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海这边刚下定修建安成线铁路的决心,成都这边少数几个知道他的存在的人就来了。

  乐鹿咼,作为内燃机发明者,还有第一辆火三轮的参与者,他在近四年前随着车队去全国巡游去了。

  这个机动车队太过于耀眼了,全国范围内他都出大名了。

  只是,这个车队,却名不副实,因为每个地方的人都想见霍海。

  得到的答案都是,霍海自己独自出行,微服私访。

  所有的人都不敢造次,好生的招待着这个车队。

  一年前,乐鹿咼带着车队在全国主要州县走了一个遍。

  把车带到了成都。

  在成都,乐鹿咼把所有的技术进步,全部展示给了霍海看。

  一辆全新的,真正的四轮内燃机汽车终于真正的成型了。

  霍海首肯,新车开始制造。

  乐鹿咼却因为三年的试车之旅,太过于劳累,不想再继续工作了。

  霍海准许保留乐鹿咼在研究院的职务,待遇,保留在全新的车厂的待遇,允许他带薪休假。

  乐鹿窝这一休息是一年多。

  而他选择的就是待在成都,哪儿都不去。

  实际上,乐鹿咼并没有在休息,只是,那种大量的人聚集在一起群聚群策的研究,不适合他。

  虽然这么多人出主意,让技术从1到一万的增长非常迅速。

  但是,并不利于从0到1的突破。

  所以,乐鹿咼带队把三年来积累的技术给放在车上之后,制造出成熟的内燃机汽车后,就选择了休息,实际上就是闷头自己研究全新的内燃机。

  而这一次,乐鹿咼的目标是,给内燃机加缸。

  因为三年来,实际上车队不只是积累了有关车上的技术,还积累了有关发动机的技术。

  乐鹿咼要把技术实现。

  对此,霍海并不是那么支持。

  要知道,乐鹿咼虽然一开始造出来的是火三轮,但实际上,底盘的质量是一战时期的质量,发动机也是。

  要知道前世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被发明出来的时候,马力是零点五马力到二马力之间。

  驱动的是那种只有个铁焊出来的小框架,和三轮子行车差不多质量的地盘。

  而乐鹿咼团队从一开始就拿到了更好的金属,制造出了十倍以上动力的发动机。

  搭在在本来就由马驱动,却发展了多年的金属底盘构架上。

  这样的搭配,让这些车从制造出来,差不多就是前世1920年的水准。

  这还有多少发展空间留在短时间内突破?

  几乎没有。

  霍海认为,根据经验,起码需要十来年积累经验,才可能迎来下一代发动机。

  就好像前世的庞蒂亚克,在一战时候连续推出了四缸六缸。

  但一直到二十年后,才彻底被市场承认。

  而与此同时凯迪拉克开始大力飞砖,V12V16都干出来了。

  在二战刚开始时开始生产出了一百八十匹马力的发动机。

  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纪,有些厂家产的车,马力才五十。

  霍海一开始觉得,大汉这边应该也是要走积累技术,然后受限于动力,然后市场推动研究多缸发动机,最后开始大力飞砖。

  这么一个过程。

  但说到底,大汉和米国还是不一样的。

  前世工业革命,就像是英法德在理论上走的类似,在实际技术应用上,各走各的路,然后米国后起之秀,再然后到了二战后开始在米国的体系下分蛋糕。

  这样一个发展历程。

  但是,大汉兼具他们的特色。

  或者说,大汉就没有因为大量的限制,形成自己的工业特色,而是有什么干什么。

  如果把霍海车队的火三轮当做是第一代试验型汽车的话。

  那长安那边已经在开始推出四轮高额头老爷车,作为实用商品来准备出售了。

  而那边最终发动机采用的方案是,加大喷油量,用油耗来加强动力,加大缸体,力求一辆车一箱油能跑个百二百公里,但在这个范围内,动力澎湃,能干任何事儿的程度。

  而与此同时,乐鹿咼的V2发动机,成功了。

  V2发动机的成功,意味着,摩托车即将实现,摩托化步兵近在眼前。

  也意味着,加缸和加油双路线,同时在大汉走通了。

  v2?效率高了?那就能让大家搞省油车子吗?

