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之后,青浦朱家角乌衣巷口的一家面栈内,张承德晤着孙承志。二人出店至僻静处会齐了吴虬和小红,承德看到僵毙已久的小沪生,痛悔愧疚,涌上心头,抱着他痛哭嗥叫:“沪生啊,沪生,你命好苦啊,你这一去,叫我如何跟杨大哥交代啊……”孙承志虎目含泪,强忍悲痛,将他拉着躲入了深深的巷子里。朱家角青石板路石头桥,幽幽的民舍、荡荡的清水涟漪交融,诸人踏过的却是无尽的沉痛与惋惜。
途中,吴虬他们向农舍家中借得斧凿锤刨、一把铁铲、一把鹤嘴锄,又去棺材铺买了一口小棺材,领挑夫运至承德埋葬狐王的坟堆畔,给沪生穿上寿衣,将沪生尸首四平八稳地放入棺内,又放入纸钱、枕头、石灰等物。诸人睹人悲生,汹涌澎湃,不由得都伏地痛哭,趴在棺材上,依依眷恋。大哭了一阵,方才盖上棺盖,钉上榫头,放好石板,以三合土封固,窆于狐王坟翼侧。
孙承志、张承德和吴虬三人对杨天保的眷念之恩,铭感于心,都怀着一股满腔的恋恋不舍,心痛如绞地一抷一抷将黄土掩在沪生的坟头。崔小红看不下去,哀伤的眼泪也快哭干了,大大的双目哭得红肿,心早已碎得有如挼搓过的枯叶,墓地上黄叶随风乱舞,一张张扑在他们的脸上身上。
痛悼之后,四人相偕离去,期期艾艾地找到一家农家,买了些白米蔬菜,爨柴做了饭胡乱吃了一顿。四人闷头不响,没人记得是吃了些甚么,他们每个人只是在拚命地想吃掉那萦绕心头、无止无尽折磨人的悲戚。崔小红梨涡微晕,星眼斜溜,目光时不时地偷瞧孙承志,孙承志双瞳却并未留意她的眼神里殊有殷切之意,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顿饭之间,小红背地里长长叹了三四次气,花心飏恨,柳眼弄愁,不由得神迷意夺,语减容沮,怳然凝思,食不下咽,按下慢表。
三男一女在农家借宿一宵,乡下人自盖的屋舍,既宽敞又收拾得干干净净,尽有空房间住,一宿无话。四人次日早早起身,辰牌就告别主家启程了。
众人不敢多所逗留,往西行去,一路上三个男人谈谈讲讲,小红却是默默地一声不响,玉恨无妍,珠愁转莹,暗地里落了无数伤心泪。走不上三十里地,便见一角黄墙,行近前见是一座尼姑庵,庵前匾上写着三个字“妙觉庵”。四人上前打门,借佛殿歇脚,老尼姑遣知客小尼姑煮茶待客。四人入内,见四下里一尘不染,天井中种着几株花草,一树的紫荆。殿堂正中供着一位白衣观音,神像庄严宝相,俏丽中透着慈和。
诸人随知客尼姑到东边偏殿内坐下,茶几上一只铜香炉中烧的檀香,一缕青烟袅袅升起,四人均觉好闻,浑身暖阳阳的,很是舒泰,心下不知为何,平静如止水,连日i的劳累也似消散了。须臾尼姑献上热腾腾的清茶和一些枣子、杏脯、蜜饯,四人连连逊谢。喝了一盏茶,崔小红忽地站起身,走到老尼姑身畔,附耳说了一会子话。老尼姑听得睁大了眼睛,听完怔怔地看着她,四目相对,小红颦眉泪眼之中意甚坚定,老尼姑微微颔首,双手合什,朗声口宣佛号:“阿弥陀佛!”
