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韬为何要提出拆分的事。

  除了因为上面做出决策,要进行深化改革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大企业病!

  过去三十余年,从盘山机械厂再到盘山集团,发展速度极快,达到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早早地,盘山集团就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

  这个庞然大物,哪怕对于当时的华夏而言,极为庞大,但是它依旧快速发展,从国内到国外,到现在为止,它已经是一个庞大到不可思议的跨国企业。

  业务遍及全国各国!

  哪怕是在欧美,都有不小的产业!

  哪怕是在战乱的地区,同样也有业务存在。

  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渐渐患上大公司病,这是顽疾,让人有些焦头烂额。

  所谓大公司病,一般会符合机构臃肿、多重领导、人材流失的特点。

  机构臃肿是‘大企业病’的基本特征。

  本来一个人能够处理的事务却安排一个小组,一个小组能处理的事务安排大队人马。一般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中层领导、高层领导、负责人,遇到利益有一堆人竞争,到了关键时刻互相推诿责任,使下属不知所以,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企业缺乏凝聚力,人才得不到重视,企业发展缓步不前,使真正有激情、热爱事业的人才流失掉。

  盘山集团是央企,是国企!

  央企、国企存在的问题,盘山集团又怎么可能完全避免呢!?

  很多职工都将现在的工作视作是铁饭碗,认为自己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躺在功劳簿上过日子,凭借资历、熬资历,便是上面的领导都使不动。

  就如同政府部门,哪怕是一个最低的办事员,部门领导哪怕看得再不爽都无法将其开除,顶多是去坐冷板凳。

  这种情况,同样也存在于盘山集团旗下很多公司,公司的领导甚至都不敢开除懒惰的职工,因为要开除一名职工,在央企、国企没有那么容易。

  这种现象,其实早在之前就存在了,而且呈现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其导致的破坏力,可不仅仅是效率变低的问题,而是会使得一批有抱负的人才受到影响也堕落,或者离开。

  出现问题的何止是普通职工,干部队伍方面出现的问题更大!

  有些人自认为有功劳,级别就在那里,任人唯亲、肆意妄为等现象比比皆是,被查的时候还高喊自己对公司是有功的,公司不能卸磨杀驴。

  各种问题频出,而且越来越严重。

  国家进行深化改革,盘山集团作为如今全国最大的央企,自然也要跟着进行改革。

  改革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让企业革除弊端,重新焕发生机,而不是坐在过往的功劳簿上过日子,那只会像患病的病人,病越拖越严重,到最后无药可医。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目的,便是通过市场化运作,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区域一体化的建设。

  区域一体化,那要投入的资金是海量的。

  如果像美国人那么搞,那么这就不是华夏想要的区域一体化,而是成了现在的北美自贸区而已。

  华夏要搞的,是真正的区域一体化,是以后整个区域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融合在一块的一体化。

  这就意味着,华夏得投钱,源源不断地投入大量的钱。

  而且这里面还会存在着大量的困难,这些困难都是确实存在,但是必须去克服的。

  但是归根到底,得有钱!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除此之外,便是涉及到内地股市的改革,或者说是金融改革!

  虽然A股成立很多年了,当初一开始也不错,可禁不住各种骚操作,以至于现在A股一地鸡毛,各种庄家将股民当做了韭菜,割了一轮又一轮,很多上市的企业失去上进心,沦为了垃圾股,在A股炒股炒股炒成大股东的事也不是一例两例。

  也因此,就有了此次的金融改革。

  盘山集团的这些企业,都是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要起到鲶鱼效应。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五家企业的剥离,让其完全市场化,这涉及到的市值便超过了10万亿人民币。

  而对盘山集团体系内部,则是杀鸡骇猴,让所有人警醒。

  完全剥离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企业,那就不是像以前那样,职工端的也不再是铁饭碗,而是有可能随时被开除,这是砸了铁饭碗,让大家都有危机感。

  当年刘韬觉得,原本制定的规则挺好的,初衷很好,大家认认真真地努力工作,都能获得不错的薪水,有着保证,也可以精益求精、往‘工匠精神’发展,可事实证明,这种并非是永久有用的灵丹妙药,因为人是世间最复杂的动物,人心是最难揣测的。

  必须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至于选择的五家剥离的企业,那也是有讲究的,全部是民用领域为主。

  华夏摩托车集团,全球摩托车领域的领头羊,每年摩托车销量占据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所生产的摩托车畅销全世界。

  华夏汽车集团,全球汽车领域的领头羊,在传统燃油汽车以及新兴的新能源汽车的绝对霸主,多年称霸着世界汽车销量冠军榜榜首,也是世界众多汽车企业中,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最靠前的。

  华夏格力家电集团,世界家电领域的霸主,空调、冰箱、电视机、电风扇、吹风机等等产品都是其业务范围,哪怕是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市值也没有跌落万亿级别。

  西南航空集团,华夏民航公司中的龙头企业,拥有着华夏民航公司中最多的民航客机、民航货机,人才队伍是最多的、人才力量也是最雄厚的。

  鹭岛航空,华夏民航公司中仅次于西南航空。

  “领导,这.”柳强张了张口,吞吞吐吐地,想说,又不敢说。

  刘韬皱了皱眉头,“既然列席会议,有什么想说的就大胆的说,吞吞吐吐地像什么话。”