  不是的,这样……马力更高了!

  霍海看着了乐鹿咼V2的发动,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玩意儿。

  一缸,三缸,四缸,霍海都见过,就是这玩意儿V2霍海没见过。

  乐鹿咼一脸期待:“霍大人,您看这个方向对吧?!”

  对于乐鹿咼来说,他一直以来的研究,都是任何时候有难题,就来询问霍海,总是能得到答案。

  乐鹿咼认为,如果不是霍大人要当官,那绝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只可惜朝廷拖了霍大人的后腿。

  他不知道的是,他已经来到了霍海的知识极限区了。

  是,网络上是有内燃机的大量视频,从原始内燃机,到V12都有。

  问题是,霍海的水准,也就能看过原始内燃机后记下来,其他的视频,看完就只有一句‘挖槽,牛哔!’

  看完也记不住,更不懂。

  所以,面对乐鹿咼的期盼,霍海只是点头:“从重心布置上来说,V2适合摩托车。”

  “当初研究院也研究了摩托车型,但是动力太小太容易摔倒了。”

  “而现在的V2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对帝国来说是巨大利好,接下来帝国的大军在中亚沙漠上驰骋,再也不需要寻找海量的马匹水源了。”

  乐鹿咼听到霍海说摩托,眼睛一亮:“对啊!V2的重心布置是对称的,太适合摩托了!”

  霍海:“这条路上你走的太远了,就连我也不懂别的了,我只能做出几个预言。”

  “根据潜在的外型布置来说,接下来可能存在的发动机分别是三缸机,四缸机,六缸机,八缸机,十二缸机。”

  “三缸机的优点是能获得尽量快的动力和速度来提供给车辆,并且还比四缸机省油,到时候,只需要十来秒时间,汽车就可以加速到一百公里每小时的超快速度。”

  “但是三缸机注定了它会抖的厉害。”

  “车厂会非常爱这种省油,又排放尾气很少的发动机,而民众会非常痛恨这种玩意儿。”

  “接下来是四缸机,将会是以后私人使用的汽车的主力机型,平稳,动力澎湃。”

  乐鹿咼还没来得及思考为什么三缸机会抖,为什么四缸机澎湃,但来得及询问:“五缸机呢?”

  “难不成单数都发抖的厉害吗!?”

  霍海摆头:“五缸应该处于四缸和六缸之间,问题是,五缸对于四缸的提升太小了,在四缸上用技术优化材料优化,也能媲美五缸,而如果不怜惜材料成本,直接制造六缸机,自然就比五缸机优秀了,那哪儿还来得五缸机的生存空间呢。”

  所以,如果注定了成功的是四缸机,那五缸机就成功不了,能成的一定是六缸机。

  七缸八缸也一样,到时候压根不会有人去研究七缸。

  怎么,难道因为设计缺陷,引擎室一共就留了七缸的空间?那肯定不是出现了七缸机的应用空间,而是引擎布局设计师应该拖出去枪毙了。

  乐鹿咼记了下来:“大人,您想的真多,未来的发展也有了方向了。”

  霍海摆头:“乐鹿咼,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以自己的现有技术,去发展自己的汽车品牌,未来你一定会是全大汉最富有的人之一。”

  “只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但你创造的品牌,会在这片大地上流行到永远。”

  “另外一条路是,把你的技术授权给别的公司,让他们去发展汽车。而你,带上你在内燃机领域超级丰富的知识,去研究内燃机火车。”

  因为成都到长安的成汉铁路,安汉铁路,连成的安成线已经上了计划了,所以霍海才跟乐鹿咼说这个。

  霍海看乐鹿咼想要说话,开口:“你先别说话,我跟你好好分析一下。”

  “如果你不愿意做这个工作,能去做这个工作的,都会是在汽车领域赚不到多少钱的低级工程师,还有未来学成但没什么经验的机械师去做这件事情。”

  “他们从今年开始研究,也许要十年后,第一辆内燃机火车才能下线,因为进度缓慢,缺少投资,无法说服更多资本,所以可能要三十年后才能真正的运行,要五十年后才能大规模投产,大规模出现,代替现在的蒸汽机火车。”