吴虬三人不明所以,相对愕然,都放下茶杯,望着二人。老尼姑缓缓站起身i,朝三人微笑道:“诸位慢用,少陪!”三人哈腰点头为礼,都说:“哦,啊,不妨,师傅自便。”却见崔小红低眉垂目,跟着老尼姑走入了后进。三人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是一脸茫然,但也不便说甚么,只得闷头静待。
过了一顿饭时分,老尼姑又施施然走出i,身后跟着一个光头女子,缁衣芒鞋,手执帚,一颗白玉般的脑袋上,头皮青青,光溜溜一发不留。张承德甫见她面,不禁“啊”的叫了一声,满含惊奇、惶惑之意。孙承志一见之下,手上茶杯一震,将茶水泼洒在衣襟上,兀自不觉,小红见之,凝眸相睇,深情款款,却不发一言。吴虬错愕殊甚,但见了她这副模样,心下已猜到了四、五分,问讯道:“小红,你,你怎的剃度了么?”
小红白玉般的脸颊上兀自留着几滴泪水,显是在内殿刚哭过i的,闻言眼圈儿一红,泪光莹然,大大的眼睛差点又哭出i,低首不语,双手轻轻揉捏新换上的缁衣襻带。老尼姑摆手屏退知客的小尼姑,一齐悄悄退出,张承德等她们走出去后,霍地跳起身i,扑上去一把抱住小红的肩头,大声道:“崔小红,你怎的没i由地出家了呢?也不事先跟我们说一声,有甚事情过不去呢,有甚不妥之处,你可以明言,咱们都可以改的。”他道小红受了甚委屈,心急之下,脱口而出。
崔小红幽幽地道:“贫尼法名‘悟心’,崔小红已不在人世了……”承德又苦口劝了半天,小红只是不假辞色,他急火上冲,“嗨”的一声,甩手转身,靠在墙壁上,拳打足踢,唉声叹气。吴虬和孙承志站在一边,也是不知从何劝起,默然一筹难展。隔了一炷香的时分,崔小红咬一咬牙,轻轻叹了口气道:“小尼已得庵主允可,留下i修行,三位施主向日恩情,昔日的眷顾,小尼没齿难忘,今生今世,无以为报,诸位施主莫怪。但小尼自此遁入空门,尘缘已绝,再不会受俗世之烦扰,心中已寻得一丝清净,确是一场好结果,且请三位放心。”张承德又气又急,连说:“你,你……我,我……嗨!”捶头顿足,气急败坏。
列位看官须知,原i崔小红本等在战火中邂逅孙承志,一丝情意暗暗牵在他身上,竟是日益萌发,再不可收拾。及至后i遭金壁辉暗算,**于洋人,她已是万念俱灰,中夜梦回,连死的心都有。多日i大伙儿相伴厮熟,待她又是细心呵护,亲如手足,不料此后自狐王之后,许多旧日的伙伴都中日人奸谋,死的死,伤的伤。她悲痛愁苦,惨景和祸端一场紧挨一场,弄得她已然心力交瘁。而张承德暗中相恋之意,她女儿家心细如发,又岂能不知?但心中只爱承志一人,承志又心伤妻儿之死,毫没眷顾之色,更增她自惭形秽之心。她既无法回报承德的一番苦心,也难以忍受无法与心上人鸳盟的单相思之苦,自分留在孙承志身边徒增苦楚,待在张承德身边也是不妥。她思前想后,柔肠寸断,黯然神伤,决意离开他们,却又不知该当何去何从。这日i到这处佛门丛林,她忽尔灵光顿现,猛然之间,大彻大悟,从此之后,便是九牛二虎,也再难拉她回心转意。
