓷器自建的窑场已经开始可以烧制瓷器了,只是合格率太低,但这样也会反逼窑场加速改进。
盔甲的生产采用分工分段的流水线生产,效率非常高,而且还有资源的优先倾斜,所以每天可以打造一百套盔甲。
照这速度用不了半年就能让所有兵卒都能穿上盔甲。
所以,烈之章还得忍半年。
战争不能凭一时脑热和敌人拼个死活,那样能拼几次?
战争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而百里宏提议今年春耕让兵卒回家种田一个月也被烈之章否决了,现在有商品换取粮食,加上烈之章的高产种子,沮阳人饿不到。
快速形成战斗力才是王道,这氐族人一天占据益州,烈之章便一天如鲠在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飞船平五胡,带着飞船平五胡最新章节,带着飞船平五胡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飞船平五胡,带着飞船平五胡最新章节,带着飞船平五胡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