  “如果是你带队,也许只需要一到三年就能产出第一辆内燃机火车,以你在内燃机汽车领域的地位,投资必然蜂拥而至,五年内就能真正的量产下线,只需要不到十年,就会大行其道。”

  霍海的描述,已经让乐鹿咼心动了。

  霍海抬起手指示意乐鹿咼不要说话,然后继续:“而如果,你继续在汽车领域深耕,你作为内燃机发明人,第一辆汽车的发明人,你完全有能力创造一个汽车品牌。”

  “这个汽车品牌将会拥有汽车发明人的头衔,这个头衔能吃两百年。”

  “几十年后你将会是大汉最富有的人之一,将能够把一个价值上千亿的企业,留给你儿子。”

  乐鹿咼来成都的时候,是孤身一人。

  但是现在,乐鹿咼已经在成都结婚了,生了一个孩子。

  其实霍海对于这个车企的估值,是大大说少了的。

  因为现在所谓的亿,单位是大钱。

  而霍海描述的这个亿,实际单位是一两银子。

  虽然大汉已经推出了汉币,但毕竟没有在普通人中形成规模。

  但,未来货币必然在有序的控制中通货膨胀,而世界其他各地继承大汉的大钱制度。

  未来大汉中心的人,用的是一币价值一千大钱的真汉币。

  霍海说的千亿,是千亿汉币,也就是现在的百万亿级别的财富。

  虽然通货膨胀会比较夸张,但是到时候这家车企,起码是现在万亿级别的企业,也就是和那些皇企国企差不多。

  乐鹿咼:“所以,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我现在发明了内燃机,把它用在车上了,然后又要把它用在火车上用在船上,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如果因为我先走到了把内燃机用在车上这条路,就一直站着这条路吃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那对科技进步有什么用呢?”

  “那样我就是个商人,而不是个科学家了。”

  霍海:“你真的考虑好,也许一百多年两百年后,你的后代穷困潦倒到连老婆都娶不上,每天蜗居在一个几十平米的房子里。到时候他可能会痛恨你今天的选择。”

  乐鹿咼:“如果他命中注定就这点脑子的话,那就算千亿摆在他手里,也不是他来用,这家企业一定会被丢掉的。”

  “到时候,依旧是别的什么人,拿着这家企业,打着我的名号去赚钱,而不是我那注定了不成器的后代。”