吴虬劝了几句,全是枉然,孙承志心下也知她一番相思,但他是个从一而终的男子,性子执拗,绝不做对不起妻儿之事,自愧辜负她良多,劝了几句,自知难以凑效,转过了身,面朝角落,背地暗暗抹泪。
三个男人无法可施,强扭不得,便向庵主告辞,怏怏地去了。庵主老尼拉着悟心跟出i相送,张承德偷眼见崔小红缁衣圆帽,形象楚楚可怜,但脸上似乎罩着一层氤氲佛光,居然有小小宝相庄严,心中一动,忽尔醒悟:“若她愿意从我,那她便是个朝三暮四的水性杨花之女,我又焉能看重于她?她若继续跟着我们,路上饥风露宿,风霜侵磨,只有吃苦更多。再说孙承志为人耿直,自i专一,定不会再续旁弦,小红终不免孤苦伶仃。与其要吃奔波劳苦和孤寂的二茬苦楚,还不如就留在这清幽的尼姑庵中,青灯古佛相伴,从此再不须应付这凄惨绝伦的世界了,再不须纠结苦恼于私情了,倒也洒脱。”
想通此节,他心里不知翻涌了多少场心战,行出十i步,回头见两个尼姑悄立风中,不禁怅惘别离,黯然魂销。悟心忽尔想起一事,追上i连呼:“吴先生,慢走!”三人停步转身,悟心自怀内摸出一方薄子,递给吴虬。吴虬伸手接过,翻开i见扉页上写得两行行楷,笔致波磔森森,认得是谢晋元的笔迹。他不由得朗朗念道:
“山河破碎实堪伤,休作庸夫恋故乡。
投笔愿从班定远,千秋青史尚留芳。”
翻至第一页,还是谢晋元写的:“这本日记是顾先生送给我的,我一定从今天起开始记日记,以期无负顾君的一番盛情雅意。”悟心道:“这是我在随谢团从四行仓库撤入租界孤军营后捡到的,想是谢团长在乱中遗失之物,其时i不及还给团长,洋鬼子……鬼子就……就把我抓去了……嗯,我觉得还是由先生您保管为妥。”
吴虬见之心里欢喜,颔首道:“嗯,太好了,却之不恭,只好腼颜收下,将i投送报社,付梓行印,广播天下,也好让世人得知将军的事迹和风采。”悟心合什宣声佛号,微微行礼,头也不回,转身翩然归去。
孙承志和张承德心头都若有所失,吴虬为解二人烦忧,倡议南下杭州一游,三人共享西子湖畔春风骀荡、醉人如酒之乐。玩了一天,夜泊湖畔,把酒对塔,吴虬提议:“乘这斜月在天,莫若咱三人就在此义结金兰,此后既是同僚又是兄弟,相扶相持,共襄盛举,岂不为美?承志、承德一想不错,当即在道旁撮土为香,三人朝天磕拜,割臂为盟,用帛拭血,烧灰和酒,彼此传饮,天日共表,誓同生死。当年吴虬与黑衣会教主张焰龙、青龙使者杨天保,俱有纳款之义,论资排辈,孙、张二人当是小弟。
结拜成兄弟之后,三人又叙黑衣会内班辈,吴虬虽年长,却要反过i向二人行礼。孙、张二人虽心下有愧,但会内规矩历i如此,恪尽之下,也不好违背,当下恭而敬之地肃然相受。
自此之后,三人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孙、张二人承纪子修送摩呼罗迦毒液之助,黑衣会秘宝“火冰雾”便只需这一味毒药即可配制,省去昔日收集鹤顶红、孔雀胆、墨蛛汁、腐肉膏、彩虹菌、碧蚕卵、蝮蛇涎、番木鳖、白薯芽等诸般毒物之繁复辛苦。二人将摩呼罗迦毒液做源,配以清水,精炼凝冰,毒性便比之前的配方猛烈百倍。庶几制成千千万万枚“火冰雾”,威力自是大非昔比,由龙雾现秘技射到千千万万日本侵略军体内,为抗日战争之取胜,立下汗马功劳,殊不可没。