  柳强,华夏摩托车集团总经理,毕业于清华大学。其毕业后便进入到华夏摩托车集团,不到50岁就被任命为华夏摩托车集团总经理,绝对是属于佼佼者。

  当年柳强,毕业后就是去了生产车间,从生产车间工人一步步走出来,是属于典型的行内人。而像柳强这样的,也是属于盘山集团各个公司中最正常的情况。

  柳强深深地吸了口气,随着时间推移,刘韬在整个盘山集团体系的威严是越来越深,哪怕是柳强这样层次的领导,面对刘韬都有非常巨大的压力。

  虽然一直以来,刘韬平易近人,也非常的尊重人才,但是大家的敬畏心是越来越强。

  到了现在,除了陈维民外,再无一个高层敢跟刘韬开玩笑。

  在集团领导层,每一届都会换一部分,到了现在都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茬了。

  当年盘山机械厂时代,基本上都退休得差不多了。

  毕竟哪怕是按照1980年开始工作,到现在也已经工作30年了!

  而按照集团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特殊情况,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而自愿退休,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或者工作年限满30年。

  因为基本退休金,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按一定比例计发,基础工资、工具工资均按工资的100%计发,这使得很多人,一旦满足自愿退休年龄的时候,就会主动申请退休,如此一来可以安心的过退休生活,也可以在外面重新找一份工作。而有关单位对于主动申请退休的,往往也会批准。

  这种情况下,刘韬在整个盘山集团都已经属于资历最老的,至于贡献方面更是无人能及。

  也是刘韬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不然的话,整个盘山集团体系都成了他的一言堂了。

  “领导,如果按照初稿来,恐怕绝大部分职工感情上是难以接受的,大部分职工从开始工作,便在公司”柳强站起来发言,他组织了一下语言。

  有了柳强的发言,其他觉得不妥的人,也纷纷发言着。

  在过去这么多年,隶属于盘山集团体系的,在内地股市上市以及在香江上市的公司,总共有20家。

  但是更多的,却是没有上市的。

  不是不想上市,在上市风潮,地方希望企业上市,企业领导者也想企业上市,但是因为体量的问题,很容易将股市的资金吸纳一空,其他上市公司恐怕大部分都会成为悲剧。

  这也是为何社会上一直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上市公司并非华夏优质资产,而是大量未上市的央企、国企。

  比如华夏高速、华夏高铁、华夏机场、南方电网等等,都是没有上市的。

  华夏摩托车集团、华夏汽车集团、华夏格力家电集团、西南航空、鹭岛航空是上市公司,但是也不完全是上市公司,因为这五家公司都不是一次性整体上市的,而是分拆开来,少的拆成三部分上市,多的拆成十部分上市却依旧有部分未上市。

  上市的公司,企业文化、企业氛围都没有啥变化,还是原来的,这也是为何,上上下下职工都自认为是央企职工,是盘山集团体系的职工。

  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这些上市公司,也存在于其他未上市的。

  整个盘山集团体系,上上下下有多少人?

  千万级别的!

  比如没有上市的华夏高速,总员工人数超过5万人。

  比如没有上市的华夏高铁,总职工人数超过250万人!

  一直以来,作为一家超大型央企,盘山集团承担的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还承担着相当大的社会责任。

  有相当多岗位,是提供给烈士家属、警嫂、军嫂、残疾退伍军人等等。

  遇到危机的时候,不但没有减少招聘,还会增加招聘,以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深化改革是应该的,革除内部弊端也是应该的。

  但是完全剥离,完全市场化运作,不见得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职工的情感,这是不得不考虑的!

  大企业病,确实是存在的!

  但是更多的职工,是好的!

  不能因为有一少部分职工的问题,而否定大部分好的职工。

  “领导,各位同志说的很有道理,深化改革精神,大家是拥护的,革除弊端大家也是支持的,不过这完全剥离,是不是再研讨研讨,我建议进行一次内部民调调查,看看大家的意愿如何,您看怎么样?”陈维民举手发言。

  西南航空、鹭岛航空,这都是隶属于华夏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的,陈维民曾经担任华夏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总经理,还是了解情况的。

  哪怕现在陈维民担任华夏南方兵器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剥离出盘山集团这事,不会出现在华夏南方兵器集团总公司,不说以后,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出现。

  但是陈维民还是觉得,原来的初稿一刀切,有些不合适。

  刘韬也没有想到,大家的意见这么大,这么强烈。

  他听着大家的意见以及建议,他也没有生气,而是不由得冷静地反思自己。

  大企业病,这是存在。

  但是职工都变懒?都堕落了?

  那也绝对不是!

  大部分职工都是好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

  每一年刘韬自己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到底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和基层工人在一块,听一听他们的话,看一看他们的生活。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刘韬不会只依靠秘书所说,或者看着内部的报告,他更愿意相信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

  正如有些人所说的,他们是央企,不是私企。

  如果一刀切的话,那和资本家有什么两样?

  剥离开来,那么肯定会有大部分职工情感接受不了。

  这么多年下来,几乎所有的职工,都将公司当做家。

  那种情感,绝对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

  哪怕是到了现在,很多年龄到站的职工,在退休那天哪怕是戴着大红花,也依旧是泪眼婆娑,表示自己还可以再健康工作十年,甚至是工作一辈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最新章节,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