  霍海愣了一下,随后哑然失笑。

  是啊,这就是弱肉强食的资本……不,弱肉强食不足以形容这个世界,应该说是阴暗的资本世界。

  可惜,只有资本才能快速推动大汉占据全球,占据全球所有的生存资源。

  霍海要做的,只是所有资源都在大汉内部,至于内部怎么分,那是后人的事情。

  乐鹿咼不愧是发明了内燃机的人,这么快就看清楚了真相。

  就好像卡尔本茨费尽力气花钱找关系和议员蛇鼠一窝各种办法搞到了内燃机汽车发明者这个称号。

  最终他家的后代也不在拥有奔驰集团一样。

  今日枉做小人,不如去做个伟大的人。

  不过,霍海选了另一条路。

  霍海不确定自己的后代是否聪明。

  所以霍海选择了多生点。

  如今霍家,在霍海这一脉,男丁已经破二十了。

  乐鹿咼最终决定接下内燃机汽车研究这个活儿,在成都的城中,建立了一家全新的研究所,电子机械所。

  乐鹿咼这边很难从零开始培养人才。

  但好在文翁留下了一个很好的新学体系。

  而张天师在成都培养了大批量的年轻工科人才,以前都是拉上青城山研究武器。

  现在,这些人才和电子机械所这边五五分账了。

  武器机械所,和电子机械所,也就成了成都两个重要的研究所。

  ……

  刘彻看着报告,内心有些不悦。

  武器研究的人才被分了一半走,那武器研究的进度就慢了。

  武器,是统治工具。

  但转念,刘彻叹息。

  这几年卫子夫老是抱怨卫长公主离开长安,是躲着刘彻。

  她说的没错,就是躲。

  刘彻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

  霍海分明就是感受到了自己日益巨大的威胁,所以才跑路的。

  而刘彻也发现了一件事情,自己开始控制不住的对一些事情发怒。

  以前,自己看了也就看了的事情,现在是先发怒,然后才开始思考能不能改变,能不能在新改变下做的更好。

  多了这个发怒的过程,就很诡异。

  刘彻曾经看过有一期科学报,那一期有一个新人发出来自己的研究报告,被医学界泰斗彭衣推荐上报。

  研究报告的名称是《精神类疾病》。

  其中专门有提到,如果一个人活到了年纪特别大的程度,就有可能失去清醒的意志,失去记忆,失去逻辑能力。

  而失去这些东西的程度,会越来越严重。

  一开始并不明显,但是最后,出现不认识眼前人,只记得几十年前的事情,不记得要做什么事情,做一件事情做一半转头又做另一件事情,或者各种稀奇古怪的现象。

  这种病被称作——老年痴呆。

  刘彻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老年痴呆了。

  但是刘彻比较过,自己和老年痴呆的症状明显不一样。

  所以,自己应该是另一种毛病。

  《精神类疾病》这篇论文上还描述了另外一些疾病,其中有一种叫做心理变态。

  很多人都会有各种的欲望,权力欲望,贪欲,各种各样的欲望。

  但如果一种欲望突破了某种限值,开始对这个人做事情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时,就叫做心理变态。

  研究还指出,有些心理变态甚至不需要某种欲望,只需要原因不需要内动力需求。

  刘彻又感觉,自己可能有点心理变态。

  但,也不确定,似乎也不像。

  其实,刘彻想多了。

  他的问题,是其他人类不会遇到的问题。

  他现在的矛盾是因为他以人类巅峰的智力长期掌控人类巅峰的权利。

  世界上唯独他一个人可以在不经过研究的情况下,直接接触社会的本质。

  在长期的体验之中,他感知到的世界和普通人感知到的世界已经非常的不一样了。

  而随着长期掌控权利,还有一个负面影响,那就是掌权者越发的认为别人的智力不够,处理事情都是错误的。

  这样的认知导致他非常想要修改别人的错误。

  但是,自己越来越大的年龄,导致他做事有一种紧迫感。

  同时,长期掌控权利,给了他一种‘我做事何须跟他人解释’的想法。

  这些条件合在一起,就会导致,他会做出一些常人看不懂且非常激烈同时还无法反抗的决策。

  历史上有不少人被称作暴君,实际上真正的暴君就广子一个,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是这个原因。