而纪子修西去欧陆,专心替德古拉寻找永生之法,功不可没,以期为人类泯除“死亡终结人生存在意义”的痛苦。其间子修还惩恶扬善,专杀为恶的欧洲洋人,丧于他掌底、吻下者不计其数,多逾牛毛,恒河沙数,绵延不绝。只此一端,欧陆白种人、非洲黑种人、美洲混杂人种,数以千计万计,惨罹吸干精血,苦沦干尸,自不在话下。
途中,吴虬他们向农舍家中借得斧凿锤刨、一把铁铲、一把鹤嘴锄,又去棺材铺买了一口小棺材,领挑夫运至承德埋葬狐王的坟堆畔,给沪生穿上寿衣,将沪生尸首四平八稳地放入棺内,又放入纸钱、枕头、石灰等物。诸人睹人悲生,汹涌澎湃,不由得都伏地痛哭,趴在棺材上,依依眷恋。大哭了一阵,方才盖上棺盖,钉上榫头,放好石板,以三合土封固,窆于狐王坟翼侧。
孙承志、张承德和吴虬三人对杨天保的眷念之恩,铭感于心,都怀着一股满腔的恋恋不舍,心痛如绞地一抷一抷将黄土掩在沪生的坟头。崔小红看不下去,哀伤的眼泪也快哭干了,大大的双目哭得红肿,心早已碎得有如挼搓过的枯叶,墓地上黄叶随风乱舞,一张张扑在他们的脸上身上。
痛悼之后,四人相偕离去,期期艾艾地找到一家农家,买了些白米蔬菜,爨柴做了饭胡乱吃了一顿。四人闷头不响,没人记得是吃了些甚么,他们每个人只是在拚命地想吃掉那萦绕心头、无止无尽折磨人的悲戚。崔小红梨涡微晕,星眼斜溜,目光时不时地偷瞧孙承志,孙承志双瞳却并未留意她的眼神里殊有殷切之意,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顿饭之间,小红背地里长长叹了三四次气,花心飏恨,柳眼弄愁,不由得神迷意夺,语减容沮,怳然凝思,食不下咽,按下慢表。
三男一女在农家借宿一宵,乡下人自盖的屋舍,既宽敞又收拾得干干净净,尽有空房间住,一宿无话。四人次日早早起身,辰牌就告别主家启程了。
众人不敢多所逗留,往西行去,一路上三个男人谈谈讲讲,小红却是默默地一声不响,玉恨无妍,珠愁转莹,暗地里落了无数伤心泪。走不上三十里地,便见一角黄墙,行近前见是一座尼姑庵,庵前匾上写着三个字“妙觉庵”。四人上前打门,借佛殿歇脚,老尼姑遣知客小尼姑煮茶待客。四人入内,见四下里一尘不染,天井中种着几株花草,一树的紫荆。殿堂正中供着一位白衣观音,神像庄严宝相,俏丽中透着慈和。
诸人随知客尼姑到东边偏殿内坐下,茶几上一只铜香炉中烧的檀香,一缕青烟袅袅升起,四人均觉好闻,浑身暖阳阳的,很是舒泰,心下不知为何,平静如止水,连日i的劳累也似消散了。须臾尼姑献上热腾腾的清茶和一些枣子、杏脯、蜜饯,四人连连逊谢。喝了一盏茶,崔小红忽地站起身,走到老尼姑身畔,附耳说了一会子话。老尼姑听得睁大了眼睛,听完怔怔地看着她,四目相对,小红颦眉泪眼之中意甚坚定,老尼姑微微颔首,双手合什,朗声口宣佛号:“阿弥陀佛!”