  但,现如今,唯一的变数是,刘彻见到过霍海各种各样的成功。

  刘彻要思考的是,霍海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是否有更深远的意义。

  说白了在刘彻看来,满朝文武都是酒囊饭袋,只是执行任务的按钮,就好像按一下,就启动蒸汽机而已。

  而霍海的行为却需要思考。

  就是因为霍海的存在,刘彻还没有开始变成只相信自己的‘认知型暴君’。

  而刘彻深深的感受到这一点后,更加愤怒。

  因为霍海更早的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跑路了。

  倘若对换位置,自己绝不是霍海的对手。

  自己因为天生是皇帝,加上绝对的智力,收揽了绝对的权利,处在绝对不败的位置上,所以才能和霍海做到共同推动这个国家的发展。

  倘若换一下位置,自己是个大臣,霍海才是皇帝。

  那霍海看自己,应该也像是看蒸汽机按钮一样。

  最多是一个比较聪明的按钮,就好像自己看东方朔,看张汤一样。

  发现这一点后,刘彻内心是不服气的。

  刘彻用了十七年才认识到这个事情,在他的前几十年人生中,他都认为自己是那个被天命制造出来的特殊人物。

  现在刘彻认识到,如果有人是被制造出来的特殊人物,一定会影响整个人类历史,那这个人就是霍海。

  更让刘彻敢到心累的是,刘彻知道是自己错了。

  从头到尾,霍海没有做过任何威胁刘家统治的事情,没有做过任何威胁大汉的事情,全心全意为大汉贡献。

  而且,霍海不具备造反的条件。

  目前大汉的军权看起来都在卫霍手中,实际上是在刘彻手中,因为卫霍指挥军队,但刘彻给军队发钱。

  全大汉,将近一半的资产都在刘彻手中。

  如果根据未来的发展空间去计算,算上土地的价格,那么全大汉八成以上的资产都在刘彻手中。

  加上整个科举制度虽然是霍海的提议,但实际上霍海并没有参与科举的建立,整个人事任用权也在刘彻手中。

  霍海没有造反的条件。

  综合这些因素看,刘彻深刻的认识到了一件事情。

  自己对于权利的使用愈发的熟练和依赖,导致自己有想法尝试用权利去做一些错误的但随心的事情了。

  而这就是自己错误的本质。

  霍海在自己诞生这个念头前,就看穿了自己的本质,一溜烟就跑去成都了。

  刘彻又开始计算其他条件。

  自己今年五十二岁了,霍海三十四岁。

  如果僵持下去,等自己六十岁的时候,霍海也不过四十二岁。

  如果霍海不会出现意外,那么,八年后的霍海,就像是十年前的自己。

  刘据?刘彻已经半放弃刘据和霍海比的想法了。

  刘据认死理,电车研究一直持续到现在,他终于在长安建立了十条电车线路。

  整个长安的百姓都非常感谢他,大家终于不用走路了,很多上班族终于可以坐车去上班了,而且比马车便宜,比马车快!

  问题是……十条线已经是极限了。

  无论刘据怎么研究,都搞不出新的线路了。

  所以,刘据的研究方向已经改了。

  刘据想要研究在火车上增加电轨,制造电力火车。

  而与此同时,霍海麾下,马力二十匹,可以拉四个人的标准汽车,已经完成了环绕大汉十三州的路测。

  然后开始进行发售前的最后集中生产了。

  只需要一句内燃机汽车曾经环绕大汉旅行过,就没有人会怀疑内燃机车是否能在自己手里跑起来了。

  在刘彻看来,刘据太固执了。

  如果刘据的固执是对的,那还好,问题是他的固执是错的,他看的距离远不如霍海。

  所以,刘彻认为,刘据已经没办法和霍海比较了。

  那么……自己是否应该把权力让渡给霍海?

  由霍海带领大汉,继续往前奔腾?

  正在刘彻思考的时候,新的情报送了过来。

  这一次,不只是霍海要修建安成线了,最新情报显示,成都那边之所以建立电子机械所,是为了研究全新的内燃机火车。

  目标是五年内成功,十年内投入实际使用,三十年内大规模代替内燃机火车。

  刘彻皱起眉头。

  究竟是为了什么。

  内燃机火车就算比蒸汽机火车先进,但用得着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换代么?

  除非,霍海的换代是有其他的目的。

  难道是……石油?

  可是,石油分离的燃料代替交通工具上对煤矿的使用,有什么意义?

  煤炭并不会变少,各地城市化导致煤炭使用量越来越大,加上电力网络这几年不断地建设,煤炭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而根据目前探测出来的煤炭储量,似乎根本不存在用光这一说。

  那为什么要急着发展石油能源?

  刘彻只能想到一条。

  那就是,这是霍海给自己留的退路。

  霍海发现了一个产石油的地方,准备往那儿封公,然后再也不回大汉了。

  “他对我的忌惮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了吗?”

  有几个人能放弃自己的家?更何况是放弃一辈子打拼的偌大产业?

  这可是比以往最有钱的商人,都超越千倍万倍,十万倍百万倍的超级产业。

  直接准备不要了?

  这个不要虽然不是直接丢了,而是分给自己的子嗣,不再亲手掌握了。

  但,如此忌惮的要走,难不成在他看来,我刘彻就一定要致他于死地不成?!

  刘彻很想要验证这一点。

  但是,霍海发现的那个充满了石油的地方,究竟是哪儿呢?

  安息?北美?

  刘彻看向了自己寝宫刚挂起来的世界地图。

  地图上,已经有了完整的北美洲南美洲东海岸的海岸线模样。

  同时也有了非洲的模样。

  为了不打草惊蛇惊动地中海的势力,刘彻暂时没有让人探测欧洲。

  但总之,环球地图已经摆在了刘彻的寝宫。

  “你想要哪儿呢?”

  只是,霍海想要去,刘彻就要放行吗?

  刘彻背负着手:“如果朕要把整个地图都给你,让你在上面作画呢?”

  转头,刘彻开始思考另一件事情。

  司马相如还能当多久的丞相。

  假如司马相如能活到八十岁,难道自己就不能活到八十岁吗?

  如果司马相如活到八十岁,那也挺好。

  又一个长寿宰相吗。

  张苍之后,又出个司马相如,也许世界真的变了,普遍长寿到来了。

  原来,仙丹是假的,但是延长寿命是真的。

  ……

  司马相如娶第二个老婆的时候,老婆十六岁。

  如今,司马相如的老婆,已经三十七了。

  司马相如的儿子,都已经十六岁了。

  司马相如自己,七十五了。

  一开始,司马相如的老婆雷夫人其实不喜欢司马相如,她有些怨恨自己的父亲,为了虚名,非要把自己嫁给一个老头。

  时间久了之后,她打消了这个想法。

  司马相如这家伙的确很会哄女人是其一。

  其二在她的想法中,本来人能活四十岁就了不起了,自己都老的快要死了,还嫌弃更老的?

  这几年相夫教子,她也不再抗拒司马相如了,没有别人家那种越老越互相嫌弃,反而越过越合拍了。

  看见司马相如在看信,雷夫人上前给他揉捏肩膀:“谁给你的信啊,看这么久?”

  司马相如呵呵笑:“是霍海寄来的,这老小子,刺激我,说我活不到八十。”

  雷夫人:“他巴不得你多活几年吧?”

  司马相如点了点头。

  当初司马相如想要生个儿子,娶了第二个老婆,结果卓文君死了,这让司马相如极度怀疑人生。

  但最终,司马相如也只有认了,现在生了三个儿子,倘若真有地府,大不了下去了再认错好了。

  而能给卓家一些帮助,也算是还了当年的情了。

  当初新商改发展成都的时候,司马相如重新联系卓家,在邛崃做钢铁和盐,这让本来就把持盐铁的卓家从老牌富商开始朝着大资本过渡。

  在建立天竺公司的时候,卓家不只是重注投资,还大量投入在了这条商路上。

  如今,卓家和司马相如见过的人都已经死光了。

  现在还是霍海在照看卓家。

  司马相如现在有了想法,让自己的大儿子回去成都,一方面可以接受当初商改时卓家分出来给司马家的股份,第二就是让自己的儿子跟着霍海学习。

  自己再能活,估计也没几年好活了,难不成真能活一百?司马相如很清楚自己的身体,最近几年也出过一次大病,又被救回来了,但下一次就不好说了。

  司马相如跟雷夫人说起了让儿子拜师霍海的想法。

  雷夫人自然是舍不得他儿子的。

  但是现在的大汉,十六岁就成年了,司马期已经成年了,而司马期似乎对做官没兴趣。

  那么,去他从没有回去过的祖地成都,开始经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司马期跟着霍海学了一些东西,未来还对仕途有兴趣,也来得及。

  雷夫人同意了。

  ……

  成都草堂。

  看到司马期的时候,霍海知道时候越来越接近了。

  当初新商改开始后的第一批小孩,都已经成年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新商改的第一次城市化正在稳步推进中,并且极度成功。

  积累了海量的资金和生产力。

  现在这婴儿潮诞生的小孩子们即将长大,大汉的人力将会暴涨几倍。

  大基建时代要来临了。

  最多还有五年,第一批婴儿就要全部成年并且拥有肩挑背扛的能力了。

  关键是,这一批孩子,全都是六年制义务教育培训出来的学生,其中有一成还会获得更高的学历。

  五年么。

  五年后,无论司马相如还能不能当这个丞相,都要回去了。

  本来儒教渗透安息已经就有五年了,再有五年时间,安息、罗马那边都被儒教渗透成渣了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汉有活爹,大汉有活爹最新章节,大汉有活爹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