吴虬三人不明所以,相对愕然,都放下茶杯,望着二人。老尼姑缓缓站起身i,朝三人微笑道:“诸位慢用,少陪!”三人哈腰点头为礼,都说:“哦,啊,不妨,师傅自便。”却见崔小红低眉垂目,跟着老尼姑走入了后进。三人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是一脸茫然,但也不便说甚么,只得闷头静待。
过了一顿饭时分,老尼姑又施施然走出i,身后跟着一个光头女子,缁衣芒鞋,手执帚,一颗白玉般的脑袋上,头皮青青,光溜溜一发不留。张承德甫见她面,不禁“啊”的叫了一声,满含惊奇、惶惑之意。孙承志一见之下,手上茶杯一震,将茶水泼洒在衣襟上,兀自不觉,小红见之,凝眸相睇,深情款款,却不发一言。吴虬错愕殊甚,但见了她这副模样,心下已猜到了四、五分,问讯道:“小红,你,你怎的剃度了么?”
小红白玉般的脸颊上兀自留着几滴泪水,显是在内殿刚哭过i的,闻言眼圈儿一红,泪光莹然,大大的眼睛差点又哭出i,低首不语,双手轻轻揉捏新换上的缁衣襻带。老尼姑摆手屏退知客的小尼姑,一齐悄悄退出,张承德等她们走出去后,霍地跳起身i,扑上去一把抱住小红的肩头,大声道:“崔小红,你怎的没i由地出家了呢?也不事先跟我们说一声,有甚事情过不去呢,有甚不妥之处,你可以明言,咱们都可以改的。”他道小红受了甚委屈,心急之下,脱口而出。
崔小红幽幽地道:“贫尼法名‘悟心’,崔小红已不在人世了……”承德又苦口劝了半天,小红只是不假辞色,他急火上冲,“嗨”的一声,甩手转身,靠在墙壁上,拳打足踢,唉声叹气。吴虬和孙承志站在一边,也是不知从何劝起,默然一筹难展。隔了一炷香的时分,崔小红咬一咬牙,轻轻叹了口气道:“小尼已得庵主允可,留下i修行,三位施主向日恩情,昔日的眷顾,小尼没齿难忘,今生今世,无以为报,诸位施主莫怪。但小尼自此遁入空门,尘缘已绝,再不会受俗世之烦扰,心中已寻得一丝清净,确是一场好结果,且请三位放心。”张承德又气又急,连说:“你,你……我,我……嗨!”捶头顿足,气急败坏。
列位看官须知,原i崔小红本等在战火中邂逅孙承志,一丝情意暗暗牵在他身上,竟是日益萌发,再不可收拾。及至后i遭金壁辉暗算,**于洋人,她已是万念俱灰,中夜梦回,连死的心都有。多日i大伙儿相伴厮熟,待她又是细心呵护,亲如手足,不料此后自狐王之后,许多旧日的伙伴都中日人奸谋,死的死,伤的伤。她悲痛愁苦,惨景和祸端一场紧挨一场,弄得她已然心力交瘁。而张承德暗中相恋之意,她女儿家心细如发,又岂能不知?但心中只爱承志一人,承志又心伤妻儿之死,毫没眷顾之色,更增她自惭形秽之心。她既无法回报承德的一番苦心,也难以忍受无法与心上人鸳盟的单相思之苦,自分留在孙承志身边徒增苦楚,待在张承德身边也是不妥。她思前想后,柔肠寸断,黯然神伤,决意离开他们,却又不知该当何去何从。这日i到这处佛门丛林,她忽尔灵光顿现,猛然之间,大彻大悟,从此之后,便是九牛二虎,也再难拉她回心转意。
吴虬劝了几句,全是枉然,孙承志心下也知她一番相思,但他是个从一而终的男子,性子执拗,绝不做对不起妻儿之事,自愧辜负她良多,劝了几句,自知难以凑效,转过了身,面朝角落,背地暗暗抹泪。
三个男人无法可施,强扭不得,便向庵主告辞,怏怏地去了。庵主老尼拉着悟心跟出i相送,张承德偷眼见崔小红缁衣圆帽,形象楚楚可怜,但脸上似乎罩着一层氤氲佛光,居然有小小宝相庄严,心中一动,忽尔醒悟:“若她愿意从我,那她便是个朝三暮四的水性杨花之女,我又焉能看重于她?她若继续跟着我们,路上饥风露宿,风霜侵磨,只有吃苦更多。再说孙承志为人耿直,自i专一,定不会再续旁弦,小红终不免孤苦伶仃。与其要吃奔波劳苦和孤寂的二茬苦楚,还不如就留在这清幽的尼姑庵中,青灯古佛相伴,从此再不须应付这凄惨绝伦的世界了,再不须纠结苦恼于私情了,倒也洒脱。”
想通此节,他心里不知翻涌了多少场心战,行出十i步,回头见两个尼姑悄立风中,不禁怅惘别离,黯然魂销。悟心忽尔想起一事,追上i连呼:“吴先生,慢走!”三人停步转身,悟心自怀内摸出一方薄子,递给吴虬。吴虬伸手接过,翻开i见扉页上写得两行行楷,笔致波磔森森,认得是谢晋元的笔迹。他不由得朗朗念道:
“山河破碎实堪伤,休作庸夫恋故乡。
投笔愿从班定远,千秋青史尚留芳。”
翻至第一页,还是谢晋元写的:“这本日记是顾先生送给我的,我一定从今天起开始记日记,以期无负顾君的一番盛情雅意。”悟心道:“这是我在随谢团从四行仓库撤入租界孤军营后捡到的,想是谢团长在乱中遗失之物,其时i不及还给团长,洋鬼子……鬼子就……就把我抓去了……嗯,我觉得还是由先生您保管为妥。”
吴虬见之心里欢喜,颔首道:“嗯,太好了,却之不恭,只好腼颜收下,将i投送报社,付梓行印,广播天下,也好让世人得知将军的事迹和风采。”悟心合什宣声佛号,微微行礼,头也不回,转身翩然归去。
孙承志和张承德心头都若有所失,吴虬为解二人烦忧,倡议南下杭州一游,三人共享西子湖畔春风骀荡、醉人如酒之乐。玩了一天,夜泊湖畔,把酒对塔,吴虬提议:“乘这斜月在天,莫若咱三人就在此义结金兰,此后既是同僚又是兄弟,相扶相持,共襄盛举,岂不为美?承志、承德一想不错,当即在道旁撮土为香,三人朝天磕拜,割臂为盟,用帛拭血,烧灰和酒,彼此传饮,天日共表,誓同生死。当年吴虬与黑衣会教主张焰龙、青龙使者杨天保,俱有纳款之义,论资排辈,孙、张二人当是小弟。
结拜成兄弟之后,三人又叙黑衣会内班辈,吴虬虽年长,却要反过i向二人行礼。孙、张二人虽心下有愧,但会内规矩历i如此,恪尽之下,也不好违背,当下恭而敬之地肃然相受。
自此之后,三人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孙、张二人承纪子修送摩呼罗迦毒液之助,黑衣会秘宝“火冰雾”便只需这一味毒药即可配制,省去昔日收集鹤顶红、孔雀胆、墨蛛汁、腐肉膏、彩虹菌、碧蚕卵、蝮蛇涎、番木鳖、白薯芽等诸般毒物之繁复辛苦。二人将摩呼罗迦毒液做源,配以清水,精炼凝冰,毒性便比之前的配方猛烈百倍。庶几制成千千万万枚“火冰雾”,威力自是大非昔比,由龙雾现秘技射到千千万万日本侵略军体内,为抗日战争之取胜,立下汗马功劳,殊不可没。
而纪子修西去欧陆,专心替德古拉寻找永生之法,功不可没,以期为人类泯除“死亡终结人生存在意义”的痛苦。其间子修还惩恶扬善,专杀为恶的欧洲洋人,丧于他掌底、吻下者不计其数,多逾牛毛,恒河沙数,绵延不绝。只此一端,欧陆白种人、非洲黑种人、美洲混杂人种,数以千计万计,惨罹吸干精血,苦沦干尸